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 (墨香絃音)


  他动了心思要出海,当然不光是为了多赚钱。虽然他马上想到,他还可以用海贸来掩盖玻璃的来源,伪装成海外舶来品。
  他现在收入受到限制,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不敢放太多玻璃制品出来,他担心太过于频繁的拿出各种制品,人家会怀疑这些玻璃制品,根本是扬州本地生产的。
  至于你说新种茶叶和茶壶的销售,虽然利润不少,可是别忘了,他还支持做了很多实验,所以不能扩大收养孤儿。
  ‘海外,海外,中国难道真的已经地大物博道不需要外物了吗?’,正书写什么的李忱,一下闪神,写错了个字,干脆停笔休息一下,想着刚刚他突然冒出的念头。
  有钱可以办很多事情,有钱当然很好,可是他还有很多赚钱的方式,出海不是唯一。况且,他也可以像别的商家那样,找合格的船长,让他去跑。不需要亲自去跑一趟。
  只是,不亲自走一趟,谁会知道他要什么?李忱想到历史上,闭关锁国的满清,勉勉强强开了广州,让十三行为远来朝贡的番人采购货物。
  对于英使马嘎尔尼开放通商的要求,乾隆置之不理。认为****富有四海,什么都不缺,能开个广州,让你们买些货物,那是朝廷恩赐,不要再妄想其他更多。乾隆也就勉强对时钟感兴趣一点,让清朝工匠,模仿制造。结果,全便宜了八国联军,当初八国联军攻下颐和园,从里面搜出了很多制作精美的时钟。都是中国自制的。擒纵器?拜托,一千年前我们老祖宗就会造了。
  只是,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第一个把擒纵器用在计时上,有什么用?钟表还是别人发明的。
  中国确实地大物博,无所不包,无需外求。在现代,要是有人保持这种想法,绝对会被人笑掉大牙,可是在那个时候绝对是真理。甚至还有很多人认为,西洋人没有的,我们也有。
  比方说,茶叶、大黄。这些东西洋人就没有,我们中国就有。洋人缺了这些东西,就会死掉。跟你们贸易,是赏赐,是恩典。
  只是,中国真的什么都不缺吗?会有这种想法的,除了古人,李忱想不出哪个现代人会这么想。像现代社会一日不可或缺的石油,中国根本不够用。
  所以了,李忱必须要出海,要用他的眼睛亲自出海看一看,有什么东西是中国必须的,对唐代未来有帮助的。单靠商人引进?别傻了,无利可图,谁会做?
  想到这里,李忱揉了揉眉头,他下不了决心出海,不只是因为航海的艰困。
  最大的问题是,他亲自去,那扬州的基业怎么办?拜托别人,他不放心。有谁可以让他信任的?
  本来暂时抛下的问题,现在又回来了,李忱烦躁的扔下了碳笔,结果碳笔一下子就碎了,还把纸给染黑了。
  ‘找时间还是研究一下铅笔吧。’,看着碎掉的碳笔,李忱又烦躁起来,他一直想做出真正的铅笔,碳笔还是很麻烦,只是能用就用加上很忙,让他没有时间去研究。
  笔都碎了,李忱也不写了。他出海了,那扬州谁来管?他迟迟下不了决心,除了因为海上生活艰难,更多是为了,假使他出海了,这个好不容易称起来的大家庭,恐怕也要垮了。
  目前他因为施展出了过人的手段。他得到了一个平静期。各方势力在情势未明之前都不会胡乱伸手。可是要是他离开了,那就抱歉了,怕等到他一年后回来,什么都完了。
  有什么合适的人选呢?几小就不必算了,虽然有几个孩子年纪也不小了,可是还不到足以担负起责任的程度。
  郑佩佩?她现在正在帮自己打理戏园,慢慢都能够上手了。自己只是短暂离开一年,应该可以信任她。只是,其他方面怎么办?郑佩佩能够应对来自各方的压力吗?
  接着,他又闪过一个人,杨二。他到现在还摸不着她的来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她手里有一支力量,能力也不错,如果能得到她的帮助?旋即,李忱摇了摇头,然后拍拍脸颊,又开始认真的填写那张纸。
  只是,李忱想不到的是,同样在扬州,杨二也正在和福伯以及一干心腹讨论关于他得问题,并且得到了最终的结论,等他回到扬州,有一各大惊喜等着他。
  第二天,毫不知情的李忱抖擞精神的,又前往了船场。
第两百七十四章 辛船首
  又是一个早晨,天气明媚,熬到半夜的李忱洗漱过后,又奔向梁式造船场。到了造船场,梁都头早就在监工了。转头见到李忱过来,便招呼一个中年汉子靠了过去。
  ‘梁都头,早晨。’‘李东家,我给你介绍下,这位就是辛船首。’,辛船首,就是李忱聘请来的船长,李忱中规中矩的行了个见面礼,中规中矩是不会错的。他不知道这位辛船首是怎样的人,打听到的消息是他是风评不错的船长,比较刻板,所以李忱第一次见面,没有表现的太热情,依礼相待。
  辛船首简略的问了好,行了个礼后就一言不发,李忱略微打量他,只见这位辛船首,中等身材,因为海风、太阳的缘故,全身黝黑,皮肤看起来粗厉,年纪大概有五十了吧,不过他知道这只是外表,跑海很辛苦,哪怕他是船首,也不可避免风吹日晒雨淋。
  让李忱比较印象深刻的是,他光着一双脚,脚看起来很粗大,走起路来看起来很飘,可每一步却很稳。
  ‘辛船首,看过我的船了吗?感觉如何。’,李忱约船长来看船,是因为他造的船,与一般唐船不同。一边唐船前面很宽的,好像中式的海船,前面就没有窄的。
  而且他也把船只拉的很平直,一般唐船,除了上部建筑,连尾部都很翘,好像是个凹字。
  ‘这是胡船吗?模仿胡船的样式?’,辛船首问了句,‘胡船?有胡船?’李忱还真没听过,有听过胡瓜、胡琴、胡椅,胡船?难道是西洋那种帆船?这个时候西洋人恐怕还在划独木舟吧,哪有可能开着大船来大唐。
  ‘就是胡船,我听人说过波斯胡商的那种船,他们的船很小,可是就是很平直。’,旁边的梁都头急忙解释,而李忱则露出一副了然的表情,怪不得呢,明明说是怪船,可是你还是接了单。
  接着李忱也来了兴趣,波斯人的船,其实指的应该是现代的阿拉伯人吧。李忱突然很想看看他们的船长什么样子。
  ‘波斯人的船就是这样平直的?’,李忱好奇的问,‘跑的快吗?’,李忱玩过大航海时代,印象很深的几种船之一,就是阿拉伯帆船,在游戏里面,又被称为小、中、大飞。因为这种船,虽然装货量一般。可是跑的贼快,一般来说,都是游戏里面带头的开,组队后跟随,这样你不管跑多快,团员都会自动跟上。
  ‘里面坐着说吧?’,梁都头想带两人去他的书房,那里可以接待来访的客户,算是会客室吧。
  ‘不用。’,辛船首摇头,见状李忱也表示不必,便接着问,‘快不快?应该是很快吧,我没见过不知道,只是听说过而已。’,梁都头回忆,然后摇头,‘不管快不快,反正不大。似乎也就两千五百石吧。’
  ‘你没见过也知道?’‘那人也是老船首了,估计的应该八九不离十。’两千五百石?也就一百五十吨吧,真小,算小飞吗?李忱吐槽,难怪阿拉伯人要定唐船,唐船最小的海船也有两万石,相当于现代一千二百吨。
  而他造这艘,据梁都头专业的评估,最大可以装到四万石,也就是两千四百吨。
  说起来,真讽刺,海商最大的势力都不是唐人。北有新罗,南有阿拉伯人。然后这两个国家造船程度都不怎么样,为了跑商,定的都是唐船,偏偏唐人在海上势力不大。
  对中国人来说,中国地大物博,不假外求,老早就存在了。不重视海洋的结果,就是对海上势力漠不关心。反正就算没有海外物资,也有陆上交通,根本不靠海洋,不重视海洋。
  像现在,朝廷没颁发禁止令,可是下海的人还是寥寥。海上贸易繁盛,靠的是阿拉伯人的朝贡贸易。唐人的私营势力,真的很小。这也是李忱遗憾和想要弥补的地方,唐船明明已经具有相当的远航能力,怎么海上航行得都是外人?
  ‘好吧,先把波斯胡船抛到一边。辛船首,您也渐过鄙人的船了,觉得如何,鄙人设计的初衷,就是模仿波斯胡商,彼人船虽小,可确实快速。’
  ‘愚有个条件。’‘请说?’‘薪金要预付,至少要八成。’,李忱一挑眉毛,这好像不合规矩,不过李忱很快反应过来,点头答应了,‘还有其他的船员也都要预付。’
  ‘辛船首,这是不看好某的船阿。’,李忱自嘲了句,回复道‘某答应了,从船首到水手每一个人都预付八成。’,李忱了解这位辛船首,他就是不看好这样怪模怪样的船,才会要求预付。
  确实是这样没错,辛船首经过一番心理挣扎。还是决定接了。如果是平常时候,他根本不考虑搭这船出海,太危险了。
  只不过他实在是很需要钱,而李忱给出的价格,高出一般给船首的的水平两倍以上,考虑再三后,他还是决定接了。至于怪船的问题,他这样说服自己,这船怪归怪,但也不是完全的不可理喻,在海上,他见过不少奇怪的阿拉伯船,小归小,人家不也跑来了。人家也是这样又直又平。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