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宋仕妖娆 (何时秋风悲画扇)



两千骑军冲进去之后,其后双方步卒投入战场。

大地之上,处不见血花。

不断有人倒下。

也不断有人割下敌人头颅,这一场战事看起来似乎不相上下,没有呈现出一边倒的局势,就连厮杀中的张超也感到振奋莫名,隐然看见了胜利的希望。

然后就在这时候,金人最后的王牌登场。

一千重骑,缓缓出现在大宋士兵的眼前,盔甲鲜艳,就连战马也浑身披甲。

一股令人绝望的厚重,如一片白云压了过来。

看见那白晃晃的盔甲,看见那浑身披甲只露出双眼的战马,看见那浑身裹得像粽子一般的金人骑兵,张超绝望了……这是金国王牌重骑军。

铁浮屠。

三千铁浮屠,可破大宋三万甲。

不是拐子马!

“拐子马”是宋人对金军主力两翼骑兵的称呼,属于一种轻型或中型骑兵,一般被布置在两翼,可以充分利用其高度的机动性以及集团冲锋时所产生的巨大冲击力,用以对敌军迂回包抄而后突击,“拐子马”是宋人对女真主力骑兵的称呼。

若是拐子马,还有一战之力,可是一千铁浮屠放到此刻的战场上来,简直就是噩梦!

己方剩余的轻骑挡不住,步卒也已全部投入战场,法结成拒马阵。

于是溃败!

大败!

最终张超当机立断,下令骑军殿后,步卒撤退。

这是个极其残忍的军令。

骑军殿后,意味着要以生命来为步军争取撤退时间。

而撤退的步军,也要付出惨痛的代价才能挣脱金兵步军的纠缠。

谁都知道,临阵撤兵是大忌。

最大的恶果是导致全军覆没。

但这已经没有办法,若是任由一千铁浮屠加入战局,别说两千轻骑,就是两万左右的步卒,也要尽数被屠戮。

撤退,还有机会保存部分步军兵力回到襄阳死守。

代价就是大部分步卒要死在金人的追击下。

还有……

两千轻骑恐再也法回望襄阳。

随着步卒撤退,张超带领两千轻骑,在战场上横撞,很快断出了一条枢带,身后是仓皇撤离的步卒,身前是开始重新列阵的金人步卒。

以及一个巨大的缺口。

缺口之后,可见一千铁浮屠卷起的漫天尘埃。

缺口两侧,是重新聚集的金人轻骑。

张超回望一眼,咂咂嘴。

剩余不足一千五的轻骑列阵之后,张超战马飞驰在阵前,怒吼:“谁家儿郎却金贼?”

“吾辈铁骑!”

声如洪流,直上青天。

张超驰至中路,正对着金人铁浮屠,朗声大笑,“儿郎们,在吾辈之后是古驿镇,古驿镇后是便是襄阳,那里有诸多儿郎的亲人,某不欲亲人蒙难,愿一死却金贼!”

一死却金贼!

人不应声,京西南路的骑兵,本就大多是本路人,若是襄阳失守,谁家亲人不遭受金人铁骑的践踏?

如此,襄阳必守。

欲受襄阳,那么撤退的步军至关重要。

张超大笑一声,“两年前,某率儿郎们大胜金贼,应得了辛青兕那一句‘八百里分麾下炙’,何等的快意,今日一战,儿郎们,且随某一起,护我袍泽归故乡!”

很是简单的动员。

但就是这简单的话后,一千余大宋轻骑轰然齐声:“护我袍泽归故乡!”

大宋弱军,但骑军却是大宋的脊梁。

我等可死。

撤退的袍泽们,请守住襄阳!

怒视着汹汹而来的铁浮屠,张超怒喝一声,“杀!”

一骑当先!

一千余铁骑,迎着一千铁浮屠,就要以死抗之。

就在金人以为宋人断后骑军要送死的时候,张超却带领着骑军倏然斜拐,放弃和重骑军铁浮屠对撞,而是勇悍的扑入两翼。

不撞重骑撞轻骑。

如此,才能牵扯住金人的轻骑,给撤退的大宋步卒争取更多的时间。

代价是两千轻骑,全死!

护我袍泽归故乡,多少儿郎掉下战马前,被金人枪兵穿破胸膛前,回首望襄阳,那边不见襄阳城郭,只可见袍泽身影……

护我袍泽归故乡,愿你等死守襄阳。

<

第四十一章 襄阳空城

<

两千骑军全军覆没。

光化军节度使张超壮烈赴死。

代价是经过二次撞阵后,金人两翼的轻骑损失七八,仅剩下四五百骑撕咬在大宋步卒身后,杀到古驿镇后,才停下等待金人大军跟上。

而铁浮屠从始至终,都未能和张超带领的骑军对上。

有一种发力却打在棉花上的感觉。

饶是如此,那四五百轻骑的追杀撕咬,从吴家集到古驿镇,足足留下了两千多的大宋步卒尸首。

骑军之威彰显遗。

最危险的时候,这四五百轻骑距离撤退的张明之等人,不过千丈……

若是追击的大金骑兵知晓,在他们前面千丈远的地方,被众多步卒拱卫的队列中,有京西南路的安抚使张明之,如果再不计代价的冲杀,很可能张明之一行人要回不了襄阳。

李凤梧看完文书,出了一身冷汗。

在信息传达极其落后的南宋,很难做到信息的即时性,但就算如此,宋人也有各种办法,最大限度的快速传递信息。

尤其是战争时候。

大军开动、出发,都会有军机郎专门写好文书,通过专门的机构送往各部,再经过选择性的送往临安。

而在战场中,也有专门的军机郎随时关注局势。

将最新局势写成文书,轻骑快马送往后方,当然,还有更快捷的方式,比如信鸽,又比如朝堂专门机构豢养的海东青……

是以吴家集大败的文书送抵襄阳后,张明之等溃兵还在赶回襄阳的路上。

李凤梧看了一眼卢震,这小子眼光真是毒辣。

两万多大军,竟然真是只剩下不足万人逃回来。

两千骑军更是全军覆没。

连光化军节度使张超也慷慨赴死……这一仗大宋输的好难堪!

那么当下如何应对?

所有人齐齐看向狄少生,却见狄少生看向魏疏笙……官场狄少生玩的溜,沙场的话还不如这位实权校尉。

众人又随之看向魏疏笙。

魏疏笙咳嗽一声,“襄阳府做好准备,迎接袍泽入城,将所有守城器械搬至城墙上和城门后,负责粮草的官员请劳累一些,务必要赶在金人大军之前,运送足够多的粮食囤积在城内。”

这就完了?

众人有点失望。

却听得手持文书的李凤梧轻声道:“还有,应迅速将城中所有郎中集合起来,药铺中的药材由官府接管,如果有乡绅大族要出城,可以,人可以走,粮食留下,并且要留下足够份额的守家费。”

众人闻言眼睛一亮,这是个到位的点子。

一时间众人纷纷建言。

……

……

从府治回到县衙,李凤梧疲惫不堪。

吴家集大败,襄阳之战可避免,而自己作为襄阳知县,和知府狄少生一般,不能逃。

只能坚守!

是以李凤梧在府治之中,将自己这几日所想一股脑说了出来,希望能帮到守城。

关于郎中和药材,这个稍微有点战场常识的人都知道。

但李凤梧还提出了一个让数人莫名其妙的建议:尽收城中所有绸缎庄的丝质布匹,全部归拢到官府,并让诸多裁缝或者小娘子连夜赶制,务必要赶制出足够多的贴身丝质内衣。

这个建议别说狄少生等人了,就是魏疏笙这位实权校尉都搞不明白。

这个举动有什么用?

李凤梧也没给大家解释,只是对魏疏笙简单说了下,这些贴身的丝质内衣赶制好之后,务必要发给每一个守城士卒。

虽然没有得到李凤梧的详细解释,但魏疏笙却照办了。

襄阳知府狄少生也不问理由的支持。

在他俩看来,李凤梧贵为大宋本科探花郎,总会知晓一些常人不知晓的事情。

也许这个丝质内衣能起在守城中起到作用。

这个方法,在今时的大宋,还人知晓。

李凤梧另一世记忆里,却是知晓的,曾经看过一段纪录片,关于蒙古铁骑的,其中便有丝质内衣的功效:蒙古铁骑的皮甲很是粗劣,但在战场上,尤其是面对箭矢的时候,损伤却总是不高,这其中和蒙古铁骑的勇猛有关,也有这种丝质内衣的功劳。

蒙古铁骑在皮甲里,还格外加了层丝质内衣。

虽然并不能阻止箭矢射穿皮甲穿进肌肉之中,但却能在被射中之后,很好的拔出箭头来,从而减少伤损,能更快的让士兵恢复战力。

在漫长的守城战中,恢复力其实是个不容小觑的因素。

回到县衙,几日不曾路面的李巨鹿正在等着李凤梧。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