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献策也随即站起身来,他给李自成献上了那著名的“十八子主神器”谶语,不断劝说李自成先正名号,话中甚至隐含了劝说闯营在洛阳建都开基的意思。
“元帅名应图谶,吉兆显明,实系应运而兴,必有天下无疑。”宋献策清了清嗓子,肃然坐正,从容不迫地说道,“今日献策所要言者,原是天机。不遇其人,不遇其时,不敢轻易泄露。随便泄露,不仅败坏大事,且有杀身之祸。”
宋献策本在开封卖卜,走惯了江湖,一摆出这趟他的拿手好戏来,自然腔调十足,连李来亨都被吸引,其他像李双喜、刘体纯等人,更是翘首以待他的高论了。
“献策因见明朝气数已尽,必有真命天子应运而兴,故十年来浪迹江湖,萍踪南北,暗中察访究竟谁是真正的济世英雄。后来得到古本袁天纲、李淳风《谶记》一书,也就是世人所知的《推背图》。然目今所见的《推背图》全系后人伪托,与袁天纲、李淳风二人原本出入甚大。我所得到的是古抄本,题为《谶记》,也是有图有诗,但次序与今日所见诸本不同,所记图谶也大有出入。有一极为重要图谶,为今本所无,正是闯王必得天下之谶。”
田见秀讶异问道:“那上边画的什么?怎么写的?”
宋献策不慌不忙,打开一部青布书函,取出半本古籍,一面拿给诸将观看,一面讲解道:“这画上被射死的大猪即指朱姓朝廷。四句谶语中所说的‘红颜’就是‘朱颜’,即朱姓美人。所谓‘红颜死,大乱止’,即是说朱姓亡国,天下大乱方止。所谓‘十八子,主神器’,即是说姓李的当主神器。神器者,天子之位也。元帅当有天子之位,岂不甚明?”
李来亨粗粗瞄了一眼,看到上面是一些半通不通的打油诗字句,同后世传播甚广的《推背图》,前半部分一样,后半部分则显然是宋献策根据闯营此时的局势,自己又做了一番修改。
宋献策指着后边的四句七言颂诗说:“请看这第三句是‘十八孩儿兑上坐’,十八孩儿即俗话说的‘十八子’,是个‘李’字,明明指的是元帅。兑为北方,元帅起自延安府,正是兑方。再看这第四句‘九州离乱李继朱’,话就说得更明白了。”
“这卦是‘既济’,坎上离下,水火交相为用,事无不济。且水在上,火在下,水能灭火。明朝为火德王。闯王起自北方,北方壬癸水,故为水德王。水灭火,即水德王代火德王之明证。”
这段谶记其实无非是捕风捉影,其含金量比起李来亨和方以仁编造出来的龙沙谶也高不到哪里去。但在攻破洛阳的胜利氛围中,宋献策献上的这段谶记就具备了一定神圣色彩。
李自成左右的亲兵卫士,连李双喜、党守素等人都激动异常,许多将士听到这段传说,甚至激动到滚出热泪。
李双喜还一再请求李自成,说应该立即在王府院中设立香案,焚香拜天,以天命所归而在洛阳建都称王。
好在李自成还比较清醒,他虽然也被宋献策忽悠得有些心动,但整体上还能明白这种谶记只能做胜利时鼓舞人心之用,而不能起到真正的实质性作用。
但闯营中一些青年将领却都很兴奋,谷可成、辛思忠等李来亨也算比较熟悉的将领,也都一窝蜂似地推着李双喜上前说话。
李双喜劝阻不住,便拜倒在李自成面前,恳请道:“眼下杨嗣昌尚未出川,官军被张献忠拖得五零四散,疲惫不堪,河南和陕西官军空虚,请掌家在洛阳建国称王,号召天下。只要闯王在洛阳建国称王,据有宛、洛,扫荡中原,日后张献忠和罗汝才来到河南,见大势已定,必得向闯王称臣。天无二日,地无二王,倘若张献忠他们有不愿臣服的,一律剿灭!”
党守素等人也跟着跪下,齐声说道:“请老掌盘赶快择吉称王,不要耽搁。我们一定誓忠不二,甘愿粉身碎骨,为掌家打天下,保江山!”
李来亨看着李自成脸上挂带着的笑容,知道掌家另有他意,便没有自己出头劝阻。
果然,李自成虽然满意这班青年将领对他的耿耿忠心,但他知道闯营实力不济,远远未到建都称王的时候,就回答说:“我仔细想了,目前我的德威不足以服人,称王太早,不惟无益,反而有害。况且宛、洛各州、县也残破不堪,灾民遍地,有些州、县往往人吃人,几十里不见人烟。似此情形,更不宜马上就建都称王。所以这建都称王的事,我决不同意,请大家暂莫议论!”
议事厅中有一阵寂静,李双喜、党守素都露出失望的表情,田见秀也显得很是吃惊,只有李过微微点头,显出赞同之意。
牛金星此时终于一锤定音,拱手向李自成说道:“元帅谦逊,称王事暂缓商议也好。古人在称王称帝之前有称大元帅的,有称大将军的,也都是正式名号。愚意以为,正可用元帅为名号,以便号令群雄。不知此一刍荛之议,可否采纳?”
李自成微笑着转向众将:“你们大家以为如何?”
李来亨看到这里,已很明白李自成的意思了,便第一个站出来说道:“我看掌家便用奉天倡义都元帅为名号吧?一待闯营势力连成一片时,便可再升为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
都元帅是朱元璋曾经用过的名号,在明末时也颇为流行,意思和大元帅其实相同,只是指意没有那么明确。
李自成对李来亨的这个主意显得颇为欣赏,便一口答应了下来。这以后,闯营之中就按照亲疏距离,称呼李自成为掌家、元帅、都元帅了。
后世历史上,大概是在攻破襄阳以后,李自成才正式开始使用了“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的称号。至于在这之前,闯将、闯王、奉天倡义营元帅之类的称呼,具体都在哪些时间节点上使用和更替,也没有详细的史料记载了。
第三十二章 洛阳春光好(九)
牛金星接着为都元帅李自成和闯营的诸将们,献上了一份他所写的《九问九劝》书。
这是牛金星用河南人所熟悉的瞽儿词的调子,向老百姓问了九个问题,劝百姓九件事。
这九个问题中包括:
一问为什么有少数人田土众多,富比王侯,而很多老百姓贫无立锥之地?
二问为什么富豪大户,广有田地,却百方逃避赋税,把赋税和苛捐杂派转嫁到平民百姓身上,朝廷和官府全不过问?
三问老百姓负担沉重,都为朝廷养兵,为什么朝廷纵容官兵到处奸**女,抢掠财物,焚烧房屋,杀良冒功,专意残害百姓?
四问为什么朝廷上奸臣当道,太监用事,而地方上处处贪污横行,贿赂成风,使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而皇帝置若罔闻?
五问为什么朝廷用科举考试,而做官为宦的或者是不辨麦黍的昏愦无用之辈,或者是狗彘不如的谄媚小人,而真正人才和正人君子却没有进身之路?
一连串问了九个问题,包括有一条是指问明朝一代代皇帝大封子侄为王,霸占了全国良田无数,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再过几代,全国土地还能够剩下多少?
这九个问题,问得痛快淋漓,深深地打中了当时的弊政。
跟着是九劝:一劝百姓赶快随闯王,不纳粮,不当差,不做官府的鱼肉和富豪大户的牛马;二劝百姓随闯王,剿官兵,打豪强,为民除害;三劝百姓随闯王,杀贪官,除污吏,严惩不法乡宦,伸冤雪恨;……
最后牛金星又为大家献上了一阙他自己写的《闯王来》,略通笔墨的田见秀读过以后,频频点头,连声称赞,劝说牛金星立即诵读出来给大家听。
李自成身边的亲兵卫士也都靠拢了过来,牛金星便清清嗓子,琅琅诵读道:
“闯王来,城门开。
闯王不来,谁将衣食与吾侪?
寒不衣兮饥不食,还钱粮日夜催。
更有贪臣来剜肉,生填沟壑诚可哀。
闯王来兮我心悦,闯王不来我心悲!
民畏重征不畏虎,
自古如此君莫惊!”
李来亨能够听出牛金星写的《闯王来》确实很好,基本上已经概括了后来流行于大江南北的那几条闯军重要宣言。
唯一的问题,在于还是稍显文绉绉了。
李来亨不便直言反对牛金星的诗作,他只说牛金星写得极好,特别是“闯王来,城门开。闯王不来,谁将衣食与吾侪?”这段,可谓朗朗上口,很适合进一步展开,继续发挥。
随即他便诵道:“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
“启翁,这段白话、市井一些的,您觉得怎么样?”
鉴于李来亨并没有直接反对自己写的《闯王来》,而是在上面继续发挥出一段,牛金星便抚须含笑,也称赞了李来亨这段白话版《闯王来》几句。
谷可成曾经同李来亨在夷陵一起打过仗、为刘宗敏报过仇,他很佩服李来亨,便夸赞说:“小老虎你写的真好,不比牛先生赖了!句句唱词儿都问到老百姓的心窝里,也劝到点子上。咱们闯营到底都是穷百姓出身,在心中念念不忘穷百姓,连出文告也只怕百姓听不懂,写得越浅显越好,哪像官府出文告尽是孔夫子放屁——文气冲天,生怕不识字的小百姓都能明白!”
相似小说推荐
-
崇祯窃听系统 (叫天) 起点VIP2020-05-28完结崇祯皇帝身处深宫,被人忽悠而吊死煤山。可如果他有窃 听系统在手,能听到别人背后的议论...
-
大宋第一状元郎 (日日生) 起点VIP2020-05-31完结靖康前夕,大宋歌舞升平,汴梁春风糜烂。穿越到一个远近闻名的守正君子身上,杨霖走到哪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