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寒门首辅 (一袖乾坤)



“多谢公公。”

谢慎冲小太监一礼,也顾不得整理仪容便跟着出去了。

公署之内的大小御史皆是目瞪口呆。

这佥都御史谢大人也圣眷太隆了吧?

......

......

按下这边的闲话不提,谢慎随着小太监入宫后便直奔文华殿。

之所以去文华殿而不是乾清宫是因为皇帝今日在文华殿听日讲。

谢慎刚到文华殿前,见几个阁老甩着长袖从殿门踱步而来,思忖着该如何措辞。

太热情了不行,会被当做趋炎附势。太冷漠了也不行,会被当做恃才傲物。

谢慎正自想着,刘健已经走到谢慎的身边,赞许道:“谨修,山西一行历练了不少,老夫看好你。”

额,谢慎彻底愣住了。

他和刘健并不熟吧?怎么刘健搞得和他是熟人一样,张口闭口看好他?

“老大人谬赞了,下官只希望为国尽忠。”

好不容易把刘健应付过去,李东阳又走到谢慎的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若后进之辈都似谨修一般,则大明朝廷后继有人矣。”

还好徐阁老和谢迁没有照做,不然谢慎真会怀疑这是提前计划好的,要捉弄于他。

几位阁老离开文华殿后,谢慎便被领着到了丹陛下等候。

那小太监前去复旨没多久便折返出来冲谢慎道:“谢大人,陛下宣你觐见。”

谢慎点了点头,跟着小太监走进文华殿正殿。

弘治天子他已经见过了几次,故而这次也不甚紧张。

只是觉得弘治帝突然召见他很蹊跷。

可他又不敢去问这小太监,若是传旨的换成谷大用倒是可以试试。

文华殿不似后宫诸殿,是供天子听日讲和东宫太子读书的。

故而布局上也不是标准的后殿布局。

谢慎绕过屏风后,只见大明天子端坐在炕几旁闭目养神。

谢慎跨步上前,推金山倒玉柱行了臣子之礼。

“臣右佥都御史谢慎拜见陛下。”

弘治帝睁开眼笑道:“谢卿来了。”

对这位天子,谢慎实在有些捉摸不透。

勤政爱民这一方面弘治帝实在是没得挑,就是明君仁君典范。加之其又不好女色,被视为中兴之主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但是同时弘治帝又亲信李广这样的奸佞,算是一大污点吧。

只能说人无完人,弘治帝已经做到自己的极限了。

“不知陛下召见微臣有何吩咐。”

跟天子对答每一句话都要经过深思熟虑,就跟下棋一样。

不但要考虑到下一步,还要考虑到三步、五步之后。

这就是为什么面圣是个苦差事。不少阁老和天子对答后都会淌下一身的汗。

“你这次在潞安任知府,赈灾有功,朕心甚慰。”顿了一顿,弘治帝面容一紧道:“侯白水的事情你在怨朕吧?”

谢慎连忙道:“微臣不敢。”

弘治帝笑了笑道:“你怎么也跟那些老家伙一样,一口一个不敢,朕本以为你会不同的。换个说辞吧,朕都听腻了。”

谢慎心中无奈,只得道:“臣不明白为何陛下不惩治奸佞。”

“谢卿还是怪朕了。”

弘治帝叹了一声道:“你口中的奸佞便是胡瓒吧。”

谢慎微微一愣,不知该如何作答。

“胡瓒贪财朕是知道的,不过你可知他贪的大部分都到了国库吗?”

弘治帝淡淡道:“大明就像一艘船,随时需要修补,不然便有倾覆的危险。要修补没有钱哪行,可钱从哪里来?”

这一句话意味深长啊。

大明的低税其实是坑了自己,收不上税就国库空虚。

......

......

:。:

第三百四十六章 改造太子

国库空虚就只能向大户借钱,这就是恶性循环。

弘治天子想要跳出这个循环就得另想法子。

镇守太监是直接对皇帝负责的,他们贪的钱肯定大部分都到了皇帝的腰包。

大明朝是没有内帑的,也就是说皇帝的钱直接送到国库,皇帝或者宗室花钱也直接从国库拿。

故而胡太监贪的钱也就理所当然进了国库。

谢慎终于明白弘治皇帝为何要袒护胡瓒了。

弘治皇帝袒护胡瓒不是因为被奸佞蒙蔽,而是要靠胡瓒往国库填钱。

只要胡瓒能捞钱就有利用价值,也就值得天子袒护。

当然如果胡瓒太过火被群起攻之,天子也可以把他推出去做替罪羊,还可以抄其家再狠狠赚一笔。

怎么看,这都是一笔稳赚不陪的买卖啊。

这么看来,弘治皇帝倒是颇有几分不得已而为之的苦涩。

细细想来也确实如此。

治理区区一潞安府都让谢慎心神俱疲,更不必说万里江山了。

弘治皇帝要面对形形色色的臣子,总不能旁人说什么他就信什么吧。

皇帝虽然是九五至尊,但把皇帝当猴耍的人可不在少数......

镇守太监是直接对皇帝负责的,背黑锅也好抗舆情也罢都是他们的本份。对镇守太监来说,这本身也是一种机会,如果能够处理好其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将会明显提升。

此时此刻,谢慎的心中五味杂陈。

当一国之君太不容易了!

“陛下英明。”

谢慎这一句不是恭维,而是由衷的肺腑之言。

“好了,该说的朕都对谢卿说了,望不负朕。”

弘治皇帝嘴角微微勾起,似笑非笑。

“臣惶恐!”

谢慎连称不敢,弘治皇帝摆了摆手道:“都察院里是非不少,谢卿不可忘却本心。这可是朕最看重于你的。”

“谨遵陛下教诲。”

谢慎点了点头,连声应道。

从文华殿正殿出来,谢慎在路过偏殿时正巧遇到了小太子从偏殿走出,侍候在侧的有一班侍讲辅臣。

谢慎毕竟还是东宫辅臣,不必像其他外臣避嫌,见了太子自然要上前见礼。

“臣谢慎参见太子殿下。”

小太子显然对谢慎有些陌生,在随侍太监的提醒下才意识到此人便是新任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谢慎。

“谢大人有礼了。”

**岁的孩子能有什么复杂的心思,只知道谢慎也是皇帝安排给他的辅臣,一切都按照规矩来就是。

谢慎看的却是有些心疼。

无数人都羡慕生在帝王家,但又有谁知道生在帝王家的苦楚。

这个年龄的孩子,若是在寻常百姓家定是被父母捧在手心,可作为东宫太子却得时刻用圣人的标准要求自己的言行。

他有些明白为何历史中的正德会在即位后性情大变贪图玩乐了。

物极必反,童年时失去的东西自然更希望找回来。正德做太子时身边都是富有德行的名士,被拘束的死死的。他做皇帝后自然从心里排斥那些酸腐诤臣,反倒青睐那些会讨他欢心的。

这也是为何八虎会在正德朝如鱼得水,而正统谏臣会被疏远了。

谢慎当然不希望历史按照既有轨迹展,他要改造正德自然就要从一开始做起。

“不知殿下方才读的是什么?”

“先生给孤讲的是《资治通鉴》。”

我靠,谢慎险些骂出声。

这是哪头猪想出的主意,小太子还这么小,就直接上资治通鉴,这简直违反人性啊。

固然皇室教育和普通百姓的不同,但那也得看具体年龄啊。

叫一个年纪不到十岁的娃娃去读资治通鉴,能读出个什么名堂?

还不是只知皮毛,不知深意?正德便是通读了资治通鉴,又有什么意义?

“微臣觉得殿下可以先从《论语》、《孟子》读起。”

作为东宫辅臣,右庶子这个职位不算低了。

如果以前谢慎因为身份地位的缘故不太能说的上话,现在的他是应该站出来就太子的教育问题据理力争一番了。

“谢谨修,你这是什么意思。太子殿下怎么能读《论语》,《孟子》。”

谢慎抬头一看,这人不正是许久不见的朱希周朱同年吗。

怎么他半年不在京师,朱希周便跑到太子身边去了?

难道陛下开了恩旨,叫庶吉士提前散馆,把朱希周派到太子身边去辅佐了?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事实已经证明朱希周这个扑街货就是给谢慎垫脚用的,谢慎又如何会怕他,当即沉声道:“殿下为何不能读《论语》,《孟子》?”

“这......”

朱希周这下被噎住了。

《论语》、《孟子》是考科举之人必读的基础读物。这两本若是不能读透了,科举肯定没戏。

但太子不同,太子要的是以史为鉴,学的是帝王心术。

可这并不意味着太子不能读《论语》、《孟子》。

换句话说,读《论语》、《孟子》和教导太子以史为鉴,学习帝王心术不矛盾。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