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甫当然不会任由他的宠信超过自己,他已经观察过了,陈希烈是一个有弱点的人;他性格懦弱,而且胆小怕事,再加上他身后没有背景、没有大家族的支持。
这种人都容易被牵制,而且他没有足够的能力和自己抗衡。
于是他跟玄宗引荐了陈希烈,把他拜为丞;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监视他。
两个人共事,特别合拍;互相吹捧、狼狈为J。
李林甫担任的宰相时间已经很长了,即使不耍Y谋诡计,也没有人敢当面和他叫板。
再加上,陈希烈在旁边儿一唱一和的;两个人把朝堂弄得乌烟瘴气,可偏偏玄宗觉得这两个人很好。
从此之后,玄宗更加贪图享乐、完全不理政事了。
政事裁决都交给了李林甫论断。
陈希烈和牛仙客一样,对于李林夫提出来的意见,他一概不反对;从来都是唯唯诺诺的。
按照正常的流程,宰相应该在大明宫内办公,午后六刻才应该从宫内回家。
李林甫跟玄宗说,如今天下富庶、四海升平,根本就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处理。
基本上巳时他就跑路了。
军国大事都由李林甫和陈希烈裁决,但是实际上都是由李林甫自己做主的,陈希烈只是在旁边署个名而已。
玄宗整天和杨贵妃厮混,根本就不管朝堂上的事情了。
说实话,如果要评选自古以来坑儿子的爹,玄宗肯定名列前茅。
跟自己第十八个儿子抢老婆,还给三儿子留下了一地的烂摊子;在此之前,因为武惠妃的谗言,连着杀掉了自己三个儿子。
港真,如果玄宗他爹还活着的话,估计要被他气死了:“老子没你这种儿子!”
既然都不想管了,能不能把位置让给你儿子?
如果现在给的话,也不至于爆发安史之乱,肃宗也不至于满大街忙着光平定动乱;唐朝更加不会因为大量的军费掏空国库、开始走下坡路。
如果不是因为君臣有别,我真的很想当面打他一顿。
现在的玄宗,除了每天宠信杨贵妃外,已经是一条咸鱼了。
普天之下,估计没有人能像玄宗宠爱杨贵妃一样了。
跟了自己的大半辈子的好哥们、整个皇宫最显赫的宦官高力士亲自帮她执辔授鞭——赶马车。
宫中还专门准备了七百多个绣娘,这些绣娘都是杨贵妃一个人的,她们负责每天为杨贵妃缝制礼裙。
杨贵妃的衣服据说多达千件,一天穿一件,三年之内都不重样;这七百多绣娘还在每天赶制,估计她这辈子的衣服都不用重样了。
现在的朝堂之上,原本就是乌烟瘴气;藩属国也纷纷趋炎附势,争相进献奇珍异宝、漂亮服饰以及宝器给大唐。
进贡的名头无一例外都是夸赞杨贵妃惊若天人;不光藩属国这样,朝堂之上也是纷纷附和。
岭南经略使张九章与广陵长史王翼,因为进献的宝物精美;张九章加官为三品,王翼直接被提拔为户部侍郎。
我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奢靡之风盛行,像我这种靠军饷过活的人,简直就是大唐上的一股清春风啊。
民间的百姓们估计已经对大唐失去了信心,编造了一首特别讽刺的歌谣:“生男勿喜女勿悲,君今看女作门楣。”
杨贵妃因为特别喜欢吃荔枝,每年到了荔枝成熟的季节,就让岭南加急送来。
荔枝原本就很容易坏,岭南距离长安又那么远;想要荔枝色味不变,必须派人快马加鞭。
于是,运送荔枝的人快速地奔波的两个驿站之间;累死的人和马匹不计其数。
只是想吃个荔枝就折腾那么多人,更别说两人吵架了。
今年七月的某一天,杨贵妃因为嫉妒而出言不逊,把玄宗惹怒了。
他一气之下,说:“你有本事就别回来了!”
杨贵妃仗着自己备受宠爱,态度也很硬。
两个人僵持不下,玄宗作为一国之君不要面子的啊!
于是让她哥哥杨铦带她回娘家。
可是第二天,玄宗就怂了,他又想起了杨贵妃的好,一整天都心情闷闷不乐的。
到了上午,,犹未进食。
左右之人想要上前劝他吃饭,都被打了一顿。
高力士和玄宗一起生活了很多年,当然看出来他这是闹脾气了。
他想了一下,应该就是因为杨贵妃回娘家的事儿。
于是立刻派人带着杨贵妃任中所有的侍者,去杨贵妃的家里接她。
到了晚上,高力士跟玄宗说,“您也太生气了,杨贵妃现在正在门口等着呢!”
玄宗一听,立刻让人迎杨贵妃归院。
大明宫建成之后除上元节之外从来没有解除过门禁——但是这次破例了。
说实话,杨贵妃如果只是长得漂亮,当然也不会被专宠那么多年。
她很会跳舞,尤其擅长跳霓裳羽衣舞和胡人的回旋舞;安禄山也是因为擅长跳回旋舞而被玄宗器重的。
第376年 再除异己
转眼到了天宝五载,正月里,玄宗想要广求天下贤能之士,于是下了一个诏书:
通一艺以上者皆至京师。
但凡有一技之长的人都可以前来报考。
但是李林甫害怕会有在野的贤士当面戳穿他的Y谋,再加上,他也害怕玄宗会有人任用,从而严惩他。
于是跟玄宗说:所举贤能之士多卑贱愚陋,恐有言语污辱圣上德行。
这些前来参加科举的人都是一些愚不可及的人,如果由陛下亲自前来选拔的话,恐怕会侮辱陛下的耳朵和眼睛。
玄宗觉得有道理,于是让郡县长官精加试练,严格选拔人才。
各个郡县选出来的优等生们由郡县统一把他们的户籍报到中书省,然后由各个尚书进行复审。
尚书们复审完成之后,把这些人的名单汇总到一起,由御史中丞监试。
取其中名实相符者奏上。
这些候选人到了长安之后,使出了浑身解数。
可是诗、赋、论三场比赛下来,居然没一个合格的。
这一批参加选拔的人里面还有杜老师,号称诗圣的杜甫居然名落孙山;杜甫之所以这么大年纪才去参加科举,是因为他的成年之后游历了十余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别人我不知道,但是以杜甫的才华,只要玄宗在场,肯定让他惊艳不已。
可惜,这一次的考试是李林甫全权代理。
此时的玄宗已没有年轻时的宏大理想,更没有年轻时为恢复李家王朝气势的远大抱负;整天只知道和杨贵妃嬉笑打闹,完全不理朝政。
朝廷大事已经完全被李林甫掌控,最重要的是他还无条件地信任李林甫。
于是李林甫直接跟他说,参加的人全都不合格,并且上表祝贺,说“野无遗贤。”
于是,这一年的科举居然无一人中第——等于没有举行。
忙乎把“外患”处理掉了之后,李林甫继续清除异己。
他跟玄宗说,应该把皇甫惟明、韦坚及其兄弟们处死,留着他们终究是个隐患。
玄宗直接让李林甫全权代理,还说,什么事你自己做主就好了。
李林甫一听,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我必须把他们几个人杀了。
于是派自己的“得力干将”罗希奭为御史,把他们杀掉。
罗希奭从青州出发,到了岭南;所到之处,迁谪者皆被杀害。
周围的郡县惶骇不已。
他到了宜春,被流放到宜春的李适之恐惧不已,干脆服药自尽。
罗希奭到了江华,王琚服药自尽、但是没成功。
听说罗希奭已经到了,他直接爬起来上吊自尽了。
罗希奭又绕路去了安陆,想要杀掉裴宽;裴宽直接跟他跪下了,请求他放过自己。
他说自己上有老下有小,还是老裴家最后的独苗苗,他真的不能与不想死啊!
罗希奭居然被他感动了,于是放过了他。
贤臣们被赶尽杀绝,乱臣贼子却步步高升。
天宝六年三月二日,玄宗任命原本就已经是范阳、平卢节度使的安禄山兼任御史大夫。
这个时候安禄山已经成了个大胖子,他的大肚子都快垂到膝盖了,他自己说自己得有三百斤。
而且,尽管他这么胖,但他还是个灵活的胖子;照样还能跳对敏捷度要求很高的回旋舞,而且还自转的非常快。
回旋舞我见过,主要的舞步由自转组成,“回旋”两个字其实精准的描述了这个舞蹈。
回旋舞飘忽轻柔,绰约多姿;看起来有些像后世的民族舞。
安禄山这个人原本是不太精通回旋舞的,听说玄宗对歌舞特别痴迷,专门练习的。
安禄山虽然外表装得痴直,但是,但实际上非常Y险狡黠。
他令他一个叫刘骆谷的部下留守在长安,刺探朝廷的动向,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要立刻向他的汇报。
有刘骆谷充当他的眼睛,他在边防可以高枕无忧。
仅仅是刺探朝廷的东西怎么行呢?
当然还得跟玄宗送礼了。
安禄山占据着边防线,时常攻打附近的小城镇。
相似小说推荐
-
草民遇三国 (小囧同学) 起点VIP2017-08-01 秦汉三国莫非回到三国只是为了铲除这两个妖孽?来来回回的奔波也是因为这个?但不论哪边,三国...
-
伐明 (林泉隐士) 起点VIP2017-08-16 两宋元明崇祯元年,陕甘大旱,饥民遍地,流贼四起。陕北高原,官员催科比粮,搜刮严酷,百姓早已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