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过也点点头,他带着几分骄傲和自豪看着李来亨,说道:“自古以来少有替穷百姓说话的书,咱们闯营就该出这么一本站在穷百姓角度说话的书,一定能够轰传天下。”
李自成先因为牛金星和李来亨写的诗文欣喜大笑好几声,接着却又摇摇头,叹息说:“这段时间我常听启翁讲书,认识的文墨多了很多。可惜那么多书里,我也没见过一本教老百姓如何造反,如何打尽天下不公不平的书。”
李过跟着说道:“是极了,我们今后应该写一本这样的书,要把前朝古代许许多多造反英雄的故事,全部记录下来。还有他们如何成功和如何失败的大事,也应该写得明明白白,叫后人知道哪些该学,哪些该戒,哪些该防。”
牛金星和宋献策不觉一怔,随即哈哈地大笑起来。李来亨却露出了不一样的神色,因为他知道三百年后,的确会有伟人将造反的艺术、革命的艺术全部写成一本书。
不过李来亨自己,能够有那样的魄力,把上位者的统治术和话术全部公之于众吗?
这真是只有至诚至公之人,方能为之的奇迹。
众人都笑成一片,思绪不知飞到哪里去了。李自成就拍拍桌子,让大家安静下来,示意田见秀讲话。
田见秀在闯营中是出了名的宽厚长者,很得人心。所以李自成也把接下来重新整顿闯营各队兵力、军制的事情,交给他来宣布。
“我们攻破洛阳以后,截获的粮食、金钱堆积如山。新年以后,咱们虽然每日都开仓放粮,赈济饥民,半个河南的穷苦人都涌来洛阳,这段时间已经赈济了十几二十万人以上,但存粮依旧有数十万石之多。”
田见秀手上摊开一张清单,接着说道:“河南百姓前来投军的十分踊跃,经过认真挑选,到目前为止,已经招收了流民四万人左右。而咱们的精干战兵,在同补之、来亨几支兵马汇合以后,全师已有约六千人的实力。”
李来亨也暗自心惊,闯营这大半年来在河南的耕耘,一朝收获居然如此之大!
战兵由商洛时期的千人增加到六千人,可以在未来训练成战兵、辅兵的“协从”丁壮和家眷老弱,也收取了四万人之多。
比之历史上“精兵三千,协从三万”的情况,要强大很多。
这份实力,已经超过了夷陵合营时曹操罗汝才的力量。
“因为咱们兵力已经大大增强,所以之前沿用的左右二标,显然已经不敷使用。今后要重新规划闯营的兵力,将左右二标,扩大为正前后左右五个标。”
“亲军正标,为元帅的中军亲卫,李双喜、党守素、任继荣、吴汝义、谷可成、辛思忠、李友等部,皆隶正标;”
被田见秀念到名字的将领都站了起来:
李友绰号叫李大眼,是李自成的远方亲戚,也是闯营中的一员勇猛悍将;
吴汝义则是田见秀的副手,他隶属中军正标,可见田见秀将会取代刘宗敏在今后掌握闯营的中军;
任继荣则是洛阳守军的把总,他响应闯营的号召打开洛阳城门,是闯营攻破洛阳的一大功臣;
其他李双喜和党守素本来就是李自成的亲军,谷可成和辛思忠则是刘宗敏的旧部亲军。
“左标,由马队改编而来,刘芳亮任左标掌哨,马世耀、刘汝魁隶属左标;”
“袁宗第任右标掌哨,刘体纯、白鸠鹤隶属右标;李过任后标掌哨,张能、马重禧等皆隶属后标。”
“前标……即小虎队,由李来亨任前前标掌哨,高一功、白旺等皆隶前标!”
啪!
李来亨手中的筷子还是没控制住,落到了桌上。他虽然提前从李过那里知道了这个消息,但此时被正式提拔到掌哨一职上,还是有些惊异。
李自成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自己一个加入闯营不过一年出头的半大少年,就被授予了与义父李过、师傅刘芳亮等人相同的地位。
李来亨站起身来,双手抱拳,答道:“是!我一定严加整顿前标,做好掌哨的本分。”
不过接下来,五标具体的兵力分配上,就十分微妙了。
李自成虽然没有从其他人的手下——主要是李来亨——直接调走部队,但是新收编和训练的部队,分配则很讲究。
实力本来就就比较强的李过和李来亨两部,都没有得到多少新部队。而刘芳亮和袁宗第,则都在补充入大批新部队后,具备了不亚于李过、李来亨父子两人的实力。
至于李自成和田见秀掌握的中军正标,则更是大大加强,剩下大部分的新增部队,都是填充到了正标之中。使得李自成的这支中军部队,具备了和剩下四标相加接近的力量。
李来亨心中揣测,这种权谋自用的处事风格,不像李自成的做法。他看着牛金星的笑容,猜想这应该是牛金星为李自成献上的策略——从兵力和编制上来说,现在的闯军编制,已经同后世正规化的大顺军越发接近了。
只是李自成用牛金星的这种权谋平衡之术,真的是正确做法吗?
那个陕北老农,还是会渐渐步上帝王的道路啊。
不过李来亨自己这个心机谋算极多的人物,最没资格去讲李自成就是了。
第三十三章 洛阳春光好(十)
这回军议,除了要讨论闯军的军制规划、改革以外,更重要的目的,还是在于讨论闯营战略的下一步方向如何。
田见秀将军制改革的事情说完以后,李自成就站起身来,他的羊皮袄子半搭在肩膀上,整个人气度显得十分随意,示意大家踊跃发言、各抒己见。
宋献策似乎与牛金星打过腹稿了,他第一个站起,说出了自己对闯营下一步战略方向的规划:“元帅,洛阳的四面都是要津之地。北面的孟津,是洛阳的重要门户;西面的渑池和陕州,则控制着崤山的险要地利;东面的虎牢关,更加是天下闻名的要镇。”
“这些地方,自古以来都是军事上必争之地。南面的南阳,则古来有帝乡之名,如今又是河南府中很少有的一片未受大灾之地,粮食较多,可取之为后援。”
“若我军据守宛、洛,以一支兵马配合曹、献,往来驰骋秦、楚、豫与江北各地,随时回戈中原,再以主力在宛、洛和中原与敌周旋,有事则战,无事则耕种训练。或趋其所不意,或攻其所必救,或以逸待劳,迎而击之,或以多御寡,围而歼之,足可以巩固宛、洛,扫荡中原。如此则官军无机深入,不敢深入,亦无力深入。”
“只要两三年内宛、洛稍得安定,人民来归,草莱渐开,人怀保家之心,士无饥馁之忧,则中原大局可定,宛、洛一带也就固若金汤了。要知朝廷今日已处于衰亡之运,官军势同于强弩之末,据宛、洛以控中原,此正其时。”
宋献策的这套方略,同历史上闯军舍洛阳而全师奇袭开封的策略,差异极大,使得李来亨大吃一惊。但李来亨还没说什么话,田见秀、刘芳亮、袁宗第乃至于李过等人便都纷纷出言反对。
田见秀认为宛、洛农村残破特甚,百姓死亡流离,十室九空,许多县人烟稀少,倘若据守此地,在两三年内不惟大军粮秣无法供应,而且救荒救死不暇,也没有余力去安辑流亡,恢复农桑。固然南阳情况较好,但南阳地小,难以维持一支大军,无大军则不能抗衡官军,不能抗衡官军,深根固本就完全不可能了。
刘芳亮则认为,闯营攻占洛阳,存在一定奇袭的因素。概因河南是天下腹地,官军兵力空虚,一待朝廷反应过来,必然以重兵扑来与我争衡。到时候战事频繁,敌争我夺,屡进屡退,百姓不得安居,宛洛也就无法长居。
袁宗第的出发角度则又有不同,他是认为河南全局糜烂、天灾不断,虽然可以为闯营提供大量兵员,但粮食方面将来一定会越发困难。与其经营宛、洛,深根固本,不若尽快攻往湖广一带就食——这个观点倒和此前方以仁所说的据三楚之策有共同点,使得李来亨对袁宗第高看一眼。
李过则最后说道:“与其现在经营宛、洛,同官军在洛阳死拼硬耗。不如东出豫东、豫中,准备打几次大战,早定中原大局。等有了一个稍稍安定的局面,然后着手重整地方,设官理民,奖励垦种,恢复农桑。”
这么多人出言反对宋献策的意见,李来亨本觉得依照宋献策表现出来的那种偏激性格,应该会有些气愤。却没想到宋献策只是笑笑不说话,便坐了下来,牛金星随即站起,献出另一套策略。
看来这二位军师谋士,私交很深,一唱一和,是早有计划啊……
牛金星说道:“我虽然算是半个洛阳人,但同样觉得据守宛洛之策,不合于时宜。我早年因求学、科考的关系,在洛阳、开封都待过很长一段时间。就我的比较来看,开封为中州首府,不惟城高沟深,而且人口、财富皆远在洛阳之上。”
“洛阳之富,不过富于福王一人身上。为了富一个福王,洛阳本地民力早已耗竭,远远不能同河南省的首府开封相比。依我的意思,即便我们要寻一处地盘设官理民、深根固本,也应以开封为第一目标。”
相似小说推荐
-
崇祯窃听系统 (叫天) 起点VIP2020-05-28完结崇祯皇帝身处深宫,被人忽悠而吊死煤山。可如果他有窃 听系统在手,能听到别人背后的议论...
-
大宋第一状元郎 (日日生) 起点VIP2020-05-31完结靖康前夕,大宋歌舞升平,汴梁春风糜烂。穿越到一个远近闻名的守正君子身上,杨霖走到哪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