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莉娅所想的都是某个方面,不代表自己的丈夫真的是个废物,像是对于输出革命的认识,谢洛夫工作之后自从开始之后,一改二战后苏联援助别国那种软绵绵的样子。对除了欧洲之外的国家输出革命的时候。一定会调集克格勃的肃反工作者建立起来强大的内务部体系配合着所在国的共产党组织工作,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不遗余力进行的男女平等,种族平等,扫除文盲的政策与行动。让全人类的文明水平大大提升。当然,这一切能进行的前提,还是土改和反资。
当时到各个封建乡村去做男女平等等工作是何其困难,不少人都被地方传统势力残忍杀害。还有斩首示众,碎尸万段的,女性党员有被****然后杀掉的。对付这群人。不使用军队和暴力,不用土改去除地方封建势力,是不行的。
某些边享受革命成果边反对当年暴力革命和土改的人了,简直“何不食肉糜“。干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演讲一番就能实现目标了,想改变这世界,很多时候是要流血掉头的。既然那些包括宗教、宗族、等等等等的反动势力一定要维护所谓的传统价值,那就不要怪克格勃不客气了,谢洛夫手中的老派的肃反工作者还可以继续发挥余热。
一个国家在共产主义国家的手中,至少比在一群神棍、军阀和资本家手中强,欧美发展了几百年才培养出来一个扛得住压迫的民众,以世界上大部分的国家人民生活水平,只要被稍稍的压迫一下就会生不如死,真正的资本主义强国也就这么几个国家,剩下那一百多个大都是穷的连裤子都穿不起。
对于苏联这种国家来讲,美国那种集合整个资本主义强国的外力固然强大,但只要自己不出内部问题还是可以坚持下去的,唯一小心的就是苏联国内出现惦记国家财产的家伙。如果谢洛夫没有记错的话,某一年的俄罗斯首富就是叶利钦那个契丹人的外孙子。
至于叶利钦回忆录中写的被苏共官僚的豪宅震惊等等的话,简直让人恶心,和他相比勃列日涅夫的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黑帮的官僚都可以算是共产主义者。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黑帮充其量只能算是官僚,再差也比叶利钦那帮寡头要强的多。
就在成功的和苏丹签订协议同时,莫斯科的八十一国共产党和工人党大会闭幕了。各方经激烈交锋和妥协让步,与会各党代表团通过共同努力与协商,会议最后通过了这个声明。声明在肯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国际形势,指出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的威力和国际影响急剧增长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更加衰落与腐朽,资本主义总危机也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帝国主义的本性没有改变,美帝国主义是世界人民的敌人和反动势力的主要堡垒;为了制止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和战争威胁,需要建立最广泛的反帝统一战线。
莫斯科声明从情报领域的分析上来讲,谢洛夫可以肯定这些参加大会的党派中肯定有美国人扶持出来的党派,这些党派也会把大会的过程传达给美国,这个过程就是中国和苏联虽然在大会上激烈的争论,但最终还是绝对在面对美国的时候保持团结。
苏联和苏丹签订友好合作条约的第二天,苏丹革命委员会的主席阿布德将军邀请苏联代表团在苏丹总理府做客,也是表达自己对于苏联的善意。事实已经很明显了,既然南苏丹是英美势力在支持,他们这些军政府的将军只能依靠苏联来对抗。
“看来阿布德将军对我们苏联的观感还不错,如果他能维持住苏丹的局势稳定,不失为一个还算不错的选择。”病好了的瓦莉娅牵着自己丈夫的手,对着周围的将军点头示意,笑意盈盈的说道。
“你啊,想的太简单了。到时候我在和你聊这个问题!”对于自己的女人,谢洛夫不太好说重话,如果换一个私下的场合他肯定会反驳妻子的观点。
在谢洛夫看来要么就永远都不动手,对全世界的变化不闻不问,要么出手就一定要建立共产主义政权,绝对不能把希望放在和解上面,军阀、部族、宗教势力这些东西一定要被消灭,不能向自己妻子说的那样看起来还不错就不闻不问。苏联比美国强的地方就在于革命性,比资金比市场,苏联都处在弱势地位。同样一个军政府,如果美国发现推翻苏丹军政府不容易也采取收买合作的态度,苏联其实是竞争不过的。
其实苏联和阿富汗的战争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苏联从开战开始就要以一种消灭封建主和部落势力的姿态进去,首先就要立刻宣布男女平等、土地改革、把富人打成阶级敌人开始清洗,配合着苏联红军的攻势,等到美国介入的时候想要找到支持的力量都不可能,因为这些敌对者都死了。而事实上苏联这些都没有做,反而是杀掉了一直把斯大林作为榜样的阿明。
停止阿明进行的土地改革,同时对绿教采取忍让的态度,这种态度下苏联红军在能打也无济于事,政治上一个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连公有制都不敢在阿富汗实行,战争能赢才有鬼呢。七十年代之后苏联完全把自己怎么起家的过程给忘了。
第二百三十五章 目标众多
苏联在阿富汗的战争,之所以呈现保守的态势,和不敢彻底把宗教势力打成敌对分子有直接的关系,到了阿富汗战争时期的苏联,早和当初发誓解放世界的国家没有关系了,所想的只不过是从阿富汗扶持起来一个亲苏的傀儡,至于是不是**都没事。☆→☆→,目的是让阿富汗阻挡住革命之后的伊朗,可阿富汗宗教可比**者的人数多多了。这么保守的介入阿富汗战争中,瞻前顾后只会把敌人越打越多。
但就算是这样,苏联的阿富汗战争和美国的阿富汗战争相比,苏联也在所做的事情仍然比美国多,在进行战争的同时,苏联还在进行对阿富汗的建设。落在阿明那种斯大林份子手中的阿富汗,总比落在宗教份子手中强。
苏丹的情况也是如此,这种能收买的军政府虽然可以亲苏联,但一样可以亲美国。如果有一天阿布德将军发现美国人能给的比苏联多的时候,调转枪口清洗亲苏势力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在谢洛夫的眼中,苏丹这种远离苏联本土的国家,一旦美苏真正的争夺起来,苏联是非常吃亏的,必须让苏丹变成社会主义国家。
南方黑人是基督教徒、北方的苏丹人虽然也比较黑,但却是阿拉伯人。这种宗教战争一旦打起来就会没完没了,别看苏联答应了苏丹的军事援助,但如果没有估计错,这场战争还有的打。
在没有动手之前一定要做好万全的准备,没有找到能替代阿布德将军的人选之前,谢洛夫不会流露出任何一点不满,如果这位苏丹革命委员会主席喜欢听一些恭维话,他同样不介意在这些苏丹的将军面前为阿布德背书,说一些关于伟大光荣正确的话。就比如现在。
苏联真正要命的地方不是计划经济、甚至不是高度集中的权力结构、真正要命的事情很简单,那就是控制的人口没有美国人多,世界很大,但环境不错人口素质同时挺好的地方却没有几个,欧洲方面这种情况最明显,除了苏联之外第二人口大国是波兰。波兰的人口只有法国人的一半,而法国人比联邦德国的人口还少,华约国家人口第三的罗马尼亚也只有不到两千万人。
“希望我们两国的友谊就像我们之间的友谊一样牢固!”谢洛夫握住阿布德将军的手,给在座的苏丹将军做出一副姿态,意思就是这个人是我们苏联罩着的。实际上如果真的有人要反叛比阿布德将军更加亲苏的话,他也乐观其成。
苏丹得到了的军事援助和一些工厂的建立计划,甚至谢洛夫还通知阿布德将军苏联从印度弄了一批耕牛,准备运到苏丹补充一下苏丹的农业人力不足的情况。其实苏丹也是有海岸线的,不过做港口有些差强人意。
闲聊了一会谢洛夫便透漏了自己将要回国的意思。一方面他真的很忙,一方面也是让苏丹方面放下戒心,把福利发放完毕之后就离开更有国际主义精神。哪怕他迫切的希望苏丹变色,这个时候也必须装作一副不感兴趣的样子。
说走就走,临走之前谢洛夫表示机场的建设也应该提上计划了,作为一个非洲大国的首都,喀土穆需要一座机场连接全世界的首都,负起一个大国的责任云云。苏丹的机场仅仅能起飞军用飞机。必须说明是苏联的军用飞机,要是美国人那些比较难伺候的货。这里的条件可能支撑不起。
这是其他人,谢洛夫领着包括自己妻子在内的和克格勃相关的特工顺着尼罗河而下,去了阿斯旺,提起阿斯旺人们总能想起举世闻名的阿斯旺大坝,而这座举世闻名的水坝此时才刚刚建设,远远没有后世的壮阔美景。列昂尼德的阿斯旺军事基地就在这里。列昂尼德是伊戈尔少将的副手,伊戈尔少将被谢洛夫召回国后,这座非常重要的军事基地就由他来指挥。
在谢洛夫这片时空中,苏联在埃及的据点主要在两方面,一个是北方的亚历山大港、另外一个就是这座在建设中大坝旁边的阿斯旺军事基地。开罗的训练营地本身没有多少人。
相似小说推荐
-
三国之武魂传说 (张飞牌香烟) 起点VIP2017-06-04 秦汉三国穿越到三国,废物传家宝变逆天武魂石。传承三国绝世武魂神力:吕布、赵云、关羽、马...
-
重生之盗尽天下 (悲伤恋娇) 起点VIP2017-05-23 军事战争2006年的夏天,法国发生黑人动乱,卢浮宫被洗劫,梵高博物馆失窃,富春山居图不知所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