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的兵士,给这装置的火绳上了火。而后一名兵士操着把柄操控它的方向,另一名兵士转动起一个转盘。
齿轮,链条,凸轮等传动机构的带动下。铳链将铳管带入铳架的槽中,在入槽一瞬间,药室仓盖被一横架拨开。入槽后,夹着火绳的钩头刚好落下,落入铳管的药室之中,轰的一声发出一弹。接着放空的铳管又被链条带出,同时下一发铳管装入槽中,进入下一循环。
第二十九章 进退失据的朱元璋
火绳机铳每分钟能射60~80铳,一链有180支铳管。一时之间,汉军阵地上枪声大做,如同数挂超大号爆竹齐声爆鸣。
在兵士的奋力转动下,火绳钩的火绳头如同鸡啄米一样不停的啄击着铳管的药室,巨大的链条拖动着铳管叮当作响。机铳不停的吐着火舌,升腾着白烟。那正面的两百四十名燧发枪手依旧面不改色的三段轮射。每两三秒就放出一排枪弹,只不过此时他们改为霰弹射击。
噗擦一声,一名明军铁骑的马腿被粗如核桃的机铳铅弹硬生生打断。整个马身一歪,将马上的兵将摔落马下。后面一骑冲来,马蹄正踢在他的脑袋上,将其头骨踢的粉碎。这一骑的兵士也被一发机铳铅弹穿胸而过,那铅弹继续射穿入另一人脸面,方才静止下来。
更后面的骑兵被如同骤雨般的机铳霰弹扫落在地。原来这铳链前面铳管里装的是如核桃大小的实心铅弹,后面的铳管装的却是状如豌豆大小的散弹,每一铳有近百颗这样的弹丸。
四路冲锋的骑兵如同碰到四堵透明的刀墙,瞬间被粉碎。他们甚至都来不及反应恐惧,就一个个被枪弹射落马下。等常遇春反应过来,叫嚷着后撤时,这些刚才还在奋勇前冲的骑兵已经所剩无几。队伍最后的百余骑算是反应过来,调转马头就向后跑,但前面的人都死光了,再没人为他们挡住弹丸。大小铅弹一股脑的追了上来,将他们杀伤在地。两千骑兵仅仅两三分钟时间,几乎全部阵亡。
此时,别说普通明军兵士,就是常遇春也惊呆了。这种如同神般存在的连发铳,他们是听都未曾听说过。
汉军的射击却未因为他们被吓的呆住而停止。四面汉军继续射杀着田野中的明军兵士。突然,这些明军兵士都开始疯狂跑动起来,并不是向前冲,而是向四面逃奔。
常遇春看着满路满野的尸体,突然狂叫起来:“不许跑,都不许跑。”他的两名亲卫二话不说,将他架起来,往马上一放,打马就跑。
“上刺刀,弹药上膛,追击。斥候追击对方将官。”夏燕又发出一道简短的指令。
就在这个时候,一阵号角之声,沔阳城中的千余内务军也前来支援,从北面向此处杀来。
斜阳下,端着上了刺刀滑膛枪的近卫军和手持火绳铳,大刀长矛的内务军兵士们漫山遍野的追击溃逃的五千多残存明军兵士。
这些明军兵士大多数不可能逃脱,周边各个城寨坞堡陆续收到沔阳传来的消息,本地兵司纷纷出动,在自己地界上进行搜捕。更多的明军兵士是因为挨不住饿冻,见汉军不杀俘后,主动向汉军投降。
常遇春和几名副将,参将也未能成功逃出。他们被汉军的斥候所俘,其中常遇春的腿还被斥候用燧发手枪击伤,所辛没有伤到骨头,铅弹也穿肉而过。
……
若不是有令兵前来禀报常遇春的战况,朱元璋差点将常遇春和他那一万明军兵将都忘掉了。因为朱元璋遇到了比常遇春兵败被俘要糟糕一百倍的事情---李善长一语成缪,广济被汉军死死的封锁住了。
朱元璋当初只道广济城中并无多少兵力,通共也就万人上下。但他不知道这一万五千汉军主要是由于三个国防军军团和一个近卫军军团组成。也就是小小的广济就屯了整个汉国四分之一的主力部队。
他不知道的还有,将军山炮台里的重型加农炮居高临下,可以将炮弹打到江水临近对岸的地方。与广济城炮台上的重炮配合,完全可以将通过广济江面的任何一条战船囊括在打击范围之内。
最关键的是广济水门后面的武山湖中藏着六艘蜈蚣炮舰和几十艘传统战船改装的炮舰。这些炮舰配备鹰炮,加农炮,以及可以曲线抛射开花弹的臼炮,它们不是装备投石机,弓弩,原始碗口铜铳等抛射武器的旧式战船可以匹敌的。
如今六艘蜈蚣炮舰游弋在广济至九江之间的江面上,已连续击沉几十艘明军的运兵船和辎重船,与两岸炮台配合,彻底封锁了江面。
朱元璋留在广济监视汉军的那部分明军仅仅一时辰就在汉军猛烈的炮火和线列火枪兵的冲击中被击溃。死伤无数,除极少数向南逃回九江外,剩余皆被俘虏。
前些时日还认为胜券在握的朱元璋听到这些消息顿时惶恐起来。广济被封锁意味着,他不可能将武昌和却月长期围困下去,因为他堆在船上的粮草弹药和补给不可能耗的过这两城。
他现在退兵的话,除非按他自己当初所说的那样绕个大圈子,将船队驶入洞庭湖,溯湘江而上入录水。再在赣西萍乡登陆步行两百多里,逃回洪都。否则要从原路退回,就必须和广济的汉军血战,强攻广济。
朱元璋正忧心忡忡自己退路时,一个对他而言更大的灾难正在到来。广济东南方的下游江面上,三只汉军特有的楼船巨舰在十余艘小型炮舰的护卫下,鼓帆摇橹,顺江而下,向东疾驰而去。
这只汉军的别动部队来自广济,由三个旅团的近卫军组成,他们的目标就是朱元璋的大明国都应天府。
朱元璋此次西征,征调了境内能做为战船使用的几乎绝大部分船只。水面上,不可能再有任何力量能够拦截住这支船队。
船队经过九江府时,驻守当地的明军出动仅有的二十余艘战船试图将其拦截,但还未与主船队相遇,仅和开路的三艘小型炮舰交锋一炷香的时间就被击沉九艘战船,其余仓皇逃离。其后,再也没有船只试图拦截过汉军船队。
沿途明军控制城池,据点,营垒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们大摇大摆的在江面上穿境而过。也不知道它们最终的目标是什么地方。只能用快马快船向应天府呈报紧急军情。
当下,坐镇应天府的是刘伯温。见到禀报,不禁倒吸一口冷气。无数个念头从他脑中冒出来【对方想要干什么?难道要打应天府?可陈友谅造的那种巨舰虽大,也就能装八百到一千人。三艘大船,十余艘小船撑死装载四千人,就凭这四千人来打应天?汉军是火器犀利,但凭四千人打应天,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第三十章 大炮轰门
无论这支汉军小部队前来攻打应天府的可能性有多么小。刘伯温还是不敢怠慢,将应天城附近的明军驻军又抽调来了一万五千人,和城中原有的兵力合起来有近四万兵力。应天府周边还有大约五万驻军,他们可以一天之内赶至应天府。
刘伯温当然知道汉军有过数次依仗犀利火器,击败兵力是自己数倍之敌的战例。但那些都是在汉军为守,己方为攻的情况下发生的。现在攻守异形,做为攻方,犀利火器的优势就没那么明显。况且,现在应天的兵力可不是汉军几倍,而是几十倍。
刘伯温考虑再三,认为应天府已是万无一失,这才去考虑如何歼灭这股深入自己腹地的“不速之客。”
想到这,他立刻回想起多年前,朱元璋试图利用陈友谅的朋友康茂才诈降,将陈友谅诱入秦淮河江东桥附近河面后,伏击陈友谅的事。
当年,陈友谅率舰队进入秦淮河道后就发现有诈,迅速退出秦淮河河面,沿江继续向北行驶。在北部石灰山与卢龙山(狮子山)之间的龙湾(江)登陆。但在此,朱元璋还留有后手,石灰山伏有常遇春的三万大军,狮子山朱元璋亲自带兵设伏,终将陈友谅一战而败。
主流史料却记载,康茂才将陈友谅诱入江东桥,而后一夜之间将江东桥从木桥改为铁石桥,以防陈友谅用巨舰撞断。陈友谅上当,到达江东桥后发现是铁石桥,不得已退兵时,于龙湾石灰山遭遇明军伏兵大败。
陈理知道这样流传于后世的史料是胡编乱造出来的。不仅因为他有此世前半生的记忆,仅打开当下的应天城(明南京城)地图就可以判断出来。
江东桥和龙湾就不在一个方位上,一个在西,一个在东北方。那么在东北方设伏,却将敌人诱骗到西边一下是毫无意义的事。
另外即使后工业时代的二十一世纪,没有预先准备,一夜之间建起一座铁石结构的桥梁也不是容易的事。
实际上,当年的应天城只有江东桥附近的西城墙和龙湾两个点适合陈友谅登陆攻城。陈友谅要攻入应天府,最简便的只能是这两条线路。否则只能让兵士弃船登陆,深入陆地,迂回到钟山脚下的应天府东南城墙。但他们不可能带着笨重的攻城器械跨越众多河汊沟壑,绕行这么远。那个时间也足够明军调动,半路狙击他们。
因此,当年朱元璋让康茂才诈降反而显得画蛇添足了。
相似小说推荐
-
大明春色 (西风紧) 纵横VIP2020-03-16完结大明初年风云激荡,注定要身败名裂、被活活烧死的王,必须走上叛天之路。恩怨爱恨,功过成...
-
贞观贤王 (大眼小金鱼) 起点VIP2020-06-02完结贞观十四年,大唐盛世已开启。唐高宗還是老实巴交的小王爷。女王已入宫变成武才人。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