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放啸大汉 (寇十五郎)


  打宫婢退下,堂上只剩傅昭仪母子,二人互望一眼,目光一齐聚焦在食盒上。
  打开盒盖,里面是一只青瓷碗——这种瓷碗,正是一年前天子寿诞时,太子进献的那种碗。据说出自富平侯府,皇帝下诏全部采购,如今这种瓷器已遍布宫中,再不稀奇。
  刘康小心揭开碗盖,里面果然是食物——一碗酱汁豆腐。
  橙色而浓稠的汁水,浇在滑嫩而完整的豆腐上,橙白相映,酱香弥漫,颇为诱人。
  尽管此时刘康别有心思,目睹美食,口中仍本能分泌唾液,暗暗咽下,心中苦笑:“这张少子,总能弄出些匪夷所思的食物来,连带着宫中的饮食,也随之改变……”
  傅昭仪取来银箸,将豆腐扒开,碗底露出两片紧密合拢的玉碟。将玉碟取出,洗净,分开,可见碟片上刻有细小的字迹。
  刘康取来墨汁,用毛笔涂刷,字迹清晰显现。
  “史丹乃太子相助而入,陈汤乃张放带入宫中。天意如此,势不可违,君子当识进退。”
  一行字,没头没尾没署名,但母子二人却再明白不过——石显抽身了。
  “天意如此,势不可违。”刘康喃喃数声,无力长叹,“石令君说得也不错,罢了、罢了……”
  傅昭仪将两片玉碟扔进臼巣里,用杵一点点捣碎,声音清冷,带着一丝碜人:“形势比人强,今次我们母子算输了一局。康儿,你要记住这两个人,牢牢记住,来日方长……”
  ……
  中书署里,石显与牢梁据案相对,俱是一脸懊丧。怎都没想到,谨慎了一辈子,临到头来,居然栽了这么重一个跟斗。
  这是石显迹以来,吃的最大的一个亏。若是旁人让他栽了这么个大跟斗,哪怕是大司马或丞相这等位及人臣的勋贵,石显也绝不饶恕。但这次他偏偏奈何不得,因为让他栽跟斗的,是皇帝。
  石显大半辈子,都在揣摩天子心意,并且凭着这一招鲜,吃遍天,将无数英雄名臣踩在脚下,他也因此而站在大汉朝堂的权力巅峰。万万没想到,他最后却也是栽在这揣摩之下。当真是天威难测,成也皇帝,败也皇帝啊!
  石显沉默良久,才低沉道:“玉碟送出,你我也算是与那二位了却情份。自此以后,好生侍奉太子吧。”
  牢梁闷声道:“太子性仁厚,倒还好说,就怕阳平侯不肯见谅……”
  石显目光闪动,淡淡道:“我们可以帮他达成所愿,如何不肯见谅?”
  牢梁微怔:“令君知阳平侯所愿?”
  石显笑笑:“固之定是神思不属而糊涂了,阳平侯所愿还不是明摆着的么?”边说边虚指在空中写下一个字。
  牢梁也是心思机敏之辈,一见之下,用力拍打自己脑门:“对啊!如此浅显之事,我竟然……还是令君清醒。如此看来,你我还大有可为。”
  石显抚掌而笑:“固之这句话说得好——你我还大有可为!”
  牢梁愁眉尽去,谄媚道:“牢梁愚钝,见事不明,今后全赖令君之力。”
  石显仰天打了个哈哈,自信的笑容又重回脸上。他相信,凭着自己这几十年揣摩上意的功夫,就算是到了新朝,也仍有用武之地。至于阳平侯王凤,呵呵,官场上没有解不开的仇恨,只有扯不断的利益。
  ~~~~~~~~~~~~~~~~~~~~~~~~~~~~~~~~~
  p:历史上的诸葛丰,就是因为私查列侯阴私而被撤职的。而且他的举动,还造成了西汉后期司隶校尉权力的萎缩,由此失去持节特权。8


第二百五十三章 【昭君!昭君!】
  竟宁元年五月壬辰,元帝崩于未央宫,天下举丧。
  六月,太子刘骜继位,大赦天下。庶民有爵者,自动升一级,仍沿用竟宁年号。尊王太后为太皇太后,尊王皇后为皇太后,移驾长乐宫长秋殿,太子妃许氏进封皇后。如此一来,长乐宫就有两位王太后了。为了区分,宣帝皇后王太后又称邛成太后。而王政君太后,则称皇太后。
  两位育有皇子的先帝昭仪,亦分别依皇子封号,尊为太后。
  济阳王刘康改封山阳王,与其母山阳太后傅氏前往封地就国。而信都王刘兴因尚未成年,与其母信都太后冯媛,居于储元宫。这两位强大的对手一去,整个后0宫就是王政君太后的天下了。啥?邛成太后?这位性情仁弱,纯粹就是个摆设。当初王政君还是皇后时,她都是客客气气,更别提如今人家也升级为太后了。
  属于王政君的时代,来了。
  新帝上位,朝中格局仍然如前,大体不变。但所有朝臣都心知肚明,这种不变是暂时的,待尘埃落定,大局稳固,那时的朝堂,必将重新洗牌,甚至会掀起一场狂风暴雨。
  朝堂会怎么变,张放不去管,不是他对权力这块没野心,而是目前他还不具备太大的能量。与王氏集团相比,他还差得远。不过张放也不会袖手旁观,他知道,王凤下一步的目标,就是大司马车骑将军之位。
  太后、皇帝、大司马,如此铁三角组合,足以令王氏称霸朝堂。而事实上,历史上的王氏集团也的确做到了。
  分化皇帝,狙击王凤,是张放今后主要而长期的政治目标。削断这两个角,王太后那里也就孤掌难鸣了。
  不过,新帝登基后,张放要干的第一件事,跟权力斗争不沾边。
  这天退朝之后,张放没有直接出宫,而是在金马门待诏。他昨天已向刘骜暗示今日有事求见,今日早朝时,也看到了刘骜的回应,一个隐晦的手势“V”……
  张放没等多久,一个内官笑容满面迎上来。这人他认得,原东宫内宦,黄门令吕齐。不过现在已升为谒庭令了。
  吕齐笑呵呵迎上来,施礼道:“陛下有请富平侯。”
  张放含笑走近,拱手道:“恭喜令使擢升,无以为贺,这小小心意,还请笑纳。”边说边从袖子里取出一块柿饼大小的金饼,悄悄塞进吕齐袖子里。
  吕齐微张嘴,神情惊中带喜,欲拒还纳:“君侯这份礼着实太重……”
  “令使万万不要这样说,区区薄礼,谈何贵重?若非上朝怀物不便,我打算送一匣来着。”
  不管这话是真是假,吕齐听得心头舒坦。他眼下行情看涨,许多平日不把他放在眼里的权贵也不得不高看他一眼,但富平侯却是早早就对他以礼相待,平日没少送黄白之物,双方早早就建立了良好关系,此刻说笑间也十分自然。
  “陛下在宣室处理朝政,请君侯随老奴来。”吕齐边说边在前头引导。
  张放用闲聊的语气问道:“中书令石显、仆射牢梁,都是律条娴熟、老于政务之辈,陛下能有这二位辅佐,必定事半功倍。”
  吕齐本走在前面,听到这话后,放缓脚步,与张放走了个并肩,低声道:“陛下初即位,正值英气勃发,各种奏章都亲自批阅,很少假手石、牢二公……”
  张放心领神会,表面听似乎刘骜很勒政,实际上,却是石显、牢梁权力被削减。
  石显、牢梁失宠,在张放意料之中。朝臣有几朝元老,但宦官永远都是一朝天子一朝奴,没有那个新帝会喜欢上一任老皇帝的家奴。后世明朝皇帝对宠幸太监的称呼“伴伴”,很形象的诠释了这一点。
  皇帝用宦官是因为信任,这种信任从何而来?是从当太子时、当王候时、甚至从幼小时,身边一直陪伴的内宦身上而来。他们与未来皇帝的关系,就像大户人家的公子与贴身仆从的关系,这种关系是无可替代的。所以,从元帝驾崩的那一刻起,石显、牢梁的命运就注定了。可叹这二位犹不死心,还抱有幻想,着实可悲可笑……
  带着这样的感叹,张放拜见了实现华丽转身的刘骜。
  待吕齐退下后,没等张放开口,刘骜先笑道:“我知道你找我何事。”
  张放眯眼而笑:“臣下知道陛下不会忘记。”
  刘骜抬手虚指,嘴角含笑:“你这少子……接着。”
  刘骜边说边将御案上一卷扎好的诏令及一卷籍册抛向张放,后者扬手接过,立即打开细看。刘骜这举动若让王政君太后看到,估计得训斥他半天,对诏令如此不庄重,简直不似人君。
  张放细看诏令,正是他期盼的“放出令”。放出谁?宫女!
  新帝上位,不仅大赦天下,赐万民民爵,也可以放出一批适龄宫女,任其婚配。这既可显示新帝恩典,也可为下一批新进的宫女腾出位置。
  当初张放敢向昭君承诺两年内将她救出苦海,就是因为有这一条规矩。只是他当时还不能确定元帝能挨多久,粗略估计最多撑两年。没想到,仅仅半年之后,这位“身体早已被掏空”的皇帝就殡天了。
  张放也得以提前一年多实现自己的诺言。而现在,他要找刘骜还第一个人情。
  当初救昭君,刘骜可是张放的同谋,虽然这个表弟当时没说什么,但刘骜早已心照不宣。等他一上位,诸事底定,立即手诏一份放出令。而籍册上放出宫女的第一位,就是——王嫱。
  看到这个名字,张放悬了半年的心终于落定,抬头拱手,正要向刘骜表示谢意,却见刘骜一脸神秘笑意,抬起手,啪啪击掌数声。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