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明朝当皇帝 (一夕秋月)



如同当时的东林党,之所以敢做出弑君的举动,何尝不就是因为此。

而到现在也是如此,朝臣中几乎已经没有激进到因为要维护自己的特权地位而自己与皇帝陛下针锋相对的地步的官员,但对于那些出卖本阶层利益的叛徒,他们是一定要斩尽杀绝的。

温体仁是小人,首鼠两端,毫无原则,为了自己的仕途不惜出卖一切,包括自己的朋友也包括本和自己同属一个阶层的士绅。

但偏偏这样的人现在却是朱由校最需要的人,就是因为温体仁没有原则,所以才能让温体仁去做一些其他官员做不到的事,甚至也能让温体仁充当挡箭牌,如果某一天,自己和士绅们需要达成和解时,那温体仁还能充当牺牲者的角色。

所以,这个时候,朱由校还得要偏袒温体仁,于是见群臣步步紧逼温体仁,朱由校便又咳嗽了几声,说道:

“好啦,对于礼部左侍郎温体仁,朕另有重用,更何况一小小鞑子,让一堂堂正三品的礼部侍郎去做常驻使者,岂不是太给鞑子面子了,朕倒认为温体仁所言甚是,鞑子乃蛮夷之徒,最缺的乃是教化之事,而刘宗周本就是理学名臣,且享誉中外,既如此,就让刘宗周出使鞑子!”

朱由校这话就等于直接拍板,朝中大臣也不好再反对。

而刘宗周此事也算心灰意冷,他知道自己好好准备的一封阻止和谈的折子是没用处了,但他更没想到自己就这么糊里糊涂地成了出使鞑子的常驻使者。

而且,这个主意又是温体仁出的,刘宗周现在对温体仁真的是恨之入骨。

但悲催的是,现在的刘宗周已经不是国子监祭酒,他没办法站出来反对,也只能欣然接受朱由校的旨意。

而朱由校这时候也走下了宝座,故作肃穆地拍了拍刘宗周的肩膀:“刘宗周,汉时有苏武牧羊,而你作为大明之臣,也不能失了我大明臣子的气节,到时候无论鞑子如何威逼利诱,你也要洁身自好,明白吗?”

“请陛下放心,微臣身是大明之臣,死是大明之鬼!”

刘宗周即便内心并不想去苦寒的关外之地,但他也不愿意在温体仁面前丢了自己作为正直之臣的风范,甚至他还看了挑衅地看了温体仁一眼。

温体仁不屑地笑了笑,他知道自己与刘宗周以及同刘宗周一样憎恨自己的大臣们的梁子是彻底接下了。

但温体仁并不以为然,在现今的大明朝,文官虽仍有着一定的地位但已经没办法压制陛下,所以他温体仁只要时时刻刻地跟着陛下朱由校的调子走,陛下即便也讨厌自己的人品也会不得不保自己。

就如刚才几乎所有的官员都要让自己去鞑子国做使臣时,陛下偏偏就没有随他们的意,反而驳回了他们的意见,并听从自己的意见让刘宗周去那牧羊的苏武。

内阁大学士钱谦益此时却是朝温体仁露出了笑容,在他看来,在整个朝堂上,总算也有人跟自己一样遭百官嫉恨了。

定好了出使鞑子国做使臣的事后,朱由校这时才让群臣商议增补内阁大学士之事。

内阁的人数没有限制,特别是在现在朱由校已经几乎架空了内阁的权力以后,对于群臣而言,内阁大学士更多的是只是一个荣誉称号而已。

但数百年根深蒂固的观念已经让群臣们对入阁产生了深深的执念,一见陛下要让他们廷推阁臣,这些大臣们都兴奋了起来。

不过,所推阁臣却是朱由校几乎都没什么印象的,比如少詹事兼太子宾客和南京翰林院院事的成基命,还有那位在原来历史上作为柳如是第一任丈夫现为南京礼部尚书的周道登,以及张至发、李标等。

朱由校没想到一时间会冒出这么多官员的名字,但他也没有拒绝,只要这些大臣不要阻碍他改革的进程,他也不会阻碍他们升官的路。

但按照朱由校的本意,替自己管着军事的卢象升和给自己管着科研的徐光启两人是一定要入阁的,而充当自己秘书角色的李明睿也可以入阁。

对于其他阁臣的推选,朱由校没有要求,索性也直接按照老规矩,让六部九卿们在次日于乾清宫进行投豆选举。

这日,朱由校已经确定了大致的内阁入阁人选,准备这次添加阁臣七人,现在备选的阁臣是十人,也就是说要通过投豆的数来决定谁入阁,谁不能入阁。

除掉内定好的卢象升和徐光启以及李明睿,能让百官选择的只有四个名额,不过备选阁臣也降到七人,因而在七人里选四个倒也算是比较大的几率。

最终廷推的结果却让朱由校很是惊愕,因为被廷推的阁臣里居然有刘宗周!

这就让朱由校感到很不高兴了,他想不通这些官员们到底是什么意思,是故意给自己上眼药吗?好借此逼自己收回让刘宗周做使者的决定?

可并不想被这些官员们利用的朱由校干脆驳回了廷推的意见,并拟定重新进行廷推,且规定廷推的阁臣必须是京城三品以上,地方二品以上的大员。

百官们现在也没办法与皇帝朱由校对着干,也只好听从朱由校的意见。

最终,除卢象升、徐光启、李明睿三人入阁外,也添加进内阁的还有周道登、成基命、周延儒、李标四人。

到此为止,朱由校的内阁才算是搭建完全,且很快钱谦益就被任命建极殿大学士,也就是内阁首辅,而卢象升则加了个武英殿大学士,徐光启则是文渊阁大学士,李明睿资历尚浅,便为东阁大学士;而其他大臣选的四人除周道登为文华殿大学士以外,其余皆是东阁大学士,同李明睿一样。

(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五章主子与奴才

多尔衮和李永芳带着和议结果回沈0阳后,皇太极并没有因为大明要与他大清结为父子之国而迁怒于负责此次和谈的多尔衮和李永芳。

相反,皇太极还对二人大加赏赐,并让多尔衮在领正白旗之余也兼领代善的正红旗。

而额驸李永芳也升为侯爵,且升为汉八旗之正黄旗都统。

虽然皇太极知道以自己大清现在的实力还没有办法从大明那里得到什么好处。

而且,皇太极也知道,大明不再禁关对他们而言就已经是天大的恩赐。

尽管,在此之前,依旧有民间商人和边关将领暗地里输送粮食铁器等生活必须资料到满洲,但仍然难以解决日益加重的自然灾害和越来越多的人口给满洲带来的生存危机。

特别是在朱由校抄没八大晋商且对边军管控力度增大以后,更是逼得皇太极不得不提前入关侵略大明。

但皇太极不得不承认,只要大明还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只要大明的皇帝还能够驾驭得了这个国家,那大明就海乱不了,而他皇太极也只能寄希望于与明廷和解,而不是靠战争去解决危机,因为后者更难。

所以,皇太极明白,他们的确没理由再要求其他的好处,而多尔衮能谈得这样的结果也是其努力的结果。

不过,皇太极也并没有因此而打消有朝一日入主中原的念头。

皇太极已改文馆为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而范文程这位皇太极身边最得力的谋士自然被奉为座上宾,成了内秘书院的大学士。

这日,皇太极闻听范文程偶感微恙,甚至亲自来到范文程屋里探望,而已染鞑子奴才习性的范文程吓到忙直接跪倒在地上:“主子前来,奴才竟未能知,请主子治罪!”

现在范文程也已成为少数几个能在皇太极面前自称奴才的高级幕僚,因而在见到皇太极后才会突然口出“奴才”二字。

“起来吧,不必如此拘礼,朕今日来找你一是听说你病了来看看你,二是想和你聊几句,如今,我们与大明也算是达成和解了,但无论是他朱由校还是朕,都知道这一纸合约不过是缓兵之计,至少朕还不想让他朱家的人一直占着关内的大好河山!”

皇太极说后就直接坐在了范文程的对面的椅子上,又问道:“依你看,这大明还能苟延残喘几时。”

在皇太极看来,大明国内危机重重,吏治已然腐败不堪,且党锢之争不断,是不会不亡的。

而且熟知历史的他也不认为这个世上还有能享国祚两百余载后还能再来两百年的王朝,强大如汉唐,亦不过两三百载,所以他才有这么一问。

“主子所言甚是,朱由校即便有心要重振大明也是无力回天,且奴才昨夜观天,紫微星也已北移,更能说明天命在主子您而不在他朱由校,他朱家主宰关内两百余载已使得民不聊生,灾害连连,以奴才看,即便主子您不去讨伐,他朱家人的大明也不过二十余年可活。”

范文程的话让皇太极不由得点了点头:“先生此话有理,不过现在还不是与明廷再起战端的时候,当务之急却是袁崇焕和毛文龙两股势力,扰得我大清后方很不安宁,这两股流贼不除,朕也没法集中兵力从吴襄部夺取大凌河之地。”

听皇太极提及此事,范文臣也默然地点头称是。

两人都知道现在对大清威胁最大的的确不是大明也不是同样在厉兵秣马,养精蓄锐的关宁军吴襄部,而是游移不定常常袭击自己大清后方的袁崇焕和毛文龙。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