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时代1958 (青山铁杉)


  “谢洛夫将军,谢谢你们苏联对我们国家的支持。”谢洛夫的大度大出这位苏丹革命委员会主席的预料,本来他以为只能在工业援助和军事援助之中选一个,毕竟面对一个级强权的苏联,而且还需要苏联的支持收复南方,所以不愿意造成狮子大开口的印象。? ???·
  早知道是这样,谈判的那天谢洛夫就应该用梅辛教他的感知能力感知一下阿布德将军的想法,这样也就不会出现胡思乱想的情况出现了。之所以坚持继续进行原定计划的援助,而不是对越南这种救助性质的援助。完成是从成本上考虑,倒不是多么为苏丹着想。
  一个完全没有任何基础的国家,苏联的援助进来也改变不了什么东西,不但要援助各种轻工业设施。还需要一条铁路作为苏丹的枢纽联通北方的埃及,相信作为把苏丹粮食运出去的通道,尼罗河作为苏丹交通的地位不言而喻,但运力还是略有不足,这点谢洛夫知道、阿布德将军知道、纳赛尔也知道。
  闲聊了一段时间谢洛夫就离开了阿布德将军的官邸,就像是一个国际主义战士一样让阿布德将军等着自己的好消息。让这位苏丹军政府的领导人不禁感叹,真是好人啊……
  好人这个词谢洛夫绝对是当得起,一条铁路可以让苏联把苏丹的粮食云出国,北方的粮仓只能解决今年的问题,要想每年都吃到苏丹的粮食就必须要这样一条铁路。让苏丹学生去莫斯科留学,去的时候是一群懵懂无知的热血青年,回来的时候就可能变成无产阶级革命者。苏联的环境吸引美国人可能比较困难,但吸引这种交通靠走通讯靠吼的国家人民简直不要太轻松。
  回到苏联大使馆的谢洛夫把这方面的消息告诉了其他人,引起一阵笑声,当然笑声分为很多种,而目前这些苏联代表团成员所出的,是耻笑……
  苏联一直面对落后国家援助基础的工业其实也很好理解,完全是一个大农村的国家就算是能帮助苏联也有限,而基础设施完备经济不错的国家,大多数都和美国人混去了。留给苏联的大多数都是苏丹这种歪瓜裂枣的国家,这种国家也良莠不齐,第一种是中国、印度这种一旦展起来就绝对能帮助到苏联的国家,但这种国家一般情况下不好控制。从苏联国内的评估上,中国和印度的展是能对苏联帮助最大的,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要是中印没有领土矛盾就好了,就不用逼迫苏联选边站。
  第二种是埃及那种阿拉伯国家,包括叙利亚、伊拉克、约旦这种国家,但这些国家除了石油什么都没有,国内都是荒漠农业比苏联还要差劲。第三种就是苏丹这种不但连上述优点都没有,而且国内宗教矛盾、********多的不可计数的国家。某种意义有更好的选择苏联也不用这么费尽心力和这种国家打交道了。
  “工业援助还是必要的,不然这样的苏丹对苏联帮助也比较有限,铁路也需要,同志们都明白,苏丹对我们苏联的重要性。从潜力方面这个国家是非洲第一,我们从这个国家取得的每一个成绩都是对祖国巨大的帮助。明天中午谈判继续,一天之内争取把条约签下来!”谢洛夫用行政命令为这些谈判的同志鼓舞士气。
  说完话谢洛夫找到了驻苏丹大使馆的电报,下达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命令,“对中国的军工企业下单,让中国的军工企业帮助制造出来五万支五六式自动步枪,外加一千万子弹。”之后又给阿斯旺军事基地的列昂尼德少将下令,先弄个几万条步枪应应急运到苏丹来。
  稍晚的时候莫斯科回电询问谢洛夫为什么要从中**事企业下单,对此谢洛夫的回答是,“中国的五六式自动步枪比我们的成本低三倍,一艘船从远东去中国装船运到亚历山大港仍然比我们的要便宜,再者中国的步枪不像我们苏联用了很多稀有金属在其中,所以从性能上略有差距,这当然不是大问题,但纯粹用钢铁制造的武器在苏丹的气候下很容易生锈,这简直太好了,我们完全可以到时候从中国源源不断的订购武器运到苏丹来。”
  苏联在制造武器这方面向来是舍得任何资源的,代表作就是全钛合金潜艇。要知道钛合金连美国都不敢这么浪费,只是用在战斗机和航天领域上,而苏联就这么干了。技术上暂时追不上就从材料下手。
  到了晚上莫斯科方面回电,“干得漂亮,我们正好在今天的八十一国**大会结束之后和东方同志沟通了一下,得到了比较热烈的回应。但并没有告诉这批武器的用途。”
  对于谢洛夫来讲今天的小手段只是一个插曲,只是后来苏联总是出于成本的考虑,现这个捷径之中总是从中国进口轻武器再卖出去,引起了中国的怀疑,最终终于现,几年后安德罗波夫收到了一份带有指责性的抗议信,认为苏联这种行为败坏了中国制造的名誉,鉴于克格勃在这方面干的有些不地道,谢洛夫直接把安德罗波夫递过来的抗议信所在抽屉里,根本就没有看。
  在和阿布德将军沟通完毕之后,随后的谈判没有一点阻碍,双方很是愉快的签订了两国的友好合作条约,随后阿布德将军派出了一个将军带领着谢洛夫去负责守卫北方粮库查看,同时谢洛夫也命令阿斯旺军事基地做好准备接收。
  稍晚的时候在克里姆林宫的赫鲁晓夫接到了友好合作条约的内容,当着科兹洛夫和谢列平的面哈哈大笑道,“这是克格勃今年最为成功的行动,所付出的代价和我们人民保证粮食充足供应的目的根本不值一提!”
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会闭幕
  “不过谢洛夫这种无孔不入的介入能力更加让人惊叹,他好想知道苏丹的军方担心什么一样,借由苏丹对埃及的恐惧打开了大门,还有就是从中国进口AK47的仿制品给苏丹军方用,简直太有意思了!但从革命的角度考虑是不是有些有损于我们国家的形象?”科兹洛夫也放下了心中的一块心病,国内的粮食问题被严密封锁中,但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讲根本不是秘密,苏联的浮夸风已经刮了好几年,鉴于目前国内的农业环境考虑,应该进行一些调整了。
  “这有什么?我们的东方同志不是很高兴苏联有求于他们么?”这次的八十一国共产党和工人党大会开的相当不顺利,苏联和中国的态度处在一种看起来已经明显不合,但为了社会主义的大局着想,还都在克制自己的想法不要太过分的阶段。谢洛夫小小的糊弄了一下中国,让赫鲁晓夫瞬间就觉得这个小同志很不错。从中国的角度上这是苏联提出的请求,而中国是帮忙的,但在赫鲁晓夫看中国对于苏联的要求还是比较尊重的。
  所以这件本身谢洛夫只是单纯考虑到成本的小事,却至少让两个国家的一部分认为,至少在目前的情况下大家还都是需要对方的,很是想当然的认为自己是这件事的胜利者。
  请原谅他一个克格勃副主席的格调还比较低,无法理解赫鲁晓夫他们那种决定国家命运的大人物,到底心中是怎么想的。
  还有关于林业经济发展的概述,已经从当地企业的计划员交到了梁赞州计划经济委员会、最后到达了苏联中央计划经济与发展委员会手中。其中有些问题还需要讨论,但基本上看起来没什么问题,梁赞州只要有了成绩马上就会在条件相似的地方实行。
  “你又给了一批苏丹学生的名额到苏联学习?你是准备影响到苏丹一批人的思想?”略有恢复的瓦莉娅听了自己丈夫的话很快问道,“输出革命用的?”
  “病刚好就给我添乱?”谢洛夫伸手捏了捏妻子的高鼻梁,却没有用多大的力气,这个动作还是挑逗的意味居多。太聪明的毛妹也不好,总是在关键时刻给他拆台。
  “不过像是这种留学生我认为还是集中管理比较好,不能让他们想从苏联学什么就学什么。单独划出来一批资源专门教育留学生比较好,当然确实有真材实料的学生还是可以自主选择自己的学业,我们也不能扼杀人才,这点可以交给留学生自己选择。”瓦莉娅根据自己的工作给出了这些建议。不说这些谢洛夫都忘了,自己的妻子是人民教育部的副部长。
  瓦莉娅这些建议不是帮助国家节省成本,而是怕这些留学生毕不了业,以现在从苏丹看到的情况来看,教育水平和苏联的教育体系差的程度可以用地球和太阳对比。这个国家最有知识的人才也不一定有多强。
  作为谢洛夫的枕边人。瓦莉娅对自己丈夫的水平还是有一定认识的,除了汉语以及国际局势的分析和克格勃相关的专业之外,剩下专门学习过的钢琴只能说会弹,素描只能说会画。至于其他那些应该掌握的知识简直少得可怜,数学完全就是初一学生的水平,苏联如果有两亿人的话,自己的丈夫应该排在一亿五左右。
  很多关于统筹和计算方面的工作,她在家的时候都是由她做的,她不在家的时候就是克格勃的秘书处在做,某种意义上来讲。克格勃的工作最适合谢洛夫,换一个工作他就和废物没什么区别,当然这些话瓦莉娅不会说出来。
  偏偏谢洛夫相当的自我感觉良好,幸亏克格勃有各种专业的机构可以撑得起他的胡思乱想,等真到了他实践的时候就蒙圈了,梁赞州的计划经济报告才送到莫斯科就是证明。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