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那么委曲求全,也只不过多苟活了一年。
这个时候也是,哥舒翰认为的正道一直都不存在:三司奏忠嗣罪当死。
唐律有明文规定,扰乱军纪者,斩;阻挠军计实施者,斩;惑乱君心、意图谋反者,诛。
王忠嗣被判处死刑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此时哥舒翰正受玄宗宠遇,他力陈王忠嗣之冤,并请以自己官爵赎忠嗣之罪。
玄宗根本不理他,转身就走,哥舒翰跟在他后面一步一叩首,哭得泪流满面,“陛下,王公断不是这样的人啊!他自小在您身边长大,他是什么样的人,陛下是最清楚的!”
他跟玄宗细数王忠嗣的功绩,一桩桩一件件,如数家珍:言词哀痛、情真意切。
“边疆再无战事,王公之功不可没,”哥舒翰鼻涕一把泪一把的,“王公若有心谋反,为何还要卸任两大节度使之位?”
“四镇节度使可以统御大唐七成以上的兵马,王公若有心反叛,大可以揭竿而起!”哥舒翰又叩首道,“石堡城原本就易守难攻,王公并非不尽心尽力,实乃为士卒着想。”
玄宗这个时候才恍然大悟,可是王忠嗣确实没听从他的指挥——玄宗才不会承认自己的指挥是错误的,十一月二十七日,贬王忠嗣为汉阳太守。
相比于殒命,贬官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
李林甫没能杀了王忠嗣,又把矛头对准了太子李亨。
他屡次兴起大狱,并在长安另设了一个全是他自己人的审查机构“推事院”。
因为杨钊是杨贵妃的兄长,可以出入禁中,而且被玄宗所信任;李林甫拉拢他为援,任为御史。
但凡和太子交往过密的人,一律派人暗中观察,必要时,押送到推事院交给酷吏罗希奭与吉温审问。
杨钊原本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趁着这个机会,他也铲除了很多自己的对手,被诬陷诛杀的家族有数百个。
好在李亨为人仁孝又比较谨慎,再加上驸马都尉张垍和高力士暗中保护,在玄宗面前各种帮他说好话,李林甫才没能得逞。
如果不是张垍和高力士还是正派人物的话,大唐肯定完了。
玄宗就四个有治国之能的儿子,还被他一口气杀了仨;剩下的虽然也有才能,但是军事能力强并不代表可以治理好国家。
今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因为高仙芝在小勃律之功,玄宗封他为高安西四镇节度使;参战的将领皆有封赏,我和田珍官加一等,各赏金百两、锦帛十匹。
穿惯了军营的怎么折腾都磨不破的缺胯袍,对锦帛之类容易挂丝儿的东西完全没兴趣;我让新担任我副手的房昕把锦帛变现,分给了陌刀队的弟兄。
夫蒙灵詧被调入长安,担任了礼部尚书。
第380章 封氏常清
高仙芝升任安西四镇节度使之后,一改以前得瑟的性格。
他其实一直都挺得瑟的,可能也是因为他的升官之路一直特别平坦;他二十岁的时候就被封为了将军,现在刚四十岁出头,就担任了安西四镇节度使。
人都是这样,太安逸了就容易得瑟;现在担任判官的是以后的名将封常清。
当初,高仙芝还是都知兵马使时,封常清自荐想成为他的侍从,结果被他一顿笑话。
封常清其实还是挺惨的,他小的时候爸妈就没了,他跟随犯罪、被流放安西的外祖父生活。
他三十岁的时候,仍然默默无闻,便主动投到安西四镇节度使夫蒙灵詧的麾下。
当时将军高仙芝在夫蒙灵詧手下担任都知兵马使;说实话,高仙芝这个人其实颇有才能,带兵打仗也是好手。
有一次出兵,他身边三十多名侍从身披戎装、整齐划一。
封常清事后跟我说,他特别的羡慕能够出征的人,他也想成为高仙芝的侍从。
于是慷慨激昂向高仙芝投书一封,毛遂自荐。
但封常清的形象不怎么好,虽然他的身高也接近一米九,可是他因为长期营养不良身体细瘦,仿佛一阵风就能刮倒似的。
他还是天生的跛足,右脚比左脚矮一点儿;走得慢的时候看不大出来,一旦走快了就会比较明显。
老封还有点儿斜视,他看人的时候左眼是正常的,右眼会不自觉的往眼角瞟。
高仙芝那种明显是处女座的人怎么可能会接受呢?
虽然他看到那封自荐信之后激动不已,但是看到封常清真容后,嫌他相貌丑陋,不愿接受。
第一天失败后,封常清没有灰心,第二天再次投书。
高仙芝不好意思拒绝地那么直接,但是他下意识地打量了一下封常清的脚:“侍从已录取够了,暂时不需要了。”
封常清一眼就看出来高仙芝是在嫌弃他的外貌,于是也有些不太高兴,说:“我仰慕您的高义、愿意侍奉您,所以没人介绍自己来了,您为什么一定要拒绝呢?相比于看容貌录用人,将军不觉的学识更重要一些吗?”
“您还是考虑一下吧!”封常清补充道。
话都已经说到了这个份儿上,高仙芝还是拒绝了他。
老封依旧不放弃,他每天都在高仙芝必经的路上等候;等不着就去他家门口等。
高仙芝被他磨了一个多月,没办法就把他录取到侍从中;但是也不曾重用他,就把他一直扔在那儿了。
天宝初年,达奚各部叛乱,从黑山以北,直到碎叶城,玄宗命夫蒙灵詧前往平叛。
夫蒙灵詧派高仙芝率领两千名精锐骑兵从副城向北,直至绫岭下截击叛军。
达奚部因行军劳顿,人和马都疲劳,因此几乎被唐军全部俘获或杀死。
与此同时,封常清在帐中私下写好捷报,捷书中详细地陈述井眼、泉水、驻军地点、胜敌的情况和战术,条理分明。
高仙芝想说的,封常清都周到地替他讲出来,高仙芝因此大为吃惊,便马上采用。
回军后,夫蒙灵詧迎接、慰劳他,高仙芝换上戎装去拜见夫蒙灵詧,当时的判官等人争着问他:“此前送来的捷报是谁写的?您帐下怎么有这样的人才?”
高仙芝回答说:“是我的侍从封常清。”
他们都很吃惊,没想到能写出这样一份捷报的人,居然是那个瘸子封常清。
赶忙把他请了过来,施礼让座,并和他谈话,认为他是奇才。
从此,封常清于是逐渐有名气。
因为击败达奚之战有功,封常清被授任叠州戍主,仍任判官。
这次攻打小勃律国,负责提供地图和军事部署的人就是封常清。
这次的捷报也是他负责撰写的。
封常清因从战有功,高仙芝便请奏他为庆王府录事参军,充节度判官,赐紫金鱼袋。
不久,又加朝散大夫,专门负责四镇的仓库、屯田、甲仗、支度、营田等事宜。
封常清有才学,办事果断、对事情的分析一针见血;而且他治军极严,不亚于哥舒翰。
他任留后使时,高仙芝R母之子郑德诠已为郎将,R母也住在内宅,高仙芝对郑德诠更是视如兄弟,家皆委任于他,所以郑德诠在军中的威望很高。
封常清每次办事回来,诸将都前去拜见,唯独郑德诠傲漫无礼;是个以貌取人的人,一直瞧不起封常清。
多次当众嘲笑封常清的腿,有一次甚至骑马从常清身旁走过;因为封常清是跛足,不能骑马。
不仅如此,他还多次笑话封常清的眼睛是斜视。
高仙芝应该也有所耳闻,但他总是充耳不闻。
叔可忍婶不可忍,封常清在忍受了对方一个多月的****之后,反击了。
封常清到了使院,派人把郑德诠召来,每经过一道门,就让人把门关住;见面后,封常清起来对郑德诠说道。
“我确实出生卑微,也不如你有后台;但是中丞命我留任后方,整个后方就应该听从我的调配。
“但你作为郎将,为何多次在众人****封某?”
两句话把郑德诠堵得哑口无言。
“你这并不是在****我个人,而是在藐视军威。按照军律,杖六十。”
封常清说,左右副手立刻上来把郑德诠脱了出去,狠狠得打了六十军G。
郑德诠一向养尊处优的,六十军G下去,直接被打得连气都没有了。
左右副手将郑德诠脸朝下拖出去,这个时候,高仙芝的母亲和R母才得到了消息。
她俩在高仙芝的门外号啕大哭,想要救郑德诠,但已来不及了。
高仙芝看到时,郑德诠就已经死了。
他因为被打得血R模糊,又被拖了出去,脸都没法儿辨认了。
但是封常清做的没错,高仙芝也无话可说。
他看到走过来封常清的时候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
封常清也心照不宣地没有主动提起。
但是整个军营几乎都听见了郑德诠鬼哭狼嚎的声音,从此军中再也没有人敢挑衅封常清的威严,军纪也从此为之一肃。
第381章 胡人戍边
边疆因为有了高仙芝、哥舒翰、封常清这是唐朝名将的镇守,算是暂时安定了下来。
距离安史之乱还有不到十年的时间。
相似小说推荐
-
草民遇三国 (小囧同学) 起点VIP2017-08-01 秦汉三国莫非回到三国只是为了铲除这两个妖孽?来来回回的奔波也是因为这个?但不论哪边,三国...
-
伐明 (林泉隐士) 起点VIP2017-08-16 两宋元明崇祯元年,陕甘大旱,饥民遍地,流贼四起。陕北高原,官员催科比粮,搜刮严酷,百姓早已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