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儒介绍了情况后,首先表明态度:“我的意见是打!”
李国新问:“怎么个打法?”
七零五民兵连在三塘镇实力雄厚,镇自卫团有几十号人,特务队的二班,陈光华在警备队的三班,还有他直接掌握的机动小分队。
如果有主力部队配合,完全有机会拿下三塘镇。
张晓儒分析着说:“三班有一半是我们的人,陈光华在警备队也做了大量工作。明天虽是两个班,但我们需要对付的,最多一个半班,甚至有可能只有一个班,或者更少。这场仗还没打,我们就赢了。当然,明天的战斗,重点是除掉吕德成!”
陈国录疑惑地问:“为什么一定要除掉吕德成呢?”
张晓儒说:“吕德成是范培林的亲信,除掉了吕德成,等于砍掉了范培林一条臂膀。再说了,吕德成不死,你哥哪有机会?”
陈光华现在是警备队三小队的三班长,吕德成死后,他就有机会当小队长。
李国新坚定地说:“我们现在的力量强大了,要坚决打击日伪,不能让他们祸害老百姓!日本人要征粮,我们要坚决破坏。”
如果日伪的小股部队,经常遭到袭击,不敢离开炮楼的话,日伪的活动范围就大大缩小,相应的,八路军就能增大活动区域。
陈国录兴奋地说:“连长、指导员,明天的行动,交给四排吧?”
好久没认认真真地打一仗了,他手都发痒。
李国新摇了摇头:“不行,四排如果出现伤亡怎么办?”
四排的人都在镇自卫团,一旦他们有人伤亡,敌人不用查也知道,是他们干的。
陈国录急道:“打仗哪有没伤亡的?连长,你说句话啊。”
张晓儒缓缓地说:“四排可以参加行动,但不能全部参加行动。而且,你们只负责伏击,既不能冲锋,也不能打扫战场。”
目前能随时行动的,也就是机动小分队,可小分队毕竟只有十二个人。面对日伪,张晓儒希望能保持绝对的优势。
陈国录说:“可以。可是,我们不打扫战场,谁去打扫战场呢?”
张晓儒说:“我们还有一个小分队嘛,他们是这次的主力。你们伏击完后,要以最快的速度赶回三塘镇,最好能去警备队或特务队露一下脸。”
李国新提醒:“既然四排要行动,就得仔细研究行动步骤,一步都不能错。”
张晓儒微笑着说:“老李说得对,我估计吕德成要下午才会回来,所以,你们吃完中饭出发。中午,我约永井武夫一起吃饭,你来作陪,正好让他给你当证人……”
李国新笑着说:“永井武夫打死也想不到,他这个特务队长,也要为我们干活。”
陈光华晚上没有收到张晓儒的回应,他知道张晓儒一定收到了自己的情报,他一直在心里想着,要怎么样配合七零五。
警备队总共有三个小队,每个小队三个班,去村里催粮,两个班一起行动,已经是很谨慎了。
但是,范培林和吕德成都不知道,这个第三小队,已经有不少人被陈光华暗中拉拢过来了。所谓的两个班,能听他指挥的,连一个班都不到。
开饭时,陈光华带着三班的几人,到了三塘饭馆。
警备队的人,到三塘饭馆用餐很常见,这里美味实惠,还可以挂账,最适合他们。
果然,陈光华在三塘饭馆见到了张晓儒,两人在里面的包厢坐了一会。乔再生给陈光华上了面后,就在外面暗中放哨。
张晓儒知道时间紧迫,直截了当地问:“两个班你能掌握多少人?”
陈光华沉吟道:“十二个。”
他说的数字很保守,但他也只能说最保守的数字。
张晓儒微微一愣,笑着说:“不错嘛,下午会行动,到时以你和吕德成的位置为依据。”
陈光华与陈国录是亲兄弟,他们两人的性格不一样,陈光华擅长交际,没事喜欢跟人聊天,所以他到了警备队。而陈国录要内向一些,但思维敏捷,遇事沉稳,被张晓儒安排到自卫团。
第二百二十五章 兄弟之情
听到要行动,陈光华也激动,自从到警备队后,他就没参加几次行动。每次听说大枫树据点与游击队进行“激烈”交火,他心里就毛毛痒。
三塘镇警备队有一个日军中队和一个警备中队,他只是一个班长,刚开始出任务很少轮到三班,如果有行动,经常也是跟随日军。
七零五民兵连看似兵强马壮,但张晓儒一惯主张:不打无准备之仗,每次作战,七零五民兵连都不能有损失。
除了特别小分队外,七零五民兵连的人,都有公开身份,一旦出现伤亡,很容易引起敌人怀疑。
张晓儒决定动手,显然已经有了计划,陈光华自然很是兴奋。
陈光华悄声问:“在哪里动手?什么时间?”
张晓儒轻声答道:“你们回来的路上,麻拐塘回来半里地时,有个山谷,那可是伏击的好地方。到时候可不要与吕德成走得太近,今天要送他归西!”
陈光华很是兴奋:“好。”
陈光华带着手下赶到红部时,正在集合部队的吕德成,已经在骂骂咧咧。
“不知道今天要下乡啊?吃个屁,去麻拐塘吃鸡不好吗?赶紧上车。”
陈光华赔着笑说:“吕队长,兄弟们都到齐了,赶紧走吧。”
今天不管吕德成怎么发火,他都不会意,谁会与一个将死之人计较呢?
吕德成厌恶地挥了挥手:“三班坐前面的车。”
麻拐塘与三塘镇隔着四五里地,有大车道,吕德成自然不会走路,套了几辆骡车,躺着不舒服吗?
况且,也要给麻拐塘送装粮食的麻袋。
中午,张晓儒约永井武夫吃饭,作陪的还是陈国录和万德泽。
虽然是张晓儒请客,但结账的是永井武夫。这一点,张晓儒知道,永井武夫也很清楚。张晓儒再怎么好心请他吃饭,也不会结账的。在张晓儒看来,给他一个结账的机会,已经很看得起他了。
张晓儒告诉他,有一个办法,可以让他拿到新街的地:加入新民会。
新街既然是为新民会服务,如果永井武夫成为新民会的会员,自然可以拿地了。
永井武夫高兴地说:“多谢张会长。以后,我会竭诚为新民会服务。”
张晓儒的主意很不错,对得起自己送的礼物。加入新民会,与张晓儒的关系就更近了,也更融入三塘镇。
让中国人把自己当成一个纯粹的商人,永井武夫很有成就感。从这个角度与他们交流,能看到他们不为日本人所知的一面。
张晓儒笑着说:“李掌柜,以后别张会长、张会长的喊了,未免太生分,要是看得起,以后就喊一句兄弟。”
永井武夫更高兴,能跟张晓儒称兄道弟,说明他的工作有大的进展:“好,那兄弟就不客气了,张兄弟!”
张晓儒说:“陈国录,下午你去趟北面的石山,让他们选最好的石料,为李掌柜打地基。”
永井武夫佯装不喜地说:“张兄弟,既然是兄弟了,以后是不是也别喊李掌柜了?”
张晓儒举起酒杯,笑着说:“行,李大哥,咱们走一个!”
陈国录走后,急匆匆地往麻拐塘赶,四排的十几名战士,早就去了预定埋伏地点。
这次的埋伏地点,选在距离麻拐塘半里多地的一个山谷,特别小分队负责东面,由李国新带队。四排负责西面,由陈国录带队。
四排带了两挺机枪,每人领了四枚手榴弹、二十发子弹,这样的火力,足够与日军打一仗了。
对面的特别小分队,用的也是双棠别动队的武器。
陈国录到后,绕到对面,与李国新见了一面。
陈国录悄声问:“老李,情况怎么样?”
李国新说:“去麻拐塘侦察的战士刚回来,他们还没离开。”
陈国录说:“我再去趟,让他们早点动身。”
警备队可不能耽搁,他的时间有限,还得赶回去公开露次脸才行。
李国新点了点头,沉吟道:“好吧。”
陈光华在麻拐塘,向吕德成建议:“队长,看天色要下雨,早点回去吧?”
吕德成眯着眼,似笑非笑地说:“麻拐塘的女人水嫩嫩的,这么快回去干什么?”
陈光华说:“天黑了,遇到游击队怎么办?”
吕德成原本看上了麻拐塘的几个婆娘,可陈光华这么一说,什么兴致都没有了:“怎么这么扫兴呢?集合队伍回镇上。”
回去的时候,陈光华依然在前面探路,警备队来了六辆骡车,他的人占了三辆,快到伏击点时,陈光华突然加快速度。
吕德成原本躺在后面的车上休息,看到前面的人越走越快,站到骡车上大骂:“陈光华,这么急干什么?走得快死得也快!”
“砰!”
吕德成的话刚落音,突然一声枪响,他低头一看,心口冒出血花。
吕德成仰头向后倒,重重摔在地上,就算没中枪,这一摔也会摔个半死。
“砰砰砰!哒哒哒!”
“轰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