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本朝所有和亲‘公主’的名单。”张放第二天一早就找到刘骜,向他提出这一古怪请求。
历代和亲公主资料,一般由宗正寺保存,太子去问这个,比身为侍中的张放去问,要顺理成章得多。
刘骜好生奇怪:“你问这个干什么?和亲之事,你也插不上手。”
张放的回答,令刘骜瞠目:“没看过名单之前,我不敢确定,会不会插手。”
如果张放要详细资料,那得调阅卷宗,多少有点麻烦,但他的要求很简单,就是要名单,一张薄薄的小纸片,就能解决问题。但历代天子或许是觉得耻辱,或许自知这些“公主”水分太大,故此严禁宗正寺外泄名单。如果不找刘骜,张放自付弄不到这名单。
刘骜不愧为太子,只用了不到一个时辰,就把这张小纸片交到张放手中。
张放展开一看,历代和亲公主名录,历历在目。除了两位远嫁乌孙的宗室公主之外,历代与匈奴和亲的“公主”,果然没有一个是姓刘的。最最重要的是,也没有一个是姓王的……
这时耳边响起刘骜随口闲唠:“说到这和亲,我刚进宫时,听到一桩奇事。”
“是什么?”张放一下抬起头。
“听说掖庭有个宫女,居然自荐出塞,啧啧……”刘骜边说边摇头,一脸不可思议。
张放猛觉心头漏跳一拍:“是谁?她叫什么?”
“好像叫什么王……”
“王嫱!”
“对,就叫王嫱!”
~~~~~~~~~~~~~~~~~~~~~~~~~~~~~~~~~~~~~
8
第二百二十二章 【狙击昭君(一)】
汉匈和亲事宜,是由少府下属机构掖庭主理,掖庭宫掌宫人籍册及蚕桑女工,是总管诸宫宫女的机构。通常采取遴选与自荐两种。遴选的话,先由掖庭丞查阅名册,从未幸的宫女中勾选出合适人选,再一一与诸宫妃嫔确认,落实到人;自荐就不用说了,不过一般没人这么犯浑……当大致名单确定下来后,呈送天子御览,并最后朱笔批红圈定某女,然后赐号、册封等等。
以上是遴选的大致流程,基本上都是后宫与内官的事,外臣插不上手。张放倒是可以利用侍中的身份,入禁中打探消息,但终归有所不便,不如直接问更有自由出入权的太子。
刘骜很少见张放这样的神情,暗暗纳罕,笑道:“少子也听说此事了么?要说这王嫱也不知中了什么邪,别人避之唯恐不及,她居然自荐。若非宫女选送皆层层挑选,品貌再怎样也差不到哪去,我都有点怀疑此女是否老丑了。哈哈哈哈!”
张放轻轻呼出一口气,慢慢平复心神——原来如此,难怪这几日心神不宁,症结全在于此!果然自荐的啊,自荐!万万没想到,呼韩邪这老倌此次求亲,目标对象居然是那个名垂青史的绝代佳人、后世好事者评出的四大美人之一——王昭君。
必须重申一点,张放的历史知识,或者说是西汉历史方面的知识,与一般的历史爱好者差不多。知道一些标志性的历史大事件,知道几个知名度高的皇帝,也知道一些流芳后世的人名,再不能更多了。
张放能预知刘骜是谁,未来的皇后是谁,自己与王氏外戚未来的纠葛等等事情,全因他曾详细看过与自己同名同姓的富平少侯的传记。对传记里涉及的人物与事件,他一清二楚,其他的,则不过泛泛。
他当然知道大名鼎鼎的王昭君,但不确定她嫁的是哪一位单于,更不清楚她是西汉哪个皇帝送出去的——除非专门看过王昭君的资料,否则谁记得那么清楚?
疑虑解除了,但张放还是有点疑惑,为什么自己会有那种“重要的东西离自己远去”的奇怪羁绊感?这是只发生在相识之人中才有的情况啊……好吧,不管怎样,既然知道是昭君,那就要竭尽全力,阻止她出塞。
昭君出塞,在后世主流意识中,一直传为美谈。认为她以一介女流,勇敢挺身而出,肩负汉匈两国和睦、促进民族融合、维护边境和平……等等一大堆溢美之辞,简直就是古代版的维和卫士。更有甚者无限拔高,认为西汉晚期,汉匈六十年和平无战争,皆赖昭君之力。最离谱的要数元朝一个叫赵介的家伙,居然认为昭君出塞之功,可与霍去病比肩!
张放只想说,都是狗屁!昭君出塞之前,南北匈奴已分裂,且南匈奴向汉朝臣服,北匈奴远遁。汉朝对匈奴的优势,从来没有这么明显过。等到陈汤远征,将郅支单于这头癞皮狗打趴下,匈奴人对汉朝的威胁,彻底解除。可以说,只要汉朝本身不垮,匈奴人就绝对翻不了身。身为亲历者,他比谁都有发言权。
历代文人都搞拧了一件事:能够让汉匈六十年无战事的最大功臣,不是什么美人出塞,而是万里杀王!没有绝对实力的威慑,匈奴人会那样老实?这是政治小白都能看明白的问题啊!
汉匈和平,没昭君的什么事。昭君出塞也好,不出塞也好,匈奴人该夹尾巴还得夹尾巴。这纯粹就是一场政治联姻,目的就是继续稳定匈奴人。说难听点,就算元帝派人到大街上随便拉一个母的回宫,然后封个名头,扔给呼韩邪,老呼一样乐得屁颠屁颠——人家要的是态度,女人不过是赠品。
昭君出塞是追求幸福?后世好像有这种说法,而且还挺官方。张放没见过昭君,但他可以肯定一点——不会有哪个女人认为嫁给爷爷辈是幸福;更不会有哪个女人认为嫁完父亲嫁儿子是幸福。那些说昭君出塞是为追求幸福的人,问你敢不敢让自家女儿也这样来一遭?
由于张放反应慢了一拍,现在情况比较被动,昭君已经自荐报名了,姓名已入籍册,再想把人捞出来,比还没下水之前可要难得多了。当务之急,就是要弄清楚,掖庭令是否已将名单上交。
按常理说,这种海选选透,没一两个月不要想有眉目,但匈奴人明显等不了那么久,估计十来天内就要见结果。屈指算来,时间过半,刻不容缓。
张放沉吟一会,对刘骜道:“我要找掖庭令。”
刘骜惊讶不已:“难不成少子要……”
“是的,谁和亲都可以,唯独王嫱不行!”
张放神色平和,语气也不严厉,但刘骜听在耳里,却分明感受到那股坚决。
刘骜忍了又忍,终于还是忍不住问:“你认识此女?”
理论上说,所有宫女都是皇帝的准老婆,所以刘骜问这话,确实有点过。但张放表现实在太反常,刘骜实在忍不住好奇。
按理说张放得避嫌,不应该承认的,但他需要这位太子殿下帮忙,所以“坦然”道:“认识。”
为一个“认识”的宫女这样做已经很反常了,若说“不认识”,估计刘骜会伸手测他额头温度了……
刘骜定定看了张放一会,神情古怪,而后者坦然自若,浑若无事。
刘骜豁然大笑:“好!少子,你只管放手做,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
有刘骜这保证,张放总算有了挽回的机会。他虽是侍中,可以自由出入禁中,但并不是每个宫殿都能随便闯,实际侍中能出入的仅仅只是未央宫前半部分而已。其它诸如长乐宫、桂宫、北宫、明光宫,多为太后、后妃、太子及诸皇子、公主所居之地,那可不是侍中能出入的地方。
王嫱属于哪个宫哪个妃嫔掌管之下,不得而知。就算从掖庭那里查出来了,也需要有一个相对比较自由出入皇宫的人打探沟通。
太子刘骜,就是你了!
~~~~~~~~~~~~~~~~~~~~~~~~~~~~~~~~~~~~~
第二百二十三章 【狙击昭君(二)】
所谓掖庭,就是在帝后寝宫的东西两侧,所营建的宫区。请大家看最全!与帝后寝宫相辅相成,又像两腋般护卫著帝后的寝宫,故此这两片宫区被统称为掖庭。
掖庭原本只是皇宫中不起眼、地位低下的一处所在,但西汉自昭帝以后,因为一位皇帝的传奇经历,使掖庭这个皇室不入流的所在,竟影响了西汉中后期近百年的政治格局。
这位皇帝,自然就是汉宣帝刘询了。刘询的经历,前文提到过,他幼年时因受“巫蛊之祸”所累,被下狱掖庭,后被掖庭令张贺救出,细心抚养,造就了一代中兴之主。
而富平侯世家,同样与掖庭有不解之缘。上文提到的掖庭令张贺,就是张安世之兄。富平侯世家之所以能长久保持圣眷不衰,除了张安世本人的才能之外,张贺对于先帝的恩情,张彭祖与先帝的手足之谊,也是重要的因素。
万没料到,到了张放这一代富平侯,又一次与掖庭扯上关系。而这一次,是因为一个女人,一个绝对不普通的女人。
眼下的掖庭令叫孙朴,入宫二十余年,是个老宦官了。可能因为他本身不完整,加上长期与女人打交道,使得他整个人看起来属性偏阴,说话腔调,动作举止,令张放想起民国时期唱旦角的戏子。
“嗳啊,这不是富平侯么?怎有闲暇来此巡视呐?”孙朴近日正为选和亲宫人之事,忙得焦头烂额,见到张放委实吃了一惊。
掖庭办公地点就在掖庭宫门外,属少府官署区之一。少府属下管辖非常杂,比如中书诸者令石显,名义上就属于少府管辖。就连张放这个侍中,也属于少府辖下内朝官之一。这也就是说,张放与孙朴同属一个部门,所以他来掖庭看看,并不算突兀,属于正常职责范畴。
相似小说推荐
-
抗日之无敌强兵 (良马过河) 起点VIP2017-04-10 抗战烽火现代特种兵孙卫国魂穿抗日战场,打鬼子灭汉奸,成就无敌强兵。“我们手中有枪,...
-
硬汉兵王 (风云九刀) 创世VIP2017-05-30 抗战烽火我们誓把侵华的日军赶尽杀绝!我们必将光复中华每一寸失地!最强的硬汉兵王,重回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