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寒门首辅 (一袖乾坤)



在他看来有两个人不能动,一个是寿宁侯张鹤龄,另一个则是李广。

前者是皇后的亲弟弟,后者则是弘治皇帝的心腹宠臣。

但天子弹压的越厉害,进谏的人便越多,最后竟然演变成一场声势浩大的联名行动。

近百名官员联名上奏,矛头直指李广。

这下弘治皇帝吓坏了。

他还没有将一百名臣躬拉下去廷杖的魄力,只得先叫来人占卜,得知占卜结果是李广在万岁山建毓秀亭犯了岁忌,这才松了一口气向百官服软,下旨搜查李广宅邸。

李广闻讯竟然直接自杀。

这一查不要紧,竟然在李广府邸之中现了堆积如山的金银。

又有人在李广书房的箱匣中现了一份厚厚的账本。账本上详细的记载了献礼的官员名目。只不过金银数量都用黄白米代替。

弘治皇帝问左右李广为何收了这么多的米粮,左右答曰这不过是金银的隐晦说法。

天子暴怒,下令查抄李广宅邸,一并罚没入国库。

除了金银,还现李广府中有顺天府近万亩田亩的地契,大多是他以极低的价格强买来的,或者索性是强占。

弘治皇帝下令将李广强占来的这些土地归还于民,这赢得了京师百姓的称颂。

李广自杀这一件事引了不少连锁反应。

因为弘治皇帝手中握有行贿官员的名目,导致那些向李广行贿的文官惶惶不可终日,有的干脆直接上书请辞。

由于涉贿官员实在太多,弘治皇帝也不好作,不然面上无光的是他这个皇帝。

故而他便索性允准了这些官员辞官的请求。

弘治十年八月,爆了一股辞官热。

一下子走了一批官员,自然得有新官填补上来。

弘治皇帝调任不少地方官进京填补空缺,这才算把这场辞官风波平息。

李广跌倒,弘治吃饱。

这是民间孩童们编出的歌谣,虽然浅俗却也不是没有道理。

光查抄李广府邸查到的金银就足足是大明国库一年的收入。

用富可敌国来形容李太监一点也不为过。

这日谢慎和王守文、谢丕一起在府中吃酒,庆贺奸佞倒台。

“谨修这下可以放心了吧?李太监这一倒,再没人能找你麻烦了。”

王守文一边将葡萄丢入口中,一边笑着说道。

谢慎白了他一眼道:“子文兄这话偏颇了。没有李太监还会有张太监,王太监。一个太监倒下去,还有千万个太监站起来。”

噗嗤。

王守文笑出了声。

“一个太监倒下去,千万个太监站起来。谨修,你这说法倒真是有趣。”

谢慎伸了一个懒腰,淡淡道:“怎么,这不是符合主流文臣价值观吗。”

谢慎口中总能蹦出一两个王守文听不懂的词语,他早已习惯。

不过他还是下意识的问道:“价值观是什么东西?”

谢慎无奈笑道:“价值观就是人们的看法,对天下的看法,对天下人的看法......”

李广倒台确实有些出乎谢慎的意料。主要是足足提前了一年。

按照历史的既定展,李广是要在弘治十一年才会倒台的。

想不到谢慎穿越的蝴蝶效应如此明显,竟然让李广倒台提前生。

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事情都会跟着生改变,历史有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总会往正确轨迹偏转。

倒是辞官热潮引起了谢慎的注意。这些官员行贿贪污最终却全身而退倒真是便宜他们了。

“阉人并不都是奸佞,文臣也不都是忠良。”

一旁的谢丕酌了一口女儿红,悠悠道。

“便说这次抄家李广,在其府邸中现了向其行贿的官员名目,其中大部分可都是文臣。”

谢慎点了点头道:“以中说的不错,奸佞与否不能看脸。”

王守文觉得有些无趣,嘟囔着嘴道:“不说这些了。听说谨修老弟在山西入了一家钱庄的股,该是日进斗金了吧?”

谢慎摇了摇头道:“钱庄没有你想象的那样赚钱......”

王守文嗤笑一声道:“我会信?”

“真不骗你,京师富商虽多但他们大多有自己稳定的渠道,周转银钱并不困难。相较而言,倒是小商贾存银兑银的多。”

这就是问题所在了。

钱庄展为票号面临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吸纳银钱。

晋商需要大量的银钱流转,故而也许会存银兑银。

但京师这些商贾却不同。他们或多或少都有官家背景,并不十分需要银钱流转。

在这种情况下想让济盛昌的牌子在京师打响便需要另想办法了。

“那就从小商贾那吸银啊。”

王守文不解道。

“小商贾存银数量少,且兑现时间不确定。如果遇到挤兑拿不出钱来不是砸自己招牌吗。”

钱庄或者票号想要赚钱就不能让存银在库里躺着,而要让钱流转起来。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放贷。

大商贾的银钱兑现时间比较固定,易于安排放贷。

可小商贾这方面就不好控制了。万一走漏风声遇到挤兑那真要砸了招牌又赔钱了。

......

......

第三百四十九章 米虽贵,情更贵

总之在这方面需要慎之又慎,开钱庄本就是资本游戏。若是在这方面失了分,也太给穿越群众丢脸了。

王守文撇了撇嘴道:“谨修越沉稳老道了。不过倒也在理,京城的那些权贵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谢慎咳嗽一声道:“别光说我了,我可是听说子文兄就要成婚了。旁的不说,喜酒可得请我喝。”

王守文面颊登时涨得通红,咳嗽道:“你别听风就是雨。这事八字还没一撇呢。”

谢慎穷追不舍道:“马尚书家的千金肯定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子文兄好福气啊。”

谢丕在一旁道:“当然是好福气,多少人希望娶到马尚书家的千金,子文兄这次可是赚到了。”

“俗气,庸俗!”

王守文气的直翻白眼,对二人他实在还不上嘴。可就这么被二人挤兑可是真够难受的。

“不过刚刚定了婚,怎么从你们嘴里说出来就跟要入洞房似得。”

谢慎嘿嘿一笑道:“定了婚还能跑?你以为马尚书是街头混混吗。”

马文升是弘治三君子之一,出了名的清流。

便是谁反悔儿女亲事也不会是他老人家反悔。

再者说了,王守文现在的前景也很不错。如果一切顺利将来做到三四品未必没有可能。

即便从利益的角度看,叫王守文做自己女婿马文升也不亏,毕竟不可能哪个人都像谢慎那样优秀。

“不跟你们说了。”

王守文负气的扬了扬手道:“谨修,别光说我,说说你啊。你的那红粉知己沈娘子可是从余姚一路追到京师,你可不能晾着人家。”

谢慎咳嗽道:“沈娘子和我只是生意上有些往来,你莫要想多了。”

王守文好不容易抓住机会“反击”,如何肯放过,当即大笑道:“让我说中了吧。我早就知道你和沈娘子关系不一般。那日杭州花魁会上你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直是技惊四座。当时我也蒙了,后来细细一想不正是说你和沈娘子早就熟识吗。”

谢慎心中暗暗叫苦。

当初为了捧沈雁做花魁他才拿出这压箱底的诗,谁曾想却是留下“把柄”。

唉,真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且不说他前不久才收了二丫和水芸,不可能再收新人。

便是他真的想要换个口味,沈娘子这种也不合适吧。

沈雁太聪明了。这一点从她经商的天赋便可以看出。

作为一个此前没有半点经商经验的新人沈雁能够迅的整合余姚的茶叶资源,在余姚乃至浙省占据一席之地实在是不简单。

起初谢慎还以为沈娘子赎身后从杭州搬来余姚是想叫他牵线搭桥。可相处了几日才现沈娘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这不,沈娘子又放下手头生意赶来了京师,为的就是可以多看几眼谢慎。

谢慎本就不善于处理这种关系,这下更是没了想法不知道该进还是该退。

“依我看,谨修这一出以退为进实在是高明。女人嘛总归心眼小,这一点沈娘子也不例外。谨修你跑来京师,她便趋步跟来不就说明她心中只有你一人吗?”

王守文情场小王子的外号可不是白来的,若论风花雪月那些事,估计没什么人可以和王守文媲美。

“你倒是帮我出出主意。”

“这还有什么好犹豫的。沈娘子肯定是不在意做小的,你收了她便是。”

谢慎险些背过气去,连连道:“除了收女你还能有别的套路吗。”

谢丕拍了拍谢慎的肩膀,用一种我很同情你的表情看着他。

“你们,唉!”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