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仕妖娆 (何时秋风悲画扇)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何时秋风悲画扇
- 入库:04.13
淮南西路有人醉里挑灯看剑。?
利州路防线,随着临洮路金兵取了珉州,凤翔路金人兵临天水和大散关,利州路咽喉地祁山便越显得重要。
完颜悉列清楚这点,虞允文和吴璘也清楚这点。
珉州可失,天水可失,甚至大散光也可以失,但祁山不能失:若是祁山失去,金人的战略很可能是从牵制利州路改为占据利州路。
那样的话,也许整个利州路都会成为金人的版图。
是以利州路之精兵尽出。
老将吴璘不顾年迈体衰,亲自带领四千轻骑,连夜飞驰祁山,其后是万四千的步卒,务必要赶在金人之前驻守祁山。
保住祁山,不仅是却金人之狼子野心。
也是保住大宋北上之心。
祁山便是利州路出兵的跳板:古蜀国诸葛丞相伐魏,全是由祁山出兵。
所以有六出祁山的美谈。
那么大宋也能从祁山出兵收复江山。
这是虞允文的野望,也是老将吴璘的夙愿。
若说如今的大宋,真正有着北上之心,又有北上能力的人,张浚都很难算个,但这位老将吴璘,却绝对是个!
吴璘生征战,对金兵几败绩。
战功之显赫,当今大宋第人!
吴璘,字唐卿,少年时喜欢骑马射箭,跟随兄长吴玠攻城野战,多次获得战功,官至阁门宣赞舍人,从此开启了代名将之路。
公元1131年,在箭箐关战役,吴璘切断没立和乌鲁折合的军队,使他们不能会合,金兵被迫逃跑,因军功被提拔统制和尚原。
后兀术大军进犯大宋,吴璘和兄长吴玠拼死守卫大败金兵,兀术被流箭击中惊慌逃跑。
公元1134年,兀术撤离喝果真率领十万大军到达仙人关,吴璘从武州阶州前来援助,冒着重围征战,在仙人关和兄长吴玠会师后,与金兵连续几天激战。
大败金兵,兀术撤离喝从此多年不敢进犯四川。
公元114年,金人违背盟约,撤离喝渡过黄河进入长安,直奔凤翔,陕西各路军队被隔在金兵后面,宋军远近都甚为震恐。
吴璘派遣姚仲在石壁寨抗拒金兵,金将鹘眼郎君率领三千骑兵进攻,吴璘命令李师颜率领勇健骑兵大败鹘眼郎君,之后攻下扶风,俘获金三位将领及百十七个女真人,撤离喝大怒,亲自到百通坊交战,布阵二十里却依然被吴璘所破。
公元1141年,吴璘和金统军胡盏在剡家湾交战,大败金兵,收复秦州及陕西诸州。
公元1161年,金主完颜亮背弃盟约,之后宋高宗拜吴璘为四川宣抚使,坐镇四川。
公元1162年,吴璘和金兵在大散关攻防两月,双方对峙不分胜负,后大败金人。
而在隆兴元年,宋孝宗受禅让后,吴璘兼陕西河东路宣抚招讨使,在德顺军境内抗拒完颜悉烈和豁豁等十多万军队。
历数战功,吴璘可谓当今大宋第人。
在他的经营下,四川宛若铜墙铁壁。
对于临洮凤翔两路的金人来说,吴璘这个名字就是个噩梦,只要吴璘尚在四川,就没有从四川蚕食大宋的可能。
过往几十年,从完颜亮到完颜雍,利州路防线上,金人从来没有占到任何便宜。
反而留下了数儿郎尸。
因此此次宋金大战,老将吴璘虽然年迈,但依然第时间辞别虞允文,亲自帅军赶往祁山。
这就是大宋的脊梁!
虽老,吾亦可战矣。
连夜赶路,四千骑兵终于赶到大潭,在大潭修整夜,次日便将奔驰祁山,以轻骑的度,日落之前便可赶到——按照推算,金兵此刻应该在攻秦州至祁山沿途的军镇。
秦州,也就是现在的天水。
沿途守军纵然守不住,但至少能坚持到自己的兵马赶到祁山。
旦自己到达祁山,完颜悉列便要思量。
再攻祁山已经没有意义。
当然,也不排除完颜悉列破拐子破摔,要在秦州和祁山战场,和自己最后来场收官之战。
吴璘没少和完颜悉列打交道,深晓此人甚贪功。
已是花甲之年的老将,在连夜赶路飞驰,疲顿不堪精神萎靡,在大潭驻扎下后,吃了些许热食,便早早的休憩。
也不知何时,吴璘耳边传来断断续续的声音。
睁眼看时,却见周围营帐连绵,战士林立。
顶又顶的营帐,不断延绵,看不到边际,宛若片连在起的巨大席毯……
正诧异间,猛然听见沉闷而雄浑的号角。
声起。
声声起。
此起彼伏,接连不断。
战士披甲,从营帐里奔出,将军按剑,登上战马。
吴璘心中惊,金人袭营!
大喝声,“穿甲,上马!”
却讶然现,人理睬自己,数将士列阵,冲向营帐之外的战场,远处传来厮杀声……
吴璘怔在当地。
那声声号角在心头不断激荡,那顶顶营帐弥满双目,那道道身影热血沸腾。
仿佛又回到了当年。
自己跟随在兄长吴玠身后,提枪骑马,人群里取金人大好头颅!
远处忽然火光漫天。
吴璘大惊,火烧连营!
要坏。
心中急,便猛然惊醒。
依然在营帐之中,周围守夜士兵的身影映在营帐上,切都这么安静,哪有什么号角声声,哪有什么金人袭营。
不过是场梦回。
吴璘呆滞了片刻,忽然想起了辛青兕的那小词的那句“梦回吹角连营”。
笑了笑。
今夜梦回吹角连营,明日老夫聊少年狂,且带儿郎赴祁山。
可叹有生之年难以再见汴京风光。
那又如何?
老夫这生,吹角连营,几却金人,守住了大宋的疆土,保住了君王的野望,终有日,大宋好男儿能从利州路,以祁山和秦州为跳板,北伐恢复江山。
我们这辈,已经法达成岳鹏举的那句还我河山。
但守疆足矣。
但大宋不仅需要守疆人,亦需要拓疆士。
所以陈俊卿啊,老夫守住了利州路,你可别丢了两淮,断了我大宋北上的希望。
若是如此,看我到了临安不抽打你小子!
估了估天时,吴璘再也睡不着,起身披了衣衫出营帐巡视。
第四十章 护我袍泽归故乡
<
李凤梧还在睡梦中就被人唤醒。
襄阳府来人。
李凤梧吃了一惊,什么状况,大清早的襄阳府忽然派人请自己过去……难道是吴家集、古驿镇大战有了结果?
在朱唤儿伺候下梳洗后顾不得吃饭,出门登轿前往府治。
不出意料,襄阳府所有官吏尽数在场。
魏疏笙也在。
而卢震作为他的亲兵,也跟随在一旁。
李凤梧心里咯噔一下,气氛很沉闷啊,看来没好事。
人皆到齐,狄少生涩着声音说道:“刚得到传回来的消息,吴家集败了。”
李凤梧愣了下。
败了……
卢震这乌鸦嘴,还真的被他说中了啊。
府治内所有官吏顿时如丧考妣,惊慌失措,不知道接下来怎么办。
唯一能保持冷静的仅有李凤梧、郭靖,以及魏疏笙和卢震。
就连狄少生的话里语气,也多有惶惶之意。
从狄少生手上接过密报,李凤梧仔细看过后,长叹了口气,大宋弱师啊……兵力相差仿佛,结果竟然一败涂地!
吴家集大败。
大败之始,源于铁浮屠。
三千步卒结成的拒马阵,威力巨大,两重士兵持巨盾为屏,再以士兵架起三重长枪为障,最后再辅佐以五百弓弩手,先一步以箭雨射落。
金人骑军虽然最后成功破了拒马阵,但也在阵中留下了近一千五的尸首。
随着拒马阵被破,三千士兵也被冲得七零八落。
在损失了近七成的士兵后,剩余不足一千人退后后军,继续结阵。
战损两千对一千五!
如果放在寻常战事上,一千五骑兵的战损对两千步卒的战损,简直可以说是奇迹,但这一次在吴家集的战场上,却并不值得炫耀。
毕竟吴家集战场并不是空旷遗的疆场,并不适合骑军冲刺。
是以拒马阵发挥如此大的威力,完全是地利缘故。
要知晓那五百弓弩手的箭雨,就在阵前足足留下六七百具尸首:地势狭小,箭雨的威势便越发彰显。
在金人骑军撞阵的同时。
两千轻骑在张超的带领下,先是缓缓起步,继而铁蹄如雷,最终化作滚滚洪流,在拒马阵被破的时候,恰到好处的达到撞阵的巅峰速度。
两千骑军宛若一支利箭,插进金兵骑军的中枢。
大宋有着孱弱的骑军规模,全国骑军不过两万出头的样子,但大宋有着最为精良的骑军:可以说,大宋骑军单论战力,若是人数相当的骑战,犹在金人骑军之上。
相似小说推荐
-
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 (墨香絃音) 起点VIP2017-04-03 两晋隋唐人家说唐穿有五种人不要做,一个是皇太子。不理解?看李忱的故事就知道了。一穿来...
-
爆笑兵王 (寒雪独立人) 起点VIP2017-03-06 军旅生涯当兵理由千百种。保家卫国?锻炼自己?谋个好出路?“当然是保家卫国!”许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