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军各列成阵势,庞万春率先出来叫阵;宋军队里汤怀出马,使根红缨杆枪便和庞万春交战。两个斗不过五合,庞万春败走,汤怀哪里放过他,骑马追去。庞万春扭过身驱,背射一箭;汤怀眼疾手快,避开攻势,然后趁势立即撤退,不再追击。
庞万春见汤怀撤退,心里一阵得意,耀武扬威地大喝起来,不把卢俊义等人放在眼里。
此时,卢俊义见南军早有准备,便退回三十里驻扎。
卢俊义召集众人前来商议,叹息一声:“南军早有防备,此仗怕是一场硬仗,诸位可有良策破敌?”
呼延灼乃是出生将门,率先出声道:“今日贼兵见我等退回军马,自逞其能,众贼计议,今晚趁势发起攻击。我等可把军马众将,分调开去,四下埋伏。中军缚几只羊在彼,如此如此整顿。”
“由我带领一支军队在左边埋伏;孙立、吴璘二人带领一支军队在背后埋伏,其余偏将,各自散去。只要敌军前来偷袭,看到军中有火起,那便全部杀出来,一起杀敌,生擒敌军将领。”
于是,卢俊义立即让人着手准备,只不过杨沂中、刘琦等三人遭受重伤,伤势还未好转,也只得派人将他们留在昱岭关养伤。如今,卢俊义身边可用的将领着实少了不少人,就连他自己都需要亲自上阵才行。
话分两头,王尚书、高侍郎两个颇有些谋略,便与庞万春等商议,又上奏皇叔方垕道:“今日宋兵败回,退去三十余里屯驻,营寨空虚,军马必然疲倦,何不趁势深夜偷袭,必获全胜。”
方垕说道:“你们自行商议,觉得可行那便去做吧!”
高侍郎道:“我便和庞将军引兵去劫寨,尚书与殿下,紧守城池。”
当夜二将披挂上马,带领一支军队前进,马摘銮铃,军士悄悄地前行,一路上都没有发出任何声响,来到宋军营帐前,看见营门紧闭,士兵们都不敢擅进,恐防有诈。
直到听到打更声,又是一阵鼓声。
高侍郎勒住马,急忙说道:“不可进去!”
庞万春疑惑道:“侍郎大人为何不进兵?”
高侍郎答道:“听他营里更点不明,必然有诈。”
庞万春道:“侍郎大人不必担心,料想宋军今日撤退,神色慌张,必然是困倦了,方才出现问题。”
高侍郎点点道:“说的也是。”
于是,他也不曾多想了,直接下令士兵前去偷袭,众人得到将令,立即大刀阔斧的杀了进去。高侍郎、庞万春二人也紧随其后,进入营帐内,直到中军,仍然不见任何一位将领,只看见柳树上缚着数只羊,羊蹄上拴着鼓槌打鼓,方知之前的更点不明的真相,只不过为时已晚。
高侍郎、庞万春二人心里一紧,大吃一惊,方知事情不明,急忙喊道:“上当了!”
他们二人立即转身便走,中军却出现一丝火光,只见山头上出现一声炮响,四下埋伏的宋军全部都现身了,齐齐的杀了过来。他们二人也顾不得其它,直接朝着大门冲了过去,正与呼延灼相迎。
呼延灼大喝一声:“快快下马受降,免汝一死!”
高侍郎惊慌失措,哪里还顾得了什么战斗,只记得逃出生天即可,心慌意乱之下植被呼延灼双鞭打死;庞万春愣是杀出重围只顾着逃跑。
庞万春匆匆忙忙的转身就逃,却不想从半路杀出汤怀来,一枪直接砍断马脚,直接跌落下来,被生擒了过来,直接押赴至卢俊义面前。卢俊义也没有多言,直接了当的将他五马分尸,以他的鲜血祭奠战死的兄弟们。
次日,卢俊义再次与众人一同进兵攻向歙州城,见城门不关,也是皱着眉头,不敢进兵。之前,卢俊义就曾经吃过这样的亏,哪里还会再次上当。再说,昨晚他自己便是使用这样一招,不可能一点埋伏都没有,他下令不再进攻,反而防守,静静的等待着。
实际上,王尚书见折了高侍郎、庞万春等军马,料想敌军必然会攻打,索性打开城门,放任他们进城。当然也不是真的让他们进城,只不过是摆下空城计,真正的还是为了击杀卢俊义等人。
没想到,卢俊义居然不中计,王尚书心里有些着急了,暗想道:“难道宋军早有先见之明吗?”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卢俊义见还是不曾见到任何的身影,悄悄地派人前去摸索过去,看看有什么危险,叮嘱他们一定要小心。果不其然,那二人悄然前去,不曾有丝毫的动静,还以为没事,要不是另外一人眼疾手快直接拉出他,或许那人已经掉入坑中,直接被坑中的刀剑刺死了。
卢俊义听闻那两人回报,不禁怒气冲冲,要不是叮嘱二人小心,怕是已然死去了。如果不是之前上当受骗过,兴许这一次自己都难逃被杀的命运。新仇旧恨,卢俊义立即命人兜土块,一边填塞陷坑,一边又在防备敌人进攻。
果然,卢俊义大军前行时,南军兵马已然从暗处杀出。无奈之下,只得分一部分兵力填土,大部分前去厮杀。卢俊义也从马上下来,直接杀入敌军之中,正好皇叔方垕也杀了过来,二人相遇。
卢俊义怒气冲冲之下,下手不留情,方垕哪里是他的对手,不到一回合就被卢俊义斩杀。南军见自己的主将战死,立即打开西门,趁势逃走,却被宋军全部拦截下来,那些正在抵抗的士兵也被斩杀,只得放弃逃跑,束手就擒了。
王尚书也想逃走,却被孙立撞见了,两人大战起来。王尚书哪里是孙立的敌手,只得且战且退,趁势想要溜走却被汤怀从后方杀出,直接一枪将他刺杀,结果了他的性命。自此,卢俊义又占领了歙州城,直接率领大军进入城中驻扎,又在行宫处歇下,平复了百姓,出榜安民。
另外,卢俊义再次飞马快报于赵构,说是歙州已然夺下,赵构闻之高兴不已,他知道决战的时刻到了。赵构立即亲自修书一封,让戴宗送于卢俊义,告知对方,不日再次发动攻击,这一次攻击的地方便是清溪县了,也就是方腊的栖身之所。
第一百五十六章 御驾亲征
宋军兵临城下,两军汇集一处,商议共同举兵南下进攻清溪县。
此时,方腊身在清溪帮源洞中大内设朝,与文武百官计议宋江用兵之事,却听见西州败残军马回来,报说歙州已陷,皇叔、尚书、侍郎俱已阵亡了。今宋兵作两路而来,攻取清溪。方腊闻之大吃一惊,喃喃道:“难道天意如此?”
方腊也来不及多想,立即聚集两班大臣商议,道:“汝等众卿,各受官爵,同占州郡城池,共享富贵。岂期今被宋江军马席卷而来,州城俱陷,只有清溪大内。如今,宋军分两路而来,如何迎敌?”
左丞相娄敏中出班启奏道:“如今,宋军人马已然兵临城下,接近皇宫大内,以宋军的兵力,亦难保守。只可惜我军剩下的兵力不多,臣启陛下,望陛下御驾亲征,有陛下亲征必然会激励将领冲锋陷阵。”
方腊想了想也只有这么办了,回道:“就依你之言行事!”
随即传下圣旨,命三省六部、御史台官、枢密院、都督府护驾,二营金吾、龙虎,大小官僚,所有人全部跟随方腊御驾亲征,也就是决一死战。
娄丞相又奏:“差何将帅,可做前部先锋?”
方腊道:“着殿前金吾上将军内外诸军都招讨皇侄方杰为正先锋,马步亲军都太尉骠骑上将军杜微为副先锋,部领帮源洞大内护驾御林军一万三千,战将三千余员前进。”
方杰是方腊的亲侄儿,是歙州皇叔方垕长孙,闻知卢俊义杀了他的祖父,要来报仇,愿意成为前部先锋。并且,他自幼习武,惯使一枝方天画戟,有万夫不当之勇,武艺也是非常不错,故而方腊答允。
杜微原是歙州市中铁匠,会打军器,亦是方腊心腹之人,会使六口飞刀,却不会马上战斗,只会步斗。方腊另行圣旨一道,差御林护驾都教师贺从龙,拨与御林军一万,总督兵马,去敌歙州卢俊义军马。
宋军分两路进攻,方腊只能分调人马,两处迎敌。
与此同时,赵构已然率领大军向清溪县启程,水陆并进,离了睦州。水军头领李俊等引领水军船只,撑驾从溪滩里上去。
军师吴用建议道:“此行去取清溪帮源,诚恐贼首方腊知觉逃窜,深山旷野,难以得获,若要生擒方腊,解赴京师,面见天子,必须里应外合,认得本人,可以擒获。亦要知方腊去向下落,不致被其走失。”
赵构回道:“是若如此,须用诈降,将计就计,方可得里应外合。前者柴进与燕青去做细作,至今不见些消耗,今次着谁去好?须是会诈投降的。不过,方腊此人的武功高强,还是要格外的注意才是。”
吴用道:“此人非水军头领李俊莫属,他生的老实憨厚,看不出任何的假意。只要将船内粮米,去诈降,只怕方腊一点都不会怀疑。此时,方腊正是缺少粮米,要是李俊前去献粮,只怕他欢迎都来不及。”
赵构点点道:“那就让李俊前去诈降!”
接着,赵构便喊来戴宗,让他前去传令。戴宗原话逮到,李俊心领神会的点点头,然后便喊上阮小五、阮小七扮做艄公,又派了两人扮做随行水手,乘驾六十只粮船,船上都插着新换的献粮旗号,却从大溪里使将上去。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唐宝鉴 (春风绿了谁家) 创世VIP2017-10-25 架空历史我本一心向明月,奈何明月向沟渠~这是一个小男人在大唐不得不说的故事!...
-
贞观大才子 (只如初贱) 起点VIP2017-10-31两晋隋唐他本平庸,无心权贵。只愿一树桃花,伴佳人左右。他本淡薄,没想过扬名立世。只愿帮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