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宏图 (无语的命运)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无语的命运
- 入库:04.13
“不是交易,而是一个建议。”俾斯麦看着帕默斯顿说道。
“现在的局势,首相阁下应该非常清楚,如果继续战斗下去,英国失去的将不仅仅只是殖民地。”“我说过,英国会战斗下去,英国是不可能投降的!”帕默斯顿语重心长的说道,英国遭受了有史以来最惨重的失败,但是英国还有战斗下去的力量,至少他让英国人相信了这一点。帕默斯顿的回答让俾斯麦条件反射地直起脖子:
“那又怎么样?难道要让英国成为历史吗?”帕默斯顿看着俾斯麦说道。
“失去了殖民地,数千万英国人还有希望吗?英国的经济还有希望吗?”提到英国的经济,帕默斯顿的思绪飞离了这座古堡,他想到了现在的英国,现在的英国国内,大量的工厂正陷入停产的边缘,尤其是那些纺织厂,因为没有原料、没有市场而被迫停产。没有了纺织工业的英国,还是英国吗?
可是失去了市场之后,即便是战争停止了,英国的纺织工业还有可能复苏吗?显然是不可能的,没了市场,没有了殖民地,一切都会结束,到时候英国甚至会沦为一个欧洲的三流国家……到那个时候,所剩下的,不过仅仅只是一个英国而已,一个英国的名称!到时候,整个不列颠都会陷入饥饿之中!
“到那时,英国人会挨饿,会陷入饥饿之中,经济会崩溃,对于英国来说,甚至比输掉战争更可怕!”
“但,这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一开口,俾斯麦就意识到了自己似乎正在揭开底牌,于是赶忙补充道:
“也许,还有其它的市场,比如说,印度即便是在俄罗斯的占领下,俄罗斯的工业也不可能满足那里的市场,毕竟,俄罗斯也需要从英国进口棉布!即便是现在!”这是事实,俄罗斯落后的工业使得他们不得不通过荷兰等国的中间商从英国进口棉布之类的产品,而英国为了维持经济,对此也是视而不见。帕默斯顿把手中的雪茄烟搁在烟灰缸边,然后缓缓摇头说道:
“这只是暂时的,最终俄国的产品会取代英国的产品。如果我们相信这可长久的解决之道,无疑是自欺欺人的一种行为。”不待俾斯麦开口分辩,帕默斯顿看着他说道:
“我们都很清楚这一点,包括普鲁士,未来你们的工业品,也会出现在世界的舞台上。”
对此当然没有任何人会反对,他们每个人都很清楚,这是事实,最终各个国家的工业都会崛起,本国的商品最终会取代进口产品。
“即便是殖民地,最终他们也会建立工厂,阁下。”俾斯麦看着帕默斯顿说道。
“在印度,同样也有现代化的纺织厂,阁下!”
帕默斯顿却是一脸的“无所谓”的模样。
“那不一样,印度过去是英国的殖民地,或许印度人会建立工厂,但是他需要向不列颠交税,这对于不列颠来说,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俾斯麦眯了眯眼,他知道帕默斯顿是在坚持,他的坚持又是为了什么呢?
是为了拒绝谈判吗?
当然不是,如果是这样的话,他就不会同自己见面了,他现在提到这些是为了什么呢?帕默斯顿看着俾斯麦继续说道:
“但是现在,印度却被法国、俄罗斯占领了……对英国而能言,没有印度,就没有英国的未来。”“那么阁下应该很清楚,法国、俄罗斯以及中国都不可能放弃他们已经占领的地区,尤其是前两者,相比中国得到的,他们得到的并不多,印度对于他们来说实在太重要了。”其实,他们每个人都很清楚,相比于法国、俄罗斯,中国只是占据了很多土地,至于经济上的利益,远不如他们两国,毕竟印度是一头奶牛,而中国所获得的不过只是一片蛮荒——非洲、加拿大、澳大利亚都是如此。“但是英国,需要自己的殖民地!”
帕默斯顿耍起了无赖。
“我们都知道,如果没有殖民地,未来的英国会一天天的衰落下去,这几乎是不可挽救的。”“未来的非洲市场同样也会很庞大,如果我估计不错的话,未来几十年间,移民非洲的中国人,可能会突破8000万人,英国的产品同样可以输出到那里。”俾斯麦终于打出了他的底牌,这是中国外交官与他进行秘密接触时,告诉他的条件——中国可以有条件的向英国开放非洲市场。“中国人同意英国在未来三十年内,都享有与中国相同的市场待遇。包括关税等各个方面……”
帕默斯顿冷笑道:
“想同的市场待遇?非洲?三十年?这只是一个保证而已,而且,八千万人的市场,应该是在30年之后,我们都很清楚,中国的工业甚至都满足不了他们自己的市场!”“是暂时性的,不代表未来不能。”俾斯麦打定主意,要拯救英国。“现在,对于英国而言,这也许是最好的选择了!”
帕默斯顿禁不住嗤鼻道。
“是吗?最好的选择就是把所有的殖民地都交给他们,中国人、法国人、俄国人,他们都会得到这一切,得到英国的血肉,而英国将失去一切!”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就连俾斯麦在这个时候也不得不说道:
“我必须提醒阁下的,现在中国与法国组成的联合舰队以及他们的军队,正在集结着……”“现在英国根本别无选择,现在对于英国来说,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现在死亡,一个是将来死亡。”帕默斯顿固执的说道。终于,面对帕默斯顿的固执,心知对方不可能做出让步的,俾斯麦低头沉吟许久,终于还是问道:
“那么,你们的底线是什么呢?你必须要知道,中国人不可能归还殖民地的,这一点,中国的态度非常坚决,他们需要土地去安置4亿中国人,天知道,这几乎占了全世界一半的人口……”“首相先生,你看到未来的世界了吗?”帕默斯顿反问道。“未来的世界?”“是的!”
帕默斯顿看着俾斯麦说道。
“未来的世界就是,如果一个国家没有殖民地,那么他就会沦为三流的小国,英国必须要拥有自己的殖民地!这是作为一个大国所必须的,要不然,英国就会像其它欧洲大陆国家一样,不得不仰望法国的鼻息!”
“可是,现在……”短暂的对视之后,俾斯麦知道对方是不可能放弃这个坚持,同样他也知道,没有殖民地的英国是无法对抗法国的。“你知道的,我无法给你任何承诺。而且中国人也没有告诉我,应该如何满足你们的这一愿望!”“他们会知道的。”帕默斯顿肯定的回答道:
“中国人肯定知道,他们肯定知道,应该如何满足英国的意愿!”
新书发布倒计时,新书是明末的小说,从永历十三年开始,如果你对新书有什么建议或者想要什么龙套的话,可以加入群中交流,群号:150536833,欢迎你的加入!再次拜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无语的支持与厚爱,希望我们能够继续一路同行!
第686章碎片
位于帝都官街西侧的科学技术委员会,在京城这是一个并不怎么起眼的政府机构,但是对于中国科学界来说,这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构,与普通的政府机构不同,这个由国内的知名学者、教授组成的委员会,一直是政府独立的科学顾问团。在过去的多年间,为政府的提供了很多咨询服务。当然,他们还需要编写世界科学月报,以便让皇帝、官员以及学院师生掌握世界科学的最新动向。
当然,帝国科学技术委员会还有其它更为重要的使命——协助引进国内企业引进西方技术。与其它国家分散的技术引进不同,早在都督府时期,针对技术落后的局面,就根据陛下的指示采取了“技术打捞”和“优选尖端”精明措施,从而快捷、成功地以可以说极为低廉费用与极高效率在短短不到十年之内,就吸收西洋国家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技术积累,迅速缩短了中国与西洋国家科技水平差距。而“技术打捞”即在技术引进时,对外国制造商报价销售的量多面广的技术数据、设备样品、工艺路线等进行分析、评判,努力“打捞”适用技术。而“优选尖端”即在适用技术中寻“新”择“优”,从而确保引进的技术不至于在引进后立即落后。
当然,除了大规模的技术引进之外,更为重要的就是大规模的设备引进,开宏元年后,国内开始进入大规模的建设,在五年间,国内官办以及民间企业引进了超过10万台机械设备,同期英法等国机械出口的85%,都是售予中国。而在这个过程中,科技委员会同样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制定了进口机器设备名录,甚至有时更是直接派人参与谈判,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引进设备的生产技术专利。
除了技术引进之外,科技委员会同时还指导着国内的工厂、学校进行相应的技术研究,从而使得国内在许多技术领域得已超越英国。尤其是在电力、化学等领域,经过数年的努力,中国已经远远领先于英国。而在这个过程中,科技委员会的指导引领作用,可以说是居功甚伟。不过即便如此,对于外界来说,科技委员会,仍然是一个名声并不怎么响亮的机构。
相比其它的政府机构,科技委员会完全隐于一片园林之中,以至于从外观上看到,倒像是一个巨大的园林,而不是政府机构,很多时候,经常会被人误解为这是一座不开放的园林。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唐之圣 (峰爱涵) 17KVIP2017-09-16 历史军事 缉毒警察梅天郎头部受创穿越到唐朝,成为了弑帝自立的宇文化及所遗留下的血脉,历史...
-
燃烧大明 (单鸟) 起点VIP2017-09-01 两宋元明明末让人魂牵梦绕的时代,武义有幸来到这里,那就要改变这段历史。军队,要重获荣誉,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