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样的小人,刘胤的处置方法也很简单,那就是将杨氏父子交给羌人来处治,他们是杀死姚柯回三王妃的真正凶手,于情于理,怎么做都是无可厚非的。
至于羌人如何处置他们,那就是羌人的事了,刘胤自然也无需再操心。
刘胤备下了一份厚礼,亲自到羌人营中致歉,也算是负荆请罪,虽然暗杀三王妃的是杨欣父子,但他们终归是刘胤的部下,从这一点上来讲,刘胤也是难辞其咎。
“刘将军太客气了,杨欣叛逆无道,暗中勾结曹魏,与刘将军并无干系,此次刘将军执拿真凶,能为内人报此血仇,老朽甚为感激啊!”姚柯回对刘胤能交出真凶表示了一再的感谢,吩咐将杨欣父子押到三王妃的灵前,开膛破腹,挖心摘肝,以为祭奠。
羌人对朋友,对恩人可以是礼遇有加,对敌人,对仇人,却十足地展现出他们凶残暴虐的一面。一听说要拿他们活祭,杨虎顿时吓得面如土色,当行刑的刽子手扯开他的前襟之时,杨虎直接就吓得尿了裤子。
杨欣倒是从容一些,事到如今,肯定是死路一条,至于这么个死法,却也不由得他来选择了。
看到如此惨烈的一幕,刘胤也不禁是微微耸容,不过这条路是杨欣父子自己选择的,落得如此下场,自然也怨不得旁人。
姚柯回及众羌人却是兴高采烈,神采飞扬,血仇得报,也算是了他拉的一桩心愿。
姚柯回当即下令宰杀牛羊置酒筵来款待刘胤等人。
酒筵就摆放在露天的草地之上,大碗的麦酒,整只的牛羊,处处显露着羌人的豪爽气度,刘胤是客随主便,入乡随俗。
刘胤先前就曾提到想与姚弋康义结金兰,此番没有阻碍,姚柯回自然是乐见其成,亲自为两人主持了结拜仪式,歃血而誓,刘胤比姚弋康要大上两岁,自然是为兄长。
姚弋康端着酒碗敬道:“贤兄在上,小弟粗莽,先前多有得罪,这碗酒权且赔罪,还望贤兄大人有大量,不计前嫌。”
羌人性格豪爽,恩怨分明,这一点倒是让刘胤相当地佩服。刘胤含笑道:“贤弟客气了,此前种种,不过是些误会,现在误会已消,你我兄弟当一醉泯恩仇。干!”刘胤举碗重重地与姚弋康碰了一下,一饮而尽。
“干!”姚弋康亦是举碗豪饮而尽,两人相顾而视,纵情开怀大笑。
整个酒筵的气氛相当地融洽,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在这种豪爽的气氛之中,很难让人产生拘束之感,所有参加酒筵的人,皆是开怀畅饮,放浪形骸,不觉已是半醉。
酒到半酣之处,阿坚暗暗地劝刘胤道:“少主,此酒甚烈,不可多饮。”
刘胤抬头看到姚柯回正注视着自己,呵呵一笑道:“酒逢知己千杯少,今日有姚伯父和众羌人兄弟相陪,当一醉方休才是。”
姚柯回也极是高兴,此番能得遇恩公之后,可是了却了他心中的最大心愿,而刘胤与姚弋康拜了把子,更让他为之欣喜,以刘胤在蜀汉朝中的地位和在陇右的强势,也算是为羌人今后的发展铺平了一条道路。他的目光落到了阿坚的身上,忽地是心念一动,道:“这位小兄弟也似乎是羌人?”
刘胤道:“不错,他叫阿坚,祖上皆是羌人,当年我外公自陇入蜀,身边便带着数千羌人部曲,阿坚的父亲便在其中。”
姚柯回紧盯着阿坚,道:“令尊可是名叫曲扎?”
阿坚略感吃惊,说实话,打小他父亲就去世了,几乎无人曾再提起过他的名字,姚柯回居然认识他父亲,确实让阿坚有些意外。“大王认识家父?”
姚柯回呵呵一笑,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阿坚的容貌与曲扎有七八分的肖似,所以他才有这么一问。姚柯回笑道:“不光是认识,曲扎与我乃是从兄弟,一个爷爷的孙子。当年曲扎可号称是我们西羌的第一勇士,孟起公来西羌募兵,他第一个应征入伍。这一去,四十年多了,始终也未能再见一面,却不知你父亲现在状况如何?”
阿坚道:“家父离世已经二十余年了。”
姚柯回闻讯一愕,叹息道:“世事无常,想不到当年名震西羌的曲扎也已作古,可惜可叹。”
刘胤不禁看了阿坚一眼,以前只知道他是马府的下人,羌人的后裔,没想到居然还有这一番的身世,他的父亲居然是西羌赫赫有名的第一勇士,难怪阿坚的身手如此非凡,大概也是遗传了他父亲的基因。
当下刘胤微微一笑道:“阿坚,还不快拜你的叔父。”
曲扎与姚柯回可是从兄弟,阿坚自然得称呼姚柯回为叔父,经刘胤这么一提,阿坚当即下拜,口称叔父。
姚柯回自然是欣喜不甚,今日看来是双喜临门,不光有幸见到恩人之后,还找回了一个堂侄,当下姚柯回取过一口宝刀来,道:“此刀乃是千年玄铁所制,锋利无比,一直为本王的贴身之物,今日就给贤侄做见面之礼吧。”
阿坚接刀在手,见刀刃锐利,刀身泛着湛蓝的光芒,果然是一把好刀,甚喜,叩首拜谢。
酒筵一直持续到三更时分,就在筵尽之时,傅著忽然入内,在刘胤的耳边低语了几句,刘胤闻之,悚然一惊,酒醒了大半。
第365章引为奥援
姚柯回也看到了刘胤神色的异样,便问道:“贤侄为何事惊慌?”刘胤与姚弋康既然是以兄弟相称,那么对姚柯回就执子侄之礼,姚柯回也就称刘胤为贤侄了。
见姚柯回相问,刘胤倒也没有隐瞒,直言不讳地道:“回伯父,陇东刚刚传来急报,魏国骠骑大将军引兵十万,进犯天水。军情紧急,小侄不敢再行耽搁,这便告辞,准备连夜赶回天水。”
姚柯回道:“就算军情紧急,那也不差这一晚,贤侄还是明日再行启程,本王亲自为你相送。”
刘胤迟疑了一下道:“伯父的盛情,小侄谢过了,不过救兵如救火,万万容不得耽搁,还望伯父见谅。”
“本王只留你一晚,也并不会耽误你多少时间,怎么,贤侄就连这薄面都不肯给本王吗?”姚柯回佯怒道。
刘胤思量了一下,现在已经是三更天了,就算是返回军营,收拾行装,也至少得等到五更天的时候才能出发,东线的战事虽然紧张,但从小榆谷出发,近千里的路程,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赶回去的。于是他便答应姚柯回在羌营之中留宿一晚。
随后刘胤吩咐傅著立刻返回军营,传下军令,收拾行装,准备天亮之后就出发。
姚柯回也将姚弋康唤了过来,在他的耳边低语了几句,姚弋康心领神会,转身而去。
姚柯回给刘胤安排的营帐极尽奢华,牛皮的帐蓬,裘皮的卧榻,暖和而又舒适。不过刘胤此刻并无半点睡意,与姚柯回促膝而谈,一直到天光大亮。
虽然时间紧迫,但双方还是就许多原则性的事务达成了共识,蜀军此次退兵之后,将永不再犯大小榆谷,作为回报,羌人也将不再向金城陇西发起进攻,双方以黄河和通河为界,互不侵犯。
这项约定正是刘胤此次西征的目的所在,和羌人划定缰域,也将从根本解决掉羌人进犯的可能,为了陇右地区的长治久安,立下殊功。
虽然双方并没有起草什么条约文本,但刘胤相信羌人的人品,尤其是西羌王姚柯回,以他的身份和地位,说话自然是一言九鼎,刘胤也没有担忧他会反悔。至于姚柯回的身后之事,就不能再由了所决定了,这也是刘胤为什么要急于地和姚弋康结拜兄弟的缘故。
姚弋康一身武艺,深得姚柯回的喜欢,羌人也没有汉人那种非长不立,非嫡不立的习惯,而是以谁的武力见长,谁就有资格当这个继任的西羌王。
显然武艺出众的姚弋康就受到了姚柯回的亲睐,刘胤不选旁人单选姚弋康,就等于是把宝抽在了姚弋康的身上,姚柯回活着,便可以镇得住西羌诸部,但姚柯回已经是一位垂幕老者,无人可以保证他还能统治西羌多少年,如果他一旦死去,很难说继任者可以与他保持一样的初心,因为马超之恩而与蜀汉维持良好的睦邻关系。
刘胤选择了姚弋康,试图通过结拜的方式与羌人的下一代搞好关系,这基本上可以保证在未来的几十年中,陇右的边境平安无事。
同时,刘胤也承诺向蜀汉天子保举姚柯回为西平王,与姚柯回自封的西羌王不同,经过刘禅的册封,就等于蜀汉朝廷认可了姚柯回的地位,其王位还可以世袭,也就是说只要姚氏一脉一直忠于蜀汉朝廷,他们的王位就可以世代承袭下去。
这令姚柯回更是喜出望外,不过对于刘胤而言,却是没本钱的买卖,不管蜀汉朝廷封不封王,姚柯回在自己的领地之内,一样称王,对于刘胤而言,只是名义上给他加了一个王爵而已,实质上蜀汉朝廷几乎是没有任何的代价。
天亮之时,刘胤起身告辞,返回了蜀军大营。
傅著等人早已是准备停当,单等刘胤的一声号令了。陇东军情紧急,刘胤也顾不得多说什么,当即下令拨营起寨,向东而行。
到达谷口的时候,姚柯回和姚弋安已经率羌族各头人前来送行,刘胤与之拱手而别,依依相惜。
相似小说推荐
-
蓝盾突击 (刀锋1984) 磨铁VIP2017-05-20 军事青春已成过往,蓝色的帽盔在硝烟中蒙尘。 记忆中的战友,恋人已远去。孑身一人的我,握枪...
-
乱世太平王 (麒麟可可) 起点VIP2017-06-09 两晋隋唐一部两晋史有道不尽的千古奇葩白痴帝、母老虎夺老公的权、叔伯兄弟造反、少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