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风帆战舰 (胖子的幽怨)



看着船已经装满人了,刘国轩忙跑过去跟许龙喊道:”许大哥,船满了,不能再装人了。“

许龙听到,点了点头喊道:”嗯,那告诉陈文,剩下的下次再运送,先让那些老百姓在搭建的营帐休息。“

是,许大哥!刘国轩喊道。

随着许龙的喝令,数十艘战舰顿时扬起风帆,顺着海风南下朝着澳门驶去,然后转道去东帝汶。

还呆在登州的老百姓听到船位已经满了,要等到下一次才能走。

很多百姓都忍不住叹息了一声,想开口求求这些军汉再搭上自己一个。又怕惹怒了他们。

之前就有一个大汉仗着自己牛高马大,想硬闯进军营,结果被火枪打成了蜂巢。

从那以后就再没有一个人敢不受规矩了。

乖乖听从郑家军的号令了。

正当许龙所负责的北洋舰队逐渐远离山东半岛,运载着满怀对安宁温饱希望的数千灾民奔向南方时,

登州港口不远处,一百来个郑家军士兵正在搭建火灶头,准备生活熬粥了。

很快参杂着番薯香味的空气就弥漫在四周,闻着这诱人的味道,很多百姓忍不住咽了口水。

眼睛直盯着那冒着热气的铁锅。

这些百姓有很多已经是饿了几天的人,现在能填饱肚子的米粥就在眼前,不少百姓都忍不住往前挤。

看着百姓有抢夺的意图,看守的郑家军忙举起长枪对准那些百姓,喊道:“退后,快退后。谁再敢上前一步,杀无赦!”

看着那冰冷的抢头,百姓止住了脚步。

留下组织调度的千户陈文,喝道:“排队,快排好队。先排好队的就可以先吃。那个敢捣乱的,连米汤度没得喝!”

先排好队就可以先吃饭!

在填报肚子的意愿下,百姓很快就排好了队伍。

一个个走到铁锅前面,拿出五花八门的碗盛接米粥。

考虑到有很多百姓是饿了几天的,如果放开供应的,只怕会撑死不少人。

为了安全起见,给灾民的米粥,一人只有一碗。

番薯米粥,健胃养人。

领到了米粥,不少百姓都会忍不住说道:“大人,多给一点吧。饿了几天,实在是饿的很!”

一开始,郑家军的士兵看到消瘦的灾民,都会忍不住多舀一些。

但多给了一些前面的,后面来的灾民就没有吃的了。

为了这个,还发生了多次殴打,甚至杀人事件。

为了不在发生这类事件发生,郑家军的士兵也变得硬石起来。

也就是看到小孩妇女,有时会动一下测人之心,多给一些。

看到军汉不肯,百姓也只好死心端着碗,各自找了地方坐下,飞快得扒着米粥。

一时间,只听到咕咙咕咙的喝粥的声音。

吃着米粥,百姓觉得这一路上冒着生命危险从鞑子那边逃过来度值了。

很快,一碗粥就吃完了,很多百姓觉得不够饱,将碗添得干干净净才罢休。

看到这帮人都吃得差不多,陈文走过来,喊道:“现在大家都吃过东西了,该干点活了!”

听到陈文要让自己干活,一些百姓警惕地喊道:“大人,你是想让我们干什么呢?”

他们很怕郑家军给自己吃的,就是想让自己卖命,跟鞑子作战。

陈文喊道:“天快黑了,睡在野外,不安全也容易生病,而且现在我们还在鞑子的范围内,为了你们的安全着想,需要建造住所。大家都来帮忙!“

听到只是要建造住所,百姓都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只是建住房,建给自己居住的地方。

不管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容身之所,还是听从郑家军的喝令,百姓建造营寨也是尽心尽力。

夜幕降临时,一座牢固的营寨就拔地而起了。

男女分开,一座木棚里,数十个百姓卷着草席相互挤在一起,互相取暖。

有营寨,又有郑家军的士兵守卫,百姓安心了很多,不再害怕半夜会有鞑子杀来,很快入眠了。

第十五章 新生(下)

南下的舰队,在澳门短暂停顿了下,补充了淡水和食物以后,就继续启程去东帝汶。

经过漫长的两个月海上航程,抱着希望的难民终于再次踏上了陆地。

一下船,看到不远处茂密的森林,不少百姓激动的流下了眼泪。

虽然心里一直告诉自己,郑家舰队冒着生命危险将自己从山东那个炼狱偷运出来,绝对不是为了糊弄自己。仁义的国姓爷是不会骗自己的,

但一天不到目的,心里总是没底。

现在看到森林,总算明白国姓爷没有骗自己。

多年的耕种经验让这些百姓,一看那森林的样子,就知道土地绝对肥沃。

一把火将那些树木烧了,来年就是一个好收成。

国姓爷说每一户都能分到二十亩田,头三年不收任何赋税。

天啊,就这地力,只要三亩田,一家上下就能过的很滋润。

看着百姓都下来了,许龙踏上岸,朝着早已经等候多时的郑泰走去。

一看到许龙,郑泰忙说道:“许将军,辛苦了。我已经叫下人准备好酒食,将军沐浴一番就来赴宴吧!”

许龙听到,之前还没有感觉到,现在就发觉自己纷身上下不舒服,海上,淡水是宝贵的,根本不能用来洗澡,用海水洗澡,洗完身上就会有一层淡黄的盐澤,让人非常不舒服。

现在听到能舒服泡个澡,许龙恨不得马上就去。

但想到郑成功制定的军纪,许龙只能说到:“郑大人。我们还是先交接这些百姓吧!”

郑泰听到,忙说道:“那我们先交接把!”

许龙转头看着那些百姓。说道:“郑大人,南下两千一百四十人。实到两千零九十人,有六十多人在路上因为染病没有熬过来。你清点一下,然后麻烦达人,你画押签字!”

这个时代海上航行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一有点身体不适,就可能因为没能及时救治,缺乏药物,死去。

郑泰点了点头,说道:“嗯!“

一帮官史忙跑上去。清点人头。

一个多时辰,才全部点算完,回来向郑泰禀告。

郑泰听到幸存的人数跟许龙说的一样时,忙高兴地拉着他的手说:”正事已经交托完毕,现在我们回府好好喝几杯!“

许龙也高兴地说道:”好,就打扰大人了!“

……

许龙,郑泰走了,那些小史还得继续留在港口安排那些百姓。

一个小史拿着一个铁皮卷成的喇叭,大声喊道哦:“大家听着。国姓爷郑明严仁义厚道,不想看到你们受苦受难,所以才会千方百计将你们护送到这里。来到这里,你们享福了。国姓爷说了,每一户都能分到二十亩地,三年不收任何的赋税。”

那个小史停顿了下。继续说道:“但并不是说你们来了就有…”

一些心急地百姓忙说道:“大人,那我们怎么才能分到土地?”

小史被人打断。有些不悦地说道:“天下那有不劳而获的道理,想要田地。要你们自己动手开辟出来!”

听到并不是不分田地,只是要自己动手开辟出来。

百姓都松了一口气,只要有田地就好。

不过是开耕而已,这个自己在行。

小史继续说道:“不过,开荒,不能一把火就全部烧光。”

百姓听到顿时惊讶起来,“大人,如果不用火的话,那没办法将这土地开荒出来啊!”

小史瞪着眼睛看着那打断自己说话的百姓,“谁说不用火,就不能开荒的!国姓爷已经调配了斧头,铁锯,明天你们就过来领取,从明天开始,我们会组织你们在规划好的地方伐木,那个人先将规定地方的树木伐干净,就能先分到土地。听到了吗?”。

百姓听到要先伐木才能分到土地,忙说道:“听到了,大人。俺有一把力气,很快就能砍光的,一定要记得留土地给俺!”

“是啊,大人,一定要记得留土地给俺!”

……

“好了,不要吵。这段时间,你们的伙食都由我们来提供。在这里,只要你们肯干活,就能吃的饱!“

听到能吃饱,很多百姓忙喝到:“好的,大人,我们一定都尽心干活的!”

……

在田地和温饱的刺激下,百姓伐木的积极性很高,不到两个月就有一些百姓将二十多亩森林伐尽,开辟出田地来。

春天的播种早已经过去了,但夏天的播种还不迟。

最早从山东来到东帝汶的田汉看着自己辛辛苦苦开荒出来的田地,满脸欣慰。

干累了,用肩上搭着的粗布抹了一把汗,坐在田埂上,跟新来的难民聊着天。

“当初我见机得快,早一步来到这里,虽然累点,现在有田有地。大家也加把劲,早日将自己的田地整理出来,不用再担心受怕了!”

一个难民听到回合道:“是啊,山东简直不是人待着的地方,今天响马来抢,明天鞑子来抢,没一个安稳日子。”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