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林羽之穿越日常 (烈炎风暴)



冯府小姐现在奈何不得,对付京城地界儿的几个地痞无赖,还不是手到擒来。

不得不说宋府今年犯了太岁,诸事不利,在同一个桩子上绊倒了数次。

宋少傅那里还能找到王五,早人去楼空了。

......

荣景帝最近春风得意,诸事顺遂。自己执政,风调雨顺,天下太平。

看着被清洗的贪官污吏,心中快慰,施政抱负渐渐开始实行。国库日渐充盈,下面的这些吸血蛀虫,掏又掏出了几百万,钱银皆充入户部库房。

自己自登基以来,为不负父皇重托,励精图治、殚尽竭力,终是有了些微的成绩。

叛军阿尔布坦温布、藏巴扎布等大小叛军,聚兵十余万人,屡犯西北边陲重镇西宁。

原四川提督,现大将军许中琪挥师西征青海平叛。

每日都会有八百里加紧,将战报传回京师。

“皇上,现许中琪将军亲率精锐部队从松藩出发,取道甘南直扑青海。沿途之上凡遇顺从者招抚,抵抗者剿灭。攻破堡寨二十七处,歼敌数千人。呈库、果密、和尔嘉、沙密等部落。

我朝天威,所过之处,所向披靡,叛军闻风丧胆,莫敢相抗!”

兵部尚书马光辉,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直隶总督,真正的天子心腹,能臣干将,每日都会向荣景帝奏报西征军的平叛进展。

荣景帝欣慰道“好,许中琪才干卓越,骁勇善战,许卿不负朝廷所托,以其为帅,叛乱平息,指日可待。”

马光辉拱手道“这打仗、平叛,不仅讲究才干谋略,更是打的粮草军饷。现在户部库银渐丰,此战便可不必四处筹集粮饷,贻误战机。亦不必与各省加赋,增加诸地税赋负担。皇上恩泽百姓,乃百姓之福!”

荣景帝摇头叹息“如哪日无此类贪腐之人,才真正是百姓之福!”

“皇上实勿须叹息,此事历朝历代不绝,实人之私心不绝,还在于教化人心。皇上施政上行下效,教化文武百官,此风气成形,方可影响朝野内外,此实非一日之功。”马光辉劝慰道。

这种事,什么时候也难杜绝,做皇帝的也不过是一种奢求罢了,但自己却是不能这样说的,那是大不敬。

做皇帝的都喜爱个幻想,描绘四海升平的景象,大臣们这时要配合。

“是啊!非一日之功!朕必持之以恒。

粮饷之事,爱卿务必要盯紧了,不可影响前方战事。”荣景帝嘱咐道。

“是,皇上。”马光辉领命出去了。

荣景帝接着翻看着雷兴递上来的关于两淮、两浙、河东等地的盐政巡视情况,并不乐观。

盐商运销食盐,须先向盐运司交纳盐课,领取盐引,到指定产盐区向灶户买盐,再贩到指定的行盐区销售。

雷兴奏言“各地盐商托欠盐课税费,清缴易,但盐政积弊想改难。”

“传户部尚书陈启正;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理两淮盐政:尹继善,觐见。”

陈启正、尹继善很快就到了勤政殿,上前给荣景帝见礼完毕后,荣景帝就将奏折递了过来。

二人传阅,是雷兴上奏的盐政巡视的上报折子。

“盐课居天下财赋四之一,两淮最巨,其弊亦最甚。雷御史巡视盐政,所提诸弊,宜及早定制章程,革新旧制。”陈启正奏对道。

......

第一百八十六章有房一族

“现在江南盐政的弊端,首先是浮费开销过大,运商成本增加。浮费开销最大的有两处,一是淮盐产地,另一为销盐口岸。

产地如此,销盐口岸也并无二致,到岸有岸费,岸店短少,徒劳运输,亦使成本加重。

私盐泛滥。盐场场商浮收,灶户只得以盐售私,与盐贩共同获取利润。埠头串通商伙,运盐商人亦夹带盐斤走私。其他盐区的食盐通过走私而进入本地区行销为邻私。

另有船私,运漕船只,其运丁、水手走私。南漕北运,漕船返回时多带芦盐于淮盐地区销售,朝廷严令禁止,三令五申,而此风不能尽除。”尹继善了解的更多,也更清楚一些。

“是啊!更是有朝廷官员,凭借手中权力参与走私。尤以盐务官员为最。或与商人联姻换贴,或与商人伙本行盐,最为劣习,他们饱食终日,不尽职责,官衙形同虚设,弊端百出。致使盐价高涨,民间怨声载道。”陈启正奏道。

“哼,朕未登基前,帮着父皇处理朝政,就知盐政有诸多的弊端,没想到却如此严重。看来你们已知道,了解的也很详细透彻。二位爱卿可有革新之策?”荣景帝问询道。

陈启正自荣景帝派雷兴巡查地方盐政,就开始在琢磨这事儿,也多次和幕僚、师爷们商讨过,已有了一些初步的应对策略,听见荣景帝询问,忙道“臣以为,革新之策,其一,取消总商,销盐不再由总商把持。其二,裁汰浮费,降低淮盐成本。其三,减少手续,加速流通。其四,加强缉私。此四款修正实施,可改善盐政时弊。”

荣景帝边听边连连点头,这就是自己上行下效的施政效果。上面关心什么,下面的官员就自然的去揣测研究什么。自己关心盐政,他们就能花精力和功夫提前研究应对之策。

“臣有十策,可助革新盐政法度。一、酌减外费,以轻成本。二、酌复额引,加带乙盐。三、永禁整轮,疏通销路。四、核实岸费,以杜浮冒。五、分岸运销,利商便民。六、纲食各岸,画一办理。七、官定场价,以免居奇。八、盐包改捆,以杜夹带。九、体恤灾商,分年批补。十、删除繁文,以归简易。此十策请皇上圣裁。”尹继善也献策道。

“尹卿到底兼管着盐务,策议更全面细致。

这份雷兴的密折,你们拿下去再详细的看一看,拿出解决章程来,在早朝上奏报,让下面的群臣也再议一议。”荣景帝把任务安排下去,挥退了二人。

皇帝不是为了解决问题的,而是决定怎样解决问题的。

......

“少爷,东直门外的这个三进的宅子,价格可真便宜!还是那官员新修了不久的,连住都没有住过,就坏了事儿,这房子就被户部直接抄没了。

嘿嘿,这也是户部的衙吏看俺实在,专门留给俺的。”十一拿下了东直门外的一处新建的住宅,得意洋洋地向林羽之描述着。

现在牛壮那边已经步入了正轨,该整顿的事项都已经做了整顿,大家干劲十足,只等着秋收有一个好的收成。

新购买的1200亩田庄,有王五去接管林羽之到并不担心。有王五在,只有别人吃亏的,恐怕没有他吃亏的道理,这个人就是个猴精。

只要他不在庄子上惹事儿,林羽之就不用去理他。秋收冬种,到时候让十一和他联络即可。

现在十一又回到了林羽之的身边。这段时间没有十一跟着,林羽之其实是有些不习惯的,十三做事情还是很差火候,恐怕也不是一般的调教就可以做到的,性格使然。

“你呀,现在做事情倒是越发干练了,有进步,知道和这些衙吏们打好关系。这些衙吏们也都是要吃饭的,自然你懂事儿,他们当然要先想着你。”

林羽之还是很满意十一成长的,十一是可以培养的。

十一、十三赶着马车,陪着林羽之到新办好房契的宅院里查看。岳麓书院就在东直门内,所以林羽之三人出了东直门向东南方向,走了有一刻多钟的时间,就在一个胡同里停下了。

十一下车开了院门,十三赶着马车进了院内。马车在垂花门前停下来。林羽之带着十一、十三徒步向正方走去,边走边观察四周的环境。

这套三进的院子,是标准的北方式长方形院落。

从外院垂花门往里走,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

院内有一棵参天古柏,长得十分茂盛。各式各样的怪石异花点缀在园内。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

后院是一排后罩房,林羽之也简单看了看,有点儿乡下人进城的感觉。

自己能在这个时代拥有这样的一套宅院,和住着别人的宅院感觉自是不一样,这是怎样一种美的享受啊。

待科举结束,自己就可以从林府里面搬出来,到这边的院里居住。

林羽之对这一切都非常满意。

正房、厢房、耳房等房间都还没有布置,林羽之将事情安排给了十一,请人帮忙设计布置,力求清幽雅致,古朴大方。

“以后我们从林府里面搬出来,就可以住在这里。”

“真的吗?少爷。”十三嚷嚷道。

“你呀,还是不够稳重,什么时候能像十一一样能独当一面就放心了。”林羽之敲打着他道。

十三只嘿嘿憨笑。

“少爷,俺一定把这里布置好了,又不误了少爷住,少爷请好吧!”十一接下任务,必然是会认真去执行的,这让林羽之很放心,也很省心。

林羽之对今天看到的宅院很满意。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诸事妥贴,林羽之也进入了最后备战阶段。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