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龙兴华夏 (银刀驸马)



很快。一处人群当中似乎起了微小的骚动,大家似乎都在低着头,观看着什么,萨拉和陈廷轩走了过去,赫然看到,在场地的中央,两个男孩正在用木剑相互的格斗着。

萨拉立刻认出了那个黑发男孩便是自己的儿子陈伟。那个金色头发个子比他稍高的男孩则是丁尼森-戴恩科特爵士家的小尤斯塔斯!

两个孩子虽然是用玩具木剑在打斗,但一招一式却有板有眼,完全是一副绅士比剑的派头。是以二人比剑不多,便吸引了宾客们的目光。

此时两个孩子在全力以赴的比赛着,毫不理会众人的目光,只见小陈伟一剑一剑不停的砍着,对面的小尤斯塔斯奋力拼挡,但很快便呈现出了不支之象。

“啪!”一声脆响,小尤斯塔斯手中的玩具木剑被打掉了,落在了地上。而小陈伟则收剑而立,凝视着小尤斯塔斯。

小尤斯塔斯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看着小陈伟,深深的鞠了一个躬,表示认输。小陈伟则板板的站在那里,受了他一礼后,负剑在手,回了一躬。

看到两个小绅士的表现,周围的人们纷纷鼓起掌来。

萨拉看着儿子,目光中满是欣慰和骄傲。

郭嵩焘这时分开众人走到了场中,笑呵呵的将一个小小的红色玛瑙杯(这是郭嵩焘从国内带来的相当贵重的物品)做为胜利者的奖品放到了小陈伟的手里,而郭夫人则上前将一个漂亮的广彩小瓷杯作为“安慰奖”给了小尤斯塔斯,两个孩子都十分高兴,又向这位和蔼可亲的老人和他美丽的夫人分别施了一礼。

看着郭嵩焘如此喜爱小陈伟,陈廷轩的心里丝丝暖流涌动,但就在这时,他的目光一下子看到了端坐在那里不动的刘锡鸿。

此时的刘锡鸿,看着小陈伟,脸上满是难以掩饰的轻蔑。

而在看到郭嵩焘夫妇给两个孩子发奖品时,刘锡鸿的目光中,竟然充满了刻毒之意。

萨拉显然也注意到了刘锡鸿的目光,她和公公对望了一眼,从公公的眼神中,她似乎读出了什么。

在茶会结束之后,刘锡鸿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回到书房,关好了门,将刚才所见到的一切,形成了书面材料,准备寄回国内。

而萨拉带着小陈伟出了中国公使馆,上了马车,直奔罗特希尔德银行而去。看到儿媳匆匆忙忙的离开,陈廷轩不由得有些奇怪。

当萨拉回到陈府的时候,天色已然有些晚了。

“儿媳这里有一份电报,请公爹过目。”萨拉将刚刚收到的刘锡鸿要发出的那份电报交给了陈廷轩,“是那位刘公使发给北京的电报。”

陈廷轩接过电报看了起来,他的目光刚扫过第一行,眉头便一下子皱了起来。

“……其自至英伦,极意夸饰,大率谓其法度严明,仁义兼至,富强未艾,寰海归心……凡有血气者,闻之无不切齿……”

“……其一意讲求杂技,使趋利之舟车,杀人之火器,争多竞巧,以为富强,邃谓为有用之实学哉?……彼又欲以在英奸商为官……官中多一商贾,即国多一蠢!民多一贼!岂政令不讲,民生不恤,而惟船炮机器之是恃,遂足治天下邪?”

看完这一句,陈廷轩的脸上表情依然平静,但嘴角的肌肉却不自觉的抽动了几下。

在父亲身边的陈鸿知道,父亲只有愤怒到了极点,才会有这样的表现。

“……其不顾朝廷体面,折节屈下,勾通奸民佞商,诚不知是何肺肝,而甘为之从者又何心也。”

“殆已中洋毒,无可采者。”

“有贰心于英国,欲中国臣事之……”

陈廷轩看完了电报,脸色已是变得铁青。

“这些电报都是他最近发的?”陈廷轩沉声问道。

“是,儿媳担心他会阻碍咱们重回大清的计划,是以早就布下了眼线,监视他的一举一动。”萨拉说道,“前些天发的电报,您已经看过了,可今天的电报,比起之前的那些,要可怕多了。”

“这份电报还没有发出去,是吧?”陈廷轩想了一想,问道。

“没有。”萨拉微微一笑,说道,“我已经命令电报局的人,凡是姓刘的发的电报,一律扣下,送到我手里。”

听了儿媳的回答,陈廷轩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

罗特希尔德家族的情报网的办事效率之高,是外界难以想象的。

“此人是当真留不得了。”陈廷轩将手中的电报一点一点捏紧,仿佛在这一刻,才真正下定了决心。

“阿庚,去办吧。”陈廷轩转头,向一直侍立在身旁的老管家陈庚吩咐道。

“是,老爷。”

※※※※※※※※※※※※※※※※※※※※※

《李文忠公集:奏稿:论郭刘二使违言(致总理衙门函)》:

“昨奉公函,以郭筠仙、刘云生两星使颇有不协,彼此措词失当,亦各有近情近理之处。恐于公件或有参差,致滋贻误。李监督往来英、德,其龃龉情形暨办事接物各节,谅必随时禀闻,等因。遵查郭、刘两星使自出都后,意见即不甚合。迨至英国,日益龃龉。筠仙迭次来信已屡及之,并见诸奏牍矣。前接筠仙书,钞示所上钧署咨函稿,愤激不平之气,溢于言表,竟欲以去就争。其致鸿章书云,李凤苞、张斯栒自德国来,语云生势颇难处,其亲信随员刘孚翊致张斯枸书曰,外部及各国公使皆不以为然,啧有烦言。近滇案交涉正紧,为一人混闹脾气,遗累国家,恐非合宜。英国新闻纸常于刘京卿颇有微词,京卿亦常托病不出,闻将作英文函属伦敦报馆,铺叙该京卿曾督兵戡乱,中朝推为柱石,从此或为西人见重,亦未可知云云。语多含蓄,然亦略见一斑。筠仙则其所敬佩者也。至云生于敝处向无深交,笺问甚稀。前接其三月十五日函,但泛论欧洲时事,谓今日使臣即古之质子,权力不足以有为。又上书自请裁撤副使,似意绪亦颇怫郁。其是日通咨钧署及南北洋之文,指摘筠仙不遗余力。两人各不相下,恐未易排解耳。平心而论,筠仙品学素优,而识议不免执滞,又多猜疑。云生志气非不要好,而性情暴戾,客气用事,历练太浅。其短长互见,谅在烛照之中。云生在英,若如李监督等所云,于大局既无裨益,且与筠仙积怨成衅,咫尺相望而声息不通,徒为外人所窃笑,似属非宜,想高明必有以处之。”(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阅读。)

ps:一更到!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第四百五十一章 一劳永逸

1875年5月25日,伦敦《泰晤士报》报导:

“中国驻英副使刘锡鸿于七日前失踪,中国公使馆已向伦敦警察厅报案,中国公使郭嵩焘先生已经向帝国外交部提出了严正交涉……这是一次非常严重的外交事件,本报记者密切关注着事件的进展和伦敦警察厅的调查工作……”

《郭文恭公集:出使英国大臣郭致总署电》:

“……副使刘锡鸿于七日前失踪,已与英外交部交涉,英外交大臣德比亲至使馆致歉,英王严令警察厅查寻,目前尚无音讯……”

※※※※※※※※※※※※※※※※※※※※※

“老爷,办妥了——”

“嗯——怎么办的?”

“老规矩,套入麻袋,沉于河中。”

“没留活口吧?”

“回老爷,随员一人,车夫一人均扭断脖颈而毙,被扔入泰晤士河中,无其他活口。”

“安排什么人做的?”

“一共四个人,都是爱尔兰白工,颇有力气,小的在一旁看着的,都做得干净利落,没用上多一会儿。”

“这四个人你又怎么安排的?”

“一人五百英镑,连夜送上了去澳洲的航船,现在已经在路上了。”

“办得好——如此无头命案、量他们也查不出个所以然来。”

老管家告辞退出,陈廷轩又看了一眼刘锡鸿的那份没有能够发出去的电报,冷笑了一声,将电报放进了抽屉当中。

差不多同一时刻,伦敦警察厅的一间停尸房里,一名英国法医摇了摇头。耸了耸鼻子,将白布蒙在了尸体上。他的一名助手在整理尸体的遗物——一个破碎的纸扇、小小的鼻烟壶、一顶暖帽,一副手套,一串钥匙,一枚残破的灰色的石头印章。

助手仔细地看了看那枚印章上已经残缺不全的古怪文字。摇了摇头,将印章放在了一边。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接着停尸房的门开了,伦敦警察厅的探长陪着郭嵩焘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法医用询问的目光望向探长,探长点了点头。并伸了伸手,请郭嵩焘上前,法医伸手小心地将盖着尸体的白布揭开一角,一股恶臭登出传了出来,郭嵩焘皱了皱眉,轻轻用手在鼻子前摆了摆。然后上前看了看尸体的面容,悲伤地点了点头。

法医的助手将那枚印章拿给郭嵩焘看,尽管字迹已经有些模糊,但郭嵩焘还是认出来了上面刻的“儒侠”两个篆字,不由得长长的叹息了一声。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