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楚臣 [校对全本] (更俗)


  范锡程这才明白过来,少主这般作为,归根究底还是千方百计的想着扩大叙州往金陵的贸易规模,真是要将家主的名头用到极致了。
  韩道勋摇头苦笑,他是答应到叙州后,要承担起横征暴敛的恶吏名头,但也没有想到韩谦真是用之无所不及。
  韩谦笑着说道:“我今天亲自下厨试制几道烧鸭菜,等会儿一起上桌,父亲要有公务没有处理完,先去处理公务就是,等会保管不叫你失望。”
  韩谦想要将叙州的死水搅开,希望叙州地方直接参与的商贸以及流民涌入的规模越大越为有利,然而叙州物产再丰富,不管是药材、茶叶、丹砂等等,受限于人口,目前真正能运出叙州贩卖的,规模都相当有限。
  叙州但凡任何一业的兴起,都能直接刺激与金陵商贸规模的扩大。
  他想着当世能直接诱导叙州普通民众广泛参与其中的行业,短时间内又能见效果的相当有限,利用沅水流经黔阳县段滩多流缓的特点养鸭禽则是其中之一。
  即便是编织帆布、篷布能成为一业,但还受限于叙州当地棉麻的种植规模有限,难以短时间真正形成支柱产业。
  种茶、矿产的开采、冶炼都是如此。
  而只要吃鸭的风气能在叙州兴盛起来,即便叙州鸭苗不多,船帮也完全可以从沅水乃至洞庭湖沿岸贩运过来,使得叙州这边养鸭、熏制腊鸭在短时间内就形成规模。
  韩谦为这些事操碎了心,韩老山等人自然难以理解,但他父亲终归是跟王庾、杨恩、沈漾等人一类的人物,稍动心思还是能够想明白他的用心,都不用他费心思解释什么。
  当然了,要想叙州当地能养成吃鸭的风俗,更有利于养鸭业的兴起,韩谦想着这段时间在叙州多做几道烧鸭菜品推广下去,这也是他今天闹腾灌月楼的用意。
  要不然他又不是特别喜欢吃鸭,何苦在这上面花费那么多的心思?
  金陵桂花鸭倒是一绝,以及北方常吃的炙鸭,都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但韩老山的婆娘及几个仆妇,平时吃食没那么精细,都不知道具体做法。
  即便是号称黔阳城第一厨的灌月楼,今天做上来的桂花鸭、炙鸭都相当普通。
  韩谦午时见过冯宣、高宝后,特地将灌月楼的大厨揪出来责问,才发现他们学的江淮菜、北方菜手艺都不够精细,便特地令他们将菜谱抄写下来,下午带回芙蓉园琢磨。
  韩道勋这次赴任叙州,行囊里最多的就是藏书,有不少文人手札笔记里抄录很多菜谱——文人多吃货,这话是一点不假。
  韩谦与赵庭儿、奚荏下午翻找菜谱,再与灌月楼大厨抄下的菜谱比对,才发现灌月楼熬煮卤汁,在封存时灭菌不够彻底,以及没舍得多用油,是卤味发酵起酸的关键,而桂花鸭、炙鸭做法有偷工减料之嫌,少了一两道手续,以致味道全变。
  韩谦与赵庭儿、奚荏研究了菜谱的同时,又叫韩老山带着人去买鸭子,但叙州吃鸭不盛行,东城市集里就两家鸭子铺,都凑不足一百只鸭,还是出城收罗了小半天,到傍晚时分才凑足一百只鸭子回芙蓉园宰杀。
  等韩谦将几味卤鸭菜以及桂花鸭做好,夜色已深,大家都是饥肠辘辘,却不敢说什么怨言。
  韩谦自己尝过觉得满意后,除了府上所备用的晚宴外,又将韩老山喊过来:“这几样,现在各封一碗送灌月楼,叫他们的东家、大厨尝尝,明天我再换一家食肆去砸场子!”
  韩老山见韩谦竟然通过这种手段去强推烧鸭菜,也是哭笑不得,问道:“少主你再折腾几天,咱们府上在黔阳城真就要人神憎厌啊?”
  “去,我煞费苦心帮助这家食肆提高烹饪水平,他们不感恩戴德,还想怎样?”韩谦瞪了韩老山一眼,要他赶紧照吩咐去做,不要再啰嗦。


第一百二十六章 拉人入彀
  打草惊蛇之后,挫败四姓仓促所行的州狱暴动阴谋,但韩谦心里知道,他们在叙州的根基犹浅、太浅。
  他们此时即便是连初步掌握住黔阳县都算不上,而郎溪、潭阳两县的主要官吏,迄今更是都没有人到黔阳城来参见他父亲。
  叙州目前只是通过之前形成的协议,各方面保持公函往来未断,只是令宁安宫及太子一系,暂时无法直接通过部司向他们施压而已。
  这也注定了他父亲在叙州,目前只能勉强维持州衙的运转,但凡想做什么事情,却是寸步难行。
  一纸公函下去,要是能符合大姓强豪的利益,或许能行,要不然就是一张废纸。
  不过好处也有,那就是他父亲想在叙州纵容什么事情,大姓强豪也难以动用公器进行禁制。
  比如流民私自造堤围垦淤地,按律是应官府出面禁止之事,但冯昌裕、冯瑾父子不敢回黔阳城,县府衙门近乎瘫痪,州衙视若无睹,那必然就禁止不了。
  即便鼓励民众养鸭禽,也只能因势利导,难用公函行之。
  韩谦不可能在叙州停留太久,但要做的事情太多,循规蹈矩是肯定不行的,那就只能剑走偏锋。
  接下来在叙州的日子,韩谦主要除了闹腾黔阳城内各家的食肆酒楼外,盯住帆布、篷布的试织,也是他短期在叙州所能推进的事情。
  一方面当世的纺织手工业以及织造技术较为发达,是唯数不多在前工业时代或者说农业社会,就可以进行规模化发展的产业。
  这为大规模生产帆布、篷布提供必要的条件。
  除了随韩谦他们到叙州的家兵妻女都擅织造,在金陵也多以此为业补贴家用外,叙州也有织造能手,但韩谦叫季希尧多从狱卒以及州衙低级胥吏的家眷中雇人补入草创的织造院,这也能帮父亲加强狱卒及州衙的稳定性。
  而厚韧的帆布、篷布,除了能造船帆外,在当世的用途也是极为广泛,即便民用市场需要慢慢开发,但仅军用这一项,用度就极大。
  篷布织造,除了试着用不同的平纹或叙纹、或单股或多股线织法外,还要试用不同产地的棉、麻物料进行比对,识造小样倒是方便,十数天时间就织造出二三十种小样。
  韩谦也不指望能一蹴而就,此时也只是劣中选优,先试制操训用的船帆。
  此时叙州没有现成的大型织机,船帆用小块篷布进行拼接,而就长江及内陆的风势而言,短时间内都不会有什么问题。
  三艘战帆船的改造也在如期进行,但即便不大改船体,即便能免费用州工师院的匠工,也能偷用州府所存一些物料,加强船体结构强度、甲板、船舷蒙裹熟牛皮、加装女墙箭垛等等,花费还是有如流水。
  没有更换桅杆,但就算是船帆的横立面加宽一倍,新式风帆的操作也要较以往复杂许多。
  以三艘战帆船为主,组建叙州船帮的主要目的,是要武力震慑沿途的江匪水寇。
  而以战帆船为核心、对抗江匪水寇的水战之法,与杨钦他们之前以乌艄船为主、以偷袭民商船为主的战法,自然也是有极大的不同。
  韩谦也不是全知全能,他没有太多的精力兼顾这些,只能是杨钦率领部属,不断的进行适应以及作新的尝试。
  除了高绍、田城、赵无忌率二十名左司斥候,继续留在韩谦身边,负责斥候护卫侦查以及情报收集等事外,郭奴儿、林宗靖所率三十名左司斥候,都编入杨钦手下,先在沅水位于黔阳以北的开阔江面上,学习帆船操作、水战。
  郭奴儿、林宗靖所率的左司斥候,有近半数都是受韩谦操训过大半年的家兵子弟,适应、学习能力极强。
  杨钦手下三十多人,看似都是水寇精锐了,但除了身体素质要强一些、单打独斗的身手要更强悍一些,实际上是远不能跟郭奴儿、林宗靖等家兵子弟相比的。
  杨钦甚至都要在郭奴、林宗靖两人的帮助下,才知道要怎么用正规的编伍之法管束部属。
  水战之法,韩道勋带到叙州的多部兵书都有提及,但记述都相当简略,需要跟杨钦这些年所掌握的野路子进行比对,互为补充。在这些方面,郭奴儿、林宗靖也表现出极强的适应能力,令杨钦肩上所承受的压力极大,担心哪一天韩谦就会令郭奴儿、林宗靖直接取代他掌管船帮。
  虽然答应组建叙州船帮,杨钦很有些勉强,但既然答应下来,杨钦也绝对不愿被人取而代之。他每天不管督造战船、训练水战多辛苦,都要抽时间跑到芙蓉园来见韩谦汇报进度,以示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下。
  然而杨钦却不知道,韩谦为钱粮之事,却愁得食寝难安。
  豪族常豢养数百僮仆,靡费巨万,而韩谦要养精锐,人数虽然不到一百,但靡费更大。
  他刚到叙州,收敛了近两百万钱的横财,看似不少,但给他父亲拿走一半,用去支撑州衙的运作,剩下的要用于筹建造船场、织造院、改造战帆船,还要额外暗中支持冯宣、高宝,这笔钱才半个多月,就被他挥霍一空。
  即便祛瘴酒颇有奇效,叫韩谦额外讹诈到二三十万钱,但也就能多支撑七八天光景而已。
  而支持杨钦在黔阳重建杨潭水寨的安家费、重建费,再少再少,也要上百万钱起步,这还没有考虑杨潭水寨要不要大举雇佣人手围垦淤地!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