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建设盛唐 (比萨饼)



男的抓起镰刀,奋力割麦,他们当中有将军、军官、士兵、官府人员、农民、商人、牧民、工场工人等等,不管是谁,都在奋力收割。

田边则有煮沸的开水淡茶还有盐水,供人们取用。

冯小宝治下都很清楚煮沸的水才能喝,只有不得已时才会喝生水。

除了供水,集饭,一日三餐,都在田头解决,冯小宝开了军厨,他豪气地设流水席,来帮忙的谁都可以来吃!

大量米饭、胡饼和馒头,加上咸肉咸菜,还有采摘的野菜,都是妇女帮忙。

大锅大锅的肉熬骨头,加上药材,香气四溢,大碗喝下,一天的辛苦似乎不翼而飞。

在收割的人群中,有一批人特别显眼,他们收割的速度是普通农民的二倍,起码有一点半倍,快且不算,收割得好,浪费不多。

看他们动作很快,却不见辛苦的样子,刀功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他们是关陇来的麦客!

北方陕、甘、宁一带流行的一种农民外出打工的一种方式,即每年麦熟季节,农民专门外出走乡到户,替人收割麦子,俗称赶麦场,犹如民工。

庄稼地里缺劳动力,麦子熟了就要及时收割,那时候就有人成群结队的赶去收麦子,是为了赚些贴补家用的钱,久而久之就有了专门以此为职业的,这就叫做麦客。

古代不象现代打工那么多的赚钱机会,想拿到铜钱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在收获庄稼的时候,打工去帮人割麦还是极受欢迎,也因此得到一些工钱。

农忙时间贵如油!

一年一季的辛苦尽在此间,人们通宵达旦地工作一般中午后不收割,因为中午前和下午后相对潮湿,麦穗吸收水份不易断裂脱落,中午后水份少了,麦穗较脆,收割时损失要大一些,而对于目前的水平,损失不允许,人手严重不足,毕竟人可以照顾百亩地,但收割却不可能一时间收得尽百亩,而且吐蕃铁骑虎视眈眈,一旦给他们突破,万一成溃堤之势,那影响深远!

没粮食无力支撑军用军不大集大战失败影响国运,影响已身进阶。

所以冯小宝通红的眼睛下严令不惜一切力量保秋收。

麦客大派用场,他们的速度快,水平高,冯小宝正用上他们,因此开设绿色通道,给予特殊照顾。。。这是他教给手下的。

早早地在关陇地区招收熟手麦客,集中运送他们,中途食物免费,加多一成报酬,因此吸引了五百麦客远赴河湟给他效命。

他们往往一把镰刀,一顶帽子,一个简单行囊,就往往是全部的家当。

不要小瞧他们,只见他们拱着腰,镰刀飞快地挥舞着,麦杆被割断时发出劈劈啪啪的响声,单调而悦耳。边割边捆,立成厚厚的一簇。扭过头,是黑乎乎齐整整的麦茬转回身,依然是金色的麦海,麦客成了海岸线的推进者。

这些麦客的速度相当快,极为努力,因为冯小宝要他们来,报酬好,伙食好,当他们看到主食管够,不够再拿,有肉有菜,还有大锅肉骨头汤,每天更换,第一天吃羊肉、第二天吃马肉、每三天吃牛肉,真是开了眼界。

极少有过这样好的伙食!

伙食这么好,听说家主是朝廷的将军,不到三十岁的将军,难怪!

收割下来的麦子就要进行“打麦”,即脱杆处理。

方法两种,可以用人工拉牲口拖石碾去碾压地上的麦子,前提是麦秆必须很干燥,更多的使用打麦机操作。

冯小宝集中老农们研究出的打麦机就象一个滚筒,滚筒上布满尖杆,放在架子上,架子上有挡板,使用皮带传动,人踩动踏板,滚筒就可以碾下塞来的麦杆,把麦子脱出来,收集一起,用木锨趁风扬洒。

麦皮飞洒,烟雾弥漫,人们用毛巾把嘴巴鼻子围起来。

留下的麦杆不会被浪费,可以用作牲口的食料、沤肥。

最后,人们要将打好的麦粒运走,到比较安全的地方找到平地上晾晒一周左右方可进仓。

上午时分将尽,工作暂停,麦客老贾用毛巾擦了一把汗,径直到田头饭摊准备吃饭。

他是一个精壮老农,四十岁不到,便头发已经全白,额上皱纹如山川起。

烧沸的大锅上肉气浓郁,老贾咽了一口口水,拿起托盘,与大家排队,依次打餐。

米粥、馒头、咸菜、木耳炒蛋,香气四溢!

“今天没有胡饼?”老贾问掌勺的,他喜欢吃胡饼,通湟县做的胡饼,喜欢用羊油,老贾特别爱吃。

“没,今天吃汉堡包!”掌勺的回答道。

“汉堡包?”老贾一呆问,听都没听说过。

很快他就知道什么是汉堡包了油锅炸出一个个圆圆的肉饼,加上一些蔬菜野菜,再有奶酪及一些调料,两片圆饼一合,即成!

简单,快捷,口感有,营养保证!

一人二个!

头一回吃的老贾飞快吃完,觉得滋味不错,忍不住问旁边一个相识的通湟县老农老贝道“为什么叫汉堡包?”

老贝的回答理所当然“将军说是汉堡包就是汉堡包!”

看老贾意犹未尽的样子,老贝就手将他的一个汉堡包塞到老贾的手里,老贾推辞道“怎么好意思捏?”

“行了,你回去可能就吃不到了,只有这里还有两京才可能,我只要想吃,县里就有专门卖汉堡包的麦当劳!”

“麦当劳?”这回老贾不问为什么了,否则回答必是将军说是麦当劳就是麦当劳。

在通湟县,冯小宝是土皇帝,说什么就是什么。

“对!”

无论是老贾还是老贝,都不会想到这是另一个世界的来物,冯小宝让它们出现,只是让他有个念想,不要慢慢地忘记了那一个世界!。

第三一五节 丰收引人来

“你们今年收成很好啊!”老贾边嚼着汉堡包问道。

说到收成,正中老贝痒处,老贝喜上眉睫地道:“今年有望达二百斤!”

“二百斤!”老贾吃惊道。

这数字多还是少?高,非常高!古代许多农田亩产百斤,一些瘦田甚至**十斤。

“你们怎么做到的?”老贾感兴趣地问道。

老贝倒不隐瞒他道:“庄稼想丰富,尽靠肥料当家,这是将军说的!”

“我们用麦杆沤肥,还有粪便沤肥,县里人多、牲畜多,什么粪便都不可浪费,用作沼气池里引气烧火,然后沤肥,肥料堆到田里,充足!”

“你看我们的农田水利,将军以军法行事,水利克日完成,不成则打屁股,所以。。。”

老贾看水渠、水池分布广泛,取用方便,水肥管够是庄稼丰收的保证。

“再有,你知道夜猫子吗?”

“知道!”

“将军说这是益鸟,专食老鼠,不许我们打它们!”

农村对于猫头鹰的感官不好,因为它们叫声渗人,人们认为不吉利。

“还有黄鼠狼!也是吃老鼠的,将军下达军令,说要保护它们,违令者打!甚至于狼也不许我们轻打,也是吃老鼠的,只是驱赶,当然杀人狼和杀羊狼除。”

“难怪!”老贾一拍大腿,他看到刚才黄鼠狼跑来人堆中啃吃肉骨头,人类无动于衷,要知道黄鼠狼皮打来还能赚点小钱。

“除了它们之外,还有鸟类也不许轻打,说是吃害虫的。”老贝有点遗憾,现在通湟县飞鸟走兽都是将军的,不能打将军家的东西是大家的共识,也就少了一些帮补,好在收成好收获多,他在通湟县做农民还是蛮愉快的。

“你们将军什么都懂啊?”老贾随口问道。

老贝却正色答道:“普通将军当然不懂,但我们将军是天上星宿下凡,当然什么都懂!”

他低声道:“将军很快就要做天子的女婿啦!”

“驸马爷?”老贾讶道。

对于当时农村,天子、驸马爷、天上星宿都是高高在上的大人物,极受崇敬,尤其在国朝平静时。

冯小宝也从不会去破除迷信,搞什么人人平等个个自由,呸,自找自麻烦,劳资一统天下,多好!

他出入都是骑兵铁甲锵锵,威仪十足,上下马匹都是踩着马奴背上,没人说他不好!

国人最容易满足,只要给他们一条活路,况且是不错的活路,整个通湟县的百姓都已归心,他政令通畅,后世的有用经验一一落实,方有今天大丰收局面。

“你们平时都吃这些吗?”老贾将汤汤水水吃尽喝干,问了一个问题。

“差不多吧!”老贝说通湟县的伙食丰富,毕竟粮多肉多鱼也多,而且大家的收入比较高,吃肉不是难事!

“而且,唐主母善心!”老贝说将军身边大妻唐氏善良无比她收集了城里的肉骨头用煤来熬汤煮粥,分给贫民家庭,成为惯例!”

肉骨头也能熬出三两油,况且唐甜再送出牲畜宰割后的“下水”,有油水进肚,贫民不致于面有菜色,整个县民的气色之好甚至连江南鱼米之乡也盖得过。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