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东晋无敌铁军 (tx程志)



十里庙的后院,其实是一块三四百亩的人工种植的竹林。原本极为头疼的师资力量,也随着高敬宗实际控制区域的扩大,得到有效的缓解……

高敬宗让人将镌刻着夏国大学的匾额挂在十里庙的正门上,然而将寺内主大雄宝殿之外的偏殿、藏经阁之类的全部改装。十里庙原偏殿,改成了夏国大学静默厅。此时静默厅内高敬宗端坐在主坐上,下首坐着十数名夏国大学教授。这十数名夏国大学教授,其中以关中苏氏兄弟苏若问与苏若宪名气最大。

但历史上成就最大的还是韦逞以及其母宋氏。宋氏家传周官学。苻坚曾令学生一百二十人从她受业,使周官学得以保存流传,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位女博士。时人称为“宣文君“。当时宋氏成为秦国博士的时候,已经年过八十,如今她才七十,也就是说十年之后,她才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博士。

这些夏国大学教授们神色各异,如今百万大军正在黄河北岸寻找渡河之机,可以说是兵临城下,而这个高敬宗却不务正业,一心要建立夏国大学。这些教授们有跃跃欲试、摩拳擦掌以成就千古声名者,有胆小怕事担心祸及全族者。

关键是高敬宗也不知道韦逞和其母宋氏的成就,事实上夏国大学中除了韦常之母宋氏,还有另外一位女教授,那就是鲍姑。鲍姑晋代著名炼丹术家、精通灸法,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位女灸学家。她出生于一个官宦兼道士之家,其父鲍靓是广东南海太守。她以专治赘瘤和赘疣而闻名于时,以艾线灸人身之赘瘤,一灼即消,疗效显著。她长期与丈夫葛洪在广州罗浮山炼丹行医,岭南人民尊称她为“鲍仙姑”。

鲍姑几乎没有出过岭南,然而当她听闻高敬宗居然将“鬼面疮”治愈了,就让儿子护着她一路北上。当然升平四年元月的时候,才堪堪抵达睢县。在得知高敬宗在建康为质,她又想返回建康去讨探医学问题。不过被高敬宗一通忽悠,随她来到了睢县。成为夏国大学仅有的两名女教授。

当然,有几位年轻的儒家教授却是擦拳磨掌,心神激荡,若能追随高敬宗砥定天下,成就太平盛世,扬华夏天威于四海,何其壮哉?

高敬宗自知道他们心思不同,但政治嘛,就是要团结大多数,为了荣华富贵也好,为了理想也罢,只要跟自己走的,都要给其描绘出美好的前景。

高敬宗品了口茶,道:“众位皆当世俊彦,识见深远,孔圣人说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民氓不知之事,却要众位教化之。但古时圣人教诲,仅能惠于弟子三五人,数十人,百多人。今却不同,本王欲成立夏国大学,无论贫贱,无论出身,只要有心向学,皆可成才。诸位经纶大义,皆可罗列于上而为万民知之。”

众教授拱手道“绝不负王上所托!”

高敬宗建立的夏国大学共分经学院专门教授经学知识,以这个时代的普通教育为主。以苏若问主理。同时建立夏国大学工学院,这就是包括各类工业基础知识,以王嘉主理,但是现在王嘉暂时脱不开身,只能让高敬宗自己挂名处理,以孙昭**。同时还包括医学院,自然是以鲍姑主理。

这时红袖持剑匆匆而入,在高敬宗耳边低语了几句,高敬宗莞尔一笑,端起茶杯:“今日就这么着吧,本王还有要务需要处理,诸位就各司其职吧。”

众教授忙不迭起身施礼:“恭送王上!”

……

夏国大都督府、夏国王宫**院南厅。从长安风尘赴赴而来的杨释没有来得及休息,就与陆永华整理交接。按说联秦抗燕出使任务,杨释是彻底办砸了,可是杨释非但没有事情办砸的愧疚,也没有惶恐不安,神色如常,一片淡然。

副院事陆永华却是担忧不已,百万燕军来势汹汹,虽然如今未能过河,可是一旦燕军从两千里黄河河岸突破一点,百万大军就会像洪水一样席卷而下。最让陆永华担心的还是睢县仅仅拥有一个第八师,要知道第八师只算是夏军乙种师,全师拥有两个战兵旅,一个辎重旅,全师虽然有一万八千人,事实上谁都知道,能战之兵不过一万两千人马。

如果让燕军突破黄河防线,肯定整个睢县就会风雨飘摇。陆永华越是看着杨释像没事人一样,心中更是来气。听到杨释像打发小吏一样打发自己的道:“现在没事了,你去忙吧”

陆永华恨不得一巴掌甩在杨释脸上,可是想了想,这个想法只能想想,陆永华实在不明白这个杨释给高敬宗灌了什么**汤,居然让高敬宗如此信任他。

与众多大神交流一下,终于发现老程自己的差距在哪。诸位期待以后的精彩故事

(本章完)



第356章 夜色黄河

当高敬宗进入**院执事厅的时候,杨释迫不及待的躬身施礼道:“果然不出大王所料,苻坚小儿拒不同意联夏攻燕。”

“那就没有什么好客气的了。”高敬宗转而朝身边的侍从道:“有请郗使君!”

不一会儿,郗超神色坦然的缓步而来。郗超其实对高敬宗也是相当不满的,原本桓温与高敬宗的盟约就是水到渠成。可是没有想到过高敬宗居然只是热情招待他一番,然后就把他凉在一边,置之不理。郗超几次求见高敬宗,都被高敬宗借口军务繁忙给推脱了。当郗超打探到高敬宗所谓的繁忙只是筹建夏国大学,郗超当时就不淡定了。

燕国以举国之兵倾力南下,高敬宗如果是废寝忘食的商讨军情,处理军务,这本无可厚非。别说三五天,就是十天半月,郗超也不会着急。只要高敬宗的局势越危险,他才会越没有选择的余地。可是高敬宗居然去筹建所谓的夏国大学,那么只有两种结局,高敬宗拥有绝对的把握战胜百万燕军,当然作为熟悉军务的郗超,并不认为高敬宗有绝对战胜燕军机会。双方实力差距悬殊,更何况燕国鲜卑铁骑举世无双,鲜卑慕容部从辽东接连打败扶余人、高句丽人、乌丸人和柔然人,像匈奴人、羯人、包括东部鲜卑的宇文部、段部、独孤部、莫侯部等大大小小上百个部落,就连中部鲜卑拓跋部,中部铁勒、丁零、高车等数十个部落,面对鲜卑慕容部铁骑,无一例外,全部战败。可以说鲜卑慕容部铁军是当世罕见的劲敌,而高敬宗尽管也是一个出色的人才,可是他的成军时间太短,全军将士装备与燕军也没有绝对优势,在如此情况下,高敬宗可以丝毫不担心将要兵临城下的鲜卑铁军,那么只有一个解释,高敬宗或许准备投降燕国。

郗超望着高敬宗,躬身施礼,不喜不怒的说道:“不知夏国国主招见外臣有何要事?”

杨释听得出郗超声音中压抑着心中的怒火。高敬宗莞尔一笑道:“本王前几日俗务繁琐,脱不开身,今日得闲可与郗使君……”

郗超毫不客气的打断高敬宗的话道:“郗某正欲夏国国主禀告,襄阳刚刚传来急讯,明主招郗某回去。所以,今日特向高殿下辞行!”

“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高敬宗闻言故作惊讶道:“郗使君这个时候要走,那咱们的计划只能暂时搁置了……”

“非是搁置,实乃可行性不大。苻坚能短短几年时间内崛起,此人的手段不容轻视啊,”郗超坐下来,目光只瞥了杨释一眼就转移到烛火上,慢条丝理的说道,“关于关中之战,有几处疑点,其一,函谷关和潼关皆在秦军手中,一旦遭遇袭击,警讯烽火骤然烧起,关中秦军就会接到消息,我们断然做不到出其不意。一旦三日之内不能破城,秦军援军抵达潼关,就可以将我们西府军挡在潼关之外,到时候就会功亏一篑。”

高敬宗悠悠一笑道:“敢问郗使君,潼关和函谷关相较丰乐城警备如何?”

“函谷关秦军守军不足千人,潼关守军两千六百余人,自然不能与丰乐十数万燕军守备相比。”郗超叹了口气道:“丰乐燕军虽众,然而部署却乱了许多,所以为夏军所趁。”

高敬宗道:“郗使君,先不管潼关、函谷关秦军拥有多少,我们夏军可以将潼关与函谷关完整无缺的交给西府军,不知西府军会拿出什么诚意。”

郗超望着信誓旦旦的高敬宗,心中疑惑不已。按说秦国虽然明面上并没有加强戒备,也没有因局势骤然紧张而增兵两关。然而依靠常备函谷关之险,潼关之固,短短时间内也绝非可以一举而下的城关。早在先秦时期,秦国便依靠函谷关将六国百万雄兵拒在函谷关之外,在这个时候,氐秦这三四千兵马虽然不能硬抗夏军与西府军联军十余万人马,却可以坚持到长安援军到来。一旦秦**队完成增援,这场战争只能铩羽而归。

看着高敬宗那张稚嫩脸,敢将晋国太后褚蒜子、燕国皇帝慕容雋、氐秦皇帝苻坚洪泽浦水寨、天下三方势力玩弄于股掌之间的人物,已经不能拿不容轻视来形容了,偏偏这么多疑点集中到高敬宗身上,郗超也分不清高敬宗的底气是什么。

郗超轻轻叹息道“看来夏王殿下已经是胸有成竹?”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