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勒胡马 [全本校对] (赤军)


  裴该闻言,不禁眉头一皱,追问道:“有多少人?”
  “约摸不下万数!”
  裴该转过头去,与卞壸对望一眼,两人目光中都同时流露出了疑惑和警惕之色。
  石勒和曹嶷在青州大战,双方都派兵四处劫掠,毁坏田亩房屋,抢夺百姓口中之食,因此三不五时便有流民逃难到淮阴来。裴该下令仔细甄别,以防有奸细混入,然后把他们全都赶到屯垦地去,交给妫昇管理。不过此前都是零星流民,最多的不过十来家、不到百人,这一来就是上万……究竟出啥事儿了?
  淮北若无大的变故,断不至于此啊!
  裴该当即恳求道:“卞君,流民大举入县,恐生不测,一旦起了变乱,后方不稳,祖士稚西征便成泡影——还请看在祖君面上,随该返回淮阴,再相助数日,如何?”
  卞壸叹了口气:“使君今日之所为,难道便不会引发变乱么?”
  “谋定而动,即乱事亦可制;变生不测,恐非该单人之力,所可攘除!”
  “也罢,为了一县生民计,为了祖君西行计,我便再多留几日吧。”其实卞壸也知道,要走就得赶紧走,一旦返回淮阴县城,再想走就很难啦。只有自己表现得去意足够坚决,裴该才有可能放弃挽留,但这若是回去……就说明去意不坚啊,那对方肯定会拿出层出不穷的招数来牵绊自己哪!
  他原本以为,裴该若是这趟“鸿门宴”搞砸了,自己及早抽身,可免玉石俱焚;若是没搞砸,即便自己不在,有周铸等人辅佐,迟早也能把县政再次扳回正轨去。但正如裴该所说,这毫无征兆、突然间冒出来的事端可不好解决,若是一个应对不当,导致自己苦心经营了大半年的淮阴瞬间崩塌,百姓必遭荼毒,则自己又于心何忍啊?
  算了,只好走一步瞧一步了,先跟他回去解决了眼眉前的问题再说吧。
  卞壸松了口,裴该不禁大喜,赶紧对送信来的部曲下令:“将马与别驾乘,我与别驾这便去岸边探看,汝伴着卞君家眷,要稳妥地护送归城!”
  ……
  裴该和卞壸,两马并肩疾驰,赶回县中。不过跑着跑着,二人骑术就分出高下来了,卞壸落后了整整一个马头,这还是裴该尽力在压着速度呢——裴该不禁暗自得意,心说不枉我练习了那么多时日,也不枉我“发明”马镫,如今骑术即便比不上祖逖之类中原老兵,在一般士大夫阶层中,已经可以算是上品了吧?
  二人穿城而过,从南门进,自北门出,北门外不远便是淮水。到了岸边一瞧,只见水面上零零星星的三五条小舟,对岸却乌秧秧全都是人——已然有百余名流民登上了南岸,正被守卫燧堡的士卒,以及才刚匆匆赶过来的陆衍所部“蓬山营”兵用弓矢逼着,禁锢在河滩之上。
  二人策马奔近,就听一个兵喊:“好了,好了,使君来了!”陆衍听闻,赶紧大步跑过来禀报:“使君、别驾。”伸手朝后面一指:“有一妇人,乃是彼等的首领。”
  “可命前来说话。”
  陆衍吩咐下去,就见流民左右分开,一名穿着虽然朴素,却颇为得体的妇人怀抱着婴儿,在一名婢女的搀扶下,疾步奔近——河滩上坑洼不平,她还绊了一跤,险些跌倒,可见心情之急切。
  裴该和卞壸都翻身下马,等那妇人靠近,就问:“夫人自何处而来?”
  那妇人略一躬身,对卞壸说——两个人都戴三梁冠,是公侯服色,她见卞望之年长,以为这才是徐州刺史——“见过使君。妇人郗门王氏,本是……”
  裴该闻言大惊,插嘴道:“难道……高平郗公,是夫人何人?”
  “正是妇人夫君。”
  裴该听得此言,不禁愣了一下,心说竟然是郗鉴的老婆,怎么如此年轻?!
  据他所知,郗鉴郗道徽已然四十多岁了,所以虽然名爵并不够高,他也习惯性地敬称为“公”而不是“君”——要尊敬老人家嘛。但眼前这妇人看上去应该才刚二十出头,他一开始还以为是郗鉴的儿媳妇啥的……
  后来才知道,王氏夫人怀中所抱婴儿,乃是郗鉴的长子郗愔,才刚满月……裴该不记得郗鉴有几个儿子了,但知道他有一名幼女,后来嫁给了王羲之为妻——为此还留下了“东床快婿”的典故。也就是说,这位未来的郗氏夫人还远没有投胎哪,而王幼军都已经八岁了……跟他老丈人一样,也是老牛吃嫩草!
  当下急忙询问王氏夫人情况,究竟发生了何事?郗道徽何在?王氏夫人珠泪涟涟,但终究大家闺秀出身——她是太原王氏——虽然悲伤、担忧得无以复加,言语却很有条理。裴该听了她的讲述,这才知道:要命啊,历史果然是改变了,而且就快变得面目全非啦!
  郗鉴是在“永嘉之乱”前逃出洛阳的,不过没往南跑,而想要先返回故乡高平去,结果半道上就被乞活军陈午给逮住了。陈午倒是对郗鉴挺不错的,还打算拥戴他做首领——当然啦,是傀儡——但被郗鉴设谋逃脱,随即返回故乡。
  但是青州去岁大旱,饿殍遍野,再加上很快石勒又杀过来了,郗鉴无奈之下,只得带着乡党一千多户,避入鲁地的峄山之中,周边流民亦纷纷来投,很快便聚合了一万多人。就在这时候,裴该的信使到了,邀请郗鉴南下到淮阴去。郗鉴还挺纳闷儿,我来了没几天啊,这位裴使君怎么就知道了?他果真如此的耳聪目明?
  对于要不要南下淮水流域,他也曾经犹豫过,还跟族人商量过,但族人们都故土难离——峄山起码距离高平不太远吧——再加上郗鉴敏锐地认识到,石勒必不能在青州久留,所以最终还是婉拒了裴该的请求。
  可是他能猜到石勒迟早会离开青州,别谋发展之途,却料不到石勒临行前,竟把黑手伸向了峄山!
  在与曹嶷对战的过程中,石勒的游军也接近过峄山,还和郗鉴的部曲小小接过几仗。当时石勒军中缺粮,因为有传言峄山中聚合了上万人众,有数万斛粮草,于是便在临行前派大将蘷安、支屈六等率部往攻——曹嶷也发来数千兵马相助,因为这是石勒谈和的条件之一,你总得让人得到了足够的粮食,他才肯离开你家门口不是吗?
  两相夹击之下,郗鉴大败——郗道徽和刘越石正好相反,恩威并施,颇有控驭之能,但在实际军事指挥上却是二把刀——好在消息来得快,他及时把妻儿和老弱都撤下山去,自己带着两千多青壮断后。当时郗鉴就关照其妻王氏,说你们一路南下,直下淮水,不要回头,徐州裴刺史既然曾经写信来邀请过我,那么汝等前往投靠,他肯定会收纳的。至于我,若然有命,咱们就淮阴再见吧。
  结果这一别,恐怕再无相见之期了,郗道徽战败被俘,做了蘷安的阶下之囚——这是侥幸追赶上大队的败兵所说的。而且据说支屈六还不依不饶,领着数千骑兵从后猛追,貌似要把所有流民全都劫掠回去!
  王氏告诉裴该和卞壸:“胡骑便在我等身后,还请速救子民们渡淮,若其不然,怕全都会膏了胡虏的屠刀啦!”边说边哭,真是梨花带雨,我见犹怜。
  卞壸也不请命,当即朝裴该浅浅一揖,便即下去安排,调动所有船只,接北岸的流民渡淮。裴该估计这第一批渡过来的,大概都跟郗家和王氏关系亲密,不必要甄别了,赶紧随我返回县城,觅地歇息去吧。他还安慰王氏道:“郗公福厚,必然无事,夫人且勿过恸,免伤尊体——我去岁也被掳入胡营中,但得良机,自然可脱桎梏。”
  他心说郗道徽将来还要召集流民成军,以讨平王敦之乱呢,怎么能够死在今日?!就算老天爷打算把那些流民全都让给自己,也不必要把郗鉴先给收走了吧……
  要命了,胡骑旦夕便至,我这里统合各坞堡之事还八字没一撇呢,早知道就迟几天实施计划了,先等打退了支屈六再说。如今淮阴正是最薄弱的时候,就怕挡不住那位老相识啊!


第四十一章 罪状
  裴该深明“兵贵神速”的道理,因此才刚拿下那些坞堡主,便急召四名营督过来商议,布置任务,命令他们即刻启程,前去攻掠县内各处坞堡。因为各坞堡主的从人虽然也都在衙署外被包围、拿下,终究其中颇有几个能打的,斗战之时,难免喧哗,即便事先便派兵隔断了附近的交通,保不准还会有消息走漏。
  要知道那些坞堡主在县城内都布置了不少明的暗的眼线,他们与城中几家大户也颇多往来,就算暂时不放闲人出城,也怕万一有人瞧出了端倪,从什么不为人知的秘道潜出城去报信,到时候攻掠行动必然会受到阻碍。因此必须赶紧动手,打他们一个猝不及防。
  不过这年月即便是祖逖训练出来的军队,其动员力和组织力都与后世不可同日而语,运作效率在裴该这个穿越者看来,简直是迟钝得令人发指。约摸午前便已发令,却要等到午后未时,三支队伍才浩浩荡荡开出城去——这时候裴该都已然截住了卞壸,二人即将策马返回淮阴县城了。
  高乐的“武林营”是出西门,首先前去攻掠邗西坞堡;刘夜堂的“厉风营”和甄随的“劫火营”则是出东门,直奔淮泗坞堡。从淮阴县城到淮泗坞堡,直线距离不过十几里地,但途中还必须先兜个圈子,渡过淮水。裴该早就下令淮上巡哨的船只,大半开过去接应部队,但才刚抵达渡口,却又接到卞壸的指令,让他们转向去城北相助从峄山撤下来的流民……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