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督师 (奔叔)


  “那户部呢?户部能不能挤出来点?”吕汉强将最后的希望就寄托在了户部上了,但说这话的时候,是一点底气都没有。
  王侍郎一听吕汉强将主意打在了户部,就感觉这个党魁了幼稚症应该看医生了。
  “户部的收入已经入不敷出,这不,还要向皇上申请内帑呢,还指望着他们赈灾?大人,您就死了这份心吧。”
  “户部的收入不是很多吗?怎么真的就穷成这样啦?”
  “当初我也这么想,大明账目上的财政收入很多,我当了这个侍郎,就是要为国好好理财,让天下官吏军兵能宽裕一点。”
  说着,就在自己的书架上翻找了一下,然后拿出一本账册摊开来给吕汉强说:“这是去年的收入账簿,赋税收入麦46.7万石、米2264万石,合计万石,值银万两,其中麦35.3万石、米44.万石折银24.7万两解运。丝绵37374两、生丝43斤、棉花2443斤、苎麻6斤、绢236279匹、麻布4523匹、棉布29339匹、课钞65锭5937贯等,合计值银44.3万两。屯田收入米27.万石、麦26.5万石、草26万束、银9.3万两、钞5.7万贯,合计值银266.2万两。光禄寺、御马监、太仆寺等处草料收入万束,值银3.万两,其中万束折银35.3万两起运,草场改耕地征银4.6万两,起解军马4匹、折色银26.4万两,以上合计值银2.4万两。
  这还不算加派的辽饷﹑剿饷。但那是专款专用,都用在辽东了。”
  吕汉强就点点头,还有一个练饷还没开征呢,那更要命,希望自己的商行好好运转起来,抵消了那未来的练饷,让百姓喘口气吧。
  王侍郎不知道吕汉强的心思,继续他的汇报:“而盐茶商税,还有市舶司的收入都归内帑,现在那帮东林给弄没了,但不算那些,也就是说,全大明去一年的收入应该是万两。”
  吕汉强闻听一下子就蹦了起来,感情那些贴吧里,说崇祯年岁入不过4万,简直就是胡说八道吗,“这么多?那百万赈灾银子应该是有了吧。”
  王侍郎看到吕汉强两眼血红,当时苦笑着道:“我的大人啊,您别高兴的太早啊,这是账目上该收的,其实,根本就收不上来这些。”
  “这么回事?”
  “先,现在的皇亲王爷郡王什么的,王田上的税是不交到国库的,都直接交给他们。”
  “这个我知道,天下不就那么点王爷吗,也扣除不了多少。”
  “还那么点?您知道吗?全大明从洪武爷开始到现在,皇族已经有了六十万人啦。”
  咕咚一声,吕汉强就直接出溜到桌子底下去了。
  六十万啊,这是怎么一个天文数字?
  大明养王爷就像养猪一样,不给他们任何权利,还要派地方官员监督,不许他们跨出封地城垣一步,即便想上城看看城外风景,那你都要请示当地地方官,要不就是一个大罪。
  没事干做什么?努力造人呗,于是,皇族就在这些王爷郡王们的努力下,神展壮大,以几何的度在膨胀增长。这样就到了现在达到了六十万的恐怖数字,有的已经是一城十王爷了,这样一来,他们就占有了大量的田地。
  他们占有的土地是多少呢?
  以万历三十四年五月,四川巡按照孔贞一上言为依据:“蜀昔有沃野之说,然惟成都府属,自灌抵彭十一州县开堰灌田故名焉。近为王府有者什七,军屯什二,民间仅什一而已。”7就是说,蜀王一府占去了成都平原依靠都江堰灌溉的最肥沃的土地百分之七十。河南开封的周王,兼并土地的结果,造成“田产子女尽入公室,民怨已极”。时人有诗云:“中州地半入藩府”,“惟余芳草王孙路,不入朱门帝子家。
  神宗的弟弟朱翊镠分封卫辉,占田四万顷一顷十五亩就是六十万亩;神宗诸子也群起效尤。福王朱常洵是神宗爱子,要求朝廷坚持要按潞王标准给田四万顷,经过廷臣和地方官员的力争才减为二万顷。瑞王分封于陕西汉中,朝廷赐给赡田二万顷,由陕西、河南、山西、四川摊缴租,大致而言,除了江浙财赋之区以外,全国的土地有相当大一部分落入了朱氏宗室的手里。
  拉起桌子下的吕汉强,王侍郎还在继续打击他:“这是王田,还有就是荀贵太监们占有的,比如现在的王公公,就求咱们的当今,一次在京畿近郊拨给他田地三千顷,这也是不要交税的。还有就是士绅们,有功名的士子们,他们也是不需要交税和服徭役的,这样,许多刁民就为了躲避徭役,将自己的田地都挂靠在他们的名下,地租就给了他们而不必再给朝廷啦。”
  吕汉强就点点头,这个他当然知道,而且还知道的比王侍郎清楚的多。比如具娘说,自己这个秀才身上,在山西老家,就有几百亩的亲戚土地在名下,当然自己是一粒米也没看到,要吃饭,还得是自己上街去买,这是什么亲戚吗。
  “还有,那些军屯也不上缴,而各地卫所的开销也是当地截留,还有马政,阉党一倒,这也成了恶政,让东林给整没了。还有”
  “打住,你就说你到底一年能收上来多少吧。”吕汉强不耐烦的打住了王侍郎的汇报。
  “4万。”王侍郎认真的说到,然后又追加了一句:“还是一大部分是实物需要转运,这里的消耗就更多了。”
  “4万也不少了。”吕汉强喃喃,对于这时候低低的物价,还有不多的官僚集团的开销,也勉强说的过去了。
  “就这4万也不能全部入库。”王侍郎现在打击吕汉强已经上瘾了,继续打击,强烈的打击。
  “缴纳田赋的都是小民,现在杂七杂八的不算,就单单田赋和两饷就已经让出产五钱银子的每亩,均摊上三两银子了,因此大批百姓撂荒,拖欠田赋,大人,你是不知道啊,各地为了追缴田赋,规定三天一顿板子的拷打,结果大批的丁壮已经成了残废,更加缴纳不上了,因此,实际能收上来一半就是万幸了。”
  吕汉强站起来,头也不回的往外就走。
  “大人,怎么走啦?吃完饭再走啊,我还没说完呢。”王侍郎就追出了大门,冲着逃跑般的吕汉强高声的挽留着。
  “不走?不走我就恶心死了。”然后边跑边喃喃:这是必死无疑了。“
第178章 开议赈灾
 
  
    家是安全幸福的,这让吕汉强很高兴,也很满意,坐在饭桌上,吕汉强向娘仔细的讲述了皇帝的决定,希望看到娘心疼儿子而拿起龙头杖,找那个该死的皇帝去理论一下,撤销了自己的这个倒霉的差事。
  
    “很好,我这就求见面圣,老身就拿出一万银子,作为表率。”吕汉强就失手打破了酒杯。
  
    自己怎么就忘记了这个娘是深受皇权毒害的老一辈人呢?
  
    “娘,此一去,便是水深火热,这一去,儿子就可能回不来啦。”吕汉强大打亲情牌。
  
    “精忠报国死而后已,你尽管去,即便你为国尽忠,我还有你弟弟妹妹养老,不会断了我吕家根苗。”娘就斩钉截铁的道:“老身不明大义,但老身知道,当年佘太君送子上战场,落得满门孤寡,但却成就了她千古英名,她是太君,我也是太君,我儿放心,绝不可亵渎了这尊贵的称呼。”
  
    吕汉强就彻底的将脸埋在了碗里。
  
    还说什么?这事情就得办,这差事就得接,不然娘这一关就过不去。
  
    既然要接手这刺猬,就要想办法将这刺猬变成肉汤,于是,吕汉强就整晚的在脑海里翻看着陕西的地图,因为那将是祸乱之源,自己原则上赈济的第一站就应该是陕西,然后才是还算安稳的山西。
  
    但陕西怎么看也没有一点让自己发挥的余地,尤其据自己知道的历史是,这次赈灾银子根本就是崇祯在那意淫歪歪,根本就没有什么五十万官吏的捐输,当年不过是区区五万两,家上王承恩克扣后的,总计不过十万银子,就这点,还被赈济的钦差,以及当地的官吏贪污克扣了一大半,最后发到灾民手中的粮食,折合下银子,不过区区一万多两,不够是走了走过场罢了。
第179章 别有用心(第一更)
 山陕大旱,本来应该对百姓施行免税以养民力,在给予大力赈济以安民心,这样双管齐下,才能快速的恢复生产,但现在袁崇焕每天都在管朝堂伸手要银子,就一个蓟辽关宁,每年的军费从孙传庭的每年二百万,已经发展到了五百万,这不但已经大大的挤占了其他边军的军饷和国内的财政,而且还成为一个大大的无底洞。
  
    对于袁崇焕的要求,无论的户部东林,还是内帑的崇祯,都给予了绝对的宽容。
  
    东林宽容是因为袁崇焕是东林推荐的,当时次铺钱龙锡和东林党魁们商量,为了文官抓军权,就推出了“曾经战过”的袁崇焕,替代前朝天启老师孙传庭,再在袁大嘴巴一阵忽悠之后,希望袁崇焕能出成绩,以堵住吕汉强等诟病东林只会空谈误国的言论。
  
    崇祯无底线的支持袁崇焕,是因为在他心里急于求治,也在袁崇焕的大嘴巴下,得到了他想得到的五年复辽的承诺,因此不给袁崇焕一点“气馁”的机会。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