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北平打还是不打的问题上。
驻北平特务机关机关长松井一郎和驻华北秘密特使田叶秋原则是最有资格发言的人。二人观点各异,变得针锋相对起来。
松井一郎是激进派,一力主张军事进攻。他认为眼下华北的三十九军是地方杂牌军,火力配置低劣,军事素质低下,又没有火炮飞机装甲车的掩护,完全不是驻华日军的对手。
而且白党军队派系斗争很激烈,地方军阀和中央军难成一心,北平是前朝国都又是北方重镇,有极大的政治意义。
他还列举了东欧德国的闪电战。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再掠夺当地的资源补充自己的消耗,以战养战,征服华夏。
田叶秋原是保守派,他研究华夏历史二十多年,对华夏的内情极为了解。他指出,现在的华夏的确是一盘散沙,各自为政。可是纵观中国历史,对于外来的入侵一定会奋起反抗。
日本眼下若是采取军事行动,可能会取得短期的胜利。但是这样急功近利一定会引起中国人的排外情绪,反而让他们团结起来共同对外。
华夏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地形复杂,战略纵深广,战争潜力足够支撑很长时间。战争一旦开启,就会转化为持久战。可是以眼下的日本实力,根本不足以打一场抗日持久的战争。
两人的观点分别得到了一部分人的支持,代表了双方的意见。参谋部的争吵集中在了两个人身上。
松井一郎为此准备了充足,他拿出一叠资料摆在桌子上,道:“诸位长官阁下,这是我部收集的华北地区军事地形的情报,包括行军路线,敌军布防,山川河流水文地形。凭借这些情报,我们大日本皇军开进华北犹入无人之境。以我军的行进速度,用不了一个月就能占领黄河以北的地区。”
他的一番话引起了诸人窃窃私语,情报永远是战争的第一手资料。
松井一郎的情报十分详细,整个华北一目了然,给以后的军事行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田叶秋原却不为所动,他伸手推了推眼镜,平静道:“这些情报十分详细,松井君辛苦了。”
松井一郎面带得色,道:“为天皇效力是应该的。”
田叶秋原拿起一份图,这份正是松井辛辛苦苦搜集的军力分布图,地图上标注的十分详细,精确到了人为单位,一旁还标注了详细的火力配比。可见松井的确花费了不少的心思。
田叶秋原淡淡道:“松井君的情报十分详细,但是忽略了一个要点。那就是人心。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才是决定战争的根本因素。大日本国强而民国弱,这是天时。如今又有了松井君的详细情报,对方的地利的优势也大打折扣,仅凭这两点来说,我们出兵华北占尽了优势。”
见对手居然赞同他的观点,松井一郎心中一喜:“这么说,田叶君也赞同我的观点。”
二人是场上争论的焦点,若是田叶认输的话,会议也就结束了。
田叶秋原微微一笑,道:“不,恰恰相反。我不认同松井君的观点。”
他继续道:“第一,眼下我军师出无名,容易引起中国人的排外情绪。第二战线拉距过长,不利于后方补给。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一旦进攻不利,就会陷入持久战,这对我军的补给十分不利。”
松井一郎哼了一声,他本人也是陆军大学的高材生,有一定的军事素养,当下反驳道:“田叶军此言差矣,我大日本皇军装备精良单兵素质远高于中国军队,再加上现代化武器的配合,出兵华北一定会势如破竹。中国军队绝对挡不住的。对于给养也没有什么问题,我军每抢占一地,就收取当地的资源,利用当地的劳动了为后勤服务,这样以战养战,半年之内就能打到南京城下。昔日的德国就是这样做的,机械化部队配合闪电战一举便占领了半个欧洲。”
二战初期,纳粹德国军事家打造的闪击战,攻势凌厉,似乎无往而不利,27天内征服了波兰,1天内征服丹麦,23天内征服挪威,5天内征服荷兰,18天内征服比利时,39天内征服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闪击战确实曾辉煌一时,堪称战争史的一大经典。
松井之所以提出出兵华北的建议,就是受到了德国闪电战的启发,华北地区地势开阔,平原较多,十分适合机械化部队作战。
当时日本的机械化虽然不比德国、苏联这些大国,但是编制齐全在陆军中的比例很大,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军事力量。如果效仿德国闪电战,再配合以战养战的策略,打败华北装备低下的****是不成问题的。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闪电战虽然犀利,但是面对前方持续的消耗,它的后勤补给经受着极大的考验。
第三十一章 田叶的野心
田叶秋原淡淡道:“松井君如你所说的,粮食劳力可以在占领地补充,但是燃油重武器呢?请恕我直言,中国内地根本没有任何可以补充的地方?没有燃油和重武器的支撑,又何谈闪电战呢?”
松井一郎似乎也考虑过这些问题,当下反驳道:“这个简单,只要抢占沿海各个港口,我们大日本海军可以源源断将燃油和重武器运送到陆军的手中。”
这个问题他已经反复推演过多次,对于各个环节都充分的考虑过。根据他的设想,陆军在海军的掩护沿沿海直下南方,可以打通南太平洋的道路。只要占领了港口城市,战略物质会被送到陆军的手中。
田叶秋原站起身来,提高声音道:“松井君,燃油和重武器可以诚然可以不计成本海运空运补充,但是人员呢?我们损失的士兵怎么补充,难道也要在当地招募吗?”
他冷笑了一声,道:“中国这么大,即便是一个县城进驻一百个士兵,也会消耗咱们几百万兵力。大日本帝国有多少兵力呢?”
松井一郎语气一塞,枪支弹药可以补充,但是这兵员却有些不同。日本是一个小国,全国动员也不会超过三百万。若是全部占领中国的话是不可能的。
他咳嗽了一声道:“我们必要的时候可以动用台岛琉球朝鲜的殖民地抽调当地的部队,经过这么多年的统治,他们基本上已经认可天皇陛下的统治,也可以在当地招募组建皇协军。只要我们能够快速的结束战斗,是完全有能力占领中国的。”
说这话连他自己都有些怀疑。
除了本土的日军部队之外,日本还有殖民地,那里的居民经过了多年的奴役教育基本上已经认可了日本的统治,后世的中国人称这些人为二鬼子。但是这些人和当地的皇协军一样,无论是素质还是忠诚度远远低于本土四岛的日军原住民。
田叶秋原忽然厉声道:“难道松井君要将帝国的未来寄托在这些二线部队和皇协军的身上吗?大东亚共荣计划是我们大和民族复兴的里程碑。日本本土四岛土地贫瘠,资源匮乏,我们的祖先一直在尝试走出去。满清二百年积弱无能,不思进取,致使堂堂华夏暗弱。是历史给了我们机会,这也是也是我们近几百年走出本土四岛的唯一的机会。为了这个机会,从丰臣秀吉关白到裕仁天皇陛下,我们足足等了几百年。这关乎我们七千万族人的身家性命,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这么重要的事情,松井君难道要将希望寄存在素质低下的殖民部队和没有忠诚度的皇协军身上吗?”
松井一郎涨红了脸,张了张口,去没有说出反驳的语言。
诚如田叶秋原所言,大东亚共荣计划是关乎日本民族存亡的关键的一步棋。绝对不能失败的。
不过他仍有些不甘心,悻悻道:“我不信中国军队能在大日本的海陆空优势下支撑多久。”
田叶秋原淡淡一笑,道:“千万不要低估中国人的韧性。??南宋在中国历史上公认是领土辖小,军事很弱的朝代。而蒙古自成吉思汗起兵以来,几乎所向披靡。在中东,东北亚,中东欧战场上都打得很是顺利,灭国无数。
蒙古灭金十年,灭西夏二十二年,但蒙古从1234年伐宋开始,到1279年南宋彻底灭亡,花去了45年时间,先后两位大汗死于战争中。且刚开始进程很不顺利,包围四川数十载,襄阳也是久攻不下。最后还是忽必烈收编了诸多宋的降将,从侧面包围才解决了问题。”
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国的领土范围,东起日本海、西抵地中海、北跨西伯利亚、南至波斯湾,横跨亚欧大陆,被公认为世界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国家之一。他本人也被称之为一代天骄。鼎盛时期蒙古军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欧洲人称之为****。
就是这样的一支军队,攻打南宋还用了近五十年,还是招降了一部分南宋叛军,才攻破了了襄阳防线。
参谋部在座的军官都是军事专家,知道田叶秋原说这话的意思,蒙古军队天下无敌,横扫亚欧大陆,征宋还用了五十年。眼下日本的军力虽说远超过中国,但是比起欧洲列强和美国还相差甚远。远远达不到当年蒙古军队的高度。
相似小说推荐
-
三国之袁家庶子 (讳岩) 起点VIP 2017-01-01 完结穿越汉末成为袁绍庶子,成就霸业不走寻常路。我的女人谁敢碰?我的江山我做主!要你成王...
-
最强猎人 (严七官) 起点VIP2017-04-24 战争幻想一部架构宏大的非传统军事小说,在废墟中重组的幽灵小组,这支隐藏在黑暗世界中的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