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武破三国 (罗小七01)



华歆接着说道:“主公,属下也赞同闫军师的意见,书院暂时不动,不止书院不要动,就连西城的工坊也不要动,西城的工坊关系重大,放在归化城,因为远离中原,一些世家的探子想要混进来十分不容易,可若是迁移到涿县,只怕咱们会面临泄密的可能,更何况如今商会已经遍布大汉各地,工坊放在归化城没有关系,只需派一员大将镇守即可。”

“嗯。”华歆的提议很有建设性,看来除了军队之外,其余的东西还是不动为好,如此也保证了归化城的完整性。

“既然诸位都不赞同将书院,工坊搬迁,那此地势必要留下一员大将坐镇,诸位谁愿意留守此地?”

此话一出,他目视麾下众人,一个个都低下了头,毕竟他们都知道,跟着主公今后肯定少不了立功的机会,要是留在这里,恐怕就只能做一只守家犬了。

看到没有人毛遂自荐,苏辰有些气闷,不过也表示理解,这些人一个个都想立功,哪会愿意待在这个地方守护家门呢。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不愿意,苏辰看了两圈儿,总算有人说话了:“主公,属下愿意留守。”

顺着声音看过去,说话之人是田横,田横起初不过是个向导,但因为他熟悉异族语言,这些年也做了不少事儿,在他麾下虽然不怎么出名,却是个实干之辈。

“末将也愿意留守!”再次自荐的是张辽的兄长张泛,张泛虽然是张辽的兄长,可他的能力平平,修为也不过是洗髓期,他知道,自己即便跟着去了涿县,在猛将如云的主公麾下,也很难有出头之地,倒不如留在此地,反而能够做个守土之人。

“嗯,”

在苏辰点头认同之后,田畴也表示愿意留下来,他一直负责屯田事宜,上谷郡有一百多万屯田军,要是田畴走了,那还真是有些麻烦。

田横三人愿意留下,苏辰很高兴,可是如此还不够,还需要一名大将坐镇,张泛的武力值太低了,要是遇到鲜卑叩边,恐怕归化城会有危机,而且要震慑城中归化的异族,也必须要有一个这样的人存在。

思来想去,他把这个人选放在了太史慈身上,四年过去了,太史慈的骑兵军阵已经有些眉目,但还差些火候,所以这一次去涿郡他不打算带上狼骑,留守的任务自然也就落到太史慈身上了。

没过多久,朝廷的旨意就传到了上谷郡,苏辰接旨谢恩,朝来人打听起洛阳的事情。那小太监可能是很少被这种地方大员尊为上宾,喝得半醉之后,苏辰从他嘴里掏出了不少干货,对于如今朝堂的局势有了一个准确的判断。

尤其是一个消息让他震惊,皇帝今年已经晕过去三次了,太医说皇帝因为纵情声色,所以被掏空了身子,再加上大补之物冲击,虚不受补,身体情况很不乐观,可即便是如此,皇帝依然每天都需要几个宫女侍寝,看起来正应了那句话:温柔乡原是英雄冢。

有了朝廷旨意,苏辰就是名副其实的幽州牧了,朝廷除了封他为幽州牧之外,还给他提了一级,从左将军身为卫将军,准许开府。

苏辰猜测这多半是何进为了拉拢他的结果,他在平定张纯之乱中出力不少,可即便如此,被封为州牧也就顶天了,毕竟他现在还不到三十岁呢。

可是朝廷不止给他升了一级,从左将军变成了卫将军,而且还准许他开府建衙,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土皇帝了。

圣旨上说是为了防备北方乌桓鲜卑作乱,所以特许他开府建衙,以保证北疆的安定。

不只是他,公孙瓒也升官了,公孙瓒因公被升为平北将军,官职依旧是辽东属国长史,而公孙度也被封为中郎将,官职也还是辽东郡太守。

他受封幽州牧之后,便向朝廷提议,任命太史慈为上谷郡郡守,田横为郡丞,田畴为长史,张泛为都尉。

对于上谷郡这种边郡,虽然觊觎的人很多,可都知道这是苏辰的地盘,容不得别人插足,所以再交够了买官的钱之后,太史慈等人就名副其实了。

有时候苏辰真是爱死了刘宏,他明的卖官制度对于他这种先知先觉的野心家着实提供了不少便利,不然要想安排心腹,还得费不少的功夫。

归化城最大的军队就是青州兵,背嵬军在徐晃麾下,汉影也在张辽麾下,屯军渔阳郡,只有青州兵还有几万人都在归化城。

当然,除了这些部队之外,归化城原本就要三万郡兵,驻扎在各个县,这些郡兵之前也都是由阎忠统帅,现在全都交给张泛了。

各个官员的家眷也都要迁移到涿县,为此苏辰早在得到消息的时候就让人在涿郡买下了不少大宅,为的就是安排手下官员们的家眷。

开府之后,他依然任用之前的两套班子,军机处以阎忠,华歆,程昱三人为军师将军,孙乾,徐庶二人为参军,其余诸位将军全都归属于军机处领导。

至于政事堂,人员虽然没有变化,但是职能却扩大了,到了涿县的第一道命令,苏辰就让张昭负责考核七郡县令以及郡守府官员。

七郡的太守都是他的人,但是他不能保证这几十个县令都是他的人,即便现在不能动他们,他也要做到心中有数,一旦时机成熟,他就会以雷霆之势清理这些人。

清理的对象有两种,一是尸位素餐之辈,二是对他苏家不归附的,这前者和后者对他都没有存在的价值。借着考核的名义,他要做到心中有数,为此还特地让祝公道协助张昭。

张昭接到命令之后,就安排政事堂的官员分别前往各个郡,考察每个郡守府的官员是否称职,至于鉴别敌我,这就是祝公道的事情了,经过数年时间的展,刺刀已经遍布大汉十三州。

除了比较偏远的凉州,益州和交州有些鞭长莫及之外,其余十大州,基本上他都有严密的情报系统。

幽州乃自辽东高句丽三韩等地是祝公道负责,冀州并州是杨阿若负责,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是张郃负责,司隶兖州豫州以及长安周边则是孙宾硕在负责。

几个月之后,张昭终于完成了考核,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七郡数十个县令之中,至少有三分之二都有问题,好在郡守府官员几乎没什么问题,尤其是掌握实权的官员,几乎都明里暗里效忠了苏辰,甚至大部分位卑权重的官员都是出自太行书院。

他有意扩大书院学子在幽州为官的比重,为此在听了张昭的汇报之后,他立即写信给岳父蔡邕,让他挑选五百名优秀的学子去幽州七郡各个县中担任小吏。

至于他们能不能在当地有所作为,这就不是他关心的事情了,他们之中,或许有一部分人被当地世家腐化,或许还有的会丧命,但不管如何,到最后给他剩下的都是能力出众之人,这些人才是他未来掌控整个幽州下层的主要力量。

太行书院有几位大贤加入之后,每年都有一两百名学子毕业,他们大部分都都被苏辰安排到官府中任职,可即便如此,要掌控诺大的幽州七郡也几乎不可能,而且对于这些没有丝毫经验的学子,他不可能安排比较重要的职位,只能是先打下手,两三年后,才开始慢慢提拔。

那些异族的后辈毕业后,很多就被他安排去管理他们的族人,还有一部分加入了汉影,小兵做起,据张辽反应,这些人本身身手不凡,掌握了文化知识后,在军中很快就崭露头角,成为屯将,司马,甚至是校尉,这些人成为新扩编的两万汉影轻骑的支柱力量。

第178章 外兵进京

张辽汇报的事情很有价值,后来他将平民出身的学子也陆续安排到云影,背嵬军,或者青州军中,并且让他们教导麾下军官士兵识字。起初他们都不乐意,可在苏辰提出了奖励措施之后,军中迅速掀起了一股识字的热潮,为此苏辰亲自编写了不少军事教材,将兵法揉进故事之中,军官们平时休息的时候把这些故事讲给下面的人听,久而久之,一些行军作战的方法不知不觉就深入了他们的骨髓,成为了本能。

不得不说这个效果不错,这些普通士兵的精神生活很缺乏,尽管军中允许士兵在休沐日去逛烟花之地,但也不能经常去,他们那点钱攒了几个月恐怕一次就送给了那些青楼女子。

所以他才想尽办法丰富士兵们的精神生活,蹴鞠,马球,摔跤等等适合军中的运动都被他引入了军营,普通士兵们在提高体能的同时又能自得其乐,这才是寓教于乐的真谛。

当然,为了激发士兵的战斗热情,他特别设立了军功田制度,凡是在战场上立功的士兵,服役满十年之后,便能从军队中退役,并且依靠他的军功可以相应授予军功田。

这些被授予军功田的士兵们从此成为军户,他们开垦的粮食除了上缴两成给官府之外,其余全部留下自用,当然这些军户也是有义务的,他们要肩负起训练乡中兵勇的义务。

在上谷郡,苏辰规定了年满十八岁的庄丁都要参加军事训练,参加军事训练的士兵每个月可以领取一定量的粮食,训练只在农闲时期有,农忙的时候则负责务农。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