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武破三国 (罗小七01)



这军户制度刚刚推行的时候,遭到了极大的反对,可后来为了证明他所言非虚,从背嵬军,虎卫,汉影,乃自青州兵里面立下大功之人中选出三千人退役,这三千人是第一批军户,军机处按照军功给他们授予了相应的军功田,让他们回乡务农。

这三千人家乡大部分都是上谷郡本底的,所以不存在宗族排斥的情况,他们回乡之后,给自家家族带来了极大的荣誉感,当地村民都恨不得把所有男丁东送入军中服役。

当然,在这里面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当初为了挑选出这三千人,可算是费了不少功夫,要知道这个时代可是宗族制度,一个外乡人哪怕你成了军户,在当地也会受到排斥,所以为了在上谷郡试点,他专门在麾下二十万大军之中挑选出了三千人,甚至有一部分只是扩军之时招募的,还从未上过战场,只是因为在训练中表现突出,也被选出来退役。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任何的变革都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军户制度显然触动了地主豪强的利益,虽然得到了下层百姓的拥护,可是豪强却被打压了,好在上谷郡没什么豪强,别说上谷郡,整个幽州都没多少豪强世家。

蔡邕很快就给他回信了,信中告诉他要想一下子挑选出五百人有点困难,第一批最多给他两百人,剩下的慢慢派过来。

他也没有想着一蹴而就,这件事情的确是得循序渐进,而且为了避免打草惊蛇,还得因地制宜。

好在太行书院大部分的学子都是幽州或者并州的,蔡邕给他送来的人也几乎清一色的幽州子弟,他们回到家乡为官,抵触肯定会少一些,但同时也很可能带来贪腐。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两害相权取其轻,为了先把这七个郡牢牢地掌控在手中,未来可能面临的贪腐隐患只能暂时不予理会了。

时间转眼就到了中平六年,开年没多久,凉州那边传来好消息,持续了几年的羌胡之乱总算要平定了。

中平六年二月,春季,王国的部队疲惫不堪,解围撤退。董卓下令进军追击,他连续进攻,大获全胜,斩杀一万多人。

韩遂等人共同废掉王国的首领地位,叛军逐渐争权夺利,继而互相攻杀,于是势力逐渐衰弱。

羌胡稍微平定的消息传到洛阳,刘宏龙心大悦,又开始了奢靡的生活,结果没过两个月,洛阳就传来噩耗,皇帝刘宏死了。

这对于风雨飘摇的大汉来说可以说是晴天霹雳,虽然早就知道刘宏身子不行了,可没想到这么快就死了,原本应该喜庆的洛阳城一下子全城缟素。

刘宏死后,皇子刘辩即位,是为少帝。少帝时年十四,其生母何皇后被尊为皇太后,临朝听政。何太后以其兄大将军何进与太傅袁隗共参录尚书事,执掌朝政,形成外戚何氏专权之局,何进权势越来越大,在袁绍等人的建议下,有意对十常侍下手。

刘宏在世时本想以皇子刘协继位,临死以刘协托付宦官蹇硕。刘宏既死,蹇硕便想诛杀何进,立刘协为帝,因何进有所察觉,其事未果。

何进既掌朝政,蹇硕心不自安,乃与诸宦官谋诛何进。中常侍赵胜素亲于何氏,将蹇硕之书交与何进。于是何进诛杀蹇硕,将其所统禁兵悉归于已,由此取得西园八校尉的指挥权。何进得了西园八校尉的兵权,十分自得。

灵帝之母董太后图谋参与政事,与何太后相恶。何太后乃使何进奏请将董太后迁出京师归国,又使何进收董太后之弟骠骑将军董重下狱。董重自杀,董太后随之忧惧而死。何氏除掉异己,执掌朝政,其势甚盛。

七月,何太后下令徙渤海王刘协为陈留王。

大将军何进从中军校尉袁绍之议,欲尽诛宦官,先请何太后尽罢中常侍以下诸宦官职,改以郎官补替。太后不听。何进出身贫寒,以外戚新贵,素来敬惮宦官,虽外负盛名,遇事却不敢决断,故其事久不能决。

袁绍又建议何进召四方猛将豪杰进京,以胁迫太后同意。

何进采纳,于是下令召凉州牧董卓进京。

何进与董卓亲近,但袁绍对于董卓这等粗鄙武夫不屑一顾,想到昔日苏辰的一席话,袁绍趁机建议道:“大将军,十常侍牵连甚广,在地方州郡上亲信极多,绍以为仅车骑将军一人无法尽诛,卫将军苏辰对将军素来亲厚,将军何不召他进京?”

何进对于苏辰印象不错,尤其是每年苏辰都会送许多礼物给何进,何进于是点头同意。

主簿陈琳、侍御史郑泰、尚书卢植等人都劝谏何进不要召外兵进京,认为何进身居要职,手握重兵,要诛杀宦官,只要当机立断即可,不必招进外兵,而且外兵进京必为祸乱。

主簿陈琳劝阻说:“民间有一句谚语,叫‘闭起眼睛捉麻雀’。像那样的小事,尚且不可用欺诈手段达到目的,何况国家大事,怎么可以用欺诈办成呢?如今将军身集皇家威望,手握兵权,龙行虎步,为所欲为。这样对付宦官,好比是用炉火去烧毛发。只要您发动,用雷霆万钧之势当机立断,发号施令,那么上应天意,下顺民心,很容易达到目的。然而如今反而放弃手中的权柄,去征求外援。等到各地大军聚集时,强大者就将称雄,这样做就是所谓倒拿武器,而把手柄交给别人一样,必定不会成功,只会带来大乱罢了。”

何进不听。典军校尉曹操听说后对笑道:“在宫中服务的宦官,古今都应该有,只是君王不应该给予大权和宠信,使他们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既然要惩治他们,应当除去首恶,只要一个狱吏就足够了。何至于纷纷攘攘地征召各地部队呢!假如要想将他们一网打尽,事情必然会泄露,我将看到此事的失败。”

侍御史郑泰也劝谏说:“董卓为人强悍,不讲仁义,又贪得无厌。假如朝廷依靠他的支持,授以兵权,他将为所欲为,必然会威胁到朝廷的安全。您作为皇帝国戚,掌握国家大权,可以依照本意独断独行,惩治那些罪人,实在不应该依靠董卓作为外援!而且事情拖得太久,就会起变化,先前窦武之事的教训并不久远,应该赶快决断。”尚书卢植也认为不应当召董卓,何进都不接受。郑泰于是辞职而去,告诉荀攸说:“何进是个不容易辅佐的人。”

黄门侍郎荀攸,北军中候何颙等人见何进执意如此,一言不发,只是摇头叹息。

何进的僚属王匡与骑都尉鲍信都是泰山人,何进让他们回乡去召募军队。又召东郡太守桥瑁屯兵城皋,让武猛都尉丁原率领数千人进军河内郡,焚烧黄河的孟津渡口,火光直照到洛阳城中,便是诛杀宦官的信号。

苏辰在洛阳的情报网很快就把何进召苏辰进军的消息传到了涿县,苏辰生怕夜长梦多,立即让太史慈带着狼骑出发,同时他先一步召集了先登死士以及三万汉影轻骑,带着谋士阎忠华歆,武将鞠义、张辽、张飞、张郃、许褚五人火速赶往洛阳。

当袁绍的书信传来的时候,他已经到了河间国,而何进的召令正好和他在清河国撞上。

苏辰接到召令后,立即上书说:“中常侍张让等人,利用得到皇帝宠幸之机,扰乱天下。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疮痈溃烂虽然疼痛,但胜于向内侵蚀脏腑。从前赵鞅统率晋阳的军队来清除君王身边的恶人,如今我等敲响钟鼓到洛阳来,请求逮捕张让等人,以清除奸邪!”

苏辰的上书先董卓一步传到何进手上,何进本来听了何苗的劝阻还有些迟疑,结果袁绍力陈形势,而此时苏辰的上书正好传到何进手上,何进于是心中大定。

第179章 突破五气朝元

袁绍提出召外兵进京诛杀宦官的初衷没有人知道,或许是因为他思虑不周,认为十常侍盘根错节,顷刻间难以覆灭,又或者他心中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苏辰与袁绍的交情可深可浅,这几年来,他们经常有书信往来,每逢声张满日,佳节庆祝,双方都会互相备上一份礼物道贺。

可人心隔肚皮,当他得知袁绍提议他作为外兵进京时,他也弄不明白袁绍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过他知道一点,此事对他利大于弊,所以他才急匆匆地往洛阳赶去,为的就是抢占先机,然后依时而动。

太史慈在上谷郡,徐晃在代郡,张辽在渔阳郡,三人距离涿县都不近,至少也需要几日的路程,好在张辽部全是骑兵,来去如风,所以他等张辽到了涿县之后,就直接出发了,至于徐晃和太史慈会在后面慢慢赶来。

当他接到何进的公函时,太史慈已经追上了他,这不奇怪,太史慈虽然远在归化城,可狼骑的标准配置就是一人三马,而且都是上等战马,追上他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至于徐晃的五万背嵬军,这是苏辰的后手,步兵行军速度缓慢,他也没有指望徐晃能够追上他,有张辽的三万汉影在手,也足够应付一些场面,真要应付不来时,徐晃也该赶到了。

何进同样弄不明白袁绍提议召外兵的目的,何进乃是屠户出生,即便当上了大将军,现在更是权倾朝野,号称何半朝,可他的思维方式仍然和世家大族不一样,所以在听到手下相继劝谏,甚至郑泰辞官之后,他的初衷也有所动摇。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