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陛下,末将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徐珪连忙跪拜行礼,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从镇北升为征北,等于是从三品升为二品,已经是位极人臣了。
虽然自己的初衷是自立,不过见汉帝这么可怜,又想到历史上汉帝处处被挟持,顿时心生怜悯,于心不忍,想着做一方诸侯也好,除了权力不像自立那么大,其他方面还是可以的,便决意拥立汉帝,助其复兴汉室。
“爱卿平身,不必多礼,呵呵。”汉帝笑了笑。
“谢陛下!”徐珪起身,不紧不慢地回到原位,心里感慨看来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为汉帝做了这么多事,都没有白做。
“徐达,高宠,陈庆之,王彦章!”
“末将在!”
四将除了陈庆之,个个体格健壮,精神抖擞,领命而出。
“你四人功勋卓著,屡立战功,朕依次封你们四人为平东将军、平南将军、平西将军、平北将军!”
“多谢陛下!”
“李文忠,冯胜,花荣,杨志,李逵,周侗,李长庚,徐宁,尉迟恭,索超,杨业,魏延,许褚,甘宁,太史慈,檀道济!”
“末将在!”这十六将齐齐出列,看起来煞是壮观。
“尔等各为征虏将军、镇军将军、镇护将军、安众将军、安夷将军、安远将军、平寇将军、平虏将军、平狄将军、平难将军、辅国将军、虎牙将军、轻车将军、冠军将军、度辽将军、横海将军!”
“谢陛下!”
汉帝一次性封赏了这么多人,让在场文武都深感意外。
“项充、李衮、杨再兴、冷夜、吴道、宣赞、赵牧、周瑜!”
“末将在!”
“朕现在封你们为鹰扬将军、折冲将军、虎烈将军、宣威将军、威远将军、宁远将军、伏波将军。”
“谢陛下!”
“岳飞!”
“末将在!”
“朕封你为偏将军!”
“多谢陛下!”
随后又看了一眼,看到傻乎乎的罗士信和一脸凶狠的鲁智深,笑了笑:“鲁智深、罗士信!”
“在!”鲁智深出列。
“傻子在!”罗士信嘿嘿笑道。
“呵呵,朕有意在城中建一座寺庙,以宣扬佛教文化,教化百姓,朕就封鲁智深为国师,罗士信为住持!”
“多谢陛下!”
两人退下,罗士信乐呵呵的,鲁智深则不动神色。
“林冲!”
“末将在!”
“朕爱你武艺超群,勤勤恳恳,封你为皇城禁军统领,着手操练五万禁军,拱卫皇城,不得有误!”
“!”林冲愣了一下,立马跪拜,长跪不起,虔诚万分:“多谢陛下!末将必定倾我所能,为我大汉训练出一支铁血禁军!”
“呵呵,爱卿请起。”
汉帝笑了笑,对林冲的表现很是满意。
“陛下!”
徐珪皱眉出列,拱手疑惑道:“如今我军兵力不过六、七万,如何能训练这五万禁军?”
的确,徐珪本部45000人马再加上这半年从各地招募来的士兵,总共也就只有六七万人,若其中五万用以训练禁军,那么徐珪身边只有两万不到的士兵,还怎么继续讨伐诸侯?
其他武将也纷纷表示赞同徐珪的建议,都表示不可。
“张爱卿,你怎么看?”
汉帝见底下一片嘈杂,与自己唱反调,并没感到恼火,而是微笑着询问张居正。
“微臣以为当务之急乃训练一支禁军,如今刚立新都,管制松弛,若被乱臣贼子趁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陛下乃一国之尊,若出任何意外,我大汉亡矣!”
“呵呵,爱卿言之有理!”
汉帝起身,笑眯眯地看着张居正。
突然发现徐珪出列,似乎有话说,便抢先一步,高声宣布:“张居正心系大汉,与朕的想法不谋而合,且这半年来屡次提出新奇的政见,如今朝中人才稀缺,许多职位闲置,朕就封你为丞相,管理群臣,另外领内阁首辅,协助朕处理政事!”
“多谢陛下!”张居正面不改色,拱手领命。
“!”
下面的群臣面面相觑,实在想不到汉帝居然将丞相这么高的一个官职封给了这个从不露面的儒生,这可是三公之首啊!
荀彧等人则更为吃惊,但同时不无赞赏,内阁是什么他们从来没听过,但现在听起来就感觉很厉害,大有不明觉厉之意。
“张丞相。”
汉帝笑了笑,走上前去搀着张居正。
“陛下。”
张居正略显惶恐。
汉帝又扭头扫视了一眼文官,朗声下令:“荀彧,荀攸,朕封你二叔侄为丞相司直,协助张丞相处理政务。”
“……微臣领命。”荀彧荀攸暗自皱眉,悄悄地互视一眼,都感觉到了阴谋的气息。
“郭嘉,戏志才,你二人为丞相长史,丞相征事。”
“谢陛下。”
同样,二人齐齐皱眉,心中颇为忐忑。
“包拯,你为丞相长史,刘晔、和珅,你二人分别为丞相史,丞相少史。”
“多谢陛下。”
这三人都不像前面四个面露迟疑,而是淡然领命。
“张丞相,朕记得还有武陵、桂阳、零陵、柴桑这四城以及原扬州各郡文武未曾封赏,你稍后传令下去,部将皆为偏将军,太守仍旧原职。”汉帝扭头对着张居正说道。
“遵命!”
汉帝又扫视了一眼,见徐珪等人面有诧异之色,心里有些得意,但面不改色,接着封赏,封赏内容让徐珪大吃一惊。
第一百二十七章 引狼入室,驱狼吞虎
“呵呵,”汉帝笑了一声,“自黄巾叛乱以来,各郡多位太守离职,因此朕决意对空缺的郡县太守进行任命!”
“……”
底下文武叽叽喳喳,议论纷纷,稍微有些政见的都蹙眉沉思,静待汉帝的指令。
“如今除会稽有太守王朗,其余诸郡多为空缺,暂无太守,有庐江郡,丹阳郡,吴郡,鄱阳郡,临海郡,豫章郡,临川郡,庐陵郡,建安郡等九郡闲置,张丞相,依你之见该当何为呀?”
汉帝说完后便看着张居正,由他裁决。
“启禀陛下,”张居正拱手,“微臣以为我大汉武将如云,而徐将军麾下猛将甚多,留在秣陵着实可惜,不妨对其进行封赏,他们俱是万人敌,镇守一郡必可保一方无虞!”
“嗯,爱卿言之有理,”汉帝嘴角一弯,点点头,“那你就说说看,何郡该由何人镇守?”
“回陛下,徐达为徐珪伯父,文韬武略,无所不通,可为庐江太守,并且李文忠,冯胜副之;王彦章横勇无敌,可为丹阳太守,索超副之;陈庆之屡立战功,可为吴郡太守,宣赞副之;高宠勇冠三军,可为鄱阳太守,尉迟恭副之;花荣神射无敌,可为临海太守,赵牧副之;杨志资历深厚,可为豫章太守,岳飞副之;杨业练兵有素,可为临川太守,杨再兴副之;徐宁金枪班独步天下,可为庐陵太守,魏延、许褚副之;李逵麾下严整,颇得兵心,可为建安太守,甘宁、太史慈副之。”
“好!如此甚好,列位接旨。”汉帝点头,赞同不已。
“末将遵命!”
这几十个人齐齐拱手领命,不少人露出迟疑。
荀彧等人面不改色,心中却已彻底了然:主公的权力被废了!
突然李逵囔囔道:“陛下,俺铁牛目不识丁,虽然打仗勇猛,但并不会统兵,俺不要做太守!”
“哦?”汉帝故作疑惑,眼睛微眯,“李将军不要受封赏?”
“嘿嘿,是呀!俺铁牛只要做哥哥身边一小卒就行啦,去别的地方还没有美酒喝,俺就不去啦!”
说罢自顾自的看着徐珪大笑,跟个孩子似的,徐珪不由得心中一暖。
“呵呵,好!”
汉帝见李逵心无城府,原来是自己多虑了,本以为他是为了徐珪,没想到竟然只知道喝酒。顿时全无顾忌,就改令:“尉迟恭!”
“末将在!”
“朕任你为建安太守!”
“遵命!”
……
听完汉帝的封赏,徐珪很是寒心,满脸颓然,想不到新年第一天,汉帝就以封赏的名义散开自己的得力干将,将自己召唤,招募而来的人才派往各郡,又将跟着自己伐黄巾、讨董卓、平荆南、征扬州的精锐士卒大部分划为禁军,拱卫皇城。
现在除了文官不谈,将领也就只剩下冷夜吴道李逵了,还有鲁智深罗士信这两个和尚,林冲则就算了,看样子他已经是汉帝的人了。
徐珪叹了口气,虽说给自己封了个扬州牧和吴侯的职位,但兵权却削了一大半,身边也就只有几个亲信,而且内阁设立后,行政肯定也要先行禀报张居正,经内阁同意方才可以实行。
……
难道这就是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良臣亡吗?可眼下只平定了扬州这一块地方,蕲春还在袁术的手中,中原地区战争的气息愈来愈浓,各地兵马调动愈来愈频繁,整个十三州局势紧张,甚至比董卓乱政时更为混乱,而汉帝这等卸磨杀驴之举,着实让人费解,也让徐珪分外寒心。
相似小说推荐
-
秦汉纵横家 (小李相国) 起点VIP2017-10-05 秦汉三国【以小人物为切入点,书写了始皇帝统一六国到汉惠帝登基几十年的历史,故事亦真亦假...
-
鹰扬拜占庭 (幸运的苏拉) 起点VIP2017-07-24 外国历史“主道成肉身第一千零一十九年,第四纪。皇后安娜,全罗马帝国最有权势、最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