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督师 (奔叔)


  正黄旗和镶黄旗,虽然在上次大战里损失惨重,但是这毕竟是满洲皇帝的亲军卫队,按照原先规定下的规矩,每一个旗,齐装满员25000人,虽然屡遭打击,损失惨重,但在皇太极缴获了史可法的无数钱粮之后,不惜损伤自己的民族根本,再一次征召了所有的满族青壮,再次将这两个亲卫旗,补充满了部队的员额,在彻底的拿下了不是自己信服的正蓝旗镶蓝旗的统领之后,皇太极将这两个旗,彻底地收归自己所有,依旧拿出自己的力所能及的钱粮,将这两个七旗不但补充完整,而且还有扩大,现在正蓝旗镶蓝旗,也已经是齐装满员两万人马,本来大家都认为,皇太极的这九万人马,握在手中怎么也不动,都是为了新民一旦被攻破,最终不惜一切代价保住盛京城,这个大清帝国的象征,这个大清帝国的政治经济中心,谁又想到,枭雄就是枭雄,却在这个时候,倾其全力,不顾盛京的安危,不过顾近在咫尺的新民安危,不顾广大的辽中平原门户的安危,突然之间就全部出现在了最南端的牛庄面前。
  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两军对垒,厮杀惨烈,第四纵队已经彻底被打残,而第三纵队,以及炮兵纵队,在百里不要命的驰援之下,其实已经是强弩之末,现在支持他们继续攻击的,不过就是一番血性,一旦这个时候,被敌人的援军抄袭了后路,那一场不可避免的大崩溃即将到来。
  陈亮扭头看向赵小明:“我还能抽出四千人马,但是我这4000人马绝对挡不住皇太极的六万大军,你这两万人马可还有一战之力?”
  黄圣远就痛苦地摇摇头,代替赵小明回答:“我的第三纵队,为了增援牛庄前线,已经筋疲力尽,在这期间,我已经抛掉了所有的辎重,包括我将士们的盔甲,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他们一到战场,根本就没得到片刻喘息,他们的体力在急行军中已经彻底被消耗,攻击敌人固定的目标,我们还有一战之力,但面对敌人的攻击,我们却实在是无能为力。”
  事情的确是这样,两个军队打架,当一方面只能固守,而另一方面却依旧有能力攻击的时候,战争的主动权,依旧在攻击的一方,想打就打,想停就停,这就是主动。
  而在这个突发的局面之下,主动的,已经变成被动,想不想打是对方说了算的时候,精疲力尽强弩之末的一方,已经没了话语权主动权。
  陈亮呆呆的坐在那里,突然抽出了眼前的钢刀,对着身边的众将果断的下令道:“赵晓铭,立刻撤回攻城的军队,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人马集结成防守阵型,迎击皇太极那个野猪皮,另一部分后撤五里结阵,我们交替掩护撤回辽西,立刻命令炮兵纵队,炸毁所有不能迅速转移的红衣大炮,孔邦国,立刻整顿我们第四纵队的成员兄弟,保护着一万民兵向西撤退,我现在下命令,立刻焚毁我原先所有的营寨,立刻炸毁所有我们不能带走的物资,全部大军,目标辽河,立刻撤退回我们的出发阵地。”
  这时候,这才是最正确的军事思路,这时候,才是一个主将该决断的东西。这次陈亮没犯浑。
  炮兵纵队长正在用全部的热情发射着自己的大炮,突然接到炸毁他所有红大炮的命令,他实在不能接受这个命令,他认为陈亮已经打疯了,他认为陈亮脑袋已经彻底的混沌了,于是,他骑着战马直接冲到了陈亮的面前,根本不管不顾上下尊卑,对着陈亮破口大骂:“你这是乱命,你这是胡说八道,我的大炮我说了算,根本就不归你指挥。”然后,头也不回的转马,跑回了自己的阵地,对着自己手下的炮兵兄弟大吼道:“目标,牛庄城,轰击。”
  陈亮血红着眼睛看着那炮兵纵队,对着赵晓铭怒吼道:“炮兵的纵队归你管辖,难道你统领不住他们吗?我再一次宣布,炸毁所有笨重的红衣大炮,不能给敌人留下,让他们将来打我们,调拨所有轻便的佛朗机炮,立刻在我们的阵前摆开队形,准备全力轰击敌人的骑兵,然后,将他们再彻底炸毁,你一定要记住,我们不要留下一门完整的大炮给敌人,因为那就是对我们未来兄弟的不负责任,那就是对我们未来兄弟的屠杀。”

第1028章 决断
 ?热门推荐:
  说完关宁铁骑,杨嗣昌然后又一指北方广袤的大草原:“边军这次轻易地丢失两个关口,难辞其咎,军机处可以立刻下文,让他们立刻整顿队伍,掐断建奴北归的道路,同时向遵化靠拢,压迫建奴的活动空间,如此一来,根本不需要惊动其他地区的人马,我们就可以就地解决这股敌人。”
  对呀,还有北面广袤草原上的几十万边军呢,大家怎么把这个茬口给忘了呢?
  大家之所以把边军给忘了,是因为边军这几年根本就没有弄朝廷一文钱,原先是朝廷给不出钱来,边军每年都要闹几次哗变,这让边军在朝廷里很有存在感。
  但自从被吕汉强培养出了抢掠习性之后,边军就再也没有哗变的,也没有闹饷的,所以在不知不觉之间,大家已经淡忘了这支军队,只是兵部考核全国将领业绩的时候,大家才想起那些九边的总兵们,但那些总兵对朝廷的考评,对朝廷的俸禄军饷已经根本不在乎,这些总兵官就坐在各个关口,相往来的客商收税,按照当初吕汉强定下的规矩,留下三成归自己,就这三成,每年所得就比这一辈子赚的还要多,于是大家也故意的,慢慢的淡出了朝廷的视野,不淡出不行啊,万一太高调了,被朝廷看上,那这块肥肉可能就吃不到嘴了,就比如那谁谁谁,就是太高调了,想要再升一级,结果并不真的就看好了他,于是就将他调到南方去做了一个南方的总兵官,这下好了,带着一群穷叫花子一样的士兵,在南方累得跟狗似的,军功外快拿不到不说,还不受各地督抚待见,那就是前车之鉴哪,大家还是闷声发大财的比较好。
  所以现在边军的各个将领,往年逢年过节的时候都削减了脑袋往北京跑,上串下跳的走门路,希望调离那个苦寒贫瘠的地方,哪怕是降级使用都心甘情愿,现在,即便是你发文书调他过来,说给他一个原先让他们可望而不可及的京官做做,他也绝对给你来个推三阻四,头疼屁股疼的,就是不来。
  因此大明朝廷就出现了这样的怪现象,往年最让人头疼的边军,现在已经是最消停的了,往年是苦寒之地的地方,现在也没了抱怨怨言,于是大家就慢慢的把边军这茬给忘了。
  这时候大家才想起边军这个吃干饭的,虽然没吃朝廷的干饭,那还有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不是?你不管吃的谁的干饭,毕竟是顶着咱们大明边军的编制,这时候就必须要为这个朝廷效力。
  于是又立刻命令文书行文边军九镇,让他们立刻整顿队伍,南下断绝清兵后路。
  当然,这时候大家也知道,现在着急边军的确是很费事的,因为整个边军都已经放了羊,那比大明帝国面积还要大的蒙古地区,就那些边军,就像撒芝麻一样,洒的到处都是,就将这些文书发给他们,你都不一定找到他,还有就是这些边军现在已经不吃朝廷的粮饷了,他们已经富得流油,即便是接到集结的命令,人家也不一定能来,不来的理由那是海了去,你还真就拿,他没有办法。不过文书要发,过程要走,来不来,那是凭着大家的良心。
  杨嗣昌的办法是切实可行的,卢象升对这个方略感觉到非常满意,统合远的近的各地近十万人马,对付敌人4万疲惫之师,如果通过这次军事改革之后的军队,还不能将他们彻底歼灭,那这大明可就真的没有希望了。
  在座的诸位成员仔细商讨研究之后,却是一个可行之策,于是大家也就不再提吕汉强回援的事情,最终形成了决议,然后卢象升就拿着这个方略,急匆匆先赶奔孙承忠的内阁驻地,与他沟通去了。
  清兵再次入寇京畿的消息,内阁早就知道了,几个内阁大学士都是文臣,平时处理政务那绝对是驾轻就熟,但是一旦涉及到军事上,平时可以互相指责,夸夸其谈,但真的兵临城下,他们就变得手足无措,当然也有些人在内心里暗暗窃喜,这时候就在孙承宗的面前吵翻了天,但实际建设性的意见根本就没有,不过又拿出了文人那种本色,互相倾轧指责,这个说要弹劾这个,那个说要弹劾那个,然后从眼前的军事危机,迅速的蔓延到要弹劾那些人的个人作风问题,最后大家一起痛心疾手的大骂罪魁祸首吕汉强,并且几乎是一致的,想要将吕汉强挫骨扬灰。
  孙成忠实在是看不下去了,突然暴怒的一敲桌子,大吼一声:“都给我闭嘴。大家听我说。”
  孙承忠的这一句怒吼,立刻起到了底定天下的作用,其他的内阁大学士们纷纷闭嘴,所有的人在内心都不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其实我们这样胡搅蛮缠,说东说西,不说正题,还不就是等着你这句话,我们大家就等着听你说呢,到时候你说什么是什么,胜利了,我们大家都有功劳,失败了,这黑锅就你一个人顶,这才是我们现在的心态。”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