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勒胡马 [全本校对] (赤军)


  支屈六不解地问道:“军中本已乏粮,又何必劫掠人众?难道说……”说着话双眉一吊,目光中流露出惊恐之色——你不会是想拿人肉充当粮食吧?!
  吃人这种事情,正常人类不到生死一线,是谁都干不出来的,即便想一想那也是罪过。石勒军中虽然粮秣将尽,倒还到不了必须吃人的地步,而就算要吃,也是被迫吃尸体,不会有谁想到拿活人下锅。事实上史书中记载的几次军队吃人事件,要么主将是疯子,士兵未必知情——如唐末的秦宗权——要么只是为了泄愤——如王弥之弟王璋。
  就理论上来说,一支军队想吃活人,不必去抓老百姓,身边儿不都是大活人吗?还不等把老百姓下锅,这支军队自己就会因为内斗而崩溃了……
  蘷安和支屈六同在石勒麾下已经快十年了,相互间都很了解对方的脾性,所以支屈六只是眼神流露,蘷安当场就明白他在想什么了,不禁勃然大怒:“汝以我为禽兽乎?!”我怎么可能会起意拿人来当粮食呢?
  赶紧解释,说:“我军众,然而乏粮,曹嶷军寡,钱粮充裕。本意破广固,败曹嶷,搜掠其财,可资大军,奈何久战不克,平阳的天子又遣人来说和,无奈之下,只得去休。今两军鏖战经岁,青州百姓多死,田地抛荒,若能掠得人众,赠于曹嶷,彼必喜悦,或可换些食粮来。”
  支屈六长舒一口气,说原来如此,还是夔兄你想得周到。于是点集本部兵马,把辅兵、辎重全都抛下,仅带五日之粮,便欲南下追掠。可是他才刚离开大部队,就突然间接到了一道来自张宾的口信——只能是口信,因为小支将军不识字。
  张宾派亲信传话说:裴该深通韬略,如今投南,将来必为我军之大敌。幸好他不肯老实跟江东呆着,而要独自率军进至淮南,希望将军能够趁其立足未稳之际,发动突袭,若能一举而擒获或者杀死裴该那是最好,否则的话,也要扫荡淮阴,毁掉他的基业。倘若此时不加以打击、压制,待等我军北上襄国、邯郸,则青徐间就只剩下裴该和曹嶷两股势力啦,可曹嶷又如何是裴文约的对手?假以时日,裴该尽占青、徐,必为心腹大患!
  本来这口信是传给蘷安的,但蘷安老成持重,一口就给回绝了,说张先生所言虽然有理,但这并非明公所下的将令啊,我不能因为你几句话就贸然行事。此处距离淮阴还有好几百里地哪,而且中间有淮水阻隔,取胜的希望非常渺茫,我不能把数千兵马都扔到不测之地去。你还是想办法去说服明公吧,别隔过明公来给我下命令。
  使者无奈而退,正巧听说支屈六还要继续往南追,他就悄悄跑来劝说支屈六。支屈六比起蘷安来,性子要鲁莽得多,对于张宾和裴该的敬仰也更深一层,在他想来,张先生所言必然是不错的,而若放着裴先生不管,将来确实会成为主公霸业的阻碍——脑袋一热,便即应允。
  这一路上紧赶慢赶,就只逮着了不到千名峄山民众而已——主要因为郗鉴决断够迅速,早便安排百姓南逃了——支屈六就以掳获人众太少为借口,不肯返身去向蘷安缴令,硬着头皮继续往南追。途中还一鼓而破厚丘县城,又抢到了足够十数天食用的粮草。
  其实厚丘百姓闻知胡军杀来,早就散入四野了,支屈六几乎是兵不血刃就进了城,但也掳得了不及跑远的一千多老弱,理论上足够回去向蘷安交差啦。但因为有了张宾的暗中嘱托,他不肯停步,仅仅在厚丘县城歇了一晚,就再度启程南下,一直杀到淮河北岸。
  本欲急渡淮水,可是当看到水面上巡船往来游弋,对岸燧堡陆续燃起烽火,支屈六不禁慨叹道:“果然不愧是裴先生啊!”下令沿淮而西,暂到泗水东岸扎营过夜。
  当然啦,其实燧堡之建,乃至巡船之设,都跟裴该关系不大,本是祖逖之谋。祖逖可比赵奢,虽为一时之勇将,在军事著述方面却毫无建树——他倒也不是不能文,但根本就没有写什么《祖氏兵法》的意愿;裴该可比赵括,谈论起韬略来是洋洋千言,时不时还会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但实际军事指挥能力即便不是零,也还远到不了“名将”的程度。差别仅在于赵括不恤士卒,而且压根儿听不进老爹的话去;裴该却打算等到不必再装纨绔了,就卷起铺盖去跟士兵们同吃同住同训练,以期调教出一支得用的亲卫部队来,而且他对祖逖的谋划是言听计从,还尝试着从中分析出道理,以便将来举一反三。
  古代兵法多言其大略,而不及细节——细节问题往往是历代将门的独传之秘,不肯轻易泄露给外姓人知道——现代军事著作则未必适用于古代。所以裴该军事知识是很丰富的,但实际操作经验却近乎于零,他还且得一段时间的成长呢。
  别说“火烧博望”只是小说家言了——事实上放火的是刘备,而且那时候诸葛亮尚未出山——就算诸葛孔明初将兵时,打得也未必能有多好看。裴该自认天赋远不及武侯,好在他有自知之明,所以才特意请祖逖留下刘夜堂来担任战役指挥官——我只统筹大略,具体该怎么打,绝不掣肘。
  然而对此情况,支屈六却并不了解,他被裴该所惑,将对方看作是诸葛孔明——还恐怕是历史上最后两次统兵北伐,打得司马懿满地找牙那时候的孔明——因此虽然一时头脑发热,答允了张宾所请,可越是接近淮阴县,心中就越是惴惴不安。
  他听说淮泗乡中有一家坞堡,本意渡过泗水后便即尝试着发起进攻,倘若裴该率军来救,那便利用骑兵的优势平原决胜,使裴先生种种奇谋妙计都丧失用武之地;倘若裴该不来救,那么自己攻掠一番,也就可以撤啦——回去对张宾有所交待了呀。
  谁想到才刚渡过泗水后不久,便有哨骑呼啸而来,到了面前下马拜倒,禀报说:“擒得一人,自称是淮泗坞堡之主,愿为大军向导。”


第四十四章 军谋
  淮泗坞堡因为裴寂宣读陈氏兄弟的罪状而人心散乱,陈剑是知兵的,虽然没打过什么大仗,几百人的小战斗也曾历经过数回,他当即就悲哀地意识道:恐怕坞堡难以再守了……
  倘若自己继续顽抗下去,等到官军破堡,到时候难免玉石俱焚,跟哥哥落得个同样的下场;那么就此逃跑呢?想想数代传承的家业一朝尽覆,自己如同丧家之犬一般只能到处流浪,在乱世中艰难挣扎,那恐怕比战死还要悲惨吧?!该怎么办才好哪?
  陈剑确实是“壮士”,有断腕的勇气,尤其当时形势不容他仔细考虑,于是被迫下定决心: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天下又不是他司马家独有的,如今不还有个胡汉国呢嘛?我不如前去投靠汉国,求得援军杀将回来,到时候吞了我的产业,必要汝等百倍偿还!
  这时候什么圣人之教、晋戎之别,全都抛到脑后去了,第一重要的是我的性命,第二重要的是我陈家的祖业,其它都是浮云。再者说了,晋人破我家,杀我兄——若不是你们苦苦相逼,我能一时昏了头放那一箭吗?我哥就是你们杀的——此仇不共戴天,我又岂能再做晋人?!
  于是带着数名亲信,还有怀孕的冯氏小妾,他就落跑了,一路向北,欲去投靠平阳。结果天才放亮,就发现有一支军队涉渡泗水,远远地瞧见旗号——啊呀,敢情裴寂的话倒不是句句虚言,还真是有胡军杀来了呀!
  他命亲信保护着冯氏先躲藏起来,自己则壮着胆子,前去与哨探的胡骑招呼,说是愿为向导。胡骑二话不说,在马背上就是狠狠一鞭子,抽得陈剑痛彻心肺,倒地翻滚,随即就被绳捆索绑起来,押解到支屈六的面前。
  陈剑跪在马前磕头,支屈六问他姓名、来历,陈剑不禁嚎啕痛哭,说:“小人本是淮泗坞堡之主,被晋人袭破我坞,杀我兄嫂,夺占我的产业,故此前来相投,请将军为小人复仇啊!”
  支屈六闻言先是一愕,随即苦笑道:“裴先生果能料敌先机吗?竟然先夺了淮泗坞堡。”心说既然如此,我还是赶紧撤退吧,但不合多问了一句:“淮阴有多少兵马?”
  陈剑禀报说:“原有兵卒三千,战马百匹,今为祖太守率主力西向彭城,唯余不足千人耳。”
  支屈六微微点头,心说原来如此,敢情晋军主力不在淮阴,裴先生身边只有不到一千人,所以他才要抢先攻破淮泗坞堡,大概想坚壁清野,阻遏我继续南下之势……啊呀,这跟诸葛亮在西城何其相似啊?我虽不是司马懿,能不能趁此机会直袭县城,打裴先生一个冷不防呢?反正军中尚有六七日之粮,不怕在此地再多耽搁个一两天的。
  于是俯下身去问陈剑:“淮泗地理,汝可熟悉么?”
  陈剑回答说:“小人生于此处,一丘一壑,乃至一草一木,都在小人胸中,故此才敢来求为向导。”随即低头朝自己胸前一瞥:“小人绘有淮泗乡中的地图,情愿献与将军。”
  支屈六一使眼色,便有胡卒过来搜检陈剑,果然翻出来一卷纸,双手呈递给支屈六。支屈六展开来瞧了几眼,嗯,不错,这地图画得貌似挺详细啊。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