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认得那个人,知道对方比较贪财,绝不放过任何一个捞钱的机会,便哈哈笑道:“莫要太过贪心了。生两胎以上者,指的当然是母亲,而不是父亲,要是你一下子娶上十个妾侍,生下来几十个孩子,难道朝廷都给你补助不成?!这样一来,大家都不用干事了,天天在家里敦伦生孩子算了!”
众将哄堂大笑,两人羞惭地把手放下。
魏延止住笑容,耐心解释道:“生二个孩子以上者每多生一个可获官府补助,这条法令日后会有详细的解释条款,我现在就稍微解释一下,一个母亲只生一个孩子,要向官府缴纳社会抚养费,大概是每年缴纳一百钱,直至生了第二个孩子,才免除社会抚养费,若是她生了三个孩子,官府要给她这第三个孩子补助,大概是一年一百钱,若是她生了四个孩子,官府给第四个孩子补助,大概是一年二百钱,以此类推。”
刚才那个人再次举起手,怯怯地问道:“主公,现在钱这么贬值,只是发一百钱,尚且买不到一斗米,一斗米如何能够养活一个小孩一年呢?这样的补助很难吸引百姓们多生子女!”
魏延皱起眉头,想了一下,他重生之前,那些寄生蛀虫给独生子女的奖励不过是区区百十元,根本无法抵御国人“多子多孙生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同样自己这微少的补助也无法保障那些孩子多的家庭的生计,他们要是养活不了,他们就不会响应政策去多生孩子。
他心里细细盘算了一下,便道:“这样吧,前两个孩子要自己养,第三个孩子,官府一个月补助三斗粮食;第四个孩子则是一个月补助四斗粮食;第五个孩子则是一个月补助五斗粮食;如此类推,多生一个孩子就多些补助,不过,这些补助只发到孩子十五岁。”
书中暗表,按东汉制度,十斗为一石,一石黄米约等于后世三十斤粮食,一斗米约等于后世的三斤。
说得这里,魏延望着脸上露出笑容的某人,泼了他一头凉水:“这些补助只限于平民百姓,因为你们世家大族都家大业大,多生养一些孩子,对你们来说并不困难,反而能把你们的家族兴旺发达起来,朝廷财政本就紧张,你们就为国分忧,就不要再稀罕这么一点儿补助粮食了吧。”
魏延的话掷地有声,那些世家大族出身的大臣们已无话可说,那个人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得乖乖接受。
魏延话音刚落,主薄董厥站起身,质疑道:“主公,属下不是说这个政策不好,可若是全天下的数千万平民百姓们都响应政策,积极生儿育女,每家男子都娶上几个妾侍,每个妾侍生上七八个胎,有些还是双胞胎三胞胎,朝廷到那里筹措那么多粮食补助给他们呢?”
魏延笑道:“董主薄,你过虑了。这个基本政策一开始并不马上推向其他地方,只是在义阳郡实施,待实施细节成熟以后,才慢慢推行其他地方,在一开始也并不覆盖到所有人群,只在自耕农和军人家庭实施,待措施成熟以后,才慢慢推广到其他阶层。
而且这个基本政策只针对平民百姓,他们一日三餐若能得济再娶个妻子便是万幸了,那里还会有什么闲钱纳妾呢,而且,他们不仅要努力挣钱去养活前面那两个孩子,还要努力照顾前两个孩子和随后出生的孩子,再多的孩子他们也照顾不过来,所以一家顶多生四五个孩子。”
魏延答应由他出钱来补助那些多生出来的孩子,但这些孩子虽然还受父母的抚养,但他们的前途则有魏延掌控,他们必须接受魏延军方的安排,去军方下属的小学堂、中学堂,中学堂毕业以后,选择加入队伍,或上军方直属大学堂。
二十年以后,这群被超生出来的孩子变成了军队的主体。
就是这群超生出来的孩子,将要横扫整个欧亚大陆,打造出大中华共荣圈!
就是这群超生出来的孩子,把大汉国土所有的寄生虫一般的官僚给血洗干净,打造出廉洁自律的大汉官场!
二十世纪末,超生的孩子是上不了户口的黑娃,二世纪末,超生的孩子是葫芦娃!。
a
第328章 【主公要以身作则】
未来,魏延除了养活几十万大军,还要负责大学堂、中学堂和小学堂的所有费用,还要去养活那些计划外的孩子们,靠着赋税并不算充裕。
即便靠宝藏和盗墓所得,坐吃山空,恐怕在两三年内也会被魏延疯狂上马这个基本政策给搞光了,即便是屯田大丰收,暂时也只能顾个温饱。
魏延还需要开辟新的财源,所幸的是,他暗地拥有青楼、神仙院、神仙丹的经营收入,此后,他会争取到赌马、马球、蹴鞠比赛这三大赛事的所有经营权。
同时,所有地区新开发的矿产都归他所有,从境外进口的奴隶全归他处置,所以魏延不愁养活不起那些孩子。
各个郡县的儿童福利院,全都有魏军财政支持,也变成了魏军名下的产业。
儿童福利院除了抚养那些在战乱中失去双亲的孤儿,还抚养那些被父母嫌弃的儿童,若是那些父母觉得自己养活不了那么多孩子,也可以把他们报到儿童福利院,儿童福利院一次性补给这些父母一万钱,这些父母跟这些被他们遗弃的孩子一刀两断,从此之后,这些儿童都改姓为魏。
从儿童福利院出来的魏姓孤儿,相当一部分人加入魏延麾下的三大情报组织和日后组建的廉政公署,他们只忠于魏延,利用魏延给他们的特权,横扫一切反对魏延的势力,让所有心怀不轨的人都闻风丧胆。
为了促使各地郡县官府推动“激励生育”的基本政策,魏延便把对“只生一子”的罚款任务交给了各地郡县官府,让那些世家子弟掌控的地方官府去做这种得罪人的事情,而魏延的魏军则去各个超生家庭里送粮食。
此消彼长,使得平民对世家文臣的厌恶日甚一日,对魏军的好感也日甚一日,等到魏延彻底掌握政权,经过魏延的授意,各地便自发地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清除世家运动,不过这是多年后的事情,现在魏延只是在平民心里埋下对世家的仇恨。
魏延还给这个“超级激励生育”又名“超生”的基本政策定了一个口号,名为“要想富,多生孩子多种树!”
那些生孩子多的家庭,在一开始照顾孩子有些吃力,但因为魏军扶持力度大,他们的孩子都健健康康地长大了,老大和老二,若是男孩留在家里继承父业种地,若是女孩出嫁,嫁得好可以改变家境,最关键的是,他们的老三、老四、老五,接受魏军的系统教育,或入魏军做士卒,魏军的待遇是大汉所有军队里最好,或者在魏军的体系里做官、做商人、做工,有魏军罩着,他们的待遇只会越来越好,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发展轨道,孩子生的越多,将来家庭越兴旺发达。
至于多种树为什么能发财致富,因为魏延在到处扩建城堡,又在打造海船,需要很多木材,多种一些树,若干年后把大树卖了,挣的钱至少够棺材本了,跟多生一些孩子一样,都可以防老。
后世那些寄生蛀虫的“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是自相矛盾的屁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多种树是防备老,多生孩子能防备老,那少生孩子能防备老吗?只要稍微思索一下,就知道那些屁股决定脑袋的家伙说的话全是狗屁不通!
散会之后,徐庶笑道:“主公,你这个基本政策好是好,推行下去还有一个不利之处!”
魏延诧异地问道:“什么不利之处?”
徐庶笑眯眯地扫视了一下空荡荡的平南将军府:“主公,您作为这项基本政策的发起人、推动人、总负责人,自己都没有以身作则,何以服众?”
“这是从何说起呢?”魏延一下子被徐庶说糊涂了。
徐庶一个劲摇头道:“至今为止,您膝下未有一儿半女,像您这样岁数的平常百姓谁没有一两个孩子环绕膝下。您说说,以您现在的状况,何以服众?”
魏延无以应对,被华佗治好之后,他要广泛播种了。
满宠也一脸严肃地说道:“主公,您贵为平南将军,却只有一妻一妾,跟那些世家大臣相比,主公你的内宅甚空,属下建议,主公您须要多纳妾侍。”
徐庶点头,郑重其事道:“伯宁说得很对,莫说是为了以身作则来推动这个利国利民的鼓励生育的基本政策了,便是为了主公的基业传承下去,主公还是要尽早多纳一些美妾,为主公生育儿女。”
被这些亲信如此一说,魏延浑身起了鸡皮疙瘩,自己那方面的事情似乎不只是关系到自己的性福,还关系到大汉万民的幸福,似乎自己不带头种马的话,国家大业似乎就推动不了似的。虽然心里有几分排斥,但他身在这个位子,就必须要接受这样的命运安排,他只能乖乖地做那样的事情。
魏延本就是一个喜欢多子多孙的典型的国人,同时他又喜欢跟美女们做繁衍后代的快乐事情,只是最近一段时间里,事情繁多,应接不暇,让他无暇再去补充自己的后宫。
魏延有时不无自恋地想到,像自己这样的猛男,女人少了,就太浪费了,像自己这样独一无二的血统就应该多遗传下去一些,为人类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小说推荐
-
战国之赵氏春秋 (邑倾尘) 起点VIP2017-11-04 上古先秦重生战国,成为赵国的太子丹,看我如何赵鼎江山!“人屠”白起对阵李牧,赵括...
-
大唐宝鉴 (春风绿了谁家) 创世VIP2017-10-25 架空历史我本一心向明月,奈何明月向沟渠~这是一个小男人在大唐不得不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