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末不求生 (宇文郡主)


  花关索王光恩此人则较难对付,所以才要拿出一个翼王的王爵来拉拢他。
  虽然现在成都城里,分守兵不下三万人。可是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缺乏组织和野战能力的团练乡兵,把这些团练兵撑起来的,还是关营的那些“老贼”。
  王光恩地位关键,他继续死守成都,大西军不免为之感到棘手;可是只要他被翼王的爵位诱惑,里应外合,倒戈于西营,张献忠和潘独鳌也有信心,一天之内就能把朱由榔带进成都。
  这时候李自成才在太原称帝不久,正在积极调遣兵马,准备和控制北京朝廷的东虏做殊死决战,无暇派兵入川干涉局面,只是派遣使者给张献忠送来了一个所谓大顺朝的开国秦王爵位而已。
  但是现在张献忠已经从还未登基的朱由榔手中,获得了天王头衔,又岂会把一个秦王爵放在眼里呢!
  为了避免成都城里较为死硬的樊一蘅和高斗枢发现,潘独鳌入城一事极为机密。西营和关营本有旧谊,早在张献忠谷城起兵时期,他就和王光恩这条泥鳅有着不浅的老交情。这时候秦中义军的老人脉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潘独鳌在入城以前,已经先通过西营、关营之中互相认识的将领建立了密信联系。
  次日,西营特地放开围城一角,允许守城明军放出一部分普通百姓。樊一蘅和高斗枢既然打算死守成都城,就决定把一部分成都居民驱逐出城,好减少守军粮食的消耗。
  张献忠也就利用这一个局面混乱的机会,得以让潘独鳌趁机混入城中。
  这一天大西军并未停止低烈度的攻城行动,张可望继续在安文思的指导下,对城墙开炮,其他西营部队也几次做出了蚁附攻城的姿态。
  这种半心半意、假模假样的攻城,直到当天太阳落山才停止了下来。
  此时不惟是张献忠,连朱由榔的心情都异常焦急。毕竟朱由榔也很清楚,如果潘独鳌无法说服王光恩归顺大西军,或者干脆潘独鳌在成都城里直接被王光恩给杀掉了。
  那么依照张献忠的脾气,哪怕自己是他的“朱兄弟”,恐怕也逃不掉人头落地的下场啊!
  可是如果潘独鳌成功了……自己就会变成汉献帝吧?
  张献忠在朱由榔的面前,一点都没有掩饰他要做一个“活曹操”的野心。但朱由榔仔细想想,自从自己离开王府以来,日日流离失所,饥一顿饱一顿的,哪天丧了性命也不好说!
  即便做汉献帝,那好歹也是一个皇帝,至少能让自己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朱由榔不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他虽然生的相貌堂堂,据说很像祖父万历皇帝朱翊钧,可是生性懦弱,过去也不怎么读书。
  对朱由榔来说,即便成为汉献帝,那也比现在做一个朝不保夕的空头藩王要好得多。他打定主意,一定要好好“巴结”张天王,只要能让自己衣食无忧,张天王是要做曹操还是做诸葛亮,自己是需要做汉献帝还是需要做刘阿斗,就随他去吧!
  这种垂拱而治的心态,其实某种意义上,也就难怪瞿式耜会评价朱由榔是“质地甚好,真是可以为尧、舜”了。


第二十九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完)

  崇祯十六年,五月,在天亮以前,王光恩派人箭书将信件射入西营军中。信中王光恩表露了归顺桂藩“行营”的意思,并与张献忠约定好了里应外合,举火夺城的时间。
  张献忠身边新近得宠的一位谋士汪兆龄对此多有质疑,他严重怀疑王光恩此人天性狡诈,与大西军约定时间夺城,可能只是一个陷阱。冒然按照信上时间出兵,反而可能落入王光恩的彀中,损兵折将。
  但是徐以显、张可望还有张定国三人,全都力劝张献忠当机立断,不可错失良机。张定国更是主动请缨,表示愿意率领先锋部队,先行夺城,如果真的有诈,也不至于使得大西军损失太大。
  张天王将大胡子一甩,拔出宝剑,一剑斩断案板,叱道:“入他娘的!咱老子亲自上!”
  张献忠主意已定,马上就组织兵马,等到城墙上闪亮起王光恩约好的火把信号以后,装模作样攻城好几天的大西军,立刻雄风大振,全力攻城。
  王光恩则派他的兄弟王光泰和王昌率兵控制城门,自己则和潘独鳌率领锐士数百人,直扑府衙官署。樊一蘅和高斗枢两人尚在梦中,猝不及防,马上就被王光恩控制住了,其余川兵,由于此前蜀王被乱兵所杀一事,本来就人心惶惶,生怕自己也被治罪。大西军一攻破城门,张定国率先拿出桂王朱由榔的诏书,宣布城中军民,无论前缘,一概赦免。
  守军因此皆无固守之心,数万团练兵,一时大溃。其余一些有头有脸的成都士绅名流,则在大西军拿出桂王诏书以后,也全部半信半疑,不知如何是好。
  作为城中官绅主心骨的樊一蘅和高斗枢又被王光恩给控制住了,成都全城的抵抗终于彻底瓦解。
  张献忠又在张可望的建议下,做足了场面话,特意张起黄盖,又树立起一面“明”字大旗、一面“朱”字大旗,还有一面“桂”字大旗,大摇大摆地入城了。
  直到这时候城中官绅才终于确信,大西军居然还真的是拥戴桂王入城!
  本来被王光恩俘虏,正欲寻死殉国的樊一蘅、高斗枢二人,也因此立场动摇。这其中高斗枢本来就和王光恩关系密切,潘独鳌又亲为二公释绑,取出桂王朱由榔所写的册封张献忠为“天王”、王光恩为“翼王”的监国诏书。
  樊一蘅与高斗枢互相看了看,都觉得这时的情况十分尴尬,又让人无所适从。可是自己的性命握在敌人的手中,桂王又确实是一个崇祯死后有权力继位的近支宗室,一时无法,也只好跪地受诏。
  张献忠占领成都以后,立即照允前诺,以崇祯皇帝已为东虏杀害,天下无主,皇位虚悬为名,拥立桂王朱由榔继承大统。
  在一番简陋的登极大典以后,张献忠便越俎代庖,宣布改元太平天国。太平天国这个年号,固然是张献忠和朱由榔两人身为天主教教徒,受到了耶稣会传教士安文思的影响。但本身也颇符合传统,毕竟宋朝时宋太宗便使用过太平兴国的年号。
  张献忠又以成都为西京,蜀王府邸为天王府,并令跟随张天王多年的老兄弟,工匠出身的新任尚书王应龙督造皇宫——事实上就是把豪华的蜀王府据为己有,而让屁股还没坐稳的新皇帝天国皇帝朱由榔蜗居在巡抚衙门里。
  除此以外,为了尽快平定全川,收编那些一直在和大西军为难的官绅武装。张献忠还是做出了一些让步,虽然事实上太平天国朝廷的一切大政皆出于天王府,永历不过是被置于笼中,可终究委任了德高望重的樊一蘅为首席大学士兼礼部尚书,高斗枢为东阁大学士兼刑部尚书。
  当然,太平天国朝廷的实权既然操于张献忠的手中,他就不会真的把权力交给刚刚归顺自己的两个明朝督抚。
  立下大功的潘独鳌终于实现了自己白衣卿相的梦想,以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入阁办事,徐以显则任吏部尚书,汪兆龄则为户部尚书,王应龙为工部尚书。
  除此以外,为了收拢四川人心,张献忠又找来了四川广元人吴宇英担任川北巡抚。为了招揽割据四方和大西军为敌的明军官绅武装,张献忠同样不吝官爵,发出了许多公侯伯爵,用来拉拢曾英、杨展、朱化龙等许多割据明军。
  最重要的军事方面,张献忠除了自封天王以外,即以翼王王光恩为通军主将,坐镇成都(实际上是将王光恩控制在大西军包围之中,使得王光恩的翼殿不能发展实力)。之后又给自己的义子广封王爵,先是令其恢复本来姓名,然后便以孙可望为东王和右军主将,李定国为西王和左军主将,艾能奇为北王和前军主将,刘文秀为南王和后军主将。
  另有王尚礼为提督御营,窦名旺为提督皇城都指挥,王复臣、王自羽为水军左、右都督。此外,大将尚有张君用、马元利、冯双礼、白文选、刘进忠等人,皆封都督和侯伯。
  一时间,天王之下,又有翼王及东西南北四王,诸王以下各级都督又皆封公侯伯爵,其他隔绝四川各州县的明军将领,也都获得了大西军派出的使者所封公侯爵位。
  四川官爵之多、之荣、之重,真可谓璀璨万丈了。
  割据川黔的明军诸将中,受封西明永历朝廷爵位的有:
  杨展,他是崇祯十二年武进士,任职参将。在川南一带组织了一支团练武装,本身又有部分营兵,实力颇为可观,受封为华阳伯;
  曾英,他是福建莆田人,跟随父亲至四川为官,随父亲到成都做官,在此安家。为人倜傥有武才,喜欢救人之急,时人多赞赏他,号“曾公子”,他在涪州曾几次挫败张献忠,给张天王留下了很深印象,张献忠因此用锦江侯的爵位拉拢他;
  川西的松潘副将朱化龙得授宁西伯,摇黄十三家的争天王袁韬也得授定西伯,另外还有一些有名的士绅名流和在乡官宦,也都被张献忠用太平天国朝廷的名义,授予了六部九卿的种种高官。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