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宋仕妖娆 (何时秋风悲画扇)


当然,王淮最终能成为相公,也因他是赵惇老师的缘故。

而庆王府直讲范恪礼在历史上籍籍名,显然不是因为才,只是因为赵恺没能登上皇位而已。

正如史浩。

如果不是赵昚登基为帝,历史又怎记得他。

李凤梧看着赵恺,“关键是你,愿意去么,可要想清楚,开弓没有回头箭,赢了还好,若是败了,怕是要成为众矢之的。”

赵恺哈哈大笑,“守疆复土,本就是我赵家儿郎分内事,何惧之有。”

天子守国门。

我赵恺虽然只是个皇子,可也愿意为了大宋疆土,死守在国门上。

李凤梧感慨万千。

历史上的赵恺是个仁厚之人,在建康经过自己点拨之后,仁厚风气去了不少,多了三分锐气,让人很是欣慰。

如此,才能让赵昚所喜。

进取的君主怎会选择仁厚的皇子立储来守成。

如此,那便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李凤梧最后说了一句,“边关要不了多久就要起兵事,你自己去争取机会,嗯,当然,恐怕我也要被外放了。”

想了想又道:“近期得想办法把王之望从江淮宣抚使这个位置上赶下来,另换他人。”

赵惇同意,“善。”

王之望是汤思退的人,要想守住两淮防线,就得将这人赶出建康,让主战派大臣守备两淮兵事,如此才能有一线机会。

毕竟金人南下势必要渡江,若主和派将领一触即溃,哪怕是平庸的将领,也很可能将两淮防线守住,不让金人战马渡江。

所以,接下来的事情,李凤梧和赵恺会很忙。

要说服的人不少,其中有陈俊卿、蒋芾,而最重要的一个人是右相、枢密使洪适。

如今大宋能掣肘汤思退的,唯有他。

还有一个重要人物,李显忠。

虽然隆兴北伐李显忠最后在符离大败,但此人并非庸才,起用他来守护江淮防线,不妄进取只图守成的话,应该足以胜任。

关于这些细节,李凤梧和赵恺足足交流了一个多时辰。

最后,在离开时候,赵恺抛开了家国大事,饶有趣味的道:“你和魏家千金的事情我已经知晓,要不要我助你一二?”

“滚蛋,休要管我家事。”

李凤梧龇牙笑了起来,看着书房一侧的那枚画扇,上次回建康就将这枚价值连城的画扇带了回来,没有第一时间还给魏蔚,自然是有道理的。

赵恺作恼怒状,很是奈,“能不能对我客气点?”

李凤梧哈哈一笑,不置可否。

赵恺也笑叹了口气,“算了,你随意就好。”

太客气了那就是主仆。

赵恺更想和李凤梧做朋友。

又道:“这事你还真得皇室之中的人帮忙,否则你和文浅墨的婚约在身,怎么都不可能让魏蔚下嫁于你,她不可能成为平妻或者小妾。”

都说古人妻妾成群,其实没有那么美好。

古人妻子只能有一位,而且要按照礼制明媒正娶,是正室;妾则不然,不能算作正式婚配,只是“侧室”、“偏房”,不可称之为“妻”。

一夫一妻制在古代就有法律明文规定:唐高宗《永徽律疏》中有《户婚》规定:“诸有妻更娶妻者,徒一年,女家减一等;若欺妄而娶者,徒一年半,女家不坐,各离之。”

就是说,你有了一个明媒正娶的老婆,还要明媒正娶一个老婆的话,要判徒刑一年,你第二个老婆家也要被判刑,只不过减轻一点罢了。

但是在大宋,却又要宽松许多。

毕竟男人嘛,谁不想多娶几个老婆,可有时候你喜欢上的女子家境背景太好,那就不可能成为小妾,如此怎办?

于是经过权贵阶层的争取,一发妻二平妻四偏妾的制度诞生了。

一个妻子,是发妻,发妻持家。

除了这个妻子,还可以娶两个平妻,在旁辅佐发妻。

偏妾则要尽心伺候夫君与三房夫人。

所以李老三才能有三位夫人,周月娥和张约素都是平妻。

李凤梧闻言有些吃惊,“她不就是尚书千金么,还做不得平妻了?”

赵恺很有深意的笑笑,“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魏尚书和夫人怎么会生出异域风情的女儿来?这属于皇室秘史,不过告诉你也妨,你可曾知晓二十来年前被上皇送至西辽和亲的恩平郡主?”

李凤梧心思电转,震惊莫名,魏蔚是恩平郡主的女儿?!

<

第三百一十八章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恩平郡主是赵伯玖的妹妹!

赵伯玖就是赵璩。

这货不是个普通人,是差点把赵昚拉下马的角色,即使现在也活得好好的。

赵璩字润夫,初名赵伯玖,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秉义郎赵子彦的儿子。

宋高宗绍兴六年(1136年),七岁的他被选入宫,由吴皇后抚养,赐名璩,除和州防御使,后改保大军节度使,封崇国公。

绍兴十五年(1145年),加检校少保,进封恩平郡王,出就外第。

绍兴二十二年,加恩称皇侄,迁开府仪同三司,判大宗正事,置司绍兴府,这个时候,已经有点要和赵昚抢皇位的意思了。

不过最终还是输给了赵昚。

赵昚宗即位后,授他少保,改静江军节度使。

赵伯玖也聪明,知晓以自己的身份不能奢望太多,于是屡屡上书,“累章乞闲”,赵昚一看他很识趣,也便大度一回,改了个闲职醴泉观使。

“魏蔚竟然是恩平郡主的女儿……”

赵恺叹道:“可不是,或者说是西辽的郡主比较合适,虽然不可能有名分了,但毕竟是个事实,所以你明白了吧?”

李凤梧倒吸了一口冷气。

难怪……之前还以为魏尚书头顶一片草原,现在看来大有隐情啊。

赵恺忽然笑得很诡异,“给你说个事,西辽那边送了国书过来,说将要遣使团访宋,据说魏蔚的双生姐姐要来。”

哎哟卧槽,魏蔚已经美得不像话了,竟然还有个双生姐姐。

双胞胎啊……

李凤梧忍不住想入非非啊,这样一对双生花,画面太美我不敢想象啊。

赵恺一见李凤梧的神色,就知道这货在想什么,苦笑道:“别奢望了,魏蔚你都很难拿下,还去奢望那位,那可是正儿八经的西辽皇室。”

李凤梧嘿嘿干笑,“YY又不犯法。”

YY是什么?

赵恺起身,“得了,我回了,做你的春秋大梦去罢。”

……

……

第二日小传胪。

一大早,李凤梧便穿戴好,前去请了文正清,一起来到东华门外。

东华门外已有一群人。

李凤梧看见了熟人木待问,看见了丘崈,也看见了吕祖谦等人。

除了吕祖谦,木待问,丘崈等人皆是眉飞色舞,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小传胪兴奋着……小传胪之后是大传胪,那就要金銮殿唱名。

士子之荣耀,莫过于此。

众人相互致意后,便安静的等着召见,越是这种人生得意的时候,他们就越是小心,以免给人留下张狂妄行的印象。

待人到齐后,礼部官员便在东华门外的直庐中,向他们教导觐见官家时的宫廷礼仪。

其实在殿试前,就已经有这方面的教导,但一方面人太多,另一方面教一次的效果也就那样,所以在殿试时,贡士们举止失措、丑态百出,让负责教导他们的官员如芒在背。

此次小传胪,便抓紧觐见前的空儿,又给他们临阵磨枪。

拿一把空椅子假设是皇帝,教导他们毕恭毕敬行礼,逐个纠正他们的动作……

到时辰后,才有内侍省的宦官出来,引领他们进东华门,至集英殿门前西阶下候着。

官家也已从垂拱殿乘坐舆轿来到集英殿升座,皇宫里有许多殿堂,每个殿堂都有专门地用处,皇帝每天的任务就是在几个殿里搬来搬去。

举行大朝在大庆殿,接待外宾在紫袁殿,接待朝廷官员外臣在垂拱殿,而这集英殿就是专门用来接见科举考生的。

比起隆重之际的大传驴,小传胪整个过程极为安静,没有仪仗、没有奏乐,也没有大声传呼某人的姓名。

在觐见前,前十名进士的名字,已经写在绿头签上。

礼部官员捧着绿头签,躬身小步走到官家御座前,进呈给皇帝,然后按照官家的点名,依次传召被点到名的进士觐见。

引见的时间很短,只需让官家看看相貌,回答几个简短的问话,如籍贯、年龄等等,就会得到官家的温言勉励,并赐一条玉带,那也是觐见结束的信号。

前一个退下后,官家再叫下一个,整个过程不会持续超过半时辰。

官家拿着写有他们名字的绿头签,最终确认这十人中谁拔头筹,以及其后九人的名次。

如果引见中不出意外的话,名次还是以评卷时的结果为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