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朔明 完结 (特别白)


  高进要养兵,那是因为他不喝兵血,按着大明朝的边军饷银,战兵月给一两五钱,一年十八两,朔方军五千人马,光军饷一年就是九万两,这还不算马匹粮草军械。万历皇帝心里很快就算了笔账,至于朝廷拨给朔方军的军饷,从兵部开始层层漂没,到了高进手里能有个三万两就算是良心了。
  “五千首级,辽东军花了多少钱?”
  “回皇爷,据说是十多万两,不到十五万两!”
  王安看着面无表情的皇帝,知道这位皇爷这回是动了真怒。
  “十五万两,卖便宜了,我记得土蛮部是套虏雄长,朝廷过去开出的赏格是二十两一颗人头吧!”
  “皇爷说得是,过去套虏寇边,朝廷确实曾开赏格,二十两换套虏真鞑人头一颗。”
  “朕记得,这赏格到最后也是没发下去吧!”
  万历皇帝冷笑连连,朝廷开的赏格再高,可是却难以赏下去,这也是他这些年越发贪婪守财,内帑的钱到了国库,还不是叫那些官儿糟蹋了,都说内阁六部科道言官空虚,可他要真是把人给补齐了,不说那些言官叽叽歪歪,那漂没的银两不知要多出多少去。
  方从哲和王安都没有回话,朝廷里有些事是烂到根子里的,就算张江陵复生也是无能为力,方从哲这个裱糊匠就更加没辙,只能装糊涂。
  “辽东这烂摊子,首辅和百官庭推,选个人总督辽事报上来,另外给朕抽调各地精兵,朕要一鼓荡平建奴,不能再让他们做大,重蹈覆辙。”
  万历皇帝看向方从哲这个独相,在他看来内阁人少有人少的好处,省得什么事都要吵闹半天才有个决定。
  “王安,朕那位威远伯,不会也是个西贝货吧!”
  万历皇帝是聪慧之人,既然辽东军那五千首级是和高进买的,杜弘域这个他亲封的威远伯只怕也未必是货真价实的卫青。
  “不瞒皇爷,威远伯几番大胜,似有疑点,不过威远伯在延绥练了新军,也是和高都护一般,在册军士并无虚报隐瞒。”
  王安回答道,他知道的都是当上御马监掌印太监后改回本姓的干儿子魏忠贤向他禀报的,如今他名义上是东厂提督,可东厂理刑千户和掌刑百户都是魏忠贤举荐,东厂任用的锦衣卫番子也多是被单英所渗透。
  “总算他还有些良心。”
  万历皇帝自语道,他本来对高进是起了杀心的,满朝的武将都在喝兵血,就他一个养了这般强悍的兵卒,能斩杀土蛮部五千大军,就是全盛时期的戚家军也做不到。可是如今辽东惨败,大明天朝上国的面皮都被扒了个干净,自他登基以来,御宇四十多年,还是头回被这般羞辱。
  国难思良将,万历皇帝遍数朝中,赫然发现真正能让他心里有底气的还是那个让他起杀心的高进,想到这儿万历皇帝不禁对朝中那些所谓的大将无比失望,但凡他们哪个能有高进一般能打,他都不会起这份猜忌的心思。
  “但愿杜弘域能给朕一个惊喜吧!”
  万历皇帝心中想着,若是杜弘域有着不下于高进的将帅之才,他倒也容得下高进,甚至会让二人彼此制衡,好给自己那个愚蠹的太子铺路。
  “首辅,调延绥总兵威远伯杜弘域移镇辽东,让他即刻带兵赴京,朕亲自发内帑五十万两银于他。”
  方从哲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调杜弘域移镇辽东没什么,可是皇帝亲自发内帑银,这分明是不信任户部和兵部,明明私卖首级的事情是那些丘八们做的……
  “臣领圣谕。”
  方从哲终究还是没有那个胆子反驳皇帝,说不经户部和吏部分发银两于延绥新军,是坏了规矩,也会助长武臣嚣张跋扈之风。
  “还有朔方都护府那里,也拟旨让高进镇抚蒙古诸部,朝廷对建奴用兵时,若有蒙古兵卒犯边,唯他是问。”
  万历皇帝连发旨意,也不由有些疲惫,想到自己这道旨意有些过于严厉,他又缓了缓朝王安问道,“高进有儿子没?”
  “皇爷,高都护有一对双胞胎儿子。”
  “加恩旨,给他两个儿子锦衣卫百户出身,另外从宫中挑些贡品御物送去已示恩赏。”
  “皇上,不准备调朔方军……”
  听着皇帝的旨意,方从哲愣了愣,在他看来眼下朝廷里最能打的就是朔方军,既然皇帝下决心要剿灭建州,朔方军无论如何都该调去辽东,他这个首辅虽然不清楚各地所谓精锐是什么模样,可是光看辽东军这回成建制地被东虏歼灭,就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没了朔方军,朝廷就没有能打的精兵了吗?”
  万历皇帝看向方从哲,接着摆手道,“朕就不信,大明举全国之力,还赢不了区区建奴。”
  “都退下吧,朕乏了。”
  方从哲离开内宫时,额头上满是冷汗,他看向身边的王安道,“王公公,皇上不是向来以高都护为……”
  “首辅慎言,圣心难测啊!”
  王安低声道,他也没想明白为什么皇爷突然间就对高都护起了猜忌之心,当下也只能叹了口气,不再多言。


第三百九十九章 暗潮涌动

  东宫,太子书房,换过装扮的魏忠贤恭敬地站在朱常洛身前,禀报着干爹那儿传来的消息,他如今已是御马监的掌印太监,不是几个月前的普通太监,出入太子府也得小心翼翼。
  “真是委屈高都护了。”
  最近这两年不到时间里,高进让单英前前后后往太子府砸了不下四万两银子,朱常洛这个堪称上自大明朝开国以来过得最窘迫凄惨的太子爷才总算能在人前挺直腰杆子,东宫上下也有了些太子府臣属的气象。
  高进卖首级给大同镇和辽东镇这回事,朱常洛是知道的,毕竟高进头回装穷时让单英送来的都是零零落落的碎银和皮货獭油牛角这些草原上的特产,可后来突然间送的全都是整整齐齐的银锭,朱常洛就是再平庸,也是要过问的。
  单英自然是三推五瞒后才半真半假地把实话交代出来,顺便替高进转述了自辩的话语,意思大体便是,我高进本是个出身卑微的武夫,得蒙皇恩才授以都护之位,这辈子没啥兴趣爱好,就是喜欢练兵打仗,之所以私下买卖首级,一是朝廷没有军辎下拨,二是怕功高难赏,听闻太子仁德,所以才厚着脸皮给太子送钱,想请太子日后照拂下自己。
  这言外之意吗,也是向他这个太子输诚效忠,朱常洛当然高兴不已,不过他始终是在自家那个不待见他的父皇眼皮底下苟了那么多年,再加上有魏忠贤帮忙遮掩,他和高进间的关系被他隐藏得极好。
  在朱常洛心里,高进便是他日后的肱骨和依仗,每次想到他那个深受父皇喜爱的弟弟福王,这些年始终徘徊在被废去太子之位阴影下的的朱常洛内心深处甚至有了些大逆不道的念头,万一要是父皇老糊涂了,还是要废自己,他未必不能拼死一搏。
  “魏伴啊,辽东那建州老奴凶恶,孤以为朝廷还是要依靠高都护才行,父皇他……”
  “殿下说得极是,干爹也是担心,才让奴婢过来,让殿下拿个主意。”
  魏忠贤在边上附和道,干爹是太子党,他更是太子心腹,他很清楚自己根基浅薄,日后能依仗的便是太子爷本人和大军在握的高进,他可不会像干爹那样容易满足。
  眼前这位太子爷耳根软,从小就没被皇帝当成继承人培养,没像样读过书,更加没有参理过朝政,也就最近两年皇帝才让杨涟、左光斗几人偶尔来东宫给太子爷讲学。
  这东宫里的太监大都被财大气粗的魏忠贤收买,所以这所谓的讲学究竟是什么内情,魏忠贤也清楚得很,杨涟、左光斗借着讲学之名很是把太子爷给忽悠得五迷三道,还真信了这些人的鬼话,虽说没有给出什么具体承诺,可是言语中表露的意思无非是今后他会任用贤能,罢免扰民的矿监中官等等。
  魏忠贤能理解太子爷想要拉拢那些文官的心思,可是他随干爹往陕西传旨时,沿途所见那些地方官,当真是十个里九个不是好东西,杨涟、左光斗那套理论他在高进那儿就听明白了,这两人未必是坏人,可他们干的事情却不是好事。
  只是魏忠贤眼下没能力对付杨涟、左光斗这样的君子,他能做的也就是帮高进在太子这边固宠,因为帮高进就是帮他自己。
  “魏伴啊,孤觉得你去陕西传旨最好,你告诉高都护,就说万事有孤在,让他不必担心。”
  朱常洛难得有主见了回,高进这样的大将主动投靠,而且还是真金白银,实心诚意,他不管于情于理都要好好安抚,父皇向来刻薄寡恩,忌惮这位高都护也是老毛病犯了,当年戚家军不就是那样毁了的。
  “奴婢明白了。”
  魏忠贤连忙道,太子爷这回终于表了态,看起来高进在太子爷心中地位还是很重的,这也让他放心不少。
  ……
  东厂,陆文昭看着几个大档头道,“去好好查查,有关高都护的谣言究竟是从哪儿传起来的!”
  看到陆文昭沉着脸,那几个东厂的档头全都是连声领命,他们也没想太多,虽说东厂厂督是王公公,可实际上管事的是魏公公,不过魏公公向来信任这位陆千户,尤其是魏公公做了御马监掌印太监后,为了避嫌,大小诸事都交给陆千户来办,他们也都以为这次是魏公公的意思。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