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定居唐朝 (半堕落的恶魔)



大概是经过红薯收了十多万斤的震撼,杨正卿的表现比收红薯的时候好多了,在薛朗报出亩产后,杨正卿还能在心中粗略计算,若是能像红薯一般种上几十亩,那收获……

杨正卿克制不住的倒吸一口气,抖着声音道:“来人,备马,此事我要亲自奏报圣人!”

然后便当场写了疏奏,快马加鞭,直奔仁智宫,向圣人报喜去了!

薛朗淡定的让长俭给平阳公主送了个消息,然后便是开始挑选,把最适合留中的土豆选出来,留待来年做种。

平阳公主比圣人来得快。采收当天薛朗回家,便见到在书房等他的平阳公主,刚见到公主的面儿,薛朗脸上便不自知的挂上笑容,问道:“建瓴你吃饭没?”

平阳公主含笑道:“不曾,特意留着肚子,等待幼阳你。”

薛朗笑着点头:“看来我俩还是心有灵犀的,今天挖土豆,称重的时候,特意留了一袋小土豆,刚才回家便交给厨房了,待会儿我俩儿一块儿吃。”

“心有灵犀?似是有典故?何意?”

平阳公主疑惑的问了一句。薛朗在心里默默扶额

李商隐都还没生出来呢,怎么解释!

不想抄诗,薛朗干巴巴的解释:“意思就是我俩心意相通,非常有默契。是往常用习惯的一个词语!”

平阳公主看薛朗一眼,点点头,没再追问,凝目打量薛朗,道:“辛苦郎君矣,几日不见,晒黑了许多。成亲之前,须得白回来。”

薛朗不好意思的摸摸后脑勺,道:“短时间之内怕是不行,还有棉花没收呢。”

两人说了几句家常,平阳公主道:“刚才长俭来报,说四亩地的土豆,收获竟比

说到这个,薛朗就有些惭愧,想了想,干脆的坦白道:“有几个原因。首先,土豆本来就是比红薯高产的作物。然后,在土豆的产量上,其实一开始我是有所保留的,留了增长的余地。在苇泽关种植时,因为少,不好管理、施肥,在长安种的时候,因为种植面积大了,施肥、管理方便多了,又因为地块选得适宜,产量自然就增加了!”

平阳公主心思剔透,薛朗一说便明白他当初的想法,温和的看着薛朗,眼神带有安抚之意,显然并没有因此而对薛朗有什么想法,薛朗之所以那么做,也是人之常情。

平阳公主略作沉吟后道:“去年进献祥瑞之时,只有红薯的产量,土豆产量却是粗略估计的。前些时日,幼阳采收红薯时,京中虽有暗潮涌动,但有些根底的多在观望,现在,土豆的产量也出来……圣人应该要回宫了!”


------------

第396章 定策

在这个产量低下的年代,但凡有点儿身份的,家家几乎都有上千亩田地,精粮产量有限,少不得要补充些粗粮。现在有红薯和土豆这两种如此高产的作物出来,又可以制作成粉条来提高保存时间,对于习惯积存粮食的权贵之家来说,土豆和红薯的诱惑不算小。

不论古今,粮食安全都关系到战略安全,这个道理,于国于家都能说得通。圣人有这两桩东西握在手里,推广的时候,可以做的文章很多。特别这两年,朝廷被动或主动打了不少战,军粮永远都是一个让朝廷头疼的问题。

高产易种的红薯、土豆,若是能作为军粮的补充,定能大大缓解筹集军粮给朝廷带来的压力。只这一个好处,圣人就会重视。

薛朗道:“等圣人回来,我打算上一个疏奏,建议圣人在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圈地建皇庄,专用来种植土豆。在民部的时候我特意查过这些地区的气候,以这些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完全可以一年种植两季土豆,第二季即便比不上第一季的产量,一半的产量应该能达到。”

平阳公主一震,旋即追问道:“此话当真?”

薛朗认真保证:“十拿九稳!”

平阳公主在心中默算片刻,欢喜道:“若真能种两季,亩产不需多,每亩地一年如果能收四千公斤以上便足够!”

说到这里,顿了顿,瞟薛朗一眼,道:“若真如此,明日我便要使人去这些地方买地建农庄了!”

薛朗一笑,问道:“为什么要积粮?”

平阳公主被问得一怔,反问道:“不是幼阳提议壮大我们的力量,超然于太子与秦王之外吗?”

薛朗直视着她的眼睛,缓缓的道:“所以,更不应该积粮。”

平阳公主目光一闪,问道:“此话怎讲?”

薛朗道:“既然建瓴你已卸了兵权,那就不要再去碰,与其积粮让人忌讳,不如做别的。我的建议是,粮食嘛,不需要多积存,一般化就行。要大面积种植便种棉花,不要种粮食。我看,红薯种个两三亩足够了,土豆亦然。”

“白叠子……”

平阳公主若有所思。薛朗点头,道:“棉花的用途很广泛的,制作被服,纺布,不论什么,目前来说,都是我们独门的技术。既然是独门的,那主动权便在我们这边。即便将来棉花的种植技术公开推广,我们占据先行者和技术优势,市场占有率别人肯定也比不上,也握有主动权,可操作的余地更大,行事也将更加超然。”

平阳公主恍然,眼睛一亮,看薛朗的眼神带着笑意,缓缓颔首:“幼阳说得对,先前是我想岔了。于棉花的种植……幼阳有何良策?”

薛朗搓搓手,开心的道:“这个在民部的时候我也研究过资料,哪个地区适合种植棉花,我已经心里有数,来,我告诉你!”

薛朗把适合种植棉花的地区圈了出来,完了,薛朗不无遗憾的道:“其实最适合的地区是陇右一代,不过,现在还不是我朝的疆域,等打败突厥,把地划进来,到时候记得多去圈一点,建上一个大大的棉花种植园,争取做唐朝第一大棉产品掌控者!”

薛朗这言之凿凿的样子,把平阳公主逗笑了,道:“幼阳竟如此轻视突厥?你便如此坚信我朝定能灭了突厥?”

薛朗点头道:“这是天下大势!肯定能灭的,只是早晚!”

平阳公主笑看着他,不置可否,只道:“那我便拭目以待!”

说了一阵棉花的事情,薛朗想起一件事,问道:“图书馆筹建的如何了?”

平阳公主道:“馆舍已然建好,如今只等筹集够足够的书籍,便可以开馆。”

薛朗点点头,以现在的印刷水平,要筹够开一个图书馆的书籍,确实需要一点儿时间。两人说了一阵,长俭来报,饭食已好,可以开饭了!

薛朗亲自跑去把饭菜端了进来,就摆在书桌上,与平阳公主一人一边,围着书桌吃饭。当然,怕平阳公主不习惯,饭菜还是分开的,只是一个桌儿。

今天主菜就是大盘鸡,主食是馒头,又搭配了三个小菜,两个人吃绰绰有余。平阳公主一筷子夹起大盘鸡里的青椒:“这是幼阳之前种过的辣椒?”

薛朗:“是啊,去年种子少,青椒都不敢吃,只吃了晒干后的辣椒,今年留种够了,倒是可以吃了,这个品种的青椒,不算太辣,你试试。”

平阳公主点点头,吃了一口,才吃下去,脸孔便红了,捂着嘴巴朝薛朗招手,薛朗赶紧递上一杯水,笑看着她:“第一次吃,可能不习惯,是不是太辣了?”

平阳公主咽下水,道:“是有些许不适,与茱萸味道不同,辣味更纯些。今年留种记得分我些。”

“行!”

两人一边说话一边吃,话不算多,但并没有严格遵守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倒也其乐融融。

就着大盘鸡的底汤,薛朗吃了仨馒头,还吃了许多鸡肉、土豆,平阳公主不遑多让,看她吃得慢条斯理,满前盘子里堆的鸡骨头也不比薛朗少。

薛朗笑嘻嘻地看着她,笑道:“等我们成亲以后,不如做一张大桌子,以后也这么吃饭吧,好不好?”

平阳公主看他一眼,点头:“可!”

点头答应后,又道:“幼阳可有想过家居摆设要如何摆放?可有什么建议否?不如趁着时日还早,画成图,让工匠们打制,免得将来还要自己改制。”

两人都不是扭捏的人,并不避讳谈这些。薛朗当下便道:“行,我这几天有空的时候画一下,然后我们商量一下,选一个我俩儿都喜欢的款式出来。”

说说家常,直到天要擦黑,平阳公主才从小门离开回去了。薛朗送完人回来,想起她的的一颦一笑,还忍不住嘴角弯弯,兴致来时,掏出画纸和画笔,简单的勾勒了许多张家居摆设的图出来。

在薛朗开开心心的画家居图的时候,圣人也宣布提前结束避暑,从仁智宫回长安,才回来第二日,便把薛朗宣进宫,参与政事堂议事。


------------

第397章 推广之策

薛朗特意提前进宫,怀里揣着早起写好的疏奏去觐见圣人。圣人刚下朝,回到紫宸殿,屁股都还没坐热,薛朗就来了!

“臣有本奏,请圣人御览。”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