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春色 (西风紧)


  两旁喧嚣的人群里,许多人对经过的囚犯破口大骂、嚷嚷着各种污言秽语,还有人扔烂菜叶、稀泥、各种发臭的鸡蛋等物。
  至于安南叛军从来没影响过京师百姓、且是素不相识的人,这些事情并不重要。毕竟装在囚车里的人,一定是坏人。而世人又总有各种各样的不满,此时光明正大地朝叛军俘虏发泄愤慨,完全不用承担任何律法与道德的责任。
  朱高煦登基之后短短四年多,如今已是第三次举行献俘大典。典礼对于他稳固皇位、提升权威非常有用,虽然进行战争的目的并不在于此。文官们不主张穷兵黩武,但对于献俘倒十分支持,人们总是有些矛盾的地方。
  对于黎利等一众人,朱高煦无意、用对错去定论他们,只是确定他们是敌人和对手。所以献俘之后,便将其全部斩首。
  庆功宴上,张辅等人得到了许多赏赐,有锦袍、玉带、马鞍、宝鞘,还有铸币厂新铸的银钱等物。接着皇帝又下旨,派人去安南国嘉奖丰城侯李彬,并赏赐财物;升任活捉黎利的马敢、为北江卫指挥使,赏马敢及部下新钱一百万文。
  第二天上午,御门听政之后,张辅便受到召见,到柔仪殿觐见。
  昨日的礼乐、人们嘈杂的祝贺言辞已经消停,柔仪殿内外很宁静。张辅也冷静下来了,在喧闹之余,他开始思索这件大事中的细节。
  铲除黎利,必定能得圣上欢心。然而这件事有一个不太完美的地方,便是用了安南国王陈正元为诱饵;陈正元对朝廷非常重要,张辅用他设伏,显然手段不怎么好看。
  张辅在门口叩首时,便看见兵部尚书齐泰也在里面。等张辅进殿再次叩首,齐泰急忙站了起来,避得远远的,生怕张辅连他一起跪了。
  朱高煦招手道:“免了免了,都过来坐下说话。”
  张辅道:“臣谢圣上赐坐。”
  他从地上爬起来时,见朱高煦面前的纸张有点皱,似乎是黎利等一干人等的供词。
  张辅便开口道:“圣上明鉴,那贼首黎利在安南国威望不小,且十分狡诈,臣守了两年,竟无机会。待臣得到阮景异的消息后,唯恐黎利察觉,便在出兵前一直保密、未能告知安南王室,好使安南国王如期南行。”
  朱高煦抬起头看着他,说道:“朕深知战阵之上常有风险,掌兵者当机立断,应知后果责任。既然新城侯作出了这样的决定,便一定有你的道理,也必定权衡过此中轻重。而今结果大获全胜,新城侯的决定便是明智之举。”
  张辅听罢暗自松了一口气,抱拳道:“圣上英明。”他接着恍然又道,“臣恭贺圣上,喜得三皇子、长公主。”
  朱高煦笑道:“新城侯在京师府邸多住一阵子,你也要努力了。”
  齐泰听罢,也陪笑了起来。
  朱高煦看了张辅一眼,接着说道:“新城侯有将才,继续累功,张家应得的爵位、应该没甚么问题。你不顾着家里,将来的国公爵位谁给你继承?”
  张辅忽然听到这席话,喜悦之色不禁露在了脸上,忙道:“臣愿为圣上前驱。”
  他说完才回过神来,只觉得皇帝实在很有心思,没说甚么时候封国公,只说“应该没问题”,弄了根胡萝卜吊在棍子上。没办法,谁叫张辅表现得有将才、皇帝还想用呢?
  不过张辅这个做过“平汉大将军”的人,能有现在的前程,他也挺满意了。一时间,他只觉得殿外的春光十分明媚,如同现今的前途。
  朱高煦的声音道:“按照阮荐等人的口供,陈正元南下的消息、却是从占城国使节口中得知?”
  张辅立刻答道:“确实如此。臣在安南都督府,见过阮景异,也确认过此事。据阮景异奏报,黎利还曾派人去过顺化,见了占城国的大臣。”
  齐泰道:“占城国与安南国宿有积怨。我朝支持安南国王室,以至占城国此中作梗,亦在情理之中。”
  朱高煦冷道:“朕早就说过了,大明征安南胡氏之时,占城出兵夹击、不过是于己有利,想趁火打劫。如今一旦影响占城国的利益,他们便不愿意让大明宗主国仲裁了,而是马上就与咱们的敌人结盟!原先的朝贡藩属关系之脆弱,不过如此。”
  齐泰附和道:“圣上所言极是,许多外藩小国朝见进贡,不外乎增添我朝威仪,那些国家与朝鲜国并不相同。圣旨在外藩通行,唯有朝鲜、安南两国而已。”
  张辅道:“臣观之,南方番邦兵将,阵战皆弱。安南军得到了我朝的军械和战术,此次攻打占城国胜算很大,必可严惩占城国背信弃义之罪,教其君臣敬畏圣上天威。”
  ……果然不出张辅所料,没过几天,京师便得到了安南军攻占顺化地区的消息。
  消息从海路来,一支数艘海船组成的船队、抵达了龙江港。船上有守御司北署驻安南国的文官张顺,还有占城国使节罗潘(音)。
  张顺是武德年间、己丑科三甲进士,也是个新入仕途没几年的人。武德初年,朱高煦进京后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清算,以至于稍微有点权力的职位空缺很少;恩科点的八十多个进士,如果不想做地方官,大多只能在一些清水衙门做小官。
  而一部分人,则被安排到了守御司等新设衙门做官,张顺便是其中之一。他们起初对新衙门的官职不甚满意,但很快刘鸣的平步青云、便鼓舞了大伙儿;新进士们干点实事,似乎比熬资历晋升要更有机会。
  占城国前来的人不是国王、而是使臣,因为皇帝便不用接见,只需礼部官员和五军都督府接待。五军都督府的权力削弱之后,勋贵们其中一项公务便是接待外藩使臣。
  于是朱高煦在柔仪殿,先召见了张顺。
  没想到张顺觐见之后,却立刻开始痛述安南军的罪状。言称安南军进入顺化地区之后,沿途烧杀劫掠无恶不作,路上的尸首多是平民百姓,几乎所有能找到的妇人都受到了将士的侮辱。安南国王军,形同匪盗。
  张顺痛心地说道:“那个挂名了大明官职的阮景异,带兵至顺化城下,公然在军中宣扬,只要攻入城中,十日内将士可以为所欲为!或言,占城军曾在升龙等地大肆屠戮,此番安南人是以牙还牙;然则臣闻顺化城有很多百姓、并非占人,而是安南人。臣好心劝阻阮景异,他竟说安南军没有军饷,唯有如此方能激励将士……”
  朱高煦完全不觉得有甚么问题,但还是认真地听完了。他忽然问道:“你是哪个省的人?”
  张顺顿了顿,作揖道:“臣籍贯广东布政使司。”
  “难怪了。”朱高煦不动声色道。
  大明朝的两次内战,几乎都没能波及广东。而朱高煦在南方作战时,因为想方设法给将士发了军饷,并能约束将士,便未对庶民百姓干过多少坏事。所以张顺这种读书人,对战争的野蛮性、似乎缺乏见识,毕竟书上很少会描述开疆辟土的详细过程。
  这时年轻的张顺一脸困惑。
  朱高煦便道:“你见到咱们官军在安南国的军纪不错,便以为官方军队都是如此?张御史可能有些误解,大多国家的军队并非如此。我朝京营官军、此时的军纪战力和待遇,绝非别国可以比拟,因此将领才能轻易约束将士。”
  张顺作揖拜道:“臣愚钝了。”
  朱高煦好言道:“朕对战争一向比较谨慎。”
  刚才张顺说话的时候,侍立在旁边的大臣和勋贵们、果然都毫无反应。张顺转过看了一眼,悄悄叹了一口气。


第八百四十九章 图上的饼
  守御司官员张顺的话,没有得到皇帝大臣的认同;不过他的见闻叙述,还是起到了作用。朱高煦准备召见占城国使节罗潘,当面谈谈。
  大明朝有比较清晰的尊卑等级观念,皇帝以正式的礼仪接见外藩来使,一般是外邦的国王来访的时候。如果来的人是罗潘这种使臣,那么负责接待的人便是朝廷大臣。
  所以朱高煦选择在柔仪殿这个燕居之地,与罗潘见面。
  早上他离开了奉天门,从武楼来到柔仪殿,这时要见的人还没到。或许负责此事的官员,与罗潘在细节上有甚么争论,稍微拖延了时间。
  倒是朱高煦的日本妃嫔秋月香织先来了。
  按照朱高煦的意思,轮到侍寝的妃嫔、可以到他日常办公的地方侍候。并非天天都有妃嫔在身边,有时候轮到一般的女官、便不用来;皇后因经常要召集妃嫔管理后宫,很少到皇宫南边。还有淑妃贤妃刚生产过,需要调养,她们也不会轻易出门。
  秋月第一回到这边,眼神里充满了新奇。她起初有点拘谨,没一会儿朱高煦的随意,渐渐地影响了她,而暂时这里也没有外人,她便放松了一些。她在周围走动着,好奇地观看墙边的高高书架、以及大殿中的各种摆设。
  “这是大臣朝见圣上的地方吗?”秋月回头问道。
  朱高煦道:“朝堂在东边,皇宫的中轴线上。此地是皇帝燕居读书之所,就像书房。”
  秋月吃惊道:“圣上的书房真大呀。”
  朱高煦随口道:“朕有小的地方吗?”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