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楚怀王 (腊月青梅子)


  若是令尹归隐了,今后,若是寡人有朝一日想找人说说话,那寡人还能找谁呢?
  谁还能跟寡人说话呢!”
  昭雎闻言,沉默了一下,再拜道:“大王,臣有罪!”
  熊槐一滞,看着昭雎沉默许久,然后长长一叹。
  熊槐知道最近这一段时间,昭雎压力很大,也知道昭雎的顾虑所在。
  熊槐更知道,即便相知相交数十年的大臣,也不会为了自己的理想而搭上他全族的身家性命。
  想到这,熊槐越发感觉到,昔日悼王之用吴起,吴起之报悼王,这才是彻彻底底的诠释了,什么叫做君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君。
  而现在···
  熊槐看着面前拜倒的昭雎,显然,昭雎不是他的吴起,不,昭雎从一开始就不是他的吴起。
  诚然,让昭雎为楚国而死,他也不会拒绝,但他肯定不会愿意自己死得不明不白。
  更重要的是,还要配上他的全族。
  想着,熊槐沉吟道:“令尹的意思,寡人已经明白,寡人也不能强求。你我君臣相交数十年,现在寡人老了,卿也老了,今君欲去,寡人还有最后一份礼物赠予令尹。”
  昭雎一听楚王准备放他走,心中微微一松。
  但,他的一口气还没有吐完,就听到楚王提起他儿子。
  “令尹,寡人记得卿一共有七个儿子,其中三个嫡子,四个庶子。”
  昭雎闻言,心中一紧,迟疑的应着:“回大王,臣是有七个儿子,但嫡长子已经被刺杀,现在还剩两个嫡子。”
  熊槐叹道:“射阳侯世子之死,寡人心中也很遗憾啊,并且也时常想着让令尹率军为世子报仇。”
  顿了顿,熊槐又道:“今令尹欲退,寡人心中甚憾,深感对不起令尹啊。故而,寡人决定,封卿之嫡幼子为下蔡君,别为蔡氏(另立一族,从此不再为昭氏,射阳侯一脉的事情,哪怕是谋反罪,从此也不再牵连下蔡君),享食邑三千户;封卿之庶长子为蒋阴君,别为蒋氏,享食邑两千户。
  至于,封卿之其余三子,寡人决定皆封为五大夫,享食邑千户,并送他们分别前往三晋用事,以让他们继续为国效力。”
  昭雎一听,急忙拒道:“大王,无功不爵,臣之子无功于国,不当受赏,还望大王思之。”
  熊槐摇了摇头,叹道:“他们虽然无功,但是,他们的待遇都是令尹应得的,毕竟,射阳实在是太贫瘠了,方圆百里,了无人烟。
  今令尹欲走,必将返回射阳,寡人虽然不能阻止令尹返回射阳,但让令尹的子嗣全都去射阳那里受苦,寡人心中何忍!”
  说罢,熊槐不容置疑的道:“令尹,就这样吧,卿就别拒绝寡人的好意了。”
  接着,熊槐不等昭雎开口,便继续道:“还有,令尹,射阳之地太过恶劣,难堪为长睡之地。令尹虽为侯,可以享诸侯之礼,但长睡射阳之恶地,寡人不忍。
  所以,令尹回到射阳,也别修建陵寝了,不如再陪伴寡人之侧。待九泉之下,你我再续君臣之谊!”
  昭雎闻言,感动莫名,不禁哽咽的拜倒:“谢大王!”
  其后,君臣二人叙旧良久,才挥泪而告别。
  接着,昭雎一步一趋的缓缓向外走去,就在昭雎走到门口的时候,熊槐突然抬手喊道:“令尹!”
  昭雎一回头,看到正在王位上伸出手来的楚王:“大王···”
  “令尹,留下来吧,再帮寡人最后一次,帮寡人击败齐国!”
  昭雎一怔,然后长拜道:“臣领命,愿以死报之。”
  昭雎离去后,熊槐喟然长叹到:“连令尹都怕了,那么除了寡人,楚国还有谁不怕呢!寡人准备了许久,现在,时机成熟了啊。”
  当日,熊槐游于后宫花园,遇薛氏(田文之女),乃召侍寝。


第1336章 陈举之死
  当日,令尹昭雎以射阳泽乃沟通江水淮水的要道为由,奏请归还射阳泽。
  楚王许之,收回射阳泽。并且,楚王感其忠义,封昭雎嫡幼子以及庶长子为君,并诏令别族,独立于昭氏。
  诏令一下,寿郢群臣纷纷都在感叹昭雎之受楚王信重。
  而太子横对昭雎的戒备则更深了。
  次日。
  有人向太子横禀报道:“太子,宫中传来消息,昨日,大王在宫中巧遇广信君之女薛氏,见其貌美,昨夜便让薛氏侍寝。”
  “哦!”太子横微微一怔,沉默了许久,但并没有说话。
  三日后。
  熊槐下诏,封薛氏为美人。
  寿春城中的人闻言,顿时引起了轰动。
  自从宋夫人入宫后,已经独霸楚王宠爱十余年,十几年来,楚王就只封了一个吴美人,而且还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但现在,楚王临老了,竟然又封了一个美人。
  群臣贵族见此,纷纷对广信君田文刮目相看。
  一时间,田文门庭若市,地位水涨船高。
  太子府。
  太子横看罢手中的情报,略微失神的囔囔道:“一连三日,都让薛美人侍寝,谁能相信,不久前还说自己已经快不行了,已经快老死的人,竟然还有渔色之力。”
  说着,太子横突然笑道:“哈哈哈~~~真是滑天下之大稽,真是要笑死我了!”
  就在寿春城中的贵族百姓绘声绘色的调笑楚王与薛美人的风流韵事的时候。
  另一边,齐国临淄,一大群宗室大臣以及各国宾客,纷纷叫嚣着要给背叛齐国的赵国一个教训。
  群情激愤之下,众多大臣的游说之下,这一日,齐王地召见群臣,询问伐赵一事。
  于是,齐王地话音一落,因为败于秦军之手,导致夺取九鼎失败,而地位动摇不稳的齐相祝弗,率先开口道:“大王先为赵王何稳定赵国,后以王女嫁赵王,赵王何不思感激,却在大王夺取九鼎的时候,公然发声反对,以致取鼎之事功败垂成。
  如今,赵国还在勾搭燕国,甚至韩国还疏远了与我齐国的关系,逐渐向秦楚两国靠拢。
  当此之时,臣以为应该大举进攻赵国,逼迫赵国臣服,以震慑各国。
  否则,用不了多久,不仅赵国会背叛我们,而且连燕韩两国也会公然背叛我们,甚至连魏国也背叛。”
  祝弗话音一落,一大帮大臣附和道:“大王,相国说的对,为了齐国的霸主地位,应当给赵国一个教训,以威震韩燕。”
  “臣附议。”
  “伐赵立威!”
  “···”
  “大王,臣,反对!”
  就在满朝的赞同声中,一个突兀的大吼声,突然将群臣的赞同声压了下去。
  齐王地与群臣向声音传出的地方看去,却见上大夫陈举走了出来。
  此时,陈举走到殿中,激动的拱手行礼道:“大王,如今国中大军连年出征在外,士卒疲惫,百姓困苦,举国上下全都身心俱疲。
  臣以为,此时此刻,我齐国当以修养为主,不可再起争端。”
  “身心俱疲?”齐相祝弗一听,立即驳斥道:“大夫此言甚缪,若是赵燕两国背叛而我齐国无动于衷,那么各国必知我齐国虚弱。
  如此,已背叛的燕赵两国必趁机攻我北部,还没有背叛的魏韩两国,也会跟着攻我西部,南边的那个楚国必攻我南部,甚至,秦国得到消息后,也会加入伐我的行列。
  如此,我齐国必危。
  到那时,国家尚且不保,难道百姓就因为疲惫而束手就擒吗?”
  陈举一听,怒斥道:“相国,我齐国举兵攻打他国,与起兵保家卫国,这能一样吗?”
  “当然不一样。”祝弗激动的道:“若是举兵伐赵,只是辛劳部分将士而已,可若是各国来袭,不仅国中壮丁壮妇都需要拿起武器保卫国家,而且,还会有大量的百姓家园尽毁,钱粮被多,流离失所,不知所归。
  这样的结果,岂能与大军出征伐赵一样?”
  陈举喝道:“危言耸听,现在相国还在魏国任相,魏国如何会反,韩国小国也,元气未复,如何会来攻打我齐国。
  当此之时,只要我齐国笼络魏韩,安抚赵燕,结交楚国,如此,各国又如何能集结在一起攻打我齐国。”
  只是临时接替周最担任相国,以方便周最在魏国控制魏国朝政的祝弗,一听陈举公然宣称魏相周最为相国,顿时勃然大怒,涨红了脖子喝道:“如何笼络魏韩,又如何安抚赵燕,要知道,大王在刚刚嫁女给赵王为后的情况下,赵王都背叛了我齐国。
  如此,你如何安抚赵燕,如何笼络魏韩?
  难不成你打算将河间之地献给赵燕,然后再将陶邑送给魏国不成?”
  陈举冷哼道:“只要能让我齐国得以修养,区区河间陶邑,即便弃之,又有何不可!”
  此时,齐王地一听陈举要将自己好不容易才夺取的河间陶邑,如弃之如敝屣一样送人,顿时气急败坏对陈举喝道:“上大夫,你闭嘴吧!伐赵一事,寡人心意已定,必让天下人不可轻视我齐国。
  即便我齐国疲惫,但以我齐国之强,也能击败赵国。”
  陈举闻言,急道:“大王不可啊!这些年来,大王先伐楚,后伐秦,又连续三次大举进攻宋国,还陈兵于洛邑。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