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春色 (西风紧)


  ……
  今天上午世子刚被训斥,下午就有很多人知道了。
  玄奘寺里,姚广孝身穿粗布僧袍,左手数着佛珠,右手敲着木鱼。“笃、笃、笃……”的木鱼声富有节奏感,十分平稳、丝毫不乱。
  就在这时,木门“哗”地一声被轻轻掀开了,一个和尚走了进来。然而姚广孝敲木鱼的动作丝毫没有被影响,坐在蒲团上似乎什么都不知道。
  刚进来的和尚是庆元,本来就是玄奘寺的和尚,在寺里已经多年了。
  庆元双手合十道:“大师,袁施主求见。”
  “有请。”姚广孝道,枯燥的木鱼声总算消停了。
  不一会儿,身穿团领袍服的袁珙便走进斋房,木门马上被人掩上了。袁珙一边行礼,一边迫不及待地说道:“上午的事儿,道衍大师可知了?”
  姚广孝微微点头。
  袁珙遂上前几步,沉声道:“京师人口逾百万,茶楼酒肆客栈不计其数,此事发生前,咱们一点消息都没得到,现在更不知往何处去查。”
  姚广孝慢吞吞地把木鱼手柄放下,整整齐齐地摆放在几案上,叹了一口气,一边慢慢抚着佛珠,一边沉吟道:“众情累外物,恕己忘内修……”
  袁珙听罢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姚广孝抬起头道:“人往往太容易宽恕自己,便忘记了应该先处理好自身的问题。你们自家里的人擅自妄为,招呼不打一声就做了事;现在你们却去怨别人知道了、怨别人做文章,岂不是贻笑大方?”
  袁珙沉声道:“那郭资虽也是旧燕王府谋臣,但和咱们不是一路人,他以前就是做官的。”
  姚广孝眉头一皱:“袁寺丞要这么算,那么与你们一路的人、有几个?”
  袁珙顿时一愣,忙双手合十拜道:“下官受教了。”
  姚广孝又语重心长地说道:“若是没有郭资先在山东拨军粮分给饥民,在山东、山东!甚么‘仁圣天子’的话就仅仅只是流言蜚语,不足为道。此事最是有口莫辩之处,便是确确实实有这件事,你怎么辩?”
  “请道衍大师示下,下官等该如何应对?”袁珙恭敬地拜道。
  姚广孝抬起手,久久地停顿在空中:“万勿争辩、求情。圣上不提那件事,你们也不要再提。眼下只能以退为进。”
  姚广孝说完,又喃喃道,“早知有此事……上回你们让世子为方孝孺求情,也不该做了。现在世子四处收买人心之事,不管真假,却已是坐实。”
  “何以以退为进?”袁珙欠身道,“还望大师详细赐教。”
  姚广孝递来一个眼色,袁珙便附耳过来。姚广孝小声道:“事关太子之位,你们不仅不能进言,就算圣上问起,也不要说得太清楚了。不能太急进。”
  袁珙道:“既然大师示下,下官等只能遵照。”
  姚广孝不动声色道:“老衲也是无可奈何,原以为可以一鼓作气为你们办妥,现在只能求稳了。不过你们也不用太担忧,此事胜算仍大。一因世孙,二因皇后,世上因果缘分早已注定。”
  袁珙拜道:“多谢道衍大师真言。”
  姚广孝不再答话,缓缓地拿起木柄,很快就传出了“笃、笃、笃……”的木鱼声,他的眼睛也闭上了,似乎从来就没睁开过。
  袁珙默默地再次一拜,转身走出了斋房。
  袁珙前脚刚走,庆元和尚后脚就进来了。庆元稳步走到姚广孝跟前,在姚广孝耳边耳语了几句话。
  那木鱼声竟然有片刻的些许凌乱,但很快又恢复了节奏。
  “大师要见见姚芳么?”庆元轻声问道。
  姚广孝摇摇头,“随缘罢。”
  “是。”庆元便后退向木门。


第一百八十三章 我不痛快
  清晨天刚蒙蒙亮,此时玉器街的景色,反而比大白天时更漂亮。
  朱高煦从车帘的一角望出去,看见的、是长街上还算整齐的两排古典房屋,借着曙光和零星的灯笼光亮,墙壁大抵都是白色的。空气中有新鲜的潮湿,刚刚开门的商人点缀了几分人气。
  等走近了,他才能看清墙壁上的斑驳,石灰开裂掉落后、露出的丑陋褐色积垢,以及角落里小便冲出的淡淡痕迹。
  马车驶过一副墙壁上的涂鸦后,就能看见朱高煦购置的那间玉器铺了。那副涂鸦是用木炭勾勒的,好像是一只鹿,当然也可能是公羊。公羊头上也应该有角。
  朱高煦几次来玉器铺,几乎都是这样的清晨,出门时天还没太亮。一早出门既不显得太唐突,也能避开人多的时间……这样一来,他坐着马车、在无人的巷子里绕圈,就能很容易地发现有没有人跟着了。
  当然皇帝嫡子被大一群人轮番跟踪,可能并不大;毕竟跟踪者万一被朱高煦发现了,对方不好说出道理来。而一两个人负责跟踪有警惕的人,想不跟丢、就连现代警察便衣也做不到……不过小心一点总不是坏事。
  ……马车径直从下面的甬道进了院子。在院子里停靠下来后,走出来两个人,朱高煦和杜二郎。前面还有个赶车的王贵。
  朱高煦走上楼阁,来到书房里坐下,进入了等待的时间。高贤宁是当官的,不能随时随地都跑出来,朱高煦要一直等到中午。
  所谓书房,其实没有一本书,摆的都是一些廉价的玉器和瓷器,没一样太值钱的。朱高煦也不准备找事儿打发时间,诸如看书。
  他绕过一道碎花刺绣屏风,走进另一间更亮堂的房间里,然后便凑到窗户缝儿上,开始长时间地观察外面街上的各色人等。
  并没有什么发现,这时人就容易走神。
  偶然之间,朱高煦想到了艾滋病这种东西。
  在后世,感染艾滋病也死不了,至少暂时死不了。但想到这种病,就怕得要死,生怕染上。仔细想想,万一生病了,真正损失的并不是少活了那些年;却是很难再有轻松愉快的心境。
  所以朱高煦有时会想到一个问题,如果自己不能“预知未来”,是不是反而开怀得多呢?
  ……太阳刚过天空正中,高贤宁就来了。
  二人到书房入座,高贤宁便转头看了一眼隔壁挂着珠帘的房间。朱高煦微笑道:“弹琵琶的姑娘今天没来。”
  高贤宁听罢有点尴尬地笑道:“那杜姑娘弹的琵琶不错,仅此而已。”
  他顿了顿,又饶有兴致地说道:“上回在此相见,高阳王反复问下官、有关郭资赈灾之事。下官确是没想到那事竟有如此妙用!”
  朱高煦不置可否。
  高贤宁又道:“郭资一直在北平,世子也是,此事牵扯到世子身上,当真是一点都不奇怪。
  ‘仁圣天子’,哈!听起来,山东百姓受够了‘靖难军’的残暴,盼望世子早日取而代之,主持大政,也是一点也不稀奇。
  何况不久前,世子在庙堂之上,当众为方公求情,收买士子之心昭然若揭。在山东做点事,也在情理之中了。此计实乃诛心之策!”
  高贤宁一边说,一边不动声色地打量着朱高煦,好像不认识面前的王爷一样。或许朱高煦一向以勇武闻名,当然不该是这样的形象。
  高贤宁说得起劲,朱高煦却反应平淡,语气平静地说道:“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呃……”高贤宁愣了一下。
  朱高煦道:“就凭这点事,无法改变什么。东西该谁的,还会是谁的。”他不觉得自己有多高明,只是成天都琢磨的事儿、总是会比较通透。
  高贤宁想了好一会儿,才不解地开口道:“那高阳王为何要做?”
  “我不痛快,也不想让别人痛快。”朱高煦坦然道。
  高贤宁顿时无言以对。
  这时朱高煦道:“今日请高编修前来,实是另有所求。”
  “高阳王请言。”高贤宁道。
  于是朱高煦伸出手,合掌“啪、啪、啪”击掌了三声。又等了稍许,王贵便打开了书房的门,那道门朝向院子里边的走廊。门外走来了一个后生,个头有点矮小,皮肤生得白、天生的白,他正是杜千蕊的弟弟杜二郎。
  “拜见王爷。”后生似模像样地抱拳道。
  朱高煦看着高贤宁道:“他姓杜,排行老二,‘琵琶姑娘’的弟郎。先生既然有个好同窗,让杜二郎到锦衣卫谋个正当的差事,应该能办到吧?”
  高贤宁上下打量了一番杜二郎,沉吟不已,有些犹豫之色。
  但朱高煦很耐心地等着,心道:既然高编修已经上了贼船,还有得选吗?
  果然高贤宁开口道:“敢问高阳王,杜二郎的底细如何圆?”
  “先生风流倜傥,不止我一人知道。”朱高煦早就准备好了,张口就来,“高先生不慎搞大了某个青楼姑娘的肚子,也不是不可能的事罢?于是高先生心有愧意,想为姑娘的弟弟谋个好差事,作为补偿。先生可认识过江西籍贯的姑娘,后来不见了、查不到下落的?”
  高贤宁想了一会儿:“姓杨,不知是不是真姓名。”
  朱高煦点头道:“甚好,杜二郎以后就叫杨勇。江西布政使司南昌府人士,令堂是个船娘、姓杨,现已过世,令尊不知何人。家人只剩一个姐姐。”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