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一股土腥气,好难吃……早知道就逮只小点儿的了……但太小又怕老百姓看不清……
裴该此举,山上山下,众人皆惊——有那离得远瞧不清的,自然口耳相传,一会儿也全都知道了。裴该不等百姓议论,一边嚼着蝗虫,一边抬起腿来,“嘭”地就把供案给踢翻了,然后一咬牙,硬梗着脖子把虫渣吞咽下去,大声说道:“我乃天上星宿,小小蝗神,安能害我?彼真有灵,便当趋避,若不肯走,我便带汝等杀灭之!胡贼我尚不惧,设一空城即可吓退,而况小虫乎?!”
随即抬起竹杖来朝着屯垦地方向一指:“有不想饿死的,都跟从我,去杀灭蝗虫!”
……
裴该这场作秀,当然是学的唐太宗。根据史书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就曾经生吃过蝗虫,还说:“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左右都说这玩意儿脏啊,吃了怕会生病哪,李世民回复道:“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
不过李世民作秀是在宫苑之中,老百姓压根儿就瞧不见,他主要是做给那些反对捕蝗杀蝗的官员瞧的。裴该直接移植过来,施之于百姓们面前,效果却只有更好。
因为这年月的老百姓普遍崇拜权威,不但怕官,而且敬官,总觉得高门世家子弟,以及那些高官显宦,都跟自己不是同一种生物,即便并非天星降凡,也必有无尽的威能。“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之类的话并不见得真能够深入人心,而且就算知道,也得等到完全活不下去了才可能拿出来说事儿。
所以很多事情,只要官吏带头,百姓们自会盲从,除非他们同时被“族权”给牢牢禁锢住了,而那些土地主虽然眼界不广,却多少比庶民聪明一些,乃能隔绝官民,掌控乡里。这是封建时代愚民政策的重要来由,固然老百姓有了知识,能够生产出更多物资,但有了知识也不好管了呀,到时候官家不摆出足够的道理来,谁肯听从?所以就理论上来说,随着知识的普及,甚至于大多数乡绅都成为有功名之人,政府对地方的掌控就越是困难,但那又不是真正开启民智,而只是导致权力下移至乡绅阶层而已。
好在屯垦地就没有什么乡绅,固然无论从江北拉来的,还是从峄山上逃来的流民,其中也有一些是认识字甚至能读书的,但终究丧失了土地和家财,就很难窃夺地方官府的职权。屯垦地又以军法部勒,所以没有乡绅阶层的阻隔,官府政令可以直接行之于每一个老百姓。那么在老百姓心目中,裴使君作为官府的代表,和“天”也就没有什么太大差别啦。
尤其裴该躯体里的灵魂来自于两千年后的信息社会,非常清楚社会舆论的重要性,他曾命裴寂、甄随等人到处散播流言,在百姓心目中塑造自己的高大形象——毁坞堡,杀豪强是一事,目的当然不是为了统一政令、搜掠物资,而纯粹是为了除恶霸,安黎庶;“空城计”吓退支屈六也是一事,可见使君谋深智广,完全有能力保障地方平安。
各种谣言越传越邪,甚至于有说裴使君能够呼风唤雨,撒豆成兵,所以站在城头施法,就把胡将当场殛杀马下,胡兵四散而溃,竟被斩杀超过七成的……你不见城门上挂出过胡兵的脑袋来吗?啥,才几颗?那是你眼神不好,没瞧清楚,再说了,你只看了一座城门门,另外还有三门你都有去瞧过吗?
尤其是屯垦地的百姓,信息来源更加单一,整天就光听说裴使君和妫从事的英雄事迹了。再加上他们离乡背井、艰苦流离,几乎就要饿死,结果被裴使君所拯救,在内心深处,也希望这位使君威能无限,可以永保自家平安——算是一种美好愿望所造成的自我催眠,群策群力塑造出一具虚幻的光辉形象来。
而裴该面对这群“愚民”,也并没有脱离时代和实际地讲科学,反迷信,他反倒利用百姓的迷信心里,大肆宣扬天子就是上天之子,而我是他的代表,所以蝗灾在我面前就是个屁!这种话老百姓自然是听得进去的。
当然啦,光嘴里说说,没有什么实际举措,蝗虫无智,是不会因为惧怕裴使君而纳头便拜,然后主动撤离的。那么该当如何治理蝗灾呢?好在裴该还记得姚崇灭蝗的故事,当时姚崇建议“请夜设火,坎其旁,且焚且瘗,蝗乃可尽”,也就是说利用蝗虫的趋光性来诱杀之。再高明的手段裴该也不清楚了,只好先做成这一步再说。
于是指挥百姓,人执稻草一束,燃起火焰来驱赶蝗虫,把蝗虫都赶到在地头燃起的大火堆里去。蝗虫扑火,“噼啪作响”,焦臭之味,飘扬于数十里内。就这么的忙活了好几个时辰,眼瞧着天色渐暗,裴该估计自己今天是回不去啦,只好仍然留在屯垦地,只派仆人裴丙骑马急报卞壸,要他赶紧组织各乡的灭蝗运动。
希望卞望之不是卢怀慎之流迷信到无可理谕的傻叉吧。
夜幕低垂,老弱皆已就寝,青壮仍在田间执火灭蝗,四野星星点点,全是光亮。裴该不习惯那么早就睡,也带着从人在田间逡巡,遥望这些光芒,仿佛又回到了穿越前那个充满了光污染的时代……自己应该是回不去了吧,只好在这个愚昧的年月艰难挣扎了,但自己的穿越,能不能如同这些火光一般,起码驱散一小片黑暗,杀灭一小群蝗虫呢?
正自慨叹,忽听身旁部曲呼喝道:“什么人?!”裴该循声望去,只见光亮之间仍然漆黑的一片麦地里,影影绰绰有一个矮小的人影正在晃动。随即部曲举火一照,原来是个人正蹲在垄旁,背对裴该,但却满面惊愕地扭过了头来。裴该细一打量,是个衣衫褴褛的半大孩子,也就十三四岁模样,看他腮帮子鼓鼓的,颚骨抖动,也不知道在吃什么东西。
部曲喝问道:“汝何人耶,安敢冲撞使君?!”
那孩子差点儿就吓哭了,赶紧转过身来,伏拜在泥涂之中,连连磕头。裴该摆摆手,说还是个孩子嘛,你不要吓他——“汝在吃些什么?”
那孩子瞪着惊恐的双眼,战战兢兢的回答说:“蝗神……蝗虫……”
第四章 高蛋白食品
蝗虫是能吃的,这点裴该自然清楚,前世也见过不少餐厅提供各种虫类食品,说是无污染、高蛋白,绝对有利于健康……当然他从来也没敢尝试过。今日白天为了打消百姓们的顾虑,咬着牙嚼了一只蝗虫,就感觉满是土腥气和渣滓,这玩意儿有啥好吃的?
可是黑夜时分,他却发现一个半大孩子逡巡于田垄之上,竟然捡拾烧焦的蝗虫来吃,不禁大感诧异,先是好言抚慰,随即仔细打问起来。
这孩子来自峄山,姓曾,年方十五,没有大号,小名唤做阿牛。据他所说,是被火烧蝗虫的焦臭味勾引过来的,想到白天裴使君吃过一只虫子,就尝试着捡拾来填填肚子……
曾阿牛正是发育长身体的时候,对于食粮的要求量很大,民间有句俗话,说“半大孩子,吃穷老子”,就是指的他这个年龄段。不过穷人家的孩子能够勉强半饱都是奢望了,怎么有福气摄取到足够的营养?尤其在屯垦地,兵法部勒,各家食粮全都定量——不是按需——分配,曾阿牛是被归类为孩童的,每日只能得到相当于半个成年男丁的口粮,因此无论白天黑夜,始终都处在半饥饿状态。
这年月的穷苦百姓普遍身材矮小,很多人竟然连一米五都难以达到,正是因为发育长身体的时候未能获得足够的食粮和营养所致。这也使得百姓们看那些身高马大的富贵人家子弟,动不动七尺甚至八尺(一米七甚至以上),会觉得果然跟自己不是同一物种啊,你瞧那堂堂相貌,天生就该是人上人,我等就只有受穷吃苦的命……
他们领会不到,事实恰好倒转过来:人穷所以才矮小,而不是矮小所以才穷。
拉回来说曾阿牛,因为口粮不足,运动量却不小——他也得帮忙家人农作啊——实在饿得慌,所以才会尝试捡拾蝗虫尸体来吃——既然裴使君白天吃过,想必是能够用来填肚子的吧。
裴该听了曾阿牛的讲述,不禁笑着问他:“滋味如何?”
曾阿牛要等说完那一大段话,才终于把嘴里咀嚼着的蝗虫全都给咽了,但仍然忍不住吐出舌头来舔舔嘴唇,结结巴巴地回答说:“脆……香……只是有渣。”他一开始随便捡虫尸吃,虽感腥臭,倒也不是完全入不得口,但偶尔捡到被彻底烤熟,几乎烧焦了的,这一吃,竟然就再也停不下嘴来啦。
裴该闻言,不禁微微一愕,随即就说:“捡一只来我尝尝。”曾阿牛赶紧就着火光在田垄上翻捡——终究是蝗神嘛,使君可以不怕,百姓不能不敬,所以此前他不敢让长辈们知道,只能凭双手在黑暗中摸索——挑选了一只又大又熟的,手指捏捏,貌似挺脆,便即跪在地上,双手高举,进献给裴使君。
裴该接过来,用袖子擦了擦,揪掉头、翅和六肢,试着放入口中嚼了几下——嗯,还是渣,但没有那么腥了,这玩意儿果然能吃啊……虽然对于我来说,仍然不觉得有啥好吃的,但老百姓们应该能够接受得了吧。
相似小说推荐
-
日本战国走一遭 (秽多非人) 起点VIP2020-04-29完结不种马,不后宫,不争霸,随缘统一;不系统,不开挂,非大名,混吃等死;穿战国,有历史,有瞎编,人死完结;...
-
无敌正德 (江湖大侠客) 起点VIP2020-05-09完结穿越到明朝成为正德皇帝朱厚照,我没别的优点就是能打!勇猛 宅男 练功流 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