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你的信,”末了又说了句,“鲁子敬捎人带来的。”
“哦?”徐珪回想起来去年刚刚来到柴桑之时,曾经前去拜见过鲁肃,请他相助,只是他为了照顾奶奶,才婉拒。
打开竹简,匆匆看了一遍,不禁拍手叫好。
“主公,子敬写了什么?”
周瑜疑惑道。
“哈哈,公瑾啊!”徐珪笑眯眯地看着周瑜,“子敬说前不久她奶奶仙逝,如今一切后世已经操办完毕,准备率领家丁前来投奔!”
“好!”周瑜也大笑,“主公,子敬家业庞大,有他来投我等实力可以更上一阶,足够傲视江东了!”
“呵呵,是呀,我也正在愁到了秣陵之后的资金问题,现在看来无需担忧了,哈哈!”
“嗯,主公,我等迁往秣陵后,城外的那家酿酒作坊怎么办?”周瑜突然认真的询问。
第一百二十三章 前往秣陵之路,召唤个大神
“呵呵,公瑾啊,那家酒厂我已交予岳丈看管,他老人家不愿随我等同往秣陵。”徐珪笑道。
“如此也好,岳丈生长在这片土地数十年,自然有种难以割舍的归属感,若前往秣陵,只怕反而不自在,呵呵。”周瑜也笑了笑。
“公瑾啊,”徐珪看着周瑜,“子敬可曾说何时来投?”
“估计快到了,最多两三日。”
“那好,明日陛下会迁都,你就先留在柴桑等待子敬,待一切处理完毕,你前来秣陵便可。”
“遵命!”
又闲聊了几句,徐珪便返回自己的府宅。
观赏着宅内的翠竹,地上的百草,徐珪感觉心旷神怡,回到屋内,和大乔温存了一番,随后喝着大乔递来的清茶,闭眼感受着幸福的微妙。
突然小三国提示:“主公,系统监测到您麾下有将领可以训练特殊兵种。”
“哦?”
徐珪放下手中的茶,疑惑道:“说来听听。”
“主公,花荣可以训练银枪队,若成功训练出此兵种,会与徐宁的金枪班成为组合,不仅有作战加成,而且主公会有奖励。”
“小李广训练的银枪队?我还以为是神射队呢!”徐珪摇头轻笑,托着茶杯呷了一口。
“陈庆之可以训练白袍军,训练完成后陈庆之属性会加强,同时主公也会获得奖励。”
“倒忘了这一茬。”
徐珪正色,皱眉沉思:得拨一支兵马给陈庆之操练,他当日说过只要给他一万人就能训练出足以匹敌百万的军队,我还真的不怎么相信,但就看着吧,可眼下哪有闲置士兵交予他。
“主公,”小三国打断了徐珪的沉思,“杨业父子可以训练杨家军,且随着杨家将人数的增多,其效果也会增强,训练完成后杨家将会获得属性增益,同时主公也会获得奖励。”
“忠烈杨家将,精悍杨家军!”徐珪长叹一声,起身踱步,回忆起以前观看杨家将时的点点滴滴。
“林冲可以训练禁军。”
“这就算了吧,现在兵源严重缺乏,哪有士兵给他操练这种闲兵!”徐珪停下脚步苦笑。
“还有鲁智深可以训练僧兵。”
“哦?呵呵,带着一帮光头佬上战场?阳光暴晒的时候会有奇效吧,哈哈!”徐珪突然心里邪恶地想道。
见小三国不再说话,徐珪便也不再多言,四处晃了晃,突然想起张居正,当即面露不悦,向小三国询问:“为什么我召唤了个张居正,而他却是汉帝的人?”
“主公,虽然他是汉帝的人,但在阵营上与你是同僚,你们的利益基本是一致的,且系统判定对你无害,这有什么问题吗?”
“无害?呵呵!”徐珪不由得冷笑,“他提了个‘内阁’制度已经把汉帝的魂勾过去了!难保以后会不会对我有什么威胁!”
“这……”
小三国难得的出现语塞,顿了顿说道,“如此看来着实是系统的失误,不过暂时先观望吧,假如真的因为张居正而对你产生什么不利的影响,系统会进行双倍赔偿!”
“双倍赔偿?”徐珪不禁疑惑。
“正是,会对主公所有的损失进行双倍赔偿。”
徐珪点点头,眼中闪出一丝厉色:“也好,不过我徐珪倒也不是吃素的,一个内阁又能掀起多大的风浪!”
退出脑海,不再多想,与大乔一同收拾,不知不觉一天过去了。
次日,徐珪早早地醒来,此时天刚刚蒙蒙亮,见身旁的大乔正睡得香甜,那模样可人至极,便忍不住悄悄的在她额头上吻了一下,大乔嘤咛一声,睁开了美眸,见徐珪正对自己温柔无比地微笑,也笑道:“夫君这么早就醒了?”
“嗯,”徐珪应了一声,坐在床头轻抚着大乔,“今日要迁都,有很多事要准备,既然你也醒了,也早些起身吧。”
“好。”
大乔乖巧地点点头,正要起身,突然徐珪把大乔按住,一脸笑意。
“伯玉?”大乔不禁感觉脸颊发烫,一脸疑惑地看着徐珪,不知道他要对自己干嘛。
只见徐珪掀开锦被,将头缓缓下移,然后贴到大乔的小腹处,侧耳倾听,片刻才笑道:“我想听听看是儿子还是女儿。”
“噗……”
大乔忍不住娇笑一声,粉拳轻轻砸在徐珪的胳膊上,“你个不正经的,害我以为你要……”
“呵呵,以为我要干嘛?”徐珪笑嘻嘻地抬起头,凑到大乔跟前,与她四目相对。
“……”
相看不过几秒,大乔“唰”的一下霞飞双颊,扭过头去,微微笑着不再说话。
徐珪见大乔可爱,再次轻轻吻了一下:“小徐珪的母亲,本准父亲就先走啦!”说罢翻身下床。
大乔也坐起来,看着正在快速穿衣的徐珪:“伯玉,一切打点完了早些回来……”
“嗯。”徐珪应了一声,穿好便服,大步离去。
推开房门,冷夜吴道并没有像以往一样等候,徐珪这才想起自己前番的吩咐。
行走一柱香的时间便来到殿堂,此时汉帝早已在那边,正与张居正相谈,远远地就能看到汉帝脸上的神采,看来对张居正的见解非常满意。
“徐爱卿!”
汉帝见到徐珪时连忙招呼,还是和先前一样热情。
“末将拜见陛下!”
徐珪行了个礼,心里暗忖:汉帝对我的态度没有改变呀,或许是我多虑了吧!
便接着道:“陛下,眼下时间不早了,末将以为可以前往秣陵。”
“嗯,朕已全部准备妥当,这次行程就由爱卿全权负责吧,朕不多问!”
“……”
徐珪点点头,再次拱手:“那末将先行告退!”
说罢转身离去。
张居正看着徐珪离去的背影,对汉帝说道:“陛下,徐将军权势太盛,大权在握,要不……”
“嗯!”
汉帝看了张居正一眼,又看了看离去的徐珪,不禁点点头,眼神中满是坚决。
徐珪来到军营,见所有将士都已经列队完毕,同样那些文官儒生也都在,济济一堂,阵仗非凡,不禁心里感叹:呵呵,人都这么多了!
在场武将有杨志、花荣、孟良、李逵、项充、李衮、周侗、李长庚、李文忠、徐宁、高宠、徐达、冯胜、陈庆之、尉迟恭、索超、杨再兴、杨业、冷夜、宣赞、林冲、鲁智深、罗士信、周瑜、周泰、蒋钦、魏延、吴道、许褚、甘宁、赵牧、太史慈、王彦章、檀道济三十三人。
文官有李世民、包拯、和珅、郭嘉、戏志才、荀彧、荀攸、刘晔八人,张居正不在,正与汉帝在殿堂。
召唤人才有三人:汤隆,皇甫谧,李时珍。
徐珪看了一遍所有的人才,便吩咐道:“李世民!”
“在!”
李世民一袭白衣,闻言出列拱手。
“我等撤出柴桑后,你就暂领柴桑太守!”
“……遵命!”
李世民微微诧异,片刻后领命。
“孟良!”
徐珪扫视一眼后,喊出了孟良的名字。
“末将在!”
五大三粗的孟良就站在李世民的旁边,两人体型看起来,对比有点鲜明。
“你协助李太守把守城池,我会拨与你一支兵马!”
“诺!”
孟良拱手退下。
“其余将士听令!”
“在!”
声势滔滔,喊声震天。
“启程!出发!”
“诺!”
在徐达的带领下,一干文武三四十余人以及40000士兵,浩浩荡荡地往城外而去,大约半个时辰,才全数离去,带走无数的钱粮辎重。
徐珪见将士们走得差不多了,便带领冷夜吴道并上几十名军士前往自宅,打点行装。
不一会儿就打点完毕,前往向乔老告别,其后又派人迎接汉帝,以皇车等待,见一切都已完毕,徐珪便下令上路,只带着一千余军士护卫,自己在前,身后冷夜吴道,然后是汉帝的马车以及张居正,大乔的马车。
徐珪留给孟良4000士兵,让他守城,兵权都在孟良手中。
为什么要让李世民做太守呢?一来柴桑较为偏僻,不过弹丸之地,若留自己自己身边其他文官镇守,感觉过于屈才,留下不愿显露本领的李世民再合适不过了;二来留下孟良,并将兵权交与他,主要是为了防止李世民,毕竟他是一代君王,让他一个人在一个地方独掌大权难免心有不安。
相似小说推荐
-
秦汉纵横家 (小李相国) 起点VIP2017-10-05 秦汉三国【以小人物为切入点,书写了始皇帝统一六国到汉惠帝登基几十年的历史,故事亦真亦假...
-
鹰扬拜占庭 (幸运的苏拉) 起点VIP2017-07-24 外国历史“主道成肉身第一千零一十九年,第四纪。皇后安娜,全罗马帝国最有权势、最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