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风帆战舰 (胖子的幽怨)



郑成功点了点头说道:“嗯,照你所的办!”

姚启圣邹了下眉头说道:“禁海令、迁海令奈何不得我军,反倒是许将军在信中所说的。满清有意在天津设立水寨,训练大清水师,大将军可要重视!”

郑成功听到哈哈哈大笑起来,“大清水师!?如果是满蒙八骑,我到是会惧它三分。水师?他还不够格!”

姚启圣听到郑成功口中傲视的语气忙劝说道:“大将军,骄兵必……”

郑成功打断了姚启圣,“熙止,并不是我傲慢自视甚高,而是海战跟陆战是完全不同的。鞑子自以为只要派人训练几年就可以成军,那他们就大错特错了!”

姚启圣听到忙拱手说道:“愿闻其详!”

郑成功想了下说道:“海战首要是船舰。现在制船的良工都在福建、广东等地,北方没有多少熟工,制造出来的船舰不如我们。再者好的船舰也需要好的船长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海上行驶倚重风力。好的船长懂得四时的风向,这需要数年的海上航行经验才能积累出来的,满清鞑子军中根本就没有好的船长。其次是海文图纸,大海茫茫,没有准确的海文图纸,随时都有可能迷航,不知去向了。我们郑家纵横东海三四十年。也不敢说安全熟知这片海域,鞑子那帮旱鸭子又怎么可能了解呢?”

停顿了下,郑成功抬起头说道:“最重要的是船舰体型庞大,调动不易。所以每次发号军令都必须慎重慎重。这就需要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的将军才能做到如臂指使。”

说着,郑成功站起来走在门口看着天空,“海军是最难训练也是耗费最大的一只军队,陆军也许两三年就成军,但海军没有三四十年根本不指望能成军。所以我才一点都不担心鞑子的水师,再多的水师也只是给我们送礼的!”

姚启圣听到躬身说道:“熙止受教了!”

郑成功摆了摆手。说道:“熙止,现在满清将万里海疆都拱手让出了,我们是不是该派水师攻打山东,牵制鞑子,然后出兵收复江浙地区。”

姚启圣听到忙阻止道:“大将军不可!”

郑成功说:“为什么?”

“大将军,满清迁沿海百姓入内地,那是断他们的生计,必然能引起百姓的强烈不满和愤怒。到时只要大将军派可靠人去煽动一下,不怕百姓不反。但现在满清才刚开始迁移沿海百姓入内地,还不是时候。”

“哦!!”

“而且大将军,现在刚收复福建,还没有平稳下来,冒然攻打江浙,不妥!兵法有云,不败而后胜之。大将军万万不可以重蹈李自成叛贼的道路。”

听到姚启圣说道李自成,郑成功这才想起,当初李自成占据了河南、陕西等省份,攻克了京师,就差一步就可以问鼎天下了。但山海关一战后,李自成战败。

那些占领的底盘、投降的人看到,立马反叛。

李自成没有稳定的底盘,被清军一路追杀,溃不成军,再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现在自己也去攻打江浙,胜利还好。一旦失败,那就有可能像李自成那般再无翻身之日了。

郑成功想到,吓得额头直出汗:“多谢熙止提醒,不然明严就有可能陷入陷境了!“

姚启圣忙说道:“不敢,谏劝乃属下之责。大将军虚怀若谷,属下敬佩。”

“那以你之见,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就这样等待着?”

“不,大将军,现在您最重要的是招揽福建那些乡绅大族!”

“招揽乡绅大族?他们都已经归顺了,也挺配合的啊!”

郑成功刚起兵那会儿,除了一些亲近的家族以及对剃发易服非常反感的乡绅外,福建大部分乡绅对郑成功的反清号召都保持着敬而远之的态度,郑成功派人募捐时,粮给一些,银子也给一些,多了就不行,要人就更加不可能了!

同时为了不得罪清朝,那些赋税徭役都是上交给满清的。

至去年为止,郑成功对那些家族乡绅还保持着厚待的态度,自己不缴纳税负,郑成功也没有派人前来收取。

随着永历二年年末的那场惊天动地的激烈大站落下了帷幕,随着三个多月时间的传播,整个南方基本上知道了大战的结果。

很快家族乡绅开始重新审视郑成功这个人物。

看到郑成功是越战越强,满清鞑子又奈何不得他。

很多乡绅都觉得郑成功的前景是光明的,对待他的态度也不像以前那般敷衍了。

三月以来,前来缴纳的税赋的乡绅就络绎不绝,时不时就会有乡绅“押”着着村里的几个农民推着单轮车、牛车前来向各地官府缴纳税负。

见到官史,扇了那个农民几巴掌,然后笑着说道:“都是些上不得台面的泥腿子,竟然敢不缴纳官税。现在我已经将这个刁明都抓来了,你们该关的关,该罚的罚。还有,大人这些都是今天的税赋,你清点下!”

随着姚启圣、卢若腾的指点下,郑成功也知道现在该如何去接见前来拜见的乡绅了。

摆出一副架子,板着脸随意地跟那些乡绅说上几句,告诉他们,要继续向大明保持忠诚,大明是不会亏待你们这些忠君爱国的。

去见那些普通农民百姓时,郑成功又是一副和善的面孔,亲切地跟他们交谈。并且拍着胸口向他们保证,只要是在郑成功的管辖下,农赋十五抽一,并且永不加赋!

为了证明自己说到做到,当场就将前几年累积的拖欠的税赋一把火烧了,还让百姓将多余的税赋带回去,同时给他们出具完税证明。保证可以凭此证

随着郑成功庄严和善的名声,从三月开始,先是福州,然后是附近的宁德、就是稍远的龙岩等县都开始向郑成功任命的官史缴纳税赋了。

那些乡绅大族都赶着来投靠了啊!

郑成功很疑惑姚启圣怎么要让自己去招揽他们!

第十八章 科举(下)

“大将军可知,乡绅氏族对何事看得最重?”

郑成功低头思索了下说道:“土地!”

姚启圣摇了摇头说道:“非是土地、非是钱粮,而是中举!”

“中举!”

姚启圣肯定地说道:“是的,在大明,虽然很多大家族都可以利用旁系的名义经商赚钱,但如果家族里没有几个考取了功名的,那在官绅眼中就是任人宰割的肥羊。所以参加科举,中举,是维持家族昌盛的唯一手段。所以那些乡绅氏族对科举是非常重视的!”

郑成功听到想想也是,问道:“那以你之见当如何招抚他们。”

“大将军,听闻你曾奏请过皇上开恩科,恢复科举?”

郑成功点了点头说道:“嗯,是有这一回事,只是同安被清军突袭,陈鼎先生不幸遇难后,这件事就阁下了。”

姚启圣摇了摇头说道:“大将军,之前战事紧张,无法举办,于是无可奈何。现在福建已经全省光复了,该恢复科举,以拉拢人心了。”

郑成功听到犹豫了下说道:“熙止,恢复科举并无不可,只是你不觉得八股文已经不适合现在这个时代了吗?大明能否考中,主要取决于八股文的优劣,那些士子也把毕生精力用在八股文上,并无了解实务,对治理国家根本就是一窍不通,危害甚远!”

姚启圣听到眉头直邹说道:“那以大将军之见,当如何?”

郑成功说道:“我有意学古代那般建立一所政法学院,不管士族寒士都可以入学,而且学习的内容也不再单限于四书五经,只要是有利于国家的都可以学习,包括儒家、法家等。”

姚启圣听到忙劝阻道:“大将军不可,熙止也认为八股文有很大的弊端。若大将军已匡平乱世,社会稳定时推行此法当可于社稷有利。但以今时之势,取消科举,只会徒自取祸。”

郑成功先是不解。后来低头意思考,似乎明白了什么,不太敢确定地问道:“熙止,你的意思是取消科举会激起那些士子官绅的反对!”

姚启圣点点头说道:“如果大将军执意要取消的话。那天下士族半成以上会视大将军为仇,其余的也会对大将军避而远之。

当今之天下,钱、粮、人大半集于士子氏族之手。士族大儒更是门生故吏、亲朋旧交遍布天下。大将军,现在正是跟满清争雄的关键时刻,你还需要那些士子豪族的支持。暂时不适应施行过激的政策。”

郑成功听到有些不甘地说道:“熙止你也知道八股文臭不可及。根本就对治理天下无益。难道就这样放着,任他继续毒害天下。熙止,有何办法可改变这局面?“

姚启圣听到苦笑着,低头思考着,良久抬起头说道:“大将军,冒然就取消八股取士是不行的。大将军可继续举办科举,然后令人创建政法学院,招揽学子,但学院的学子毕业后必须从衙史干起,只要大将军能着重选拔调升那些从政法大学出来的学子。这样的话。那些聪明的人也会知道大将军的意图,为了他们的前途着想,很多人会慢慢放弃科举,转投政法大学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