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女排
今天早上,我准备了一条毛巾,一个茶杯,毛巾为哭泣,茶杯为遗憾摔掉,好在,毛巾用上了,茶杯保住了,好了,奥运会什么样的金牌对我都不重要,只有这经历千难万难的女排金牌,才是我真正激动和记住的,好了,我的奥运会结束了,我们继续写我的书,写我的想法,大家加油。
第305章 天下粮商
??
推荐阅读: 这大明就是广大,虽然西北大旱,但南方却大熟。明初由于政府采取了招抚流亡、放还奴隶、劝课农桑等有利于经济恢复的政策,全国人口迅速上升。将南方的粮食生产提高了一个大的台阶。因此有了“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
当时湖南粮食外运数量相当大,如宣德四年,“复支运法,乃令江西、湖广、浙江民运粮二百二十万石于淮安仓”。成化八年,定全国运京师粮共七百万石,其中湖广、江西等地“南粮”五百多万石,占绝大部分。到明代后期长江下游的粮食多依靠湖广等地供应,如安徽的徽州粮食“大半取于江西、湖广稻以足食用也”。
粮食产量的增加,为粮食的商品化提供了前提条件。粮食生产的增加也就带动了一大批依靠粮食贩运起家的巨大的粮商,而现在,这些粮食大鳄几乎每个人的手里拿着一份崭新的大明新闻,看着上面那明显的吕汉强在平陆收购高价收购粮食的消息,在激动着,筹划着。
吸引这些粮商的不单单是吕汉强开出的糙米一两二钱银子的天价,更有那详细介绍的出产——碳精。
南方的商人都是精明的,天价的粮食是一方面,有头脑的人立刻就被那个从来没出现过的煤精的物件所吸引了,如果真的如报纸上介绍的那样,那这东西再适合南方不过了,抓住了这个商机,将是一个长久的源源不断的巨大利润的。
李之秋,湖州望族嫡系,大地主,更是大粮商,四十岁就辞官不做,操持起整个家族的粮食生意,现在家族的全部生意都在他的管控之下。
不过现在李之秋的粮商生意很不好做,究其原因还是晋商八大家给带来的压力。
晋商历史悠久,在朱元璋的政策下做的风生水起,但万历后期,努尔哈赤背叛明朝在辽东建立后金政权后,晋商们的外贸生意受到了严重打击。
第306章 天下粮商2
??
推荐阅读: 大明新闻在湖州没有印刷厂,但这里离着杭州很近,和两份报纸都在那里设立了分部,每日印刷完毕,就会沿着沿途的驿站商行,分发给周边各地,因此,湖州的大明新闻都要比杭州晚上一天。新闻也就成了旧闻,好在这时代消息本来传播就慢,生活节奏也慢,相差一天也就当然不算差了。
十五郎指给李之秋看的就是旧闻中的新闻头条看到这个通栏标题,当时李之秋眼睛一亮,似乎在心头打开一扇落地大窗,抓着报纸如饥似渴的往下面看去。
丢掉对皇上的歌功颂德,直接奔了主题,大意是吕汉强受皇上委派,奔赴山陕赈济灾民,现在山陕缺粮,因此号召义商向山西平陆输送粮食,开出的价格是——糙米一石一两二钱,这样的价格不得不让李之秋惊呼这是天价了。
是的,这对于江南粮商来说,绝对是一个天价了。
国朝税收在原先是银子与实物相结合,但后来张居正施行一条鞭法改革,除了当地必要的粮食储备需要交纳粮食实物以外,其他各项赋税,皆折算成银子,押解进京,因此,每年夏税秋税征收的时候,就是来百姓苦难来临的时候,因为官府只要银子,百姓必须要将手中的粮食卖给粮商,这时候,就是粮商的幸福时刻了,大家纷纷在这时候以低于平时一半的价格抢购百姓手中的粮食,而等青黄不接的时候在高价卖出,这一进一出,立刻就是一倍的利润差价,于是大家一个个都吃的脑满肠肥。
而这时候,一些大家族也看到这里的商机,在这时候,强硬的将自己的族人手中的粮食收购回来,替族人缴纳赋税,从中也赚上一笔,现在李之秋手中不算族人的粮食,就在夏税吃紧的时候,按照惯例,在周边百姓手中收购的糙米是一石三钱,这已经绝对是良心价格,那些晋商的代理人可是一石二钱七,偏远的地方干脆连二钱五的都有,虽然百姓骂声一片,但毕竟官府催逼紧迫,不用手中的粮食换银子,就完不成税收,那样的后果可比贱价出粮严重的多。
第307章 大权独揽
??
推荐阅读: 坐在简单搭建起来的会议厅了,吕汉强上下里外的打量。对于用巨大原木搭建起来的这个宽敞的大厅,在这自己的王国里算的上第二座最宏伟的建筑,对这样的速度和质量,吕汉强表示了满意。
当然,第一座是收留孤儿成立的学校,吕汉强兼任山长,也就是校长,那是新区最坚固的大礼堂。
而这座座落在半山腰上的巨大会议室坐北朝南,敞开的窗户有强劲的,带着黄河湿润的南风吹拂进来,哗啦啦的翻动着横靠窗前书桌上堆堆大满的文书信笺,书桌后,靠着西面墙壁下,就是吕汉强的一把椅子,坐在这里,只要稍微一扭头,就能看到山脚下军营里的一切动态,那里正有如蚁般的乡勇在原先的民夫,现在的吕字营老兵的带领下,正在走着横竖的队列,口号声,吆喝声随着南风若隐若现的传来,听着就让人热血沸腾。
再往南看,便是新建的码头,现在的码头比原先隋唐遗留下来的码头,扩大了不仅仅是数十倍,而且还搭建起来了一排排高大的仓库,还有各种设施,一条新修的道路在那片码头区域延伸出来,平平整整的延伸到这个军营,然后延伸过去,直达平陆县城。
在这码头与军营之间,密密麻麻的的或者高,或者矮的窝棚草房,间或有几栋木头的房屋,横平竖直的街道将这些房舍隔离开,不但形成了商业网店,也形成了防火隔离带。
这是三千多矿工,一千多窑工,以及几千筑路修建码头工人的家属,自发形成的新兴的村镇,而在新成型的街道两旁,是密密麻麻的从平陆搬迁过来,或者是分支的商铺,当然,最显眼的还是第一座由吕焕之师爷招商引资来的那座妓院,华丽的一塌糊涂,每日里莺莺燕燕的,简直就成了新镇的地标建筑,但这些商人,他们不但给这个吕汉强命名的新兴镇带来了商业的便利,更带来了巨大的繁荣。
第308章 粮船来啦
??
推荐阅读: 粮船到来的消息立刻轰动了整个新区,无数的人争先恐后的向码头奔去,一时间万人空巷,将整个新建的码头塞的是满满当当。
吕汉强激动的站在大厅的门口,眺望远处如带的黄河,那里正有一溜的大船正在缓慢的向码头驶来,粗略估计竟然有二百艘之多,帆樯林立,几乎将那段黄河彻底的覆盖,场面及其壮观。
每艘船上都堆满了粮包,每个高高的粮包垛顶上都插着一面巨大的暗黄色的大旗,在强劲的南风里呼啦啦舒卷,这是皇家驿递商行特有的颜色,这是皇家驿递商行车马行特有的旗子。
“是我们的商行,是我们的粮食。”吕汉强哆嗦着嘴唇,再也难以矜持自己的心情,眼眶不由湿润了。盼星星盼月亮的粮船,总算是来了。
王公公看着那巨大的船队,不由得对着东方高高的拱手向天,声音颤抖的狂吼:“皇上啊,粮船来啦,粮船来啦。”
应和着他激动的呐喊,是码头上无数百姓如醉如痴的呼喊:“粮船来啦,粮船来啦。”
这就是希望,这就是活下去的希望。
吕汉强提着袍角疾步向码头上走去,先是用走,后来是跑,再后来是狂奔,就连一项稳重的县令吕焕之都加入到了狂奔的行列,他们太需要这些粮食了,他们太需要这个希望啦。粮食到了,民心就稳了,粮荒就解决了,无数的人就可以活下去了。
“大人来啦,大人来啦,快给大人让路。”不知道谁了下回头,看见满头大汗的吕汉强等正在拼命的往码头方向挤,于是就喊了一嗓子。
第309章 黑 真黑啊
??
推荐阅读: 可惜,所谓的酒宴上来,却大家族出身,锦衣玉食惯了的李之秋不由皱眉,菜不过是一碗不知道是什么的野菜,还有一个炒鸡蛋,一个炒瓜片,却不见肉,唯一的一个肉菜便是那特意为自己赶来杀的一支公鸡,不过这个公鸡的做法也是特别,就一个泥炉,里面放着一块烧红的煤精,便将这炖鸡的泥盆放在上面,只是一会便咕嘟咕嘟的翻开,再在里面涮些蔬菜,大家就在这大热天里,吃的满头大汗。
相似小说推荐
-
还我大秦 (醉眼画眉) 起点VIP2017-08-08 架空历史秦有锐士,谁与争锋!披荆斩棘,万里东归!日月所照,俱为臣属!铁蹄所至,皆是大秦!...
-
铁血宏图 (无语的命运) 起点VIP2017-09-13 清史民国历史可以改变,可以创造!以铁血挽回国运,扬国威于万里之外,复兴中华,一切从1852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