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话是这么说,一个真能听得进自己这种言辞的主儿,钱恒从心底还是很钦佩的,毕竟不是哪个官员,都有这么一颗为大宋安危操劳的心。
张叔夜又道,“我知道你手上掌握了不少关于金辽之间的消息,而且你还专门培养了一批潜入金辽的细作,对不对?”
钱恒脸色一黑,“张大人,我派去的行商掌柜,打探金辽的政局动向,只是经商之道的必要一环,我总不能看着辽国不行了,还往辽国运送货物吧?那岂不是要赔到破产?”
对于钱恒赔不赔,张叔夜倒不在意,不过钱恒提到辽国快要不行的问题,张叔夜却很重视,“恒远,你说辽国快支撑不住了?可是真的?”
钱恒点了一笑,“我大宋与金国的盟约都已经签下,而且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攻破辽国上京的消息,您应该也有所耳闻吧?”
张叔夜点点头,“辽国与我大宋军士眼中,便已经是强军劲旅,只是没想到,却经不起金国的铁骑冲击,如此短的时间里,便被金国侵占了大片疆土,这金国,未来也是我大宋的巨大威胁!”
“辽人国运颓败已经能够看到,而我大宋也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所以,恒远,你一定要答应我,帮我想法办法,看什么生意能够让我治下的百姓不再挨饿,至于你那些种粮食的技术,也可以给我提供些,这几年,整个京东东西两路,连年灾荒,百姓百姓流离失所,很多都已成了离开故土的逃难流民!”
张叔夜没提关于战马的事儿,钱恒心里多少松了口气。
不过张叔夜现在面临的难题,几乎就是整个大宋境内的现状缩影,加上那些官员肆意搜刮,全国各地,都有很多百姓无法生存,选择逃离家园。
张叔夜这个请求,让钱恒一阵苦笑。
“张大人,您实在是太看得起学生了,不是学生不愿意帮您,只是学生的能力有限,若是想做点什么生意,我还能帮您想些方法,可要让学生出谋划策解决百姓生计问题,学生实在是无能为力!”
毕竟张叔夜治下的州府,可不是李若水治下的一县之地,十几万人口和上百万人口,绝非不是一个概念,凭现在钱恒的手段和实力,真心无法胜任。
所以钱恒才会干脆的拒绝张叔夜的请求。
张叔夜心里也明白,凭钱恒的能力,还不足以解决这么大的难题。
最后只能点点头,“让恒远为难了,若是以后有什么好生意,多想着我这里!”
“张大人放心吧,学生一定帮大人留意的!”
钱恒高辞,离开张叔夜府上,找了一处距离府衙比较近些的客栈住下。
接下来几天的时间里,钱恒在安心备考之余,也在思索张叔夜的那些话。
如今的大宋,就像一艘负载过重的大船,船身更是千疮百孔,想要治愈,既不能用猛药,以防直接崩溃,又不能徐徐图之。
对于大宋此时的困境,钱恒也有点头疼,政令不畅,军士士气低迷,甚至大部分的厢军和皇城的禁军,都毫无一战之力。
如果是一般的事情,不用钱恒多想,都会帮张叔夜把事情办好,可每当回忆起张叔夜的请求时,钱恒总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张叔夜对自己太了解了,可为什么要提出那么多的要求,要自己帮着筹谋划策?
这事儿有点不对劲啊!
钱恒心里琢磨着,找出来李若水和邓肃、陈东他们提供的历年举人考试的题目。
当翻起这些考题题目的时候,钱恒忽然猛地回过神来。
考题,只有考题,才会让张叔夜冒着考生与考官之间的大忌,给自己说了那么多,无非就是想要提醒钱恒一句,让他做好考试的准备。
乡试,又叫解试,所以钱恒从程望那里得到的举荐信,有时也被叫做解额。
而这乡试,要连考三天,每一天所考的内容也不一样。
这第一天,也是乡试考试的第一场,名叫经义。这第二场,考诗赋,或填词。
这第三天的第三场,也是乡试中比较重要的一场,一篇子史论,一篇时务策。而这时务策,便是以实务难点为起由,引经据典,阐述考生解决难题的策略和手段。
张叔夜几次三番的叮嘱钱恒,钱恒到这会儿才反应过来,不禁暗笑,张叔夜,这位儒将为帮自己,也是煞费苦心,费了不少心思。
看来还真要好好考虑一下这大宋顽疾的解决之道,哪怕无法实施下去,钱恒决定,在临考前,不再去见任何人,专心待在客栈温书备考。
可越是这么想,事情往往就有点事与愿违,就在乡试正式考试的前一天,客栈的伙计告知钱恒,“有故友来访!”
一开始钱恒还有些纳闷,等出门一看,钱恒也愣了下,怎么都不会想到,杨慎居然会找上门来。
0102章 投靠
“慎,见过恒远兄!”
见到钱恒,杨慎当即一躬到地,深施一礼。
钱恒有点摸不着头绪,忙搀扶,“慎之赶紧起身,我可当不起你这么大的礼!”
杨慎直起身,“苦笑了声,恒远兄莫要推让,我也是没有出路了,才会找恒远兄求助的!”
钱恒微微一愣,“哦,慎之兄里面坐,我们慢慢聊!”
坐定之后,钱恒才问道,“莫非那冯常作梗,没让你入那解额的资格?”
只有拿到了参加乡试的举荐信,才算拥有了参加乡试的解额资格,之前在寿张的时候,杨慎就开始逐渐疏远冯常,甚至杨慎的亲戚中,有不少就在自己的庄上做事,所以对杨慎的情况,钱恒还算了解。
还以为冯常因为自己,故意毁了杨慎考取举人的资格。
杨慎连忙摇头,“冯常倒是想毁我解额的资格,亏得我提早一步取了那举荐信,才没有让其得逞,不过今日午时,曾遇到冯常,还专门警告我,说是让我中不得举人!”
钱恒哈哈一阵大笑,“什么时候中举的标准,由他冯常来定了?”
钱恒说完,忽然盯住杨慎,“你是不是还知道什么事情?”
钱恒和杨慎也打过几次交道,知道杨慎是个很要面子的人,若只是冯常威胁他,还不至于让他跑来自己这里求助。
听钱恒这么一问,杨慎脸上露出几分苦涩。
“恒远兄,我知道自己的分量,能够考取举人,便已经是我的极限,所以我对进士及第的考试,从未有过奢望,只想着考中了举人,便可寻机会做个吏员,纵使无法称为州府大员,也能为一方百姓做些事情!”
说到这,杨慎又叹了口气,“可是冯常却很明白的告诉我,他是不会给我做吏员的机会的,这科考,或许他无法左右,可要说阻止我为官,凭他冯家的势力,却也不是什么难事,加上我本就没有任何仪仗,被他断绝仕途的机会极大,所以我就想着,先来恒远兄这里寻一个出路,好让我这次科考的时候心里有底!”
钱恒这才明白杨慎的打算。
冯常之所以阻挠杨慎,无非就是因为自己的缘故,从而牵扯到杨慎的身上。只不过杨慎并没有明言说是因为自己的缘故,而导致被冯常算计。
现在钱恒已经有一个修职郎的职位在身,只要考取了举人,入职为官几乎是毫无阻力的,即便是冯家也无法阻挡,而杨慎能够找上来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便是想要跟随自己。
凭钱恒现在这个修职郎的官职,想要招募几个不经过吏部把关的小吏,还是有这个资格的。
而杨慎,便是想跟随钱恒做个小吏,以求能有另寻一个出路。
若是为了未来的仕途,杨慎的这个想法,也算得上是一个稳妥的主意。
只是钱恒对于杨慎的能力,却是个未知。
想了下,钱恒才笑道,“谨之,我不妨跟你透露一点,你可曾听说过我在登州做的那个售卖行?”
杨慎点头,“我听说过,据说还有两位从汴京来的士子,帮你打理那边的生意?”
钱恒笑着点了点头,“所以啊,你若是真要跟我做事,恐怕也会涉及到经商一途,就怕你抹不下这个脸面啊~”
士子对于武人和商贾的瞧不起,是发自骨子里的,钱恒最担心的,便是自己手底下的人,对经商之道的排斥。
不过杨慎脸上却毫无波澜,只是笑了笑,“恒远兄说笑了,在咱们寿张,谁不知道你的本事,且不说行商的贵贱之说,就凭一个庄子,便可以让整个寿张县再没有饥荒饿民,单就这一点,就比很多官员强太多,我杨慎考取功名,是为了造福一方百姓,绝不会在所做的行业低贱与否!”
杨慎如此表态,钱恒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好,既然如此,那就好好准备明日的科考吧,我也很想见识下你的经义和时务策水平如何!”
不得不说,杨慎的心计还是很深的,钱恒只是这么一句话,便让杨慎意识到,钱恒似乎能够看到科考的试卷内容。
这事情,可不是什么小事。
相似小说推荐
-
寒门武夫 (心成) 创世VIP2017-09-23 架空历史家徒四壁,莫欺少年穷,农家小院是非多。三告御状,金榜题名时,发配充军末前路。忠心不...
-
一代战将 (玗石页) 起点VIP2017-11-01 军事战争穿越抗日,棒打侵略者。犯我中华,虽远必诛。(非史书,茶余饭后放松者可入口,喷子请绕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