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修笑说:“正好五十五弟可以帮为兄润色一下。”
李貌笑道:“政策上,小弟可不敢班门弄斧,但在行文上,小弟或许能帮四哥看看。”
李修笑道:“好,那一会这里的事了了,五十五弟就去我那坐坐。”
李修又冲李济道:“八弟也一块去喝一杯?”
李济笑道:“求之不得。”
这时,越来越多的皇子往李修这里凑。
李济见状,笑着退了出来,将他站的地方让给了其他兄弟,然后站在远处看着李修与一众兄弟说话。
不大一会,李修身边就聚集起了不少人,他们围着李修或是聊些时政,或是闲话家常。
不过——
也有不理睬李修的,比如李昂和李旭,他们兄弟就对出身低下的李修一点都不感冒,也懒得搭理李修,相反,他们跟李济很亲近,甚至比跟李存还要亲近一些。
所以,见不少人都凑到李修去了,李昂和李旭对视一眼,然后讲义气的他们来到李济身边为李济壮声势。
其实不用李昂和李旭为李济壮声势,围在李济身边的皇子也要多过李修身边的。
慢慢的,随着李修进来,一众皇子分成了三波——一波围着李济,一波围着李修,一波像李严一样松散开来两边都不靠。
不多时,李存在两个皇子的陪同下,从外面走了时来。
李存左边的皇子,长得白白净净的,一脸文质彬彬,看起来,就像是一个邻居家的阳光大男孩。
他名叫李慈,是玉藻前给李衍生的第二个儿子。
不过——
虽然这小子长得人畜无害,名字里又有一个“慈”字,可实际上李慈却是李衍儿子中杀性最大的一个。
三年前,李衍将李慈派去大理国锻炼。
结果,被李慈赶上那里的土司犯上作乱。
牛皋平息了土司叛乱将所有参与叛乱的人全都抓起来了以后,上奏折请求李衍处理那些犯上作乱的土司。
当时,赵鼎给李衍出了一个改土归流的方针。
李衍派人将这个方针交给当时在大理担任知府的刘子羽,让他全权处理此事,并暗示刘子羽,让他给李慈一个机会——李衍想看看李慈的能力。
得了李衍的暗示,刘子羽便将李慈找来,让他办理此事。
结果,李慈也真是心狠手辣,竟然将犯上作乱的土司及其亲族杀了个一干二净。
这件事当时影响不小,甚至很多文官都弹劾李慈,说李慈嗜杀成性。
可李慈杀性是大,但他却一劳永逸的解决了那些胆敢犯上作乱的土司,因此,也有人夸赞李慈。
出于保护李慈的目的,李衍将李慈从大理调到了吐蕃。
也不知李慈怎么就那么背,他刚到吐蕃没多久,当地的吐蕃人又叛乱。
结果,李慈二话不说,又是干净利索的将胆敢犯上作乱的吐蕃人屠杀一空。
接连搞了两起大屠杀,李慈的凶名在外。
那些文人,开始站在道德的高度狠狠批评李慈,并请求李衍处理李慈。
可李衍最后竟然只是将李慈召回来让他去图书馆看了三个月的书,然后就将李慈放了出来,绝口都没提罚李慈一事。
而且,李衍还曾对人说,李慈就是一个天才,他会用最简单的方法处理最复杂的事。
另外,有消息传出来说,除了李修以外,李慈也会去东北。
李存右边的皇子,胖乎乎的,怎么看,怎么憨厚老实,就是一个弥勒佛一样。
他叫李达,是李慧乔给李衍生的第一个儿子。
不过不要被李达的外表给欺骗了,他可是李衍的一众儿子当中最有经济头脑的一个,天生就对数字非常敏感,甚至连神算子蒋敬都夸赞他是一个百年难得一见的算数天才。
五年前,李衍将李达丢到度支去历练。
这小子在度支浪了半年以后,竟查出来了度支的一个严重的漏洞。
而这还不算完,李达通过那个漏洞竟算出来户部去年的收支至少差了三千万。
然后,李达偷偷将此事报造给了李衍。
李衍后来派人一查,从三司里揪出来了一大串贪官。
李衍在一怒之下,将这些贪官全都抄家重罚,结果竟得了七千多万。
由此可见,这些人已经贪了不只一两年。
事后,李衍让人查账,结果去年差的钱,真就是三千三百多万。
李达一战成名。
后来,李衍搞反腐,让李达率领一队精英前见大中的各个郡大查税收。
结果,李达不仅战果斐然,还给李衍交了一个税制改革建议封锁了大中不少税收上的漏洞。
现在,李达已经将全国的各个郡走了一便,李衍又将他叫回来,准备将他扔去海关。
可想而知,用不了多久,海关也将有一场大动荡。
而那场大动荡,很可能是这个笑眯眯的李达挑起来的。
可以说,李慈和李达都是李衍儿子中的佼佼者,也是当世少有的英才。
不过——
虽然李慈和李达的履历光鲜,也都受一众兄弟敬仰,但从他们进门以后,却没有一人的目光停留在他们的身上。
为甚么?
只因为跟他们一同进来的人是李存——所有皇子的目光全都集中在李存身上!
……
第八百六十一章 李衍有子初长成(四)
……
李存能让别的皇子不看李慈和李达只看他,可不仅仅是因为李存是太子,也不仅仅是因为李存现在监国暂代李衍行使皇帝的权力管理这个国家,还因为李存的履历和能力比李慈和李达更耀眼,甚至比李严、李威、李貌、李济、李修耀眼,让一众兄弟真心实意的服他。
李存和李严一样精通大中的律法,这两年,李存在担任府尹期间,所断之案,无一冤假错案,无一人不服。
李存虽然没像李威一样拥有万人敌的能力,但李存曾担任过转运使为远征军补给过,那可是从蜀地往遥远的定远城补给(那时,陇右的铁路还没修好,全靠人力运输,往定远城补给一次,都得动用上百万民夫),就是最杰出的转运使,都未必能做到这么困难的补给,可李存做到了。
大统五年,李存奉李衍之命匿名去参加科举,结果李存当时答得策论震惊到了所有的考官,当届举子的文才无一人能与李存比肩,最后以陈公辅为首的一众考官很一至的点了李存为会试第一,到了殿试环节,李存的答辩将李衍都震惊到了,当时,李衍就是想压李存的成绩不让李存当状元都找不到借口,因为那届举子的水平跟李存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最后李衍只能以太子不可与举子争名为由取消了李存的成绩点了别人为状元,可虽说李衍取消了李存的成绩点了别人为状元,但在李存那届,公认的,李存才是状元,与李存一比,李貌明显差了一筹。
铁通元年,李存匿名去了当时刚刚才收复的陇右的最前沿西宁任职。
当时,大中、西夏、吐蕃、回鹘以及草原上的一大堆部落在那里角逐,那里的形势极为复杂,关键是,那里的吐蕃等土著时不时的就起来反叛,其形势比中南半岛那里复杂太多了。
可李存硬生生的就在那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然后借大中之势将西夏、吐蕃、回鹘以及草原上的那些部落压得全都不敢窥视西宁。
而这还不算完,李存还用民族迁徙、联合斗争、友好交往、贸易操控、行政管辖等方法稳住了陇右的土著。
换而言之,李修的多民族融合手段其实是在李存之前处理民族融合问题的方法的基础上总结和发扬光大的。
李存在朱罗郡担任郡守之时,曷萨拉人蓄谋复国。
李存得知此事之后,秘密通知石宝,以雷霆手段镇压了曷萨拉人。
曷萨拉人当时已经成了朱罗郡的毒瘤,久治不见成效,占用了大中不少兵力和资源。
面对这种情况,李存顶住了所有压力下了诛杀令,将当时参于叛乱的曷萨拉人全都诛杀了。
这事当时不小,哪怕石宝站出来说这个命令是他下的。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的人,尤其是在那些掌握话语权的文人看来,储君要宽厚——他们心目中最好的皇帝,其实并不是李衍这样的,而是汉景帝、宋仁宋那样的。
因此,当时好像所有人都在抨击李存嗜杀,大有逼着李衍换一个储君的意思。
后来,李衍见这股歪风愈演愈烈,而且大有李衍不处置李存就不善罢甘休之意,李衍于是写了一篇《为君之道》,其中几句是这样的:“为君者,要有仁爱之心,也要有三尺屠刀,否则,何以治万里江山,何以保大中之境、安大中之民,何以威震四邻使其不敢窥视大中之疆土……君者,忍杀,不畏杀,当杀则杀……我李衍之子孙,若无三尺屠刀,不得继我李衍之皇位,我李衍之江山不传不敢杀之懦夫……”
李衍的这篇《为君之道》一经面世,举世大哗,人们议论纷纷!
后来,有两个不怕死的大儒甚至公开抨击李衍,并大说,汉景帝、宋仁宗是如何如何仁圣,其国家是如何如何昌盛。
相似小说推荐
-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流光飞舞) 铁血读书VIP 2018-08-30完结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八路军,他们屌丝又穷逼,他们饭都吃不起。善良的娘希匹...
-
如意小郎君 [校对全本] (荣小荣) 起点VIP精品频道2019-08-26完结 20W收藏152.06万总推荐 21世纪双料硕士,魂穿古代。没有戒指,没有系统,没有白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