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县学第一课 上
求收藏,求推荐票!
翌日清晨,谢慎早早起身,一番洗漱后装好笔墨书砚提起布包,前往县学进学。
由于昨日和王章,王守文等人喝了不少酒,谢慎现在还觉得有些头晕目眩。这绍兴黄酒果然名不虚传,让不胜酒力的谢慎苦不堪言。
县学的进学时间很固定,每日只需上午半日在学宫。至于下午的时间,则完全由生员自己来支配。
这多少有点垂拱而治,无为而修的味道。
其实就像王章所说的,只要每次例考时考生都在,平日里来与不来问题都不大。
谢慎来到县学时已经到了不少生员,谢慎一一过去拱手算是打了招呼。新人嘛,自然最重要的事情是混个脸熟。
在这个讲究论资排辈的大明朝,资历便是一切。谢慎是新人,自然不能太高调了。
“哈哈,谢案首快这边坐。”
王章坐在学堂左侧靠窗的位置,抬首便是修竹小径,位置极佳。
他见谢慎来了,便十分热情的起身迎了过来。
谢慎苦笑一声,心道这王章看来在县学之中地位颇高,不然也不可能坐在这么好的位置。
“章兄莫要再以案首相称了,某实在是汗颜。若论才学,在座各位都是前辈翘楚。”
“是啊,堂兄!你和慎贤弟之间不必这般拘束,若是要亲切一些,唤他慎哥儿也行。”王守文显然心情不错,笑着打趣道。
谢慎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王守文这才识趣的收起了话匣子。
“咳咳,慎贤弟昨日考虑的如何?愿否加入海棠诗社?”
王章一脸期待的望着谢慎,让谢慎好不尴尬。
他也知道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何况是县学这样的地方。王章这么明着“逼问”他,不就是为了在众生员面前扬名吗?
谢慎昨日想了一整夜,还是决定加入这海棠诗社,不为了别的,只为了在县学中站稳脚跟。
王章再怎么说,也是王守文名义上的堂兄。虽然实则两家关系淡漠,但王章和王守文的私交却是不错。
秘图派王氏和上塘王氏算是打断骨头连着筋,想要彻底撇清关系是不可能的。
在县学这种地方肯定有很多家族势力角力,孤身一人想要置身事外是不可能的。
诗社便是各大家族角力的一种体现。既然非得要做一个选择,那谢慎宁可选择和王守文关系匪浅的王章。
再者说了王章可是允诺帮他推广诗作刷声望的。
以上塘王氏的影响力,要想帮助谢慎扬名是再轻松不过了。既然加入海棠诗社益于己,利于人,谢慎又何乐而不为呢?
“某自是愿意加入诗社。”
谢慎此言一出,王章直是兴奋的拍案而起。
他早就关注此次院试,余姚学子上榜很多,但真正像谢慎这样诗也作的极好的却凤毛麟角。
如今他能够让谢慎加入到诗社,此消彼长于对手也是一大打击。
“太好了,以后慎贤弟有什么需要为兄帮忙的地方,尽管说!只要我上塘王氏能办到的,为兄绝不推辞!”
他得意的扫了一眼学堂,满是一股老子天下第一,你们谁敢不服的王霸之气
“肃静,是谁人在县学喧哗聒噪!”
这声音极为阴冷,吓得王章一个寒颤,下意识的朝门口望去。
只见一个年约三十,身着墨蓝色直裰,头戴黑色幞头的儒士踱步走了进来。
“学生参见郑训导!”
众生员齐齐冲那男子行礼,谢慎亦跟着做足礼节。他心道这男子看来就是县学训导了,只是怎么不见孔教谕现身?
“王章,县学重地,你兀自聒噪什么!”
郑训导眼睛紧紧盯着不远处的王章,冷冷说道。
“学生,学生一时失态,还请恕罪。”
王章显然很怕这个郑训导,竟然直接服软。
郑训导冷哼一声道:“朽木不可雕也!”
说完他便拂袖走到桌案前,撩起下摆沉然坐定。
“今日孔教谕有恙在身,便由本训导代讲!”
“今日讲的是大学,诸生翻到第六章。”
郑训导一板一眼的讲道:“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其物而穷其理也。盖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唯于理有未穷,故其知又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于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己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念完这一段,郑训导停顿了片刻,一边捻着下颌短髯,一边沉声道:“谢慎,你来讲讲对这篇的见解。”
众生员的目光齐刷刷的落在了谢慎的身上,少年心头苦笑,这郑训导还真是认真负责啊,一上来就给自己这个新生“特殊照顾”。
谢慎前世好歹也是科班出身,文史不分家,他对大学也是有过通读的。
至于这一章的内容,谢慎早已烂熟于心。
他起身冲郑训导拱手一礼,继而朗声道:“依学生所见,所谓格物致知,即需要研究万事万物的原理,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接触天下万物,做到切身感知。若是死啃书本,所得也终归是纸上浅见。”
谢慎说完,笑吟吟的看着郑训导,显得极为自信。
格物致知的理论是中国古典哲学的重要部分,谢慎当然有过研究。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这一理论有实践论的重要思想。格物致知,分解看就是唯有格物才能致知。
要说把大学倒背如流谢慎可能不如一些明代儒生,可要搞理论研究,他还真是没有什么对手。
郑训导听后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
他早听说谢慎被大宗师点选为院试案首,此子童生三试连夺案首,想必实力不俗。故而郑训导便想要考校一番谢慎的才学,看看他的实力如何。
诗文什么的郑训导是不想考校的,那太偏,既为生员,四书五经自然烂熟于心。以大学为题策问当是最合适的。
...
第一百零三章 县学第一课 下
求收藏,求推荐票!
“贤生讲的不错,那为师再问你,第七章何解?”不知不觉间谢慎已经给郑训导留下了不错的印象,郑训导对谢慎的称谓也悄然改变。
谢慎深吸了一口气答道: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这一段是说要使意诚,必守其心。小人独处无恶不作,君子则能做到慎独。”
稍顿了顿,谢慎继续道:“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这是说掩饰是无用的,一人所思所想都会表露于外,被众人所见。所以君子当慎独!”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谢慎咽下一口吐沫,继续道:“家财万贯不过装点广厦,修身立德才是正道。意诚,念谦进而慎独才是君子所为。”
郑训导感慨道:“你小小年纪能有如此见地实属不易,为师心甚慰。汝等皆需如此章所言,修身立德,克己慎独,使得意念纯正。”
谢慎的县学首演近乎完美,他在诸生间留下的估计是学霸的印象。短时间内估计是没人会就学问挑衅于他了。
“王守文,你把大学第九章背出来!”
郑训导无意间瞥见了坐在角落里的王守文,见其昏昏欲睡直是怒不可遏。
王守文一个激灵醒了过来,连忙起身背诵道: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背的不错,此章何解?”
郑训导微微颌首道。
“要做好修身,其关键是一视同仁。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王守文摇头晃脑,兀自兴起的说着,却被郑训导猛然打断。
“扯那么远作甚,捡紧要的说。”
王守文有些委屈,他不过是想例证一下,怎么就跑偏了呢?
“就是说感情不能有偏私,这样才能修身,才能进而齐家。”
谢慎心道王守文的底子不差嘛,难不成这个郑训导对王守文有偏见?
不过谢慎转念一想,似乎也不尽然。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看做古代士子儒生人生追求的四个阶段。
其中修身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难做的。
难怪郑训导要让王守文解这一段,看来是对其略带纨绔的作风不满啊。
相似小说推荐
-
银狐 (孑与2) 人的第一要求就是活着,第二要求还是活着,第三要求依旧是活着……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活着就成了一...
-
扛枪的巨星 (上允) 起点VIP2017-07-03 军旅生涯“听众朋友们,大家好,从今天起,我给大家讲《士兵突击》的故事......”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