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明朝当皇帝 (一夕秋月)



“你没玩过男童吗,老子当初可是亲眼看见那把范文程那小儿子抓走了的,别以为我不知道,我现在估摸着朱由校也是逼着我们家大汗做那事了,不,应该是我们家大汗后面被朱由校的龙根给破了!”

莽古尔泰这么一说,代善就忍不住的哈哈大笑起来,且还指着皇太极大笑。

而皇太极此时则恶狠狠的看着嘲笑自己的代善,心中压抑已久的怒火顿时就爆发出来,喝命道:“来人,将代善给本汗拿下!”

代善被两巴图鲁直接从马上拽了下来,还没等代善趴好在地上,代善自己也没明白怎么回事,皇太极就直接拔刀在代善身上乱砍起来,一刀下去就飙起一股血。

代善就这样不明不白的被他的大汗给乱刀砍死。

而始作俑者莽古尔泰只是暗自退到了一边,不敢再看皇太极一眼。

第一百三十四章地方官迎驾

朱由校在铁佛寺待了将近半月后才开始回京,但直到现在,他要着令各路援军回撤时,也有好几路援军还未达到指定位置,如德州的刘泽清,运城的刘良佐等。

朱由校知道这些人在后世都是些什么货色,自己是不可能指望这些人能谨遵自己的命令,快马急进,来奋勇杀胡的。

这自然也是朱由校答应接受皇太极议和的原因。

而且,这些援军除了怕死,军纪也败坏的很,从各地援军上报的此次围攻中杀鞑子的数量统计来看,这些援军所杀鞑子数量却高达五千多。

覃博桐接收八旗鞑子所掠财物时带回的消息是八旗鞑子披甲兵现在还在四千人以上,而这次鞑子入关所带披甲兵总共不过才五六千人。

禁卫军歼灭一千多,如今各地援军歼灭五千多,那鞑子为何还有四千人以上的披甲兵?

那就只能说明一点,这些五千多由各地援军所杀的真鞑子大半都不是真正的鞑子,而是这些援军为了讨要赏银拿百姓凑的数。

朱由校能够想象的出来,这一次与鞑子作战,再让百姓增加多少对鞑子仇恨的同时,也增加了多少对大明的失望。

这些人是在败坏自己的统治根基呀,朱由校一想到此,就恨不得将这些完全没有纪律性的武官们给就地正法。

而这也更加坚定了朱由校要回去重整军队的想法,等以后禁卫军到了一定规模,他不介意杀几个总兵官们来震慑一下这些肆无忌惮,枉顾自己早已说过毋得扰民之旨意的军阀们。

“陛下,你看这赏银是发还是不发?”刘宾见朱由校脸色不是太好,便小心翼翼的问了一句。

“这些杀良冒功的兵匪,还想要赏银,朕没有要他们的命已经是对他们的恩赐了!知道朕从鞑子那里得了一笔钱,就都积极的来要银子来了吗,当初围攻鞑子的时候咋没这么积极,你和汤复生带一队锦衣卫去各营援军处严加勘查,这些人到底杀了几个鞑子!”

朱由校说着就将册子丢在了桌上,掀开龙辇的轿子往背后一看,却见全身褴褛不堪的阿敏此时正如长江上的纤夫一样佝偻着背,赤着脚,亦步亦趋的往前走着,脸上已满是泥垢,脑后的金钱鼠尾更是被血痂凝固成了一根天线,看上去有些像后世的天线宝宝。

而这时候,驾驭龙辇的宪兵突然加快了龙辇的速度,这阿敏一不注意直接摔倒在地,还没等他站起来,车辇就将他直接拖拽向前。

这对阿敏来说也许是很残忍,但对于那些被阿敏残忍屠杀的大明百姓而言,却相对有限仁慈了。

要不然,路边的那些因为陛下拉着个鞑子回京而自动前来看的百姓们也不会面露兴奋之色,甚至有小孩直接捡起石头趁着官兵不注意时朝这鞑子身上砸。

小孩的眼里只要坏人和好人,而现在明显这阿敏成了坏人,而不是自己这个皇帝和自己的禁卫军官兵。

这让朱由校很欣慰,说明民心还未尽失,但为了不让阿敏被这些流民百姓砸死,他还是让官兵们将阿敏装进了站笼里。

从与鞑子鏖战,再到面见皇太极,朱由校离开京城已有数月,这算得上是他第一次离开京城,虽然足迹也只是局限在京畿,但这至少是他第一次打破文官统治给他带来的藩篱,这是以前不敢想象的效果,如果换做在以前,只怕自己刚出了永定门,就有什么内阁和六部九卿等跪在城外阻拦了。

这无疑是自己皇权得到提升的直接表现,朱由校有信心日后让自己的皇权进一步提升,至少能像后世那个被无数满遗包衣奴怀念的大青果的酋长们一样,能来个下江南,去热河避暑。

说实在的,朱由校很羡慕这些酋长们,特别是那个叫乾隆的,简直就是最幸福的皇帝,当然他带来的代价自然是华夏民族几百年的沉沦。

直到现在,还有着这家伙阉割汉文化和打压汉人气节带来的负面影响,其中最遭殃的就是一些名胜古迹,留下了此人的“到此一游”。

就在朱由校思考着如何让大明实现真正的国富民强,然后自己这个皇帝好可以享受富贵人生时,外面却是传来了锣鼓喧天的声音。

朱由校走前来一看,却是一身穿绯袍的明朝官员领着一干官员乡绅跪在城门外,而两边则是一干舞着狮子敲着锣的百姓。

除此之外,也有很多百姓只是跪在路边,不过朱由校仔细一看,却发现这百姓脸色都很好,虽是布衣在身,在这春寒料峭的日子却都是夹了棉袄。

甚至少有打补丁的,这些百姓的手指也少有黢黑或者长有老茧的,其脸色也没多少风霜之色。

而直达城门的干道上也铺了黄土,垫上了红毯,朱由校不禁暗想,难怪进入了顺天府地界后,龙辇突然平稳了不少。

很好,现在这些文官知道逢迎自己了,虽然表面上朱由校要做出一副明君的样子来,板着脸很痛恨这种虚伪官员的样子,但内心里却也有些得意,至少,现在的地方官不像是当年正德帝出关时遇见的那位守城御史那样,不但不迎驾还拒绝给皇帝开门。

朱由校的銮仪停了下来,他自己也踩在一随侍小宦官的背上下了车,而汤复生也带着宪兵们站在干道两边,且转身面对着,一手握住绣春刀,一手把着绣春刀刀鞘,整齐一致,威严陡生。

禁卫军的官兵也停了下来,常延龄喊了一声立正,就是齐刷刷的脚后跟撞击声,其阵势也甚是吓人。

“臣前都察院右都御史署顺天府尹李春茂,大兴县令卓文德,见过我大明皇帝陛下!”

眼前这绯袍官员走上前来,躬身朝朱由校行了一礼,朱由校只是微微一招手:“起身吧,让这些百姓们也起来吧。”

李春茂是天启七年的顺天府尹,但在朱由校大病痊愈后针对东林党的镇压中,这个是李成梁体系的官员也被自己罢职还乡。

原因无他,他不想让这些辽东的官员做自己这天下第一知府。

既然已经是被罢了职,朱由校也没打算理这个大乡绅,而是冷声问着一旁的大兴县令卓文德:“这些都是你弄出来的?”

第一百三十五章要债

大兴县县令卓文德见朱由校拉着一张脸,也意识到自己有可能是拍马屁拍到马腿上了,忙笑着解释道:

“回禀陛下,这都是大兴县的士民百姓们的情谊,并非下官所做,因陛下您亲率王师赶走了鞑子,所以大家都对您感恩不尽呢。”

朱由校听后只是点了点头,也没说什么,就径直进了城,这些官僚乡绅们忙跟了进来。

很干净很整齐的街道,房屋虽几处有烧毁的痕迹,但却大都完整,但整个县城却见不到什么人,一些临街而对的店铺都未开门。

混入城的乞丐和流民更是一个都没有,朱由校不禁笑道:“卓县令,你这大兴县治理的不错嘛,虽是满城萧索,却无一个乞丐,一个流民。”

“承蒙陛下谬赞,下官本是个愚钝不通之人,幸好有李府尹和一干城中乡绅百姓们配合,才有了这大兴县的今天。”

听卓文德这么说,朱由校故作讶然的噢了一声,并转身朝这李春茂笑了笑。

地方官治理地方靠着地方乡绅本是屡见不鲜之事,但朱由校并不喜欢的自己亲民官都成了这些地方乡绅争夺私人利益的代理人,所以当卓文德回答全靠大兴县的乡绅支持时,他就已有些不悦,不过表面上没有表现出来而已。

大兴县县令卓文德先带着朱由校去了县衙,一时坐定,李茂春这个曾官居二品的大乡绅就站了起来:“陛下武德功高,荡平胡虏,实乃百姓之福,大明江山社稷之幸,且陛下您又爱民如子,如今既然鞑子已走,还请陛下归还民财于民,使百姓得以苟活,天下得以归顺。”

朱由校听这李茂春一开口就跟自己拍了一通马屁也很是受用,但他没想到这李茂春说着说着其意思就突然急转直下,说是要让自己归还民财,实际上不过是因为鞑子抢了他这个大地主的财产来找自己索要而已。

其他陪同着进了县衙的乡绅官宦们见李茂春先找陛下要求归还自己被鞑子所夺之财务来,也都起身朝朱由校行了一礼,纷纷谏言朱由校将鞑子从他们这里抢走的归还。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