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寒门首辅 (一袖乾坤)



谢慎其实此刻心中很虚,他并没有喝过龙团茶,吟诵这首诗不过是为了试探宁益。宁益喜欢龙团茶,证明他不仅仅把贩卖茶叶当赚钱的营生,而是把茶叶融入到生活之中。

这和宁益靠贩卖茶叶赚的盆满钵满并不矛盾,毕竟儒商也是商,牟利才是最重要的。

“那便多谢宁员外了。”

谢慎之所以敢以这首诗试探宁益,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前世研究茶文化时读到一些野史,里面记载江南的大茶商中有不少喜欢两宋鼎盛的小龙团。

野史自然不可全信,但至少属于一个思路。

现下谢慎既然要打开局面,自然要试上一试。

不曾想野史记载的东西竟然是真的,至少杭州城数一数二的大茶商宁益就是个小龙团发烧友。

这便好办了......

只要是儒商,便对名声很看重,只要对名声看重,就会有许多弱点。

“苏东坡这诗作的巧妙,小子偶然也想出一首拙作,不知宁员外可否赏耳一听?”

谢慎善于作诗,宁益是早就知道的。可是他毕竟没有亲耳听过,如今有了机会自然不会错过。

“谢公子快快吟来!”

谢很清了清嗓子,吟诵道:“三月春风长嫩芽,村庄少妇解当家。残灯未掩黄粱熟,枕畔呼郎起采茶。茶乡生计即山农,压作方转白纸封。别有红笺书小字,西商监制白芙蓉。六水三山却少田,生涯强半在西川。”

这首诗吟完,谢慎刻意观察了宁益的表情,发现宁员外受到了很深的感触,面有戚戚然,心中暗暗叫好。

“当年老夫白手起家,也是从种茶采茶做起,谢公子诗中描述皆是历历在目耳!”

宁益宁员外好一番唏嘘感慨,直是感人肺腑,闻者落泪。

谢慎听了一遍宁益宁员外如何白手起家,如何从一介行脚商人混到如今杭州茶商魁首的经历,更是对宁益佩服有加。

但佩服归佩服,他这次来是谈生意,为雅集谋划的。

雅集和生意不可分,究其原因,便是因为杭州士子背后站着的是众龙井茶商。

杭州士子与宁波士子的合作,可以看做是杭州茶商和宁波茶商的合作。

这两强一旦合作,不但雅集上余姚士子占不到什么便宜,姚江茶也休想打入江南士子的圈子了。

起初谢慎想一口吞下钱塘龙井在茶叶市场中的份额,但现在看来这个计划太过不切实际。眼下更好的办法是争取和以宁益宁员外为首的杭州本地茶商合作,打压企图分羹的宁波茶商。

宁波茶商只要倒了,那些靠着宁波茶商支持的士子就如同跳梁小丑一般不足为虑。

只是宁波茶商介入的早,他要打动宁益便得另辟蹊径。

前面谢慎也分析过,宁益是儒商,故而他会以小龙团茶为突破口,继而用诗文让宁益对他生出好感。但这些都只是铺垫,宁益是儒商,但终归还是商人。

也许宁益好诗文,但看重的终归是利益两字。

谢慎如果不能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就不可能说服宁益为首的杭州茶商转而和自己合作。

而且不论从各个方面看,宁波茶商的实力都要比谢慎强,宁益选择宁波茶商合作也在情理之中。

谢慎淡淡一笑道:“不过是小子感念茶农辛苦,随口所作。竟不想能引得宁员外这般感触。哦,小子有一事很是疑惑,不知当讲不当讲。”

宁益此刻对谢慎很有好感,自然也没有太多防备,便摆手道:“谢公子请讲。”

稍顿了顿,谢慎沉声道:“敢问宁员外,如今而言天下诸多茶叶中谁当为魁首?”

宁益自然满是傲气的答道:“当然是钱塘龙井。”

在本朝立国之前,龙井就已经是名茶,但还没有出名到现在这般地步。随着小龙团被剔除贡茶名单,唯一可以和龙井抗衡的名茶也消失在历史滚滚洪流之中。

如果宁益连这点自信都没有,也不可能成为杭州茶商商会的会长了。

他个人虽然喜好小龙团,但还是那句话,喜好是喜好,生意是生意,不可混为一谈。

......

......

第一百五十三章 拜会宁员外 3

(求收藏,求推荐票!)

“那排名第二的茶叶呢?”

“这......”

宁益被谢慎的这个问题问的一怔,一时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除了钱塘龙井稳坐魁首外,其他茶叶名次本就没有定论。谢慎这么问,宁益确实不好作答。

但是他毕竟世面见得多了,稍稍思忖便捋着下颌胡须道:“其余茶种如群雄纷争,品次难以决断。”

宁益的这个回答并没有出乎谢慎的意料,少年转而笑道:“那么宁波珠山茶在宁员外看来,在这群雄中处于什么位置?姚江茶又处于什么位置?”

宁益揉了揉额角,缓缓道:“宁波珠山茶入口甘醇,这些年有追赶钱塘龙井之意。至于姚江茶,恕老夫直言,跟其他群茶还有较大的差距,只能在余姚一代风行。”

谢慎点了点头,宁益的这个评价还是很中肯的,没有刻意贬低姚江茶的地位。不说别的,便是在本省之中,姚江茶的地位也得排在末等。

“那么,宁员外觉得谁更可能取代龙井茶的地位?”

谢慎巧妙的抛出了一个足以让宁员外头疼的问题。

“这......”

宁益愁眉紧锁,不住的揉着额角。

跟宁波大茶商何昌合作之前,宁益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不过也许是他当时太过自信,并没有把何昌太放在眼里。毕竟从体量来说,宁波珠山茶实在不够看。

不过谢慎的话让宁益警惕了起来。

眼下虽然珠山茶无法和钱塘龙井相提并论,但毕竟在群茶中隐隐有抬头的迹象,若是再借助杭州茶市发展一番,增长的势头将会非常可怕。

长此以往,龙井茶势必会受到制衡,宁益本身的利益也会受到影响。

换句话说,跟宁波茶商何昌的合作是在作茧自缚。

“如果换一个合作的对象,也许宁员外便不会有这么多的烦恼了。”

宁益沉声道:“谢公子还请明言。”

谢慎顿了顿笑道:“若是宁员外和姚江茶商合作,既不用担心钱塘龙井的魁首地位受到威胁,又可以赢得美名,何乐而不为呢?”

谢慎不知道宁波茶商何昌向宁益提出的具体合作方式,但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要在宁益的心中深埋入一根刺。只要让宁益觉得不舒服,他的目的就达到了。

“姚江茶?”

宁益陡然变得警惕起来,看向谢慎的眼神中也多了一层意味。

“实不相瞒,小子就十分喜欢饮姚江茶,觉得此茶中有古韵。”

稍顿了顿,谢慎吟诵道:“香暗绕窗纱,半帘疏影遮。霜枝一挺干,玉树几开花。傍水笼烟薄,隙墙穿月斜。芳梅喜淡雅,永日伴清茶。”

宁益赞叹道:“这诗作的有雅韵!”

“这是小子去岁寒冬之时边饮姚江茶边作出的,让宁员外见笑了。”

谢慎冲宁益拱了拱手,淡淡道。

其实什么‘饮姚江茶时所作的’当然是谢慎编的,宁益也未必看不出。不过宁益不想点破,因为这与他的利益没有冲突。

谢慎勾起了他的兴趣,他倒是想听听少年接下来会说些什么。许久没有一个人能这么让他沉下心去倾听了。

“如此有雅韵的茶叶,名声却大不如宁波珠山茶,宁员外不觉得可惜吗?”

这么明显的暗示宁益如何听不出,不过他却是并没有直接回答谢慎。

“谢公子的意思,老夫明白了。只是兹事重大,一时难以决断。老夫若是考虑好了,会及时告知谢公子的。”

对于宁益的这番表态,谢慎已经很是满意。要知道他们在谈的不仅仅是茶叶品类优劣,更是一桩生意。生意人自然有生意人的规矩,如果不把谢慎摸清,宁益是不会轻易表明态度的。

但让谢慎感到欣喜的是,宁益的态度已经软化,至少愿意考虑自己的提议。

谢慎的实力比起宁波茶商何昌自然远有不及,但这个劣势却反而可能让宁益心动。

这便是心理学的范畴了。姚江茶的地位远不及象山茶。故而宁益如果选择姚江茶商合作,受到的威胁肯定要小于和宁波茶商合作。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

眼下钱塘龙井一枝独秀,但这不意味着龙井茶永远会有这个地位。

扶持姚江茶来制衡迅速崛起的珠山茶,显然更符合宁益的利益。

而且谢慎已经很明显的暗示,何昌能给宁益的他谢慎一样可以给,而何昌给不了宁益的他谢慎一样可以给!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商贾更是如此。要想在险恶的商场成为笑到最后的人,便一定要精打细算,将各种情况考量。

“如此,小子便先告退了。”

谢慎的分寸拿捏的恰到好处。他知道现在宁益有些心动,但还需要时间来考虑。能分析的谢慎都已经分析了,想必宁益也很清楚,再留下去只会起到反作用,倒不如给宁益留出足够的时间思考。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